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_潘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2947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_潘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_潘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_潘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59 卷 第 1 期2 0 2 3 年 1 月林业科学SCIENTIASILVAESINICAEVol.59,No.1Jan.,2 0 2 3doi:10.11707/j.1001-7488.LYKX20220730收稿日期:2022-11-10;修回日期:2022-1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63016,72263017,4207128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JY006)。孔凡斌为通讯作者。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潘丹1罗璐薏1余异1孔凡斌2,3(1.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2.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经济管

2、理学院杭州 311300;3.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摘要:【目的】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背景下,探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实施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革命老区及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支持参考。【方法】基于 20082019 年中国 28 省 650 个革命老区的县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革命老区县森林资源培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从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两个角度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1)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本地区、相邻地区及整体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为扩大作用。具体而言,表征森林资

3、源培育工程的造林面积每上升 1%,会导致革命老区本地区、相邻地区及整体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分别扩大 0.035、0.200 和 0.236。2)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主要是通过降低革命老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从而扩大了整体城乡收入差距。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人力资本、地理区位等方面的限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释放不明显,使革命老区陷入“森林资源丰富而经济增长缓慢”的“森林资源诅咒”困境,从而增大其城乡收入差距。具体而言,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旅游收入没有影响,收入效应不显著;同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实施只能带动革命老区农民就业于劳动边际报酬较低的第

4、一产业,而未能提高边际报酬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甚至挤出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效应不明显。【结论】应从森林保护和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地区间联合进行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林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发力,将革命老区森林资源的“绿水青山”优势有效地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降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关键词:森林资源培育;共同富裕;城乡收入差距;革命老区中图分类号:S7-9;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488(2023)01-0074-16 Influence of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on the

5、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Old Revolutionary RegionsPan Dan1 Luo Luyi1 Yu Yi1 Kong Fanbin2,3(1.School of Economics,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2.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3.School of Ec

6、onomic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Abstract:【Objective】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to achieve the ambitious goal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on county s urban-rural in

7、come gap i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thus to provide a basis to support common prosperity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the less developed regions in the new era.【Method】Based on county-level panel data of 650 less-developed regions in 28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

8、008 to 2019,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on their urban-rural income gap using the spatial Durbin model,and analyze its impact mechanism from income effect and employment effect.【Result】1)The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enlarged the effe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

9、p i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adjacent regions and all regions as a whole,第 1 期潘丹等: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specifically,a 1%increase in afforestation area leading to an expansion of the gap by 0.035,0.200,and 0.236 in the three types of regions,respectively.2)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wi

10、dens the overall urban-rural income gap mainly by reducing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i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3)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human capital,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 the less-deve

11、loped regions,the effects of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on income and employment are not significant,which makes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 fall into the“forest resource curse”phenomenon characterized by“abundant forest resources but slow economic growth”,thus increasing their urban-rural i

12、ncome gap.Specifically,the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urism income i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meanwhile,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ject can only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farmers in the primary industry,which has a lower margin

13、al labor remuneration,but fails to improve or even squeeze out the labor forces from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which have higher marginal labor remunerations,thus the employment effect is not obvious.【Conclusion】We should combine forest protection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prom

14、ote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mong regions,and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the“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resource advantag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 into the economic advantage of“in

15、valuable assets”,aiming to utilize the abundant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 to redu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Key words:forest resource development;common prosperity;urban-rural income gap;old revolutionary regions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长期较为严重的城乡不平衡发展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16、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李实等,2021)。历史上,革命老区因其自然禀赋和社会历史条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龚斌磊等,2022)。然而,革命老区多地处山区和多省交界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较为突出,是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短板和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地区(张明林等,2021)。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忘记老区,就是忘本(习近平,2021)。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任务下,缩小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和国家的一 项 重 要 经 济 任 务,更 是 一 项 重 大 的 政 治 任务(杨冕等,

