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654196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1 伯夷、叔齐之死6172 老父告诫孙叔敖6273 大道之行也6374 学者有四失6475 颜渊、季路言志6476 欲速则不达657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6678吾日三省吾身667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6780 人不可以无耻6881 学弈6882 屈而不信6983 丹之治水7084 天长地久7085 以柔克刚7186 为义孰为大务7287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7288万事莫贵于义7389景公出猎7490 社鼠759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7692晏子之御7693 景公闻命7794 运斤成风7895 丈人承蜩7996庄周家贫8097人之于文学8198君子之学8199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82100 十

2、年树木,百年树人83101见异思迁84102列子学射84103杨布打狗85104 鲍氏之子86105莫众而迷8771 伯夷、叔齐之死【原文】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曰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去。【注释】伯夷、叔齐:二兄弟。伯夷为兄,叔齐为弟。孤村:殷时国名,

3、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到辽宁省朝阳县一带地方。立:立为继承君位的人。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殷代州长称伯。善养老,敬爱收养老人。盍:何不。归:投奔。 武王:文王的儿子,名发。木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载木主伐纣,表示伐纣是文王王命。首阳山:山名,也叫西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薇:植物名,也名野豌豆,花紫红,种子可吃。【精练】1.写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_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_中峨冠而多髯者_面山而居_2.与例句中加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天遣白鹿乳之A.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将军身被坚执锐3.解释加线词的意义。西伯卒_

4、 盍往归焉_难之曰_ 二子遂饿而去_4.有人说:伯夷、叔齐食古不化,不知变革,认为臣弑君是不仁道的,殷纣固然残暴,但用武力来讨伐他,也是同样残暴,故而耻食周粟,以致饿死首阳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一谈你对这二人所做所为的看法。_72 老父告诫孙叔敖【原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益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天意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5、。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注释】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楚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宰相。衣粗衣,冠白冠:穿粗衣,戴白帽。吊:慰问。使臣受吏民之诟: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责。这是表示谦虚的话,说自己无能。余教:还没说完的话。心:心欲。【精练】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楚王不知臣不肖_子独后来吊_人尽来贺_子独后来吊_岂有说乎_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相同含义使臣受吏民之诟_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_苟富贵,勿相忘_禄已厚而不知足者人患处之_重念蒙君实视遇厚_3.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一国吏民皆来贺_有一老父衣粗衣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官

6、益大而心益小_益习其声_无益吾事_4.翻译下面句子,并解释加线词的含义。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_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_73 大道之行也【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行:实行。与:解作“举”,推选。修睦: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独:不仅仅。亲其亲:即以其亲为亲,意动用法。子其子:即以其子为子。分:职分。归:女子出嫁。恶:讨厌。谋:奸谋。!

7、闭:被阻塞。乱:造反的。#贼:害人的。 $外户:从外面把门合上。【精练】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讲信修睦_ 盗窃乱贼而不作_2.下列加线的词与“不独亲其亲”中加线的“亲”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 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_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说说你对“大同世界”的看法。_74 学者有四失【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选自

8、礼记学记。失:过失,缺点。或失则多:意思是,有的失之于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精练】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然后能救其失也_2.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4.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_75 颜渊、季路言志【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注释】选自论语公冶长。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季路:春秋鲁国人,姓仲,字季路,孔子的学生。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子:指孔子。盍:何不,疑问代词。尔:你。裘(qi):皮袍。敝:破旧,此处用作动词,解作用破。憾:怨恨。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自夸。善,好。!施劳:表白自己的功劳。施,表白。劳,功劳。怀之:使得到关怀。【精练】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敝之而无憾_朋友信之_2.下列加线词的用法与“老者安之”中的“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斗折蛇行C.君将哀而生之乎 D.天下苦秦久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盍各言尔志? 译文:_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

10、,敝之而无憾。译文:_4.从颜渊、季路的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是:颜渊_季路_76 欲速则不达【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注释】选自论语子路。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莒父(jf)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精练】1.下列句中加线的“为”与“子夏为莒父宰”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天下唱 B.项燕为楚将 C.吾为子先行 D.人之为虎食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_ 3.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_77 发愤忘食,乐以忘

11、忧【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注释】选自论语述而篇。叶(sh)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子:指孔子。女(r):同“汝”,你。奚:何,疑问代词。云尔:如此而已。云,如此。尔,语气词,相当“而已”。【精练】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子路不对_女奚不曰_2.下列加线的“于”与“问孔子于子路”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苛政猛于虎 B.行者休于树C.告之于帝 D.生于忧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_4.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_。7

12、8吾日三省吾身【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注释】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年):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n),字子舆。三省(xng):多次反省。谋:计谋,主意。这里作动词用。传(chun):传授。这里指孔子所传授的知识。【精练】1.解释句中加线词。吾日三省吾身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为人谋而不忠乎?译文:_3.曾子“三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_、_、_等几个方面。4.读了这则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7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原文】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

13、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释】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孟子言论和事迹的汇编,共七篇,十四卷。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乐:享乐。对:回答。臣下回答君主提出的问题叫“对”。非其上:即以其上为非,认为他们的统治者不对。民上:人民的统治者。乐:以为乐,意动用法。以:介词,相当于“把”。然:这样,代词。【精练】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_乐民之乐_2.下列“

14、以”字与“乐以天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策之不以其道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与“未之有也”一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子何恃而往C.甚矣,汝之不惠 D.吾谁与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5.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主张统治者应_;“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则被升华为_。80 人不可以无耻【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选自孟子

