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pdf

上传人:xiaol****an189 文档编号:48245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6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01 0年 1 2月 第 7卷第 4期 粲圳 土 木 与 建 翁 震区给排水设计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刘秉赞郑大华 ( 中建国际 ( 深圳)设计顾 问有限公司) I 摘要l阐述 了震 区给排 水管道、设备在地震发生时一些可能造成的破坏。在灾后重建过程 中给水排水工 程的设计应该注意的一些关键 节点以及具体的一些做法思考。 【 关键词】破坏表现钢丝网骨金属软管 可曲挠橡胶 圈接 头基础 设备 固定 1前 言 5 1 2 一一个 足以让每一个人铭记一辈子 的日子 , 这一天我 国汶川 I 地 区发生里氏 8级大地震 。电视上 一 幕幕画面意示着人类积累 了数百年甚至几千年 的财富顷刻间化为乌有,一

2、时之间 自己似乎有些迷 茫 ,总想着 自己除了捐款外还能再为灾区干点什 么。直到6 月4日那天接到单位领导通知,要我马上 赶去 山水宾馆参加公司灾后重建项 目设计组 。忽然 间 自己终于明白不能再沉沦于情绪与思索之 中,应 该跳出哀伤确实为灾后重建尽点绵薄之力。 地 震作为地壳运动 中能量集 中释放 的表现形 式之一,其对震区的建筑物等的破坏力是极具毁灭 性 的,而对于震区的给排水设施都有哪些影响呢? 不外乎表现在室内、室外两个方面,对于室 内给排 水设施 ,在建筑整体垮塌及完好无缺两种情况下都 无需谈论。这里着重讨论在建筑物局部损坏但还可 修复情况下的一些做法 。 2震区给排水设施的分析 2

3、 1室内给排水设施地震时有可能会出现哪些 情况? 管道断 ( 破)裂,污、废水、生活水或消防 水等到处洒落,浸泡损坏重要设备或重要文件、文 献或污染室 内空间。水量大的情况下还可能会 出现 刘秉赞,中建国际 ( 深3 J iI )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一路 9 8号卓越大厦 5楼 电话:1 3 5 5 4 9 8 2 8 5 0 ,E m a i l : 4 3 4 7 5 5 7 2 3 q q t o m 淹灌 ,导致更大 的次生灾害发生,如人员伤 亡等 ; 管道支架松动或断裂 ,导致管道脱落,伤及 室 内人员; 设备基础断裂或坍塌 ,导致设备损坏或砸伤 室 内人员;特殊水

4、处理设备或消防设备等还可能会 导致其它如污染、火灾等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发生; 水箱或水池出现裂痕,导致漏水、水质受到 污染; 2 2室外给排水设施地震时有可能会出现哪些 情况? 各构筑物之间的位移 比起室 内给排水设施, 室外给排水设施波及 的 面可能会更广。当地震发生 时由于地震产生横、纵 波所释放 的能量过于巨大,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位 移量大大超 出管道、设备或构筑物等设计所能承受 的最大安全变形量。 室外设施从水源、管道、构筑物到相关水处 理设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震后生活用 水无法保证,震 区污水得不到及 时、安全 的排放, 污染环境 。如救援补给不及时就会产生后果无法估 量的次

5、生灾害发生 。 除了上述所描述 的情况外,还有可能会产生 我们意想不到的其它灾害。针对这些 问题我们在灾 后重建的设计过程 中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问题呢 ? 下面就给排水专业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_一 _一 一 _一 H _一 一 _一 一 _一 -一 _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泳池表 面5 0 0 m左右是人体 报警等 由本地机房控制 问,集 中水处理监控 中心远 经常活动 的范围, 在线监测点即在水面下3 0 0 ram处 , 程监控f 集 中水处理监控 中心设置在游泳 比赛池水 在线检测水温 、浊度、p H值 、余氯 ( 或O R P)值 , 处理机房 内) 并将 以上采集 的监测信号集中反馈

