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师范大学:时代命题及其主张_陈时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354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大学:时代命题及其主张_陈时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师范大学:时代命题及其主张_陈时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师范大学:时代命题及其主张_陈时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师范大学:时代命题及其主张*陈时见李培彤摘要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肩负着服务教育强国国家战略需求、建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引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使命担当。确立以教师教育为本业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定位是师范大学基于百年教师教育传统以及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使命的科学判断与主动选择。这需要重振教师教育发展优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为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师资保障。基于新时代师范大学的时代使命与发展定位,师范大学必须坚持高水平大学与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双向形塑,构建教师职前职后相统整的一体化教师

2、教育体系,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与文理基础学科的集群发展,提升教师教育师资与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关键词 新时代;师范大学;高质量;教师教育;教育强国作者简介 陈时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培彤,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重庆4007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高质量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高质量教师则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推动教师教育振兴、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

3、新型教师队伍。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对于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科学厘定师范大学的时代使命,明确规范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整体优化师范大学的发展路径,以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不仅是新时代师范大学被赋予的使命任务,也是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新时代师范大学的使命任务近些年来,师范大学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拓展学科专业门类、提升科学研究实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师范大学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然而,师范大学在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都坚称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但教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

4、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西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研究”(编号:18JZD053)的研究成果。151教育客观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教师教育的优势地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影响了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十四五”规划以及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等国家政策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师范大学必须把握历史机遇,迎接崭新挑战,立足教育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通过重振教师教育发展优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从而真正为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师资保障。(一)立足教育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

5、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建设教育强国,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国家战略高度审思新时代师范大学的价值旨归是师范大学准确锚定办学定位和担当教育强国战略使命的逻辑前提。因此,建强做优教师教育,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既是师范大学应当坚守的价值立场,也是师范大学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首先,师范大学要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教师教育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师范大学的发展不能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师地位以及优先振兴教师教育的政策环境相脱离。1因此,师范大学

6、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发展的系列政策,不仅要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输送高素养教师人才,而且要以高质量教育追求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师范大学应通过体制结构上的创新,形成一体化、开放化、多元化的教师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为基础教育培育高质量教师,为国家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力量。其次,师范大学要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高质量教师教育。师范大学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教师教育的故事。我国师范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师教育发展规律的有益探索,既是对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经验与成果兼收并蓄的学习,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创生形成的中国教师教育智慧,能够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向。师范大学

7、不仅要着力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且更要构建高水平大学发展框架下高质量教师培养体系,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凸显师范大学的国家使命,为高素养教师队伍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二)坚持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重振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地位近些年来,师范大学在朝着综合大学快速发展的行进中,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深刻变化。师范大学中的非师范教育不仅规模上发展迅猛而且质量方面也越来越有竞争实力,因而无论是从专业和学生数量而言,还是从发展质量和水平而论,师范大学都已然完成了向综合大学的成功转型。师范大学的综合化发展对于提升师范大学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水平无疑起到了积

8、极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教师教育被不同程度地忽视和弱化的客观现实,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师范大学必须在综合化前行的过程中牢固坚守教师教育的发展本色,重振教师教育的优势地位。这既是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也是师范大学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首先,师范大学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是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核心力量。“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教师教育在其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与全局性地位。师范大学应始终将教师教育作为主责主业,主动承担起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历史重任。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通常是高质量教师教育机构及其高质量运行制度的有机结合,2既包括高质

9、量的教师 152教育培养体系也包括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学术体系。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对师资培养规格要求的提升,师范大学不仅要走在教师人才培养的实践前沿,还要走在教师教育学术发展的理论前沿,彰显自身在建设与优化教师培养体系与教师教育学术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其次,师范大学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教师培养体系的时代转型和创新发展。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深入推进,高质量师资供给已成为师范大学的新使命。师范大学亟待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建构连续性的目标体系、层级式的课程结构、创新型的培养机制与整合化的保障系统,打通教师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通道。3此外,师范大