15、尽心上。耻:羞耻,羞愧之心。无耻之耻:没有羞耻心的耻辱。大:重大。机变:伪诈巧变。 不耻不若人:不以不如别人为耻辱。耻,以为耻,意动用法。若,如,像。何若人有:“有何若人”的倒装。即有什么办法能赶得上别人呢?何,疑问代词,在反诘句中前置,表强调。 【精练】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人不可以无耻_不耻不若人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耻之耻,无耻矣。_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_3.孟子认为,具有羞耻之心是_。81 学弈【原文】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16、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弈之为数: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弈,下棋。数,指技艺。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不得:学不会。弈秋:秋是人名,因为善弈,所以叫弈秋。通国:全国。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惟,同“唯”,只。“为”是一种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鸿鹄:天鹅。援弓缴(zhu)而射之:拉起弓来去射它。援,引,拉。缴,系着丝绳的箭。之,代词,指天鹅。与:同“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精练】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_思援弓缴而射之_虽与之俱学_2.下列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战于长勺D.帝感其诚

17、3.翻译下面的句子。惟弈秋之为听。译文:_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译文:_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告诉人们_。82 屈而不信【原文】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能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注释】选自孟子告子上。信:同“伸”。不远秦、楚之路:不以去秦国去楚国的路途为远。恶:厌恶。此之谓:这就叫做。不知类:不知轻重主次。【精练】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_”通“_”,意思是_。2.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B.指不若人,则知恶之C.心不若

18、人,则不知恶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如有能信之者_则不远秦、楚之路_4.翻译句子。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_5.“此之谓不知类也”“此”指代什么?“不知类”应该怎样理解?_83 丹之治水【原文】: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注释】选自孟子告子下白圭(gu):战国时水利专家,名丹,字圭。子过矣:您错了。子,表敬意的对称词。壑:沟。吾子:对人表亲切的称呼。洚(jing)水:水不遵道而流,即洪水。恶:

19、憎恨。【精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丹之治水也,愈于禹_禹之治水,水之道也_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B.为宫室之美C.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D.禹之治水,水之道也3.出自这篇短文的一个成语是_,意思是_。4.孟子为了反驳白圭的说法,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_5.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_84 天长地久【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释】选自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谥号聃,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生:经营自己的

20、生存,注重自己的生存。长生:长久存在。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结果反而自己却能占先。【精练】1.指出下列句中“故”的意义和用法。公问其故_ 桓侯故使人问之_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非以其无私邪_故能成其私_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后其身而身先_外其身而身存_4.翻译句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译文:_5.这篇短文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和世界观?_85 以柔克刚【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精练】1.

2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其无以易之_是以圣人云_2.下列句中的“于”与“天下莫柔弱于水”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B.苛政猛于虎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_4.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86 为义孰为大务【原文】: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注释】选自墨子耕柱。墨子(约公元前479前403年):名翟(d),

22、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战国初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墨家经典的汇总,先秦理论散文著作之一。为:从事。 为:是,判断词。大务:大事。筑:捣,捣土使之坚固。实壤:填充泥土。欣:同“掀”,举出。【精练】1.墨子,名_,战国初期的_、_、_,_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倡“_、_”,反对进行战争。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_”同“_”,意思是_。3.找出“能实壤者实壤”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_4.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古今意义。能说书者说书古义:_ 今义:_5.“为义孰为大务”,本文回答了这个问题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_87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原文】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

23、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翟之为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注释】选自墨子鲁问。辖:车轴两头的插销儿。刘:通“镂”,刻削。石: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以四钧为一石。【精练】1.指出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_成而飞之,三日不下_2.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成而飞之_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_”通“_”,意思是_4.翻译句子。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译文:_5.公输班做的喜鹊能飞,墨子为什么认为他不如自己巧?你同意墨子的观点吗?请说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 _ 88万

24、事莫贵于义【原文】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注释】选自墨子贵义。今:若,如果。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精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贵”字。万事莫贵于义:_ 是贵义于其身也: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之”字。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_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_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_3.翻译句子。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译文:4.表明本文观点的句子是_,意思是_。5.你能举出实例来证

25、明本文的观点吗?_89景公出猎【原文】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的一部书。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泽:聚水的洼地。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殆(di):大概,恐怕。不祥:不吉利。是不与焉:这不同你所说的那些。贤:贤人,有才德的人。任:信任。

26、乃若此:就是像这些。乃,是,就是。!如:往,去。曷:同“何”,为什么,怎么。【精练】1.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再举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两个例子。文章中:_ _课文中:_ _2.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D.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3.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_”通“_”,意思是_。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_90 社鼠【原文】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

27、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注释】社鼠:藏身于土地庙内的老鼠。社,社庙,俗称土地庙。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之意。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精练】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_”通“_”,意思是_2.指出下列句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景公问于晏子曰_内则蔽善恶于君上_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内则蔽善恶于君上_外则卖权重于百姓_4.“治国何患?”即“_”,

28、是个_句,译文是_。5.这篇短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_ 6.治理国家的心腹大患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_9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原文】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常:一定。置:弃置,放弃。故:通“胡”,何。【精练】1.解释下列句中“及”字的意义。故难及也_ 自古及今,未尝闻也_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 2.翻译句子。为者常成,行者常至。_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地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_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_92晏子之御【原文】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御:车夫。间:缝隙。抑损:谦虚退让。【精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