6、到 分别控制换热单元 、絮凝剂投加单元、 p H值调整单 B A 总控中心。水处理机房地面积水深度达5 0 ram时 元、长效消毒剂和臭氧投加单元,在循环出水管上 在B A中心报警 , 并 自动或远程手动关闭游泳池总配 设置取样 口, 定期检测入池前的水温、 浊度、 p H值 、 水管道上的电动 阀。 余氯 ( 或O R P )值 。 参考资料: 各游泳池水质监控 、水温监控、均衡水池液位 监控、报警、设备运行状态 、故障报警、臭氧泄漏 【 1 】“ 游泳池均衡水箱设计的探讨 ”一陈刚发表在 2 0 0 5年 “ 给水排水” 【 2 F I NA2 0 0 2 - 2 0 0 5“ F A C

7、 I L I T E S R U L E S ”的水质卫生要求 63 2 0 1 0年 1 2月 第 7卷 第 4期 朵圳土木与建筒 3给排水专业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3 1水源及市政给水 、污水处理厂的选址 ,地 震发生时水源及给水 、污水排放的安全至关重要 。 对于灾后 重建过程 中灾区人 民生活的迅速过 渡安置、灾区工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防止灾后发 生疾病蔓延等都会起到速效作用。因此,在灾后规 划重建过程 中水源及给水、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应尽 量在对抗震有力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禁止选择 在危险地段。所选地段和邻近地段无晚近期活动性 断裂 , 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同时岩坡稳定条件较好, 土

8、质为 I 、I I类场地土 。对于与邻近地段地质构造 复杂,有晚近期活动性断裂,存在 I I l类场地土或 可液化土层分布,并且岩坡稳定条件较差 以及地质 构造复杂,有晚近期活动性断裂 ,有可能伴随强震 产生地震断裂,或地震时岩坡可能产生大规模塌滑, 威胁水源安全而且有难 以处理 的地段应尽量避免 。 3 2管线线路的选择与布置应遵守安全、可靠 的原则 : 3 2 1室外给水管道 选择 良好的线路路况 。 管道急剧转弯的管段两侧或直线管道过长 应增设钢丝网骨金属软管以增加管道可变量 。如下 图示 : : 曩 装 肥 鳓 _ 尊 、 淫 - : 鏊 0 罄 墼 l 二 轼 管 錾 树 非 露 蕞

9、 基 础 越 抗 坚 弼 一 成 , 制丝喇骨釜硒钦管 软管雒旁磬疆力棹 彗如 只蔓抗擎窟 泷 掰 拳 f 。 j 自由砖茜 f灏 )7 啊 0曩蕾 _ I t j - 0 臂 7S 0 0 鞲 j 。 、 , 0i : j 0 j , ; 讲 l 女 图 1 管道急剧转弯处的处理方法 尽量采用埋地敷设 。管道基础敷设在经过夯 实的天然基础上,如为回填土时做三七灰土填层 , 分层夯实;对于淤泥和其他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的地 基,必须进行基础处理;对于岩石和多石地层 ,铺 设砂垫层 ,砂垫层厚度为2 0 0 ram。另外,所有管道 底 部每隔1 0 米及 管道接 口处必须设置混凝土 1 2 0 。

10、枕基。枕基之间可采用与相应土质类型同等条件处 理, 禁止管道悬空; 管道宜设计成环状 , 增设控制阀门 以便于分 割供水和抢修。 当设计成支状时, 尽量增设连通管。 3 2 2室外排水管道 3 2 2 1选择 良好 的线路路况。 干燥密实的土层、管道不在车行道下、地下 水位低于管底标高且非几种管道合槽施工时,可采 用素土 ( 或三七灰土 )基础,但每隔1 O 米及管道接 口处必须做混凝土1 2 0 。 枕基, 枕基之间可采用素土 ( 或三七灰土) 基础同等条件处理, 禁止管道悬空; 岩石和多石地层采用砂垫层基础,砂垫层厚 度为2 0 0 ram,每隔1 0 米及管道接 口处必须做混凝 土1 2

