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素养评价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95126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M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素养评价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时素养评价二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合格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3分,非选择题15分,共30分) 1.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  ) ①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 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复辟称帝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解析】选D。结合课本史实叙述排列:①是在1914年底,②是在1914年5月,③是在1915年底,④是在1913年11月,故选D。 2.护国战争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主要因为 (  ) A.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 B.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 C.双方已结成同盟 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解析】选D。袁世凯称帝违背历史潮流,各阶层掀起了反袁斗争。 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 【解析】选A。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的根源,因此选A。 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新文化运动。 5.《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  ) A.主张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共和 C.提倡科学思想 D.批判封建伦理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判断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故选C。  【补偿训练】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解析】选A。“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与科学思想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它依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三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知,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实际上又是怎样的?(5分) (3)结合史实 ,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揽大权的?(6分) 【解析】第(1)题,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材料一中统治权由“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分掌,材料二中元首“总揽统治权”。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即可回答总统权力的变化。第(2)(3)题,从材料三信息“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说明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再结合课本中袁世凯上台后独揽大权的活动即可回答。 答案:(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实际上却加紧实行独裁统治。 (3)解散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 【等级性考试】 (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16分,共20分) 7.《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选D。由题干“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等信息,说明此时地方军阀割据混战,从而判断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选D。A、B、C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8.人的解放说到底是思想的解放,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康有为提出了什么政治建议?(6分) (2)材料二中掀起的运动,前期树立的两面旗帜是什么?这场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依据材料三谈谈对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得出是变革官制。第二问,据材料一“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得出立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实行君主立宪。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旗帜是民主与科学。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第(3)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逐渐近代化。 答案:(1)问题:变革政治体制(或变官制)。建议:立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实行君主立宪。 (2)旗帜:民主与科学。作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3)历程:器物—制度—思想。认识:传统文化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中逐渐近代化。 - 5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