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新建年产40万立方米混凝土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6年06月15日
国家环保总局制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6
环境质量状况 9
评价适用标准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0
环境影响分析 23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9
结论建议 42
附图:
1. 建设项目交通地理位置图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图
3. 平面布置图
附件:
1. ???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立项)技[2006]35号”项目受理通知书
2.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3. 周围环境状况照片
4. 承诺书
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评价单位 ??????????? (公章)
项目负责人 ????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40万立方米混凝土项目
建设单位
xxxzz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Xxx
联系人
Xxx
通讯地址
xxxyyy·xxxzz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
传真
/
邮政编码
?????
建设地点
xxxyyy???村
立项审批部门
xxx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
批准文号
(立项)技[2006]35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水泥制品业
(C312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916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56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8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07年5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概况
发展推广商品混凝土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可以将分散在城市各建筑工地的现场搅拌站逐步取消,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集中生产供应,因此,可以消除各建筑工地在生产混凝土时引起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另外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在99%以上,因此发展商品混凝土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以上两点分析,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正是在这种市场条件下,xxxzz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决定投资5600万元,在xxxyyy???村,ii港西侧新征土地29162m2,建设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项目,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0684m2。
2. 产品方案
具体产品方案详见下表。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车间、生产线
产品名称及规格
设计生产能力
年运行时间
1
混凝土生产车间
商品混凝土
40万立方米
300d
3. 主要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
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
类别
建设名称
实施内容
备注
公用工程
给水
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约为79460t/a,由yyy自来水厂供给。
/
排水
实施雨污分离,产生的雨水经厂内雨水管排入附近道路雨水管,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供汽
项目生产无需使用蒸汽。
/
供电
预计年设备耗电为500万kwh,厂内配备1000KVA的变压器1台。
/
环保工程
废水
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固废
产生的生产固废可综合利用。
4. 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
本项目职工定员62人,项目投产后实行三班制生产,年工作天数约为300d。
5. 项目建设期及投产时间
本项目建设期预计从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施工工期约为7个月,施工期平均施工人数约为50人/d,项目正式投产日期约为2007年5月。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因此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xxxyyy位于tttxxx东部,东与桐乡市相连,南与杭州市余杭区毗邻,北与mmm南浔区接壤,距杭州市、嘉兴市、mmm均为50km,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20km,距萧山国际机场80km,距杭宣铁路、杭宁高速,沪杭甬高速均为30km。上海至莫干山风景区公路穿城而过,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绕镇达10余公里,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图1)。
2. 周围环境状况
xxxzz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产40万立方米混凝土项目拟选建设地点位于yyy???村,其周围环境状况如下:
项目东侧紧邻ii港,ii港以东为大片农田;
项目南侧紧邻老士锦线公路,公路以南为xxxhh钢带有限公司,距本项目南界约163m处分布有20余户???村村民住户;
项目西侧紧邻ii港的一条支流,以西为空地,距本项目西界约160m处分布有2户???村居民住户;
项目北侧从东至西分别为ii港和空地,距本项目北界约170m处分布有4户??村居民住户(具体见图2、3)。
3. 地形、地貌、地质
本区地处太湖南岸,是杭嘉湖平原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内河网密布,湖荡众多,构成了“水乡泽国”的江南特色。地层主要是第四系的冲积层,有明显的泻湖地貌,地势平趟,属平坡地~缓坡地。土地承压力一般为6~7t/m2。境内土壤肥沃,土壤类别为储育型水稻土,土种为湖成白土田。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农田,高程为2-3.2m(吴淞基面高程,下同),最高洪水位5.68m,地震烈度6度。
4. 气候、气象
yyy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统计主要特征参数如下:历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10.6℃;极端最高气温41.5℃;最高年降水量2120.6mm;最低平均降水量892.6mm;历年平均降水量1388.1mm;历年平均蒸发量1225mm;全年主导风向、频率NW、NNW,频率9%;全年次主导风向、频率NNE、E、ENE,频率8%;历年平均风速2.48m/s最大风速22m/s。