11、 0 。 枕基 枕基之间可采用砂垫层基础 同等条件 处理, 禁止管道悬空; 一般土壤或各种潮湿土壤 , 全程采用1 2 0 。 混 凝土带状基础; 如果施工超挖 ,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 降地段, 管道基础和地基采取加固措施,且每隔1 0 米及管道 接 口处必须做混凝土1 2 0 。 枕基, 枕基之间同样采取 同等加固措施处理 禁止管道悬空; 3 2 2 2宜采用分区布置 ,就近处理和分散出口; 3 2 2 _ 3排水管网系统间或系统 内,各干管之间 应尽量设有连通管 。不符合要求时,可结合各排水 系统的重要性 ,逐步增设连通管,以便下游管道震 坏时,临时排水之用; 3 2 2 4污水干管应设置事

12、故排 出口。 3 2 _ 3室 内给水排水管道 3 2 - 3 。 1管道 固定应尽量使用刚性托架或支架 , 避免使用吊架。所有管道支架或卡箍均采用预埋件 的施工方式,不得等土建主体施工完后采取加打锚 2 0 1 0年 1 2 月 第 7眷第 4期 深 圳 土 木 与 建筑 定或螺栓等方式施工,以免发生地震时管道滑落伤 及人群 ; 3 2 _ 3 2 必须采用 吊架时, 须在干管上每隔6 m装 一 个横行防晃 吊架 ,每隔1 2 m装一个竖向防晃 吊架 。 防晃吊架做法见下 图: 修每 电I 17 絮 曩皋 图 2 防晃吊架做法 3 2 _ 3 _ 3各种管道一般不穿抗震缝 ,而在抗震缝 两边

13、各成独立系统。 3 2 _ 3 4管道必须穿抗震缝时,穿过的位置越低 越好 ,同时应在抗震缝的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 或在通过抗震缝处装 I I 型伸缩器。 3 2 _ 3 5管道穿过 内墙或楼板时,应设置套管 , 套管和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塞柔性耐火材料 。 3 2 3 6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基础时,基础与管道 间须 留适 当的空隙,并填塞柔性材料。当穿越管道 必须与基础嵌 固时,应在穿越管道的室外端就近设 置柔性连接。 3 2 _3 7由于发生地震时如建筑物为框架结构 时,可将室内给排水设备、管道与建筑看作一个整 体,二者间发生位移在各种固定措施相对牢固的情 况下应不至于发生较大破坏。而在管道

14、进出户 的地 方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当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产生 摇摆与室外地面发生较大位移 。因此建议在管道入 户的转弯处增设可曲挠橡胶圈接头或钢丝网骨金 属软管,以补偿管道变形量 。如图 3所示 : 照 做法 1 做法 2 抗 璺 向 下 泥 怍 攫 采 早 向 可 白 由 莆 础 : 管昂策 直警 琏 鬟 薯 l l鳇两 骨垒蓐敬 譬 如 条件 不耳 备 一警 递麦 域町 币 教 : : : : : : : : 蔼面 3 做法 3 图 3 压力管道进、出户政设钢丝网金属软管做法 压力管道进 、出户增设可 曲挠橡胶圈接头做法 ( 用于普通建筑 ) ,如图 4所示 。 图 4 压力管道进、出户增

15、设可曲挠橡胶圈街头做法 此做法可 曲挠头下端管道不能固定,以满足管 6 5 2 0 1 0年 1 2月 第 7卷 第 4期 朵圳土木与建筑 道变量。 另外,管道穿越首层顶板时为了防止管道 发生位移破坏立管,建议在立管底部设置可曲挠橡 胶圈接头 ,如 图 5所示。 半 _ ; : , l 楼 板 _ ; i - m-_ F - _ ! _一 _ : 图 5 主管底部设置可曲挠橡胶圈接头做法 重力流管道 出户增设钢丝 网骨金属软 管做法 如 图 6所示。 爸 “ 警 锄 专 誊 藏 _ 摹 誉 0 j j舢 翟 雩 圭 垮 羲 管 叠 萎 瓣 l _ 囊 营 一 山 谜 毒 气 |” I 銎 一