17、2022)。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要素禀赋”的主要构成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支撑条件(侯孟阳等,2020)。为促进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包括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促使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 2 200 万 hm2增加到 2020年的 8 003.1 万 hm2,始终位居世界首位(国家统计局,2021)。据此,中国成为近 20 年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对 20 年间全球绿叶面积增加的贡献达到 25%(陈永森等,2022)。革命老区在

18、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林区高度重叠,森林资源优势突出,是中国实施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主战场,也是中国造林面积增加的重点区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2019 年革命老区县平均造林面积 2 738 hm2,比同 期 全 国 县 区 平 均 造 林 面 积 2 294 hm2高 出16.2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实施在取得上述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对农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深刻影响(潘丹等,2022)。协同推进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生态效益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效应是近年来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退耕还林工程

19、作为扶贫攻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如此大规模的森林资源培育工程能否会为革命老区人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生计资本,从而缩小其城乡收入差距?还是会使革命老区陷入“森林资源丰富而经济增长缓慢”的“森林资源诅咒”困境,从而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上讲,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两方面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将森林资源培育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可以直接提供农户以造林补偿资金,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刘浩,2013);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带来的造林面积增加也会使得当地的森林资源与农民生计资本优势凸显,从而为

20、当地农民发展森林产业57林业科学59 卷经济(例如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和就业增长(魏秀华等,2020)。然而,现实中,中国森林资源培育的造林补偿标准通常较低(每 亩 100 元 左 右),对 农 民 的 收 入 影 响 较小(侯一蕾等,2014);同时革命老区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地理区位等方面的限制,森林资源开发带来的就业效应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并没有高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可能导致“森林资源诅咒”效应,不利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王雨露等,2020)。因此,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对

21、该问题进行实证的解答。鉴于此,本研究基于 20082019 年全国 28 省650 个革命老区县的平衡面板数据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评估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该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具有三方面的价值:首先,本研究可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本研究可为“森林资源诅咒”理论提供经验补充,对加快森林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将森林资源的“绿水青山”优势转为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具有借鉴意义;第三,本研究不仅可以面向革命老区自身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发展,也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诸多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参考。1

22、文献回顾现有文献较少直接讨论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森林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如何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研究者广泛关注 的 问 题。学 者 们 分 别 从 政 府 的 财 政 支 持 制度(张义博等,2012)、金融资本制度(周立,2020)、户籍制度(宋建等,2018)、城镇化水平(冯梦黎等,2018)、产 业 结 构(李 晓 龙 等,2019)、互 联 网 技术(程名望等,2019)、基础设施建设(余泳泽等,2019)、农村劳动力转移(李兰冰等,2020)、农村电子商

23、务 发 展(陈 享 光 等,2021)以 及 贸 易 开 放 程度(魏浩等,2012)等角度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然而,对森林资源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尚缺乏定量研究。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生计资本,其作为中国广大农村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生计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及内在机制。关于森林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偏重于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方面。生态效益主要聚焦在生态服务价值评 估 和 森 林 碳 汇 评 估 两 个 方 面。邬 紫 荆 等(2021)基于国内外发表的 96

24、篇有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采用 Meta 分析方法,计算了 20102100 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杜之利等(2021)、徐晋涛等(2022)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中国森林的碳汇潜力进行了估算,而余智涵等(2022)则直接估算出了中国浙江、福建和江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的碳汇量和收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大多数研究都围绕森林资源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 关 系 展 开 讨 论。刘 宗 飞等(2015)基于中国 19852012 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森林资源丰裕度能够提升地区人均 GDP增长率,不存在“森林资源诅咒”现 象,而

25、王雨露等(2020)同样基于省级数据的研究却发现,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存在“森林资源诅咒”现象,东部和南部地区几乎没有资源诅咒现象。上述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尚未关注森林资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研究数据来看,多采用省级或者某个地区的案例数据,基于精细化大样本的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亟待加强。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领域,近年也涌现出一些文献。例如,张明林等(2021)研究发现革命老区优先支持政策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利于革命老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龚斌磊等(2022)和张启正等(2022)的研究表明随着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逐渐实施和系统推进,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逐渐

