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学案8.2 敬畏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重点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我们要敬畏生命。难点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
2、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近期山东寿光受洪灾的短视频来导入新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展示学习目标1. 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帮助学生尊重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2. 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3.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学习重点: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我们要敬畏生命。学习难点: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
3、学习任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1. 生命至上 (1)生命是、艰难的。(2)生命是、有力量的。(3)生命是崇高的、。(4)对生命要有一种的情怀。(5)自觉珍爱的生命。2. 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 的珍惜走向对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与他人共同生活。(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处理,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的选择。因为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
4、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四、合作学习学生先讨论,后讲解。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所以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怎样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
5、于一切。3生命至上是否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4怎样对待他人生命或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与他人生命休戚与共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
6、,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五、课堂小结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教案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2课时敬畏生命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知识目标:懂得
7、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谁的命令。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命至上,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谁的命令。难点:正确理解生命至上,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7年3月4日,因遭遇车祸抢救无效,快递小哥刘文军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不幸去世。家人捐献了他身上的部分器官,4人当天得救通过器官移植,他的肺救了一名无锡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他的肝救了一名南京的肝癌患者,他的两个肾则救了两名常州的尿毒症患者。“一命可以救4命”,是促使刘文军父母和妻子同意捐献器官的朴素理由。在做完捐献手术以后,全
8、体医务人员对刘文军的遗体默哀致敬。学生讨论:刘文军父母和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全体医务人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回答。师:是呀,生命无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二、展示预习成果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崇高_的、_神圣_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敬畏_的情怀。2在外在东西面前,生命价值_高于一切_。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同样重要_。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能_尊重_、_关注_、_关怀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 的命令,而
9、是_内心的自愿选择_。三、新课讲授第一目生命至上 1、 对生命的敬畏情怀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探究一:教材P94探究与分享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答案提示:我认为是值得的,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探究二:教材P94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答案提示:(1)在旧中国,不少人迫于生计的压力,无暇顾及他人的生命。(2)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
10、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至上拓展】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受教育、劳动、休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故事感悟】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着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
11、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12、3、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探究三:教材P95探究与分享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答案提示:不是。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都为他人活着。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 自己的生命一样。不顾自己危险去救他人是珍爱和关注他人生命的表现,是值得学习的。【知识拓展】“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
13、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宋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第二目休戚与共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探究四:教材P96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我是一个生命”,谈谈自己的感悟。答案提示:感悟: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2、谨慎对待生命,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做道德的事情探究五: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 四种道德潜能”(1)上述五个情境分别给你
14、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答案 提示:(1)“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蹲下去”体现了 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陪伴和分享”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拥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关怀。(2)共同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学生分享P97相关链接,谈谈自己的看法。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四、课堂小结对生命有敬畏之情的必要性当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
15、珍视它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敬畏生命的要求(做法)敬畏生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关怀他人生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走向道德的生活。五、当堂演练1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C)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生命至上 ,要求我们
16、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ABCD2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D)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ABCD3对于“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 为正确是(C)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为了避免“被讹”的麻烦,不扶为好C要扶,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关爱D只有在有证人或有监控的情况下,才扶4生命哲学家 史怀译说过:“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善待生命。我们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