5. 水文
本地区属杭嘉湖地区水系,区内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以大运河为主轴构成纵横交错的河网。yyy内主要有洋溪港、长安河、新桥港、ii港等。ii港河宽约50~95m,平均水深4.6m,最高洪水位5.05m(吴淞高程)。yyy附近有大量的河网和湖泊,区域内水面面积约占11%。本项目废水汇入南侧的ii港。
6. 植被
区域内植被以亚热带北缘混生落叶的常绿阔叶林为主。植物资源主要有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竹林。粮油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此外还有大豆、小麦、蚕豆、甘薯、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是蔬菜、瓜、菱、桑、竹等。
7. 生物多样性
区内植物主要为河堤公路两侧的乔木、桑树。房前屋后的杨柳、果树、香樟树等,农田里的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动物以鸟类、和经济鱼类为主(虾、桂鱼、黑鱼、鲢鱼、草鱼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社会经济概况
yyy位于杭嘉湖平原中部,xxx域的东北部,镇区距县城约40km。该镇是ttt首批现代化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镇区面积0.84km2。城镇经济以工业为主,已形成以生物化工、丝绸、印染、耐火材料、冷轧焊管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农业以种植和渔业为主,此外还有蚕桑养殖和牧业。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与原干山镇合并为yyy,总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所辖社区(居委会)包括??、城北、城东、城中、干山。所辖行政村 包括??、沈家墩、三墩、北代舍、???、审塘、青墩、戈亭、下塘、曲溪、新联、干山、蠡山、茅山、东千、塍头、东坝斗、干村、葛山。
2. 城镇总体规划
根据《xxx城镇体系规划》,yyy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县域东北部重要工业城镇和高新技术型工业(生物技术)发展基地。据此,为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yyy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yyy镇区总体规划(2000-2020)》,规划概要如下:
城镇性质:以生物化工、医药为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江南水乡小城镇,逐步取消自然村,形成“一个中心镇、四个居住组团”的二级城镇体系布局,在镇区南侧形成工业区。项目所在的生物化工园区就位于镇区东南部的青墩工业区内。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资料采用mmm环境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8月编制的位于本项目东侧约3km处的《xxxrr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0t纤维素衍生物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监测资料,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值
单位:mg/m3
监测时间
污染物
2005年5月24日
2005年5月25日
2005年5月26日
平均
SO2
0.031
0.035
0.015
0.027
NO2
0.018
0.028
0.026
0.024
TSP
0.055
0.108
0.121
0.095
环境空气日平均污染指数
污染物
日平均污染指数
2005年5月24日
2005年5月25日
2005年5月26日
SO2
0.21
0.23
0.1
NO2
0.15
0.23
0.22
TSP
0.18
0.36
0.40
从以上监测数据可知,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均小于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2. 地面水
本项目最终纳污河道为ii港,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引用xxx环境保护监测站2005年ii港ii断面常规监测资料,具体水质数据如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单位:mg/L(除PH值外)
名 称
pH
DO
CODMn
BOD5
NH3-N
2005年度
7.42
6.36
3.86
4.63
1.36
标准值
6~9
≥5
≤6
≤4
≤1.0
由上表可以看出ii港ii段水质现状已达不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超标污染物主要为NH3-N和BOD5,这主要是受上游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共同影响所致。
3. 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应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鉴于项目东侧紧邻ii港,因此东侧声环境质量应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标准,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我们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进行了实地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声环境质量现状值
单位:dB(A)
监测点
时段
东侧
南侧
西侧
北侧
噪声声级
昼间
59.6
56.3
56.2
57.3
夜间
47.7
45.9
46.3
46.8
2类标准限值
昼间
60
夜间
50
4类标准限值
昼间
70
夜间
55
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地南、西、北三侧昼夜声环境质量能够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东侧昼夜声环境质量也能满足4类标准限值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本项目特性和所在地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主要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表
序号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
1
环境空气
???村
南侧
163m
20余户,近100人
二级
???村
西侧
160m
2户,8人
??村
北侧
170m
4户,十余人
2
水环境
ii港
东侧
紧邻
中型地面水规模
Ⅲ类
3
声环境
???村
南侧
163m
20余户,近100人
2类
???村
西侧
160m
2户,8人
??村
北侧
170m
4户,十余人
4
生 态
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地表水
按《太湖流域mmm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及2010年中期规划》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纳污水体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体标准,具体见下表。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单位:mg/L(除pH)