26、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杨冕等(2022)基于县域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研究发现,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通过退耕还林(草)、荒漠化治理和绿地保护等举措显著改善了其生态环境质量。然而,遗憾的是,现有研究未能从森林资源培育视角探讨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之策。相较于上述已有文献,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与城乡收入差距联系起来,从空间影响、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分析 3 个角度进行检验,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缩小革命老区及其他欠发达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一个有益的支撑;第二,基于大规模的67第 1 期潘丹等: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20082019

27、 年中国 28 省 650 个革命老区的县域面板数据对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从大样本精细化数据中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第三,考虑到森林资源分布的区域关联效应,地区间森林资源培育的空间联系日益紧密,有必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溢出效应,以反映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受到其他地区森林资源培育工程怎样的溢出影响。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以造林补贴或盘活林业资源的方式增加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或物质资本,影响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影响表现为促使森林经营由单一的育林活动向多产业的业态转移,形成集

28、林业生产、林业加工、林业种养、林业旅游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引起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供需变化,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具体来说,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两类(如图 1 所示)。1)收入效应该效应是指通过予以农村居民造林补贴和林业经营收入,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有以下具体表现为。在造林补贴方面,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的造林补贴资金是指对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迹地进行人工造林和更新,面积不小于 1 亩的农民、林业职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造林主体给予的补贴资金。补贴标准为:乔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亩 200

29、 元,灌木林每亩 120 元,水果、木本药材等其他林木每亩 100 元,新造竹林每亩100 元,迹地人工更新每亩 100 元。一些省份除了中央造林补贴外,还会发放省级造林补贴(舒斌等,2017)。造林现金补偿方式直接作用于农户,具有较强的瞄准性和灵活性,可以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魏秀华等,2020)。在林业经营收入方面,森林资源作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实施能够带动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多个林业产业业态(付晓涵等,2018)。同时,随着专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林业经营过程中规模不经济、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得以缓解,林业产业价值链得到

30、攀升,进 而 提 升 农 村 居 民 收 入 水 平(陈 铭 昊 等,2021)。2)就业效应就业效应是指森林资源培育工程通过拓宽相关林业产业,直接影响相关产业就业行为,进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有以下具体表现。在促进农业就业方面,森林资源培育工程能够增加由于林业益贫性所创造的造林、营林、管护的就业机会(田国双等,2017)。据统计,截至 2021 年,中国有护林员 110 多万人(常钦,2022)。在促进非农就业方面,就第二产业就业而言,森林资源培育工程能够增加森林蓄积量,改善“森林-木材产业链”的持续 性,增 加 木 材 加 工 业 等 工 业 产 业 的 就 业 机会(郭艳芹等,2008);

31、就第三产业就业而言,森林资源培育工程能够凸显当地资源生态优势,增加当地居民发展森林旅游、森林生态康养等相应森林产业的就业机会(刘炳亮等,2018)。农村居民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收入相较于仅从事农业就业的居民而言会有所增加;同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会降低农村地区原有的紧张的人地关系,促使农村整体收入水平的增加,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然而,由于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人力资本、地理区位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使革命老区陷入“森林资源丰富而经济增长缓慢”的“森林资源诅咒”困境,从而增大城乡收入差距(杨冕等,2022)。1)在收入效应方面 从造林补贴来看

32、,目前中国的造林补贴相对较低(平均每亩 100 元左右),仅仅依赖单薄的造林补贴而没有有效盘活森林资源,带给农户的增收有限(段伟等,2017)。从林业经营收入来看,由于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政府对该地区的生态保护较为重视,为避免森林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浪费,国家在革命老区采取了一系列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如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采伐限额、退耕还林工程等,使得革命老区内的农户无权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无法提高农民收入(刘宗飞等,2018;徐晋涛等,202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林业经营收入仅为每年185.6 元,对农民收入增长作用十