10、学应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布局,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探索大学学术与教育学术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特别是要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完善教师教育学术体系,凝聚学术共同体,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师范大学只有坚持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建立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才能真正重振教师教育的优势地位,从而保障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三)强化基础教育的服务导向,增强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服务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基础教育的对象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特别是自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实施以来,国家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强化了高质量教师

11、教育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赋予师范大学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责任使命。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师范大学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补充,是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而且持续不断地为基础教育提供专业培训,是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师范大学既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者,同时也是基础教育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因而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首先,师范大学必须强化基础教育的服务导向,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为高质量基础教育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师范大学不仅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动态,积极而

12、有效地回应基础教育的核心诉求,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而且亟待创新发展教师教育理论体系,精准制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教育决策咨询服务等,从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次,师范大学必须始终将教师教育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桥梁,主动而系统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教师质量对于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4师范大学要基于对基础教育发展趋向的科学判断,提供超前于基础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能够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精准对接的高质量教师。同时,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指导,师范大学通过发挥教师教育研究的前瞻性指导功能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13、积极应用于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之中,为基础教育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供给和专业支持。二、新时代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通常是高等学校依据本体属性与时代诉求对自身办学的社会身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锚定。新时代背景下,师范大学既要遵循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逻辑,不遗余力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创新发展,又必须坚守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坚定不移地推动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师范大学基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师教育 153使命任务的理性认识所做出的科学判断与主动选择。(一)坚守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发展本业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亦是师范大学的本业所在。以教师教育为本业,是师范大学确

14、立办学定位的基础底色。因此,坚守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协同多学科形成教师教育学科复合体,营造滋养教师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条件,集中资源做优、做强教师教育是新时代师范大学确立办学定位的重要根基。师范大学综合化发展虽然为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教育面临特色消解与发展边缘化的挑战,教师教育资源面临着重新划分,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师范大学陷入建设综合性大学与坚守教师教育本色的两难之中。如果师范大学的综合化发展影响教师教育的特色坚守,师范大学就必然会在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上迷失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优势亦将随着综合化的快速发展而受到影响和削弱。事实上,师范教育传统

15、所涵养的师范文化以及所构筑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优势决定了师范大学必须以发展教师教育为第一职责,坚守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因此,师范大学应将办学重心聚焦于教师教育本业,持续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特色,既要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力量、机构整合等方面进行高起点布局,又要在教师教育专业数量、师范生占比、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高标准谋划,建立“形神皆备”的师范大学。学科作为重要的知识组织逻辑体系,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师范大学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为中心,建构布局合理、层级清晰、交叉融合、动态升级的学科生态系统是师范大学坚守教师教育本业、回归办学初心的重要保障。首先,师范大学要优化学科甄选力,依

16、据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关联度与贡献度有选择地进行学科布局。正如克尔(Kerr,C.)所言,“大学不应该力量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科得到的资助应当与该学科当前所具有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的变化相一致。”5师范大学应在学科的布局与建设中以自觉自为的理性选择代替自发自在的盲目跟从,根据教育发展对教师培养数量与培养规格的实际需求,统筹好学科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及余量消减工作,集中资源保持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地位,形成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的学科布局。6其中,部属师范大学应全面引领学科发展,既要利用学科的综合化发展为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提供宽厚的学科背景,又要发挥教师教育学科优势为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提供

17、高质量的理论支持。地方师范大学应在坚守教师教育本位的基础之上,依据地方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建设与教师教育紧密相关的特色学科,避免学科布局同质化,寻求差序发展机会。其次,师范大学要形成学科聚合力,建设学科间高度关联、相互支撑的教师教育学科复合体。教师教育学科涉及众多学科和多方位的知识领域。师范大学应依据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结与融合规律探寻教师教育学科交叉点,同时发挥教师教育学科在学科复合体中的引领力,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有效牵引,促进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由此可见,师范大学通过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保障教师教育的独特优势,而且还能够增强师范大学的综合化发展水平。(二)