项目
pH
DO
CODMn
BOD5
NH3-N
标准值
6~9
≥5
≤6
≤4
≤1.0
2. 环境空气
按《mmm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有关要求,评价区域环境空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下表。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单位:mg/Nm3
执行标准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年均值
日均值
小时平均
GB3095-1996
二级
二氧化硫SO2
0.06
0.15
0.50
总悬浮颗粒物TSP
0.20
0.30
/
二氧化氮NO2
0.08
0.12
0.24
3. 声环境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应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鉴于项目东侧紧邻ii港,因此东侧声环境质量应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4类标准,具体见下表。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4类标准
单位:dB(A)
执行时段
标准类别
昼 间
夜 间
GB3096-93,2类
60
50
GB3096-93,4类
70
55
4. 车间空气
车间空气质量参照执行GBZ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单位:mg/m3
名称
限值
MAC
TWA
STEL
粉尘
水泥总尘
/
4
6
水泥呼尘
/
1.5
2
附:MAC――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
5. 车间噪声
参照执行GBZ 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具体见下表。
GBZ 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单位:dB(A)
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
卫生限制
8
85
4
88
2
91
1
94
1/2
97
1/4
100
1/8
103
车间噪声值最高不得超过11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废水
项目所在地尚无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因此项目营运过程产生的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见下表。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单位:mg/L(除pH外)
水质指标
pH
CODCr
BOD5
动植物油
NH3-N
设计值
6~9
100
20
10
15
2. 废气
(1)粉尘
本项目营运期废气排放标准参照执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下表。
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设备名称
设备类别
区域类别
排放最大浓度 mg/m3
各扬尘点
收尘装置
新建,改建,扩建
㈡-㈣
50
(2)食堂油烟废气
食堂油烟废气排放参照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的小型规模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GB 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标准
规 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基准灶头数
≥6
≥3,< 6
≥1,< 3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85
75
60
3. 噪声
(1)施工期
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具体见下表。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类打桩机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
65
55
(2)营运期
本项目南、西、北三侧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Ⅱ类标准,项目东侧厂界噪声执行Ⅳ类标准,具体见下表。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和Ⅳ类标准限值
单位:dB(A)
执行时段
标准类别
昼 间
夜 间
GB12348-90,Ⅱ类
60
50
GB12348-90,Ⅳ类
70
55
总量
控制
指标
1. 依据
根据本次环评工程分析结果,计算污染物达标排入自然环境的量并据此提出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2. 建议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如下表。
总量控制指标表
类别
总量控制指标名称
产生量
(t/a)
削减量
(t/a)
建议申请量
(t/a)
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t/a)
废水
CODCr
0.45
0.45
0
/
NH3-N
0.045
0.045
0
/
废气
粉尘
517.4
501.48
15.92
15.92
固废
生产固废
222
222
0
/
3. 总量控制指标来源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常规总量控制污染物指标有CODCr、NH3-N、粉尘、生产固废4项,由于生活污水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排放,因此CODCr和NH3-N两项总量指标无需申请,同时生产固废经利用和消减后的排放量为0,因此本项目需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的总量控制污染物仅粉尘1项,建议申请量为15.92t/a,本项目应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总量申请,由当地环保部门通过区域平衡予以核准分配。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生产工艺流程图
黄沙
石子堆场
沙堆场
进料口
石子
装载机
铲车
粉状原料
水泵
终端显示器
筒库
外加剂槽
水槽
微机控制系统根据选定的配方进行计量并控制各工步动作
砂仓
石仓
键盘输入
配料门
水泵
螺旋机
配料门
计量
计量
计量
计量
计量
输送带
放料阀
泵
放料阀
搅 拌 机
出料门
送工地
混凝土运输车
(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本项目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有工序均为物理过程,生产时首先将各种原料进行计量配送,然后进行重量配料,之后进行强制配料,强制配料过程采用电脑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之后进行计量泵送入混凝土车,最后送建筑工地。
本项目砂、石提升以皮带输送方式完成。水泥等则以压缩空气吹入散装水泥筒仓,辅以螺旋输送机给水泥秤供料,搅拌用水采用压力供水。本项目添加的外加剂主要为早强剂。
2. 主要污染工序
建设期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
污染类别
编号
污染源名称
产生工序
主要污染因子
废气
JG1
施工扬尘
施工过程
TSP
废水
JW1
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
CODCr、NH3-N
JW2
工地污水
施工过程
SS
噪声
JN1