33、分有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21)。而对于城市居民,森林资源培育工程能够带动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繁荣并提升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从而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李凯等,2020)。因而,综合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收入的作用,可以发现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收入效应未能有效发挥,不能减小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77林业科学59 卷2)在就业效应方面 在农业就业层面,尽管森林资源培育工程能够带动革命老区农民从事护林员、造林员等林业相关的农业就业,但是革命老区农民的人力资本相对较弱,倾向于将更多劳动时间配置在竞争优势和劳动时间边际收益更低的林业产业,到边际收益更

34、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进行就业的概率降 低,这 会 加 剧 城 乡 收 入 差 距(刘 宗 飞 等,2018)。在非农就业层面,森林抚育补贴偏低(董玮等,2017)、林 业 经 营 交 易 费 用 和 经 营 成 本 过高(温映雪等,2021)、森林经营项目产业化进展缓慢(彭红军等,2022)以及革命老区位处多省行政边界的地理制约性(杨冕等,2022)等因素抑制了森林旅游、森林生态康养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就业无法向这些边际收益更高的第三产业转移,而仅能依赖传统的林业产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收入效应和就业效

35、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囿于革命老区的生态脆弱性、人力资本低下、地理区位偏僻等方面的限制,森林资源培育工程无法与林业相关产业发展相协调,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不能充分发挥。由此本文提出假说:在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情形下,革命老区出现“森林资源诅咒”困境,进而扩大其城乡收入差距。图 1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效应分析框架Fig.1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effect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 counties of old revolutionary regions of f

36、orest resources cultivation project3研究区域与研究设计3.1研究区域本文的研究区域是中国革命老区县。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县主要分布在中国陕甘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大别山、左右河、川陕等地区,共覆盖中国 28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1/3。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革命老区存在着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方面,革命老区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 较 为 突 出(杨 龙 等,2015)。参 考 余 泳 泽等(2019)的做法,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37、收入的比值表征城乡收入差距。如图 2 所示,20082019 年革命老区县均城乡收入差距均高于全国平均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革命老区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林业发展优势突出(杨冕等,2022)。如图 3 所示,20082019 年革命老区县造林面积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县区同期造林面积的平均值。因此,充分利用革命老区森林丰裕的生态优势,是该区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向之一。3.2变量选取与说明3.2.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城乡收入差距。考虑到各年度城镇与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均不相同,以 2008 年为基期进行了消胀处理。3.2.2核心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是森林资源培育工程。李成茂(2010)

38、和陈元媛等(2018)指出:森林资源培育是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以营林造树为主,森林资源培育的直观体现是造林面积增加。朱金兆等(2004)也指出造林工程是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用造林面积的对数值表征森林资源培育工程。3.2.3控制变量除了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外,城乡收入差距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借鉴已有研究,本文主要控制以下变量。农业机械化水平采用农业总动力的对数值衡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农民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有利于农民87第 1 期潘丹等: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图 2200

39、82019 年革命老区县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城乡收入差距的比较Fig.2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urban-rural income gap(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rural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between old revolutionary region counties and the whole country from 2008 to 2019图 320082019 年革命老区县均造林面积与全国平均造林面积的比较Fi

40、g.3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afforestation area between old revolutionary region counties and the whole country from 2008 to 2019收入的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Qing et al.,2019;Xue et al.,2021)。农业发展水平使用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来表征。农业发展水平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生产力,这有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Huang et al.,2017);另一方面,由于较高的农业发展

41、水平,一些小农户可以将土地转让给其他农民,这部分农民可以出城寻找就业机会,获得高工资,也可能降低 城乡收入差 距(Qi et al.,2019)。工业发展水平使用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表征。工业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一方面,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这是因为较高的工业发展水平可能导致就业结构的偏差,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配置,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Li et al.,2020);另一方面,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在于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村整体收入(Zhou et al.,2021)。县城