18、突出高质量教师培养的时代转型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之本。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提升高质量教师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新时代师范大学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根本立足点。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背景下,师范大学应将高质量教师培养置于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心位置,更应以高质量教师作为培养目标,将自身建设成为能够为 154社会输送高质量教师资源的高水平大学。培育高质量教师是新时代师范大学何以存在的逻辑前提。能否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教育所需要的高质量教师,是师范大学存在并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学校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其进一步确立自身在教育生态体系中关键而独特地位的必要条件。师范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重要衔接,既要面向基础教

19、育,又要肩负高等学校的发展任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中满足不同时代对教师教育的本质要求,明晰师范大学的本体属性。7随着教师教育综合化进程的推进,师范大学从行业特征显著的教师培养院校向综合型大学转型。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师范大学持续而整体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师范大学应发挥学科优势、师资优势与平台优势,集中资源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大先生以及能够推动教师教育体系可持续提升的教师教育者、后继研究人员;地方师范院校探索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律,构建特色化教师培养模式,培养能够满足地方教育发展需求、辐射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卓越教师。不同类型的师范大学共建教师

20、培养协同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增强教师教育资源与服务的供给力。师范大学亟须把握时代际遇,不仅在坚守师范优势的办学中突出高质量教师培养的使命担当,强化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师范性,而且在综合化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的交叉整合功能,增强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学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交叉、融合与互动,无疑是新时代高质量教师培养的基本方向。提高师范生培养标准是新时代师范大学提升高质量教师资源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百年师范教育的发展经验赋予师范大学以高质量的专业教育教学培养水平,但是在学科综合创新能力训练上的教学水平有限,8对于师范生学术水平的要求也往往低于非师范生,这无疑造成了创新型教师培养的缺失。无论是教学

21、学术能力的提升还是学科研究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对师范生培养水平的高标准要求。在学科专业、教育学专业方面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仅仅是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基础,能否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教师胜任力发展的动能是培育高质量教师的关键。因此,师范大学应提高师范生培养标准,师范生不仅要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方面具备特殊的优势,而且在综合基础和学术研究训练方面也要有明显的竞争力,师范大学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术水平不得低于甚至应明显高于非师范生。只有这样,师范大学的教师培养才能真正朝着高质量的方向不断前行。(三)强化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的知识生产知识生产是大学的核心职能之所在。中国的教师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但教师

22、教育理论却多从国外引进,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范式也深受国外影响。这是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自主意识缺失的表现,亦是当下教师教育研究范式与中国传统教师教育文化及教师教育实践相疏离的表现。着眼于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诉求,师范大学亟待摆脱国外理论的研究路径依赖,深入研究教师教育发展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教师教育学术体系与教师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统一体,促进教师教育知识生产、知识转化与知识表达一体化,为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高品质的理论成果。师范大学应坚持问题导向,贡献能够回应时代需求的教师教育理论成果。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亦是研究的动力源。当前

23、,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师范大学要以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前沿问题与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教师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等理论问题、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教 155师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政策问题、落实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等实践问题,深入研究数智时代教师角色重塑等新问题。只有扎根中国大地研究教师教育的真问题和开展教师教育的真问题研究,才能真正回应教师教育的时代需求,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提供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理论成果。师范大学应推进协同创新,贡献能够应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成果。协同是能量的

24、聚合,亦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教师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要求师范大学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模式,联动多元主体共同建构教师教育理论创新和知识服务体系。因此,师范大学应转变科研组织方式,部属师范大学和部分省属师范大学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构建具有开放性、协同性、特色化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优质资源共享,科研课题共研;地方师范院校应积极利用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转化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总结教师教育实践经验。不同层次类型的师范院校共建能够开展大规模研究和持续跟踪研究的教师教育研究共同体,构建由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共同构成的合作研究模式。9同时,师范大学应加快推进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研

