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
1.看拼音,写字词。
春日,微风吹fú,细雨sǎ落,小草xǐng来了,各种野花赶jí似的jù lǒng来,xíng成了烂漫无比的大好春光。过些日子,chí táng边的chuí liǔ更绿了,dào yìng在水面上,像一幅jīng měi的水mò画。
2.请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差异(chā chà) 夹袄(jiá jiā) 模样(mó mú) 折腾(zhé zhē)
呕吐(tǔ tù) 一溜烟(liū liù ) 和弄(huò hu) 裁缝(fèng feng)
嚷嚷(rang rǎng) 涨得通红(zhǎng zhàng )
3.
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面的劝告最恰当的是( )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
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
C.“同学你好,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
D.“嗨,严禁乱扔垃圾。你太不文明!”
4.
下面画横线的词句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法布尔认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真可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壮壮不但不听劝,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到县衙门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小枣核毫不退缩,而是机智地与县官周旋。
D.经常跟萱萱一起做手工,我也变得更加心灵手巧了,这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5.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A.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B.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C.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D.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6.按要求填写词语。
选词填空。
倒影 倒映
①清澈的湖水( )着翠绿的格树,格树的( )显得那么修长。
漂着 飘着
②天空中( )一朵朵白云,湖中央( )一片片圆圆的荷叶。
7.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A.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B.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C.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D.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8.给句子排序。
( )当把小纸马放到斜放的木板上,它还会“嗒嗒”地走呢。
( )然后用笔杆卷出小尾巴,折出小马头,最后组装起来。
( )首先我们画出一个长方形,每隔1.5厘米画一道线,再剪下来。
(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制作小纸马。
( )接着剪出小马的四条腿,在腿的下方剪出斜口。
9.按照要求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1)美景美篇。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____,______由天上洒落着,______的柔柳,______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______,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燕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______。有的花瓣儿______,露出______。有的还是______,看起来______得马上要______。《荷花》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火烧云》
(2)古诗古文。古诗中有可爱的生灵,“______,沙暖睡鸳鸯”;有明媚的春光,“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传统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古文中有深刻的道理,“宋人有耕者。______。兔走触株,____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______。兔______,而______。”告诉我们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最美的名字
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chú 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 yè),全都吐了出来。“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 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0、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1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中有两个“我们”, 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
1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①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②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③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④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⑤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5、山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 ”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1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 ) 增加——( ) 缩小——( )
17、“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18、请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短文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
A.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
B.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
C.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是因为那把斧头,跟人们没有任何关系。( )
20、
习作。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请先把题目“ 的心思”补充完整,再根据题目大胆想象,写一篇想象故事。要求:语句通顺,故事想象有趣、神奇、合理,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拂 洒 醒 集 聚拢 形 池塘 垂柳 倒映 精美 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拂、洒、聚、拢、塘、垂、墨”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2.chā jiá mú zhē
tù liù huò feng
rang zhàng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差[chà]1. 错误 :话说~了。2. 不相当,不相合 :~不多。3. 缺欠 :还~十元钱。4. 不好,不够标准 :~等。成绩~。
差[chā]1. 不同,不同之点 :~别。~距。~额。~价。2. 大致还可以 :~可。3. 错误 :~错。偏~。~池。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 :~数。四减二的~是二。
差[chāi]1. 派遣去做事 :~遣。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 :~人。解~。3. 被派遣去做的事 :~事。公~。出~。
[jiā] 1.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2.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3.搀杂:~生饭。~杂。
[jiá] 1.两层的衣服:~衣。~被。2.古同“铗”,剑把子。
[gā] 1.〔~肢窝〕腋下。2.(夾)
[xiá] 古同“狭”,狭窄。
模[mó]1. 法式,规范,标准 :~范。~式。楷~。~型。~本。~压。2. 仿效 :~仿(亦作“摹仿”)。~拟(亦作“摹拟”)。~写。3. 特指“模范” :劳~。英~。
模[mú]1. 〔~样〕a.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b.表示约略的时间、怎么办;c.描摹。2. 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 :~子。~板。~具。
折[shé]1. 断,绳子~了。2. 亏损 :~本生意。3. 姓。
折[zhé]1. 断,弄断 :~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2. 幼年死亡 :夭~。3. 弯转,屈曲 :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4. 返转,回转 :~返。5. 损失 :损兵~将。6. 挫辱 :~磨。挫~。百~不挠。7. 减少 :~寿(减少寿命)。~扣。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 :~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9. 心服 :~服(a.信服;b.说服)。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 :~子戏。11. 判决 :~狱。
