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索《利马礼仪》的合一神学...》反映了不同宗派传统的合一_蔡建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625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利马礼仪》的合一神学...》反映了不同宗派传统的合一_蔡建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索《利马礼仪》的合一神学...》反映了不同宗派传统的合一_蔡建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索《利马礼仪》的合一神学...》反映了不同宗派传统的合一_蔡建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2023-03二二三年 第 三 期蔡建伟文探索利马礼仪的合一神学与牧养神学(三)利马礼仪反映了不同宗派传统的合一教会生活中的崇拜礼仪是教义神学的具体反映。因为什么样的礼仪,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信徒,表达什么样的信仰立场,建立什么样的教会。而影响教会信仰立场的礼仪,又受教义神学的制约,这是教会传统中的“祷告的律,信仰的律”。就如世基联关于利马礼仪的介绍中说:“利马礼仪不是所谓的单独演奏,而是整个基督教群体的音乐会。”1既然是音乐会,其强调的就是和谐与合一。合一不是划一,而是不同的因素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发,多元中的合一就是和谐的体现,利马礼仪中充满着这样的和谐与合一。本文试图从构成利马礼仪的崇拜

2、程序及内容,说明不同宗派、不同教会的崇拜传统或习惯,完全可以融汇成或整合为一个像利马礼仪这样的崇拜程序。利马礼仪的崇拜内容是合一神学的极佳例证。一、不同宗派传统的合一利马礼仪的主要执笔者是来自法国泰泽(Taiz)修会的马克思杜瑞恩(Max Thurian,19211996),他是世基联信仰与教制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从 1967 年开始执笔起草 BEM文件中关于共融合一的内容。他于 1981 年受信仰与教制委员会的委托,制定一份能反映 BEM 文件精神的崇拜礼仪。很明显,利马礼仪深受泰泽礼仪的影响,有着泰泽的传统和烙印。“从很多方面来看,利马礼仪就是泰泽团契的地方性的、合一的生活成果。”2但是,利

3、马礼仪并非简单地照搬泰泽的礼仪,里面的内容也包含了其他主流宗派的传统。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按照利马礼仪的三叠(实为四叠)结构程序来说明。(一)进堂礼仪(The Liturgy of Entrance)1.“问安”(程序 2),是天主教教会“梵二会议”之后恢复原初礼仪中的习惯用法,也常常是改革宗和信义宗庆典的组成部分,而将哥林多后书13 章 13 节作为崇拜中的问安礼,这也是东正教教会的传统3。1.Max Thurian.The Eucharistic Liturgy of Lima.WCC,Faith and Order homepage.(2015-11-06)2023-02-10http:

4、/www.oikoumene.org/en/resources/documents/wcc-programmes/unity-mission-evangelism-and-spirituality/spirituality-and-worship/the-eucharistic-liturgy-of-lima.2.Gordon W.Lathrop.The Lima Liturgy and Beyond:Moving Forward Ecumenically/Thomas F.Best,Dagmar Heller,eds.Eucharistic Worship in Ecumenical Con

5、texts:The Lima Liturgy and Beyond.Geneva:WCC Publications,1998:15.3.段燕青.试论当代神学对感恩礼的理解.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硕士论文,2007:52.主的欢喜求索篇20天 风 TIANFE NG 2.“认罪”(程序 3),由会众一同诵读,然后是主礼牧师的“赦免”(程序 4)。在利马礼仪中,这两者都是从世界信义会联合会礼仪委员会为美国与加拿大的教会出版的信义会崇拜礼仪书中摘录出来的4。“认罪”和“赦罪”的礼仪体现了 BEM 文件里关于圣职(Ministry)的理解:“圣职人员的权柄是根源于耶稣基督。他从天父获得,由圣灵赋予,借封

6、职礼而给予圣职人员。”53.进堂礼中的“怜悯颂”(程序 5),这种礼仪源于拜占庭的崇拜仪式,拜占庭的崇拜礼仪里总会由连祷文(Litany)作为崇拜的开始,后来在天主教的弥撒或是其他新教的礼仪中都有用到。4.“怜悯颂”(程序 5)和“荣耀归主颂”(程序 6),两者都是天主教礼仪中相当传统的元素。这些元素说明了基督教祷告的两个基本方面:恳求和赞美。“怜悯颂”是一种较短形式的连祷(Litany)6。(二)圣道礼仪(The Liturgy of Word)1.“信经”(程序 15)部分可以是尼西亚信经,也可以是使徒信经。但是在利马举行的那次礼仪上,用的是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381 年版),“此举是一

7、个西方(教会)对东方(教会)认同的象征,也是一个对历史错误表示悔过的象征。这并不意味着神学上不同圣灵论的研究已达成观念上的统一”7。很明显,这是来自东正教教会的传统。2.“代祷”(程序 16),其结构和风格是取自 5 世纪末教宗格拉西乌斯(Pope Galasius)在罗马教会为忏悔所用的祷告。(三)圣餐礼仪(The Liturgy of Eucharist)1.“预备礼”(程序 17)的祷词取自天主教修改过的、原属犹太教礼仪的两个祝福,和一个由十二使徒遗训启发的、激励教会合一的祷告8。结束这个圣餐的准备是用一个非常古老的“阿拉姆”(Aramaic)仪 礼 欢 呼(Maranatha!The