25、机构之间的跨界合作,推进教师教育学科与文理基础学科的跨学科协同,构建教师教育研究的矩阵结构,通过整合式集成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高质量教师教育成果,进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三、新时代师范大学的发展方略新时代在赋予师范大学以发展机遇的同时亦对师范大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面对国家与人民对高质量教师教育的迫切需求,师范大学需要坚持高水平大学与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双向形塑,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探寻教师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一)坚持高水平大学与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双向形塑发展理念是大学基于办学规律所形成的关于学校本体属性、发展定位及目的使命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与

26、教育观念。只有将适切的发展理念作为顶层设计的基本理论遵循,长期而稳定地贯穿于师范大学办学实践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师范大学的高水平创新发展。发展理念的确立是类别与层次的双重建构。对于师范大学而言,坚持教师教育特色是师范大学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前提,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师范大学实现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因此,师范大学既要坚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又要坚守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发展本业,建立高水平大学与教师教育特色发展之间的同构关系,推进二者的双向形塑,以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发展使命。树立高水平大学与高质量教师教育共生共建的办学理念是新时代师范大学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在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教育

27、战略背景下,师范大学实现由独立封闭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机构向综合开放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机构转型,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是其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高水平发展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建设一流教师教育是社会的广泛和永恒的教育需要”。10师范大学在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架构下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是其作为教育之火种源的重要使命。师范大学应坚定高水平大学与高质量教师教育双向形塑的发展理念,既要突破组织困境、制度困境与认识困境,树立“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以及推进成果转化”11的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又要在综合化过程中顺势

28、 156实现学科、专业、队伍、制度、资源与文化的变革创新,构建能够确保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力、知识生产力、服务支撑力、资源整合力与文化引领力永续增长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从而在高水平综合大学底色与高质量教师教育特色的张力中汇聚优势力量,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二)构建教师职前职后相统整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师范大学是教育生态体系中的独特存在,既拥有基础教育的成长基因,又隶属于高等教育体系。这一独特属性决定师范大学是形成前后衔接、内外沟通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核心主体。基于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师范大学亟待实现师范教育主体向教师教育主体的角

29、色转换,完善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功能整合,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起步较晚,加之既往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割裂的双元制传统影响较深,大多数师范院校都没有形成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知识图景与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条块分割、互不衔接的教师培养模式将带来资源浪费与教育低效的代价。12因此,师范大学应持续发挥对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整合功能,建构教师职前与职后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首先,统整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目标体系。师范大学应高起点布局与高标准谋划,构建培养卓越教师与创新型教师的总目标,

30、并以此为统领,依据教师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目标体系。其次,整合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是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载体,师范大学既要整合教师教育的理论构想,又要基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现实观照,避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实现各阶段课程的特色彰显与相互支持,实现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第三,创新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协同机制。培养高质量教师需要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从而有效集聚与统合教师教育资源。师范大学作为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机制的核心主体,应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发展模式,联动政府、教研机构与中小学校共同推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

31、、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等协同创新机制,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发展格局。(三)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与文理基础学科的集群发展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不变主题,形成融合创新型的学科集群是高等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因此,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的重点应在构建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体系,推进学科的纵深发展,形成以教师教育学科和文理基础学科为核心的重点学科集群,厚植学科的特色优势,实现学科的高端突破与全面引领。学科集群发展的实质是学科边界的拓展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围绕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目标,建设教育学科与文理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集群,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元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是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创新、增强教

32、师教育学术品性、促进教师教育发展以及实现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首先,师范大学需要高起点整体规划教师教育学科,这是师范大学的类别属性所决定的。当前,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导致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弱化,这已明显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短板,影响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师范大学亟待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学科制度,为师范大学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实现高质量教师教育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既能够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又能为培养具备高水平教学能 157力的高质量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同时还能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咨询服务。其次,师范大学需要强化文理基础学科建设