42、规模用县域人口的对数来衡量。县域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一方面,一个人口较多的县会促使其居民从收入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收入较高的城 市 工 业 部 门,从 而 可 以 减 少 城 乡 收 入 差 距(Zhang et al.,2021);另一方面,县域规模的扩大会引起“郊区城市化”现象,吸收农村地区的资金要素,阻碍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农民收入受到 消 极 影 响,增 加 城 乡 收 入 差 距(Hao et al.,2016)。3.3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CSMAR 县域经济数据库和 EPS 县级数据库。其中,森林资源培育工程、9

43、7林业科学59 卷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县城规模等变量为了克服异方差的影响,以绝对数指标取对数进行回归。部分缺失数据以均值插补法补齐,并将数据缺失较多的革命老区县剔除,最终得到 20082019 年中国 28 省(直辖市、自 治 区)650 个 革 命 老 区 县 的 平 衡 面 板 数据集。各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表 1。从表 1 可以发现,各变量变化区间较大,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同县域的发展差异,从而为后文进行计量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表 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Tab.1Descriptiv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bles变量名称变量解释均

44、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VariablesVariable descriptionMeanSDMinMax被解释变量 Explained variables城乡收入差距Urban-rural income ga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rural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2.6621.0950.4009.930核心解释变量 Key explanatory variables森林资源培育工程Forest Resources Cultivation Project造林面积的对数值

45、Logarithm of afforestation area7.4481.1130.00012.265控制变量 Control variables农业机械化水平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对数值Logarithm of the 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3.1090.8570.0005.869农业发展水平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第一产业增加值与 GDP 的比值The value added of the primary sector as a sha

46、re of GDP0.2310.0960.0000.613工业发展水平Industry level第二产业增加值与 GDP 的比值The value added of the secondary sector as a share of GDP0.4100.1410.0380.904县城规模County size人口数量的对数值Logarithm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a county3.6120.7840.9165.4343.4实证模型设定:空间计量模型森林资源并不是孤立分布的,而是存在区域关联效应的。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环境下,中国地区间的联系愈加

47、紧密,地区间林业资源空间流 动 效 应 加 强(侯 孟 阳 等,2020;杜 之 利 等,2021)。因此,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考虑到森林资源分布的地理连续性和区域关联效应,能更贴切地反映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实施的空间影 响 及 空 间 溢 出 特 性。空 间 计 量 模 型 的 步 骤如下。首先,对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和检验。具体而言,本文使用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对 20082019 年革命老区县的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和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进行测算。计算公式如下:Glo

48、balMoransI=nni=1nj=1W(Xi-X-)(Xj-X-)ni=1nj=1Wni=1(Xi-X-)2。(1)式中:n 为革命老区县总数目;W 为空间权重矩阵;Xi为地区 i 的观测值,Xj为地区 j 的观测值,在本文中主要表示 650 个革命老区县的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用造林面积的对数值表示)或城乡收入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示);X-为所有县森林资源培育工程或城乡收入差 距 的 均 值。Global Moran s I 取 值 范 围 为-1,1,当其取值在-1,0)时,表明革命老区县的森林资源培育工程或城乡收入差距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负空间相关性;当其

49、取值为 0 时,表明两者在地理 空 间 上 的 分 布 状 态 是 无 序 的;当 其 取 值 在0,(1时,表明两者在地理空间上存 在正空间相关性。其次,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定量分析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空间计量模型主要有空间自回归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三种。其中空间杜宾模型,能够更全面考虑地区差异性和依赖性,因此本文以空间杜宾模型为基准模型,具体模型如下:Yit=0+WYit+1xit+1Wxit+4k=1kckit+i+t+it。(2)08第 1 期潘丹等: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式中:Yit为革命老

50、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xit表示革命老区县森林资源培育工程;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滞后项系数,即探讨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交互效应,用以度量相邻地区之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W 为 空间权 重 矩 阵;ckit为 控 制 变 量,k=14;0为常数项;1为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1为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革命老区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滞后项的估计系数,即探讨森林资源培育工程的空间交互效应,用以度量邻近地区的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k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i为空间特定效应;t为时间特定效应;it为随机误差项。上述 SDM 模型的回归系数 1不能直接判断空间效应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