8、Lord Comes.意为“求主快快降临,哈利路亚”)。2.“第一求降圣灵文”(程序 21),是来自古代亚历山大和罗马教会的传统9。将“求降圣灵文”置于“设立圣餐祝圣礼”(程序 22)之前,这也是来自天主教教会的传统,强调圣子与圣灵的联合。记念圣灵在救恩历史中的恩赐是受到 4 世纪圣雅各的礼仪所启发的灵感。法国的信义宗礼仪(1977 年,第八版)也同样采用了这个礼仪10。3.“设立圣餐祝圣礼”(程序 22)的结尾是欢呼:“主耶稣,我们宣扬你的死亡,庆祝你的复活,等候你在荣耀中再临。”这见于最近很多修订版的礼仪中,包括天主教、圣公会、瑞典和美国的信义宗。4.“记念文”(程序 23),则根据天主教

9、传统,记念那些在信仰中先于我们的人。从“主祷文”(程序 27)到“领受圣餐”(程序 31),都是标准的天主教教会礼仪11。5.“第二求降圣灵文”(程序 24)是由 3 至4 世纪的天主教圣餐祷文所引发的灵感12。由圣灵引起的圣餐变质的观念起源于拉丁教父、米兰大4.同注释 1.5.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圣洗、圣餐、圣职.郭乃适,钟玉心,李耀昌等,译.香港:基督教协进会,1984:18.6.Max Thurian.The Lima Liturgy:Origin,Intention and structure/Thomas F.Best,Dagmar Heller,eds.Eucharistic W

10、orship in Ecumenical Contexts:The Lima Liturgy and Beyond.Geneva:WCC Publications,1998:16.7.同注释 6:17.8.同注释 3:53.9.邓达荣.圣餐礼文(利马礼文)的神学反思.汇声.香港: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会讯,2011,06(646):9.10.Max Thurian.The Eucharistic Liturgy of Lima/Max Thurian,Geoffrey Wainwright,eds.Baptism and Eucharist:Ecumenical Convergence in C

11、elebration.Geneva:WCC Publication,1986:244.11.同注释 6:19.12.同注释 6:20.求索篇212023-03二二三年 第 三 期主教圣安波罗修(Saint Ambrose)。6.在圣歌队的“羔羊颂”(程序 30)中擘饼,领受圣餐,则是东西方教会共通的传统方式13。7.“祝 福”(程 序 34)来 自 圣 经 中 记 载 的古老传统,即“亚伦的祝福”(参民 6 24 26)。一部利马礼仪,融汇基督教会东西方传统以及新教主流宗派的崇拜礼仪精华,堪称礼仪中博采众家之长的作品。其兼容并蓄的融合精神特别突出,不会让来自不同宗派的崇拜者感到陌生。在这样礼仪

12、塑造下的信徒,必能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对其理解基督教信仰、研究基督教神学、继承传统教义,都有莫大的帮助。除了文字上和仪式上采用不同宗派的礼仪传统之外,利马礼仪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注意参与者的多元性和代表性。杜瑞恩就曾经介绍过利马礼仪在 1983 年 7 月 31 日世基联第六次大会上的使用情况:“在温哥华,主持崇拜的是来自坎特伯雷的伦西大主教(Robert Runcie),另外有六个辅礼牧师(其中包括两个修女)。他们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宗派传统:信义宗(丹麦)、改革宗(印度尼西亚)、循道卫理公会(贝宁)、浸信会(匈牙利)、摩拉维亚兄弟会(牙买加)和加拿大联合公会。”14诚如贝斯特(Thomas F.

13、Best)和海勒(Dagmar Heller)所言:“合一的进程,不仅体现在写,更可以体现在做。让我们接受基督的邀请,聚集在一起,一起祷告,一起歌唱。”15这里所说的“写”,指的是 BEM文件;而“做”,指的是利马礼仪的崇拜。这两者代表了普世教会运动所取得的合一成果。(作者系广东协和神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广东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秘书长)13.同注释 3:53.14.同注释 6:15.15.Editors Introduction/Thomas F.Best,Dagmar Heller,eds.Eucharistic Worship in Ecumenical Contexts:The Lima Liturgy and Beyond.Geneva:WCC Publications,1998:3.香花畦人的爱有条件会改变,随时可能把爱收回。主,你爱我从来不需要条件,你的爱永远不会改变。你默默地替我还清一切罪债,用宝血把我从恶者手中赎回。拯救我脱离罪恶的捆绑,让我时刻享受平安和自由。你赐给我生命加给我恩典,带领我走上光明的人生路。日夜守候使我不再受伤害,苦乐相伴不离不弃。主啊!你的大爱令我深深地满足,唯有你是我至亲至爱的良人,是我永远的安息和归宿!主的大爱令我满足海棠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