33、,这是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师范专业通常与文理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文理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相应的学科专业所决定的,而学科专业素养不仅是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师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师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教育类学科的支撑,而且基于文理基础学科的发展,发展文理基础学科既是对教师专业结构优化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提升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学科的集群发展是促进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师范大学应通过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集中资源建设重点学科群,增强文理基础学科与教师教

34、育学科的嵌合度,增强重点学科群与教师培养相关度,形成学科复合体。学科集群发展不仅可以培育综合化的学科梯队,而且能够辐射与带动学科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师范大学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学科基础保障。(四)提升教师教育师资与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师范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合的发展模式与清晰的发展重点,而且还需要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的创新能力,因而建立稳定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和创新型教师教育人才队伍,无疑是师范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只有凝聚创新型教师教育人才队伍,师范大学才能真正了解教师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把握教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预测教师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提升教师教育的创新能力

35、。首先,师范大学应基于教师教育的发展定位,整体规划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发展规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与人才队伍总规模应大于其他学科。对于从事学科教育的师资队伍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切实的创新举措,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学科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教师教育人才队伍创新滞后的现状。其次,师范大学应建立专门化的教师教育组织机构,通过成立实体型的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院等专门机构,全面整合教师教育的师资与人才队伍。建立专门化教师教育组织机构,不仅可以厚植教师教育发展的组织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而且还能够保持教师教育学科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主旨同向同行,为教师教育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36、。13第三,师范大学应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综合平台建设,通过建设高层次教师教育发展平台,包括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专业学会、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等,夯实教师教育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基于教师教育综合平台设立教师教育创新团队,为教师教育人才队伍构建合法身份,打通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通道,凝聚教师教育的学术力量。此外,师范大学应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协同发展制度,推动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双证互认”、“双师互聘”等制度创新,破除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相互隔离的状态,构筑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协同发展共同体,为教师教育队伍建设和知识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参考文献:1赵国祥,等.论师范

37、大学再师范化转型及价值重塑 J.教育研究,2020,(3).2朱旭东.中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3陈时见,李培彤.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时代内涵与实现路径 J.教师教育研究,2020,(2).4Barber,M.&Mourshed,M.How the Worlds Best-performingSchool Systems Come Out on TopR.New York:McKinsey andCompany,2007.16.5Kerr,C.The Uses of University:5th Edition M.Cambridge:Harvard

38、 University Press,1964.47.1586刘琴,高众.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坚持与选择 N.中国教育报,2022-02-14.7李广.新时代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现实诉求、历史依据与实践逻辑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8魏饴.“新师范”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担当 J.湖南社会科学,2021,(1).9石中英,张羽.新时代教育研究范式变革趋势 N.中国教育报,2021-12-09.10郝文武.师范院校应努力建设好一流教师教育 J.教师教育研究,2018,(4).1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39、(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3陈时见,李培彤.教师教育学的概念建构与价值意蕴J.教育研究,2021,(7).Normal Universities:A New-Age Topic and ProposalsChen Shijian&Li PeitongAbstract:High-quality teachers serve as the backb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nd animportant bas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 power.Normal

40、 universities,the major and core force of Chinas teachereducation,shoulder the missions of serving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for an education power,building a high-quality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and lead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Establishing the orientation to thedevel

41、opment of high-level universities based on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scientific judgment and the active choice ofnormal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century-old tradi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missions of teacher education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This requires us to revitalize the advantage

42、s of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and cultivatedistinguished teachers renowned nationwide who can shoulder the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so as to provide powerful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Based on the missions and theorientation to developm

43、ent in the new era,normal universities are supposed to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high-level universities and high-quality teacher education,build a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teacherpreparation and training,strengthen the cluster-base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

44、d the basicdisciplines of arts and sciences,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ers and talents in teacher education.Key words:new era;normal university;high quality;teacher education;education powerAuthors:Chen Shijian,senior researcher of the Center for Studi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Ethnic Minoritiesin Southwest China(Key Research Institute in University),Southwest University,and professor of the Faculty of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Li Peitong,doctoral candidate of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责任编辑:许建争 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