折[zhē]翻转,倒腾 :~腾。~跟头。~个儿。
溜[liū]1. 滑行,(往下)滑 :~冰。2. 光滑,平滑,无阻碍 :~圆。~光。3. 趁人不见走开 :~走。~号。4. 同“熘”。
溜[liù]1. 迅急的水流 :大~。急~。2.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 :檐~。承~。3.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 :水~。4. 量词,指行列,排 :一~三间房。5.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 :这~儿的果木树很多。
hé ①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②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③平息争端:讲~。~约。~议。~亲。④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⑤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⑥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⑦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⑧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⑨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⑩姓。
和hè①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②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huò①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奶里~点儿糖。~弄。~稀泥。②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缝[fèng]1. 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 :~子。~隙。裂~。见~插针。2. 缝合的地方 :天衣无~。
缝[féng]用针线连缀 :~纫。~缀。~制。~补。~连。裁~。
嚷[rǎng]1. 喊叫 :叫~。大叫大~。2. 吵闹 :大吵大~。
嚷[rāng]〔~~〕a.叫嚷;吵闹,如“别人在午休,别大声~~。”b.声张,传扬,如“这事儿别~~出去让人知道”。
涨[zhǎng]1. 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 :~潮。~落。~水。河水暴~。2. 价格提高 :~价。~钱。物价飞~。
涨[zhàng]1. 体积增大 :豆子泡~了。2. 他~红了脸。3. 多出来 :~出十块钱。
3.C
【解析】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A.不恰当。“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劝告语气过于强硬。
B.不恰当。句子中“立刻”是命令的语气,不恰当。
C.恰当。“同学你好,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语气礼貌,劝告合理。
D.不恰当。“你太不文明!”劝告时,批评别人,语气生硬,不容易被别人接受。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注意结合语境理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俗语,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由B项中“违反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壮壮不但不听劝”可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句不符,故选B。
5.D
【解析】D
【详解】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改为“他”。
6. 倒映 倒影 飘着 漂着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倒影:倒立的影子。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①本题中指翠绿的格树倒着映射在清澈的湖水里,应选择“倒映”,指格树倒立的影子显得那么修长,应选择“倒影”。
漂着: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
飘着:随风摇动或飞扬。
②本题中指白云在天空飘浮着,应选择“飘着”,指荷叶在湖中央漂浮着,应选择“漂着”。
7.D
【解析】D
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改为“他”。
8. 5 4 2 1 3
【解析】
本题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段的中心主旨是我和爸爸一起制作小纸马。“今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制作小纸马。”第一句。
本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找到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首先、接着、然后”对本段文字进行排序。
9. 微微地吹拂着 如毛的细雨 千条万条 红的白的黄 赶集似的聚拢来 两三片花瓣儿 全展开了 嫩黄色的小莲蓬 花骨朵儿 饱胀 破裂似的 红彤彤的 金灿灿的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泥融飞燕子 竹外桃花三两枝 路上行人欲断魂 独在异乡为异客 田中有株 折颈而死 复得兔 不可复得 身为宋国笑 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解析】
(1)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分别出自课文《燕子》、《荷花》、《火烧云》。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文言文默写和课文内容理解。
唐代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北宋苏轼的《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10.10、zhuō 由来 yàn 即使 解救 147. 一点希望都没有,失去信心。 不同于一般的。 148. 秦沫沫和两个阿姨 同学们 一个感人的故事 149.秦沫沫和两个阿姨在废墟下的求生经历。 150.两位阿姨,你们在绝境中对秦沫沫伸出援手,用爱的唾液让这个小女孩得以生存,对你们耐心、舍己为人地付出表示感谢。
15、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97. 消失 减少 扩大 98. 拟人 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99.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小山村被洪水卷走了。 100. √ √ ×
【解析】
15、考查关键句提取。
选文第③段,运用“变成……”句式,叙述了,村民将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还有取暖做饭的材料变成屋顶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此题解答时注意将内容画完整,不能遗漏。
16、考查反义词掌握。
注意审题,是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出现”反义词有“消逝、消失、隐匿、湮灭、隐没、隐藏”等。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消失”。“增加”反义词有“裁减、减少、削减、节减、缩减、减削、省减、下降”等。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减少”。“缩小”的反义词有“扩充、扩大、延长、发展、夸大、放大、膨大”。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扩大”。
17、考查赏析句子。
“喘气”意思指急促地呼吸。有时亦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这里形容“大雨”,赋予雨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用“没喘气”形容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18、考查概括内容。
第④段介绍了多年后,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要注意概括出村庄最后的结局。
19、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故事。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20、范文:
小树的心思
你们知道吗?小树也是有心思的,假如我是一棵小树,我要做一棵有用的树。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季节里我会生根、发芽,长出嫩嫩的细叶,开放鲜艳的花朵,给这个季节增添一抹色彩。春天万物复苏,我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来茁壮成长。
很快夏天就到了,我的枝叶也长的茂盛起来,当我张开双臂的时候,下雨天为人们挡雨;出太阳时为大家遮阳。大家劳累的时候还可以坐在我的怀抱下乘凉,小朋友么也可以愉快的在树荫下玩耍。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虽然我没有了绿色的外衣,可是我穿上了金黄色舞裙,枝桠也挂满了成熟的果实,这个秋天被我装扮的丰富多彩,小朋友穿着漂亮衣裳拍照留念,欣赏着落叶的美景。
冬天来了,我的叶子落光了,好像进入了冬眠状态,白白的雪覆盖在树枝上,好像给我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希望在来年春天我能长的更加茂盛。
这就是我,一棵有用的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
本篇作文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以“ 的心思”为题目,写一篇想象故事。要求:语句通顺,故事想象有趣、神奇、合理,字数不少于300字。
写作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点题。
正文:写出心思是什么,为什么是,怎么做。写作时合理安排材料,注意详略得当。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