16、黪 L 1 叶。 。 一 _ 管 摹 灌 t 警 瑟 66 做法 1 鹜 一誓鞭薯嚣 蹶 、 吨_ _ 群 做法 2 莪 蛋 嚣 予 善 诎 习 蚓 莹姑 墅 麓 窑 匍 r 尊 弼 辩 毫飘 营 营 革 做法 3 图 6 重力流管道生产增设钢丝网管骨金属软管做法 3 2 4设备 3 2 4 1 设备尽量布置在地震力或变位 量较小 的低层,最好布置在地下室。且须保证机器设备有 足够 的检查和修理空间。 3 2 4 2冲洗水箱、给水箱、热水交换器等设备 可不设防震基础,但必须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以 防止地震时设备在地面上滑动或倾覆 ,破坏设备及 _ 锺 ” 0 _ _ 溉 秘 一 2 01 0年

17、 1 2月 第 7卷第 4期 梁圳 土 木 与 建 筑 V0 L _ 7 NO 4 DE C 2 0 1 0 相关管道,基础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且锚固螺 栓与基础 内钢筋焊接牢固,如图 7所示: 0 一 冲洗水箱示意 图 。 l _ 。 J 。 _ 。 0 _ I j 一 i I I I 。 一 I 。 一 I I 一 “ ? l a ) 做法 1 b ) 做法 2 给水或消防成品水箱安装示意 加热器安装示意 储瓶安装示意 图 7 给排水设备安装示意图 67 。 , _ 一 一 一 瓣 一 一 一 一 篓 1 l _ 一 一 一 一 番 一 蜡 一 ,韪 牌 一 r 好 _ 一 _ 鼍 p

18、2 0 1 0年 1 2月 第 7卷 第 4期 深圳土木与建箭 3 2 4 _ 3 水泵等设备需设置防震基础, 且须设置 限位器,限位器根据计算确定,但每边至少一个 。 如图 8所示: 变频泵组 变频泵组安装示意 单台立式公频泵 单台卧式公频泵安装不意 图 8 水泵安装示意图 3 _ 3管材的选择,考虑到地震后余震的影响, 在管材的选用上尽量选用延性较好或具有具有较 好柔性接口的管材: 3 I 3 1室外给水管道 地下直埋管道尽量采用承插铸铁管、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管或P E 等塑料管材,柔性接口。 架空管道可采用钢管或柔性胶圈接 口的管 材 。 68 过河倒虹吸管、架空管以及穿过铁路或其它 交

19、通干线的管道, 应采用钢管, 并在两端设置阀门。 通过地震断裂带, 或地基为可液化土地段的 输水管道,或配水管网的主干管道 ,宜采用钢管, 并在两端增设阀门。如 图 9所示: 圈 9 通 过地 晨断裂 带 的管 遭示 惹 图 3 _ 3 2室外排水管道 设计烈度为8 度 、9 度、敷设在地下水位 以下 或在可液化土地段敷设的排水管道,可采用钢筋混 凝土管、u P v c 筋排水塑料管或双壁波纹管。并 设置柔性接 口,例如套环沥青砂接 口或承插沥青油 膏接 口和胶圈接 口等。 重要管线应进行抗震计算 。 3 - 3 _ 3室内给排水管道 压力管道采用多种材质 的塑料管、铝型复合管或钢 管 排水管

20、道可采用排水U P V C 等塑料管或排水铸 铁管,柔性接 口。 3 4给排水构筑物、 管道的支架 、 支座 、支墩。 3 4 1管道的支架、支座、支墩 架空管道 的支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 构或 钢结构,不宜采用各种脆性材料作支承的结构。 管道支架的支柱应整体预制,支柱与各构件 的连接应加强,使之能承担地震剪力。 架空管道的活动支架上应设置侧向挡板,且 不得架设在设防标准低于其设计地震烈度的建筑 物上 。如图 1 0所示: 槽 钢 或 角 钢 侧 r n J 挡 板 图 1 0架空 管道 安装 不 惹 图 管道 的支墩和支座位于非岩石地基上时,应 埋入坚硬土层,并适当加大断面,以减少管道在地