生产设备噪声
施工过程
噪声
固废
JS1
生活固废
施工人员生活
生活垃圾
JS2
建筑垃圾
施工过程
土石方、建材等建筑垃圾
生态
会引起生态改变、资源损失、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
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
污染类别
编号
污染源名称
产生工序
主要污染因子
废气
YG1
工艺粉尘
运输、输送及搅拌过程
粉尘
YG2
食堂油烟废气
食堂工作过程
油烟
废水
YW1
生活污水
职工生活
CODCr、NH3-N
YW2
冲洗废水
整个生产过程
SS
噪声
YN1
生产设备噪声
工作过程
机械噪声
固废
YS1
生活固废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YS2
生产固废
整个生产过程
剩余混凝土、沉淀泥渣等
生态
基本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年耗量
用途
来源
1
水泥
15.6万t
主要原料
市场采购
2
石子
33.8万t
主要原料
市场采购
3
黄沙
18.6万t
主要原料
市场采购
4
粉煤灰
2.4万t
主要原料
市场采购
5
外加剂
1120t
添加剂
市场采购
6
水
79460
生产生活
??自来水厂
7
电
500万度
供应各用电设备动力
德清供电公司
4. 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用途
1
砼搅拌站
6套
配料搅拌
2
砼运输车辆
20辆
运输
3
砼泵车
3辆
运输
4
砼拖泵车
4辆
运输
5
装载机
2辆
运输
6
50t水泥储罐
4只
水泥储存
7
50t粉煤灰储罐
1只
粉煤灰储存
8
1000KVA变压器
1台
供应各设备用电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建设期
施工扬尘
(JG1)
TSP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营运期
工艺粉尘
(YG1)
粉尘
有
组
织
~10g/Nm3
~504t/a
~50mg/Nm3
~2.52t/a
无
组
织
13.4t/a
13.4t/a
营运期
食堂油烟废气
(YG2)
废气量
780万m3/a
780万m3/a
油烟
5mg/m3
0.039t/a
2mg/m3
0.0156t/a
水
污
染
物
建设期
生活污水
(JW1)
水量
420t/施工期
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排放。
CODCr
300mg/L
0.126t/施工期
氨氮
30mg/L
0.0126t/施工期
营运期
生活污水(YW1)
水量
1488t/a
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排放。
CODCr
300mg/L
0.45t/a
氨氮
30mg/L
0.045t/a
营运期
清洗废水(YW2)
水量
16110t/a
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各清洗工序,不排放,只需定期添加损耗即可,添加量为1600t/a。
SS
1421mg/L
23t/a
固
体
废
物
建设期
生活固废
(JS1)
生活
垃圾
5.25t/施工期
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排放。
建设期
建筑垃圾
(JS2)
建筑
垃圾
~300t/施工期
作场地填土回用,不排放。
营运期
生活固废(YS1)
生活
垃圾
18.6t/a
集中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不对外随意排放。
营运期
生产固废
(YS2)
不合格沙石及剩余混凝土
200t/a
综合利用于建筑行业,不排放。
沉淀池沉渣
22t/a
噪
声
建设期
噪声
(JN1)
建设期施工机械噪声 85~100dB(A)
项目车间噪声一览表
车间名称
车间规格
车间噪声
车间结构
距最近厂界距离
主车间
3168m2×2
85 dB(A)
砖混半封闭
10m
项目设备噪声一览表
设备名称
等效声级
所在车间(工段)名称
搅拌站
83~88dB(A)
主生产车间
运输车辆
75~80dB(A)
运输过程
装载机
85~90dB(A)
装载过程
皮带输送机
82~85dB(A)
物料输送
其
他
项目营运过程产生的设备振动约在80 dB(A)左右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本项目的建设将进行大量填土,将该地的地面标高提高到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位以上,大量的填土一方面破坏取土地的景观、易引起水土流失,同时建设项目所在
地的地表景观也受到破坏,地表裸露,对风力、水力作用明显,易沙化扬尘。但是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地表将大量种植植物,对地表环境影响即可消失。
(2)根据实地踏勘和调查,该区域不存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项目建设只是现有植被受到破坏。
(3)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和生活活动对周边环境卫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如随意排放,则将对附近地表水有较大的危害性,各类生活垃圾,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2.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建成后,除部分附属设施、道路外,均被草坪、树木等绿色植被覆盖,有利于对径流水的吸收,有利于水土保持。
(2)通过对项目精心设计建造后,将带来明显的生态景观效应。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施工扬尘
在施工阶段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工地扬尘,另有少量施工车辆尾气。施工扬尘可分为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和搅拌扬尘。本项目施工期间扬尘主要来自堆场扬尘和车辆行驶扬尘。
(1)车辆行驶扬尘
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Q=0.123(V/5)(W/6.8)0.85(P/0.5)0.75
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r;
W——汽车载重量,t;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下表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
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统计表
粉尘量
车速
0.1
0.2
0.3
0.4
0.5
1.0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5(km/h)
0.0511
0.0859
0.1164
0.1444
0.1707
0.2871
10(km/h)
0.1021
0.1717
0.2328
0.2888
0.3414
0.5742
15(km/h)
0.1532
0.2576
0.3491
0.4332
0.5121
0.8613
25(km/h)
0.2553
0.4293
0.5819
0.7220
0.8536
1.4355
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洒水的试验资料如下表所示。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d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预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洒水与不洒水情况下扬尘的扩散程度
距路边距离(m)
5
20
50
100
TSP浓度
(mg/m3)
不洒水
10.14
2.810
1.15
0.86
洒 水
2.01
1.40
0.68
0.60
由上表可知,车辆行驶扬尘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期应注意尽量减少车辆行驶扬尘。一般在采取限速、洒水及保护路面整洁、建筑材料封闭运输等措施后,车辆行驶扬尘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的程度及时间都将较为有限,同时随着建设期的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
(2)堆场扬尘
道路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且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3e—1.023W
式中:Q——起尘量,kg/t·a;
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
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见下表数据。由表可见,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
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
粉尘粒径(μm)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降速度(m/s)
0.003
0.012
0.027
0.048
0.075
0.108
0.147
粉尘粒径(μm)
80
90
100
150
200
250
350
沉降速度(m/s)
0.158
0.170
0.182
0.239
0.804
1.005
1.829
粉尘粒径(μm)
450
550
650
750
850
950
1050
沉降速度(m/s)
2.211
2.614
3.016
3.418
3.820
4.222
4.624
为减少堆场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通过设置固定的堆棚或加盖塑料布,表面洒水等方式,可大大减少堆场扬尘的发生量,同时使用商品混凝土,取消现场搅拌,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产生的堆场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施工扬尘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自然消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对短暂的。
2. 废水
(1)施工物质流失的影响
建设期由于建筑材料堆放、管理不当,特别是易冲失的物质如黄沙、土方等露天堆放,遇暴雨时将被冲刷进入附近河道,对附近河道水质造成影响。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
因工程施工需要在拟建地设置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水量不大(施工期7个月,平均施工人数50人,排水系数取40L/人·d,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420t/整个施工期)。
建议在建设场地内修建职工临时居住点和化粪池,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排入临时化粪池,然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处理,做到不对外随意排放。
3. 噪声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噪声源强分别见下表所示。
施工期主要施工阶段噪声源统计表
序号
施工阶段
噪声源
1
平整、开挖
挖掘机、铲土机、卡车
2
建筑施工
搅拌机、振捣机、起重机、打桩机、电锯
3
路面施工
压路机、搅拌机
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统计表
序号
机械
等效声级[dB(A)]
1
卷扬机
85
2
空气压缩机
85
3
搅拌机
85
4
自卸车、卡车
75~95
5
打桩机
100
6
压路机
87
7
电 锯
86
8
振捣机
101
9
铲土机
95
10
挖掘机
94
施工期各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源声级一般在85dB以上,根据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基本无隔声、隔振措施,声源声级较高,对项目周边地区影响较大,经计算预测建筑机械动力噪声对不同距离的影响见下表。
建筑机械动力噪声不同距离的影响程度表
声源名称
10m
50m
100m
150m
建筑机械动力噪声
85
71.0
65.0
61.5
由此可知,本项目的建筑机械动力噪声对项目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经类比调查,正常情况下,施工场地中心位置噪声值在85dB以下,施工噪声在昼间80m内基本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夜间在180m外达到标准。
为保证施工期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要求项目方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静压桩等低噪声施工工艺,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另一个方面,要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环境意识,对一些零星的手工作业,如拆装模板、装卸建材,尽可能做到轻拿轻放,并辅以一定的减缓措施,如铺设草包等。夜间不得施工,且施工期避开学校考试期尤其是高考和中考期间,对于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并产生噪声的工序,必须在环保监察部门登记备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预先申请获批准后方可按申请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使施工噪声对项目周围敏感点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时,应和周围村民通过友好协商,取得谅解。一般情况下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且该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
4. 固体废物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工程弃方及废建筑材料。
本项目所产生的弃方不多,产生的废建筑材料也有限。上述固废应加以分类收集,综合利用或统一处置,如用于回填、筑路等,否则将会对施工现场周围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以施工期7个月,平均施工人数50人,排放系数取0.5kg/人·d计,则施工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25t。生活垃圾以有机垃圾为主,随意抛弃易产生腐烂,发酵即污染水体环境,同时由于发酵而蚊蝇滋生,并产生臭废气污染环境,所以在建设期间,生活垃圾要集中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施工期的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29162 m2,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988m2,该区块位于yyy城郊结合部区块。目前该项目地块内主要以农经作物为主,属人工化生态系统,处于人类开发活动范围内,并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会对生物栖息环境造成影响,但有几方面因素将会影响该地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