21、震时的附加沉陷。在支墩的应力集中处应增设钢筋。 3 4 2阀门井、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 当设计地震烈度为7 9 度 ,且土质为 I I I 类土 2 0 1 0年 1 2月 第 7眷第 4期 梁圳 土 木 与 律 铺 轨道交通车站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潘爱霞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摘要l本文针对深圳市轨道交通 4号线二期工程上梅林站的工程特点,简单介绍车站 内外的给排 水及消 防设 计 。 【 关键词】轨道交通 水 消防设计 1工程概况 上梅林站位于 中康路的东侧 ,车站外墙距离中 康路道路红线约1 6 0 米,为半地下车站 。车站主体 总长1 7 0 米,宽2 9 米 ,总建筑面

22、积为1 2 9 5 2 m2 。共 分为四层, 从上到下依次为 : 站顶设备层、 站厅层、 设备层、 站台层和轨道层, 站台层与地铁9 号线换乘 。 其 中:站顶设备层为地上层,站厅层为地面层,设 备层 、站台层和轨道层为地下层。 2车站给水水源及设计参数 2 。 1给水水源 潘爱霞,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地址 : 深圳市笋 岗西路 3 0 0 7 号市政设计大赛附楼 电话:1 3 9 0 2 9 5 4 8 7 1 ,E - m a i l :p a n a x s z m e d i c o m c n 由于上梅林站紧临中康路,所 以直接从该条道 路市政给水管 的不 同管段

23、上 各引一条DN1 5 0 的给 水管作为该站的生活、消防用水,给水、消防用水 分开计量。由于该处市政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车站最 不利消火栓的栓 口压力,所 以在站顶设备层设一座 消防水箱 ,车站的消防用水全部由消防水箱加压供 给;而生活、生产和室外消火栓用水则 由市政给水 直接供给 。 2 2设计参数及标准 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按S O L 班 人计,小时 变化系数k =2 5 。 工作人员定员为4 0 人 班 , 1 天2 班, 八小时工作制。 冲洗水量为2 L m2 次。 冷却补充水水量按循环水量的2 5 计。 以下或可液化土时,所有给、排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圆形。当设计地震烈度为7 9 度时,

24、水池应采用钢 必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禁止采用砖砌结构 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混凝土强 或阀门套筒; 所有 阀门井、检查井等在管道穿入 度等级不应低于C 2 0 。 点 的外侧须设置与 阀门井整体一起浇筑 的钢筋混 采用砖砌或石砌水池时,砖的强度等级不应 凝土1 2 0 。 枕基 ,枕基长度不得小于0 5 米 。管道两 低于MU7 5 ,块石不应低于MU 2 0 ,砌筑砂浆不应 侧须设置防滑动挡板,挡板须与枕基一起浇筑成型, 低于M5 。 如图 1 1所示 。 水池宜有单独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 图 1 1 管道挡板安装示意图 3 4 _ 3水池 当设计地震烈度为8 度或

25、9 度时, 宜利用地形, 设置高位水池,尽量不建水塔。 水池应尽量采用地下式,结构的形式宜采用 应设置控制阀门。 所有水池配管,在水池壁外应设置柔性接 口。 4结束语 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应本着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的指导原则,科学规划 以及注重吸取国内外较为先 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抗震方面应做到“ 大震不倒 , 中震可修 ,小震不坏 ” 。而在环境方面应是人与 自 然融洽、和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灾区人民打造一 个安全 、绿色、节能、环保、人性化的全方位示范 区域环境;让活着 的人永安 ,告慰逝者安息。 参考资料: 【 1 】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2册第二版 2 关厂家提供的具体设计实例参考资料 6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安装设计/排水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