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化学电源(2)
班级姓名学号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的反响是氧化反响
B.原电池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C. 铜锌原电池中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D.碱性锰锌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
2.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响式是
根据此反响式判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复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3.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以下反响
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使用该电池电解CuSO4溶液,当有纯铜1.6g析出时,铅蓄电池内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 ( )
A. 0.05mol B. 0.025mol C. 0.25mol D. 0.1mol
4.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工作时的反响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A.Pb为正极被氧化B.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只向PbO2处移动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
5.锌、溴蓄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池总反响为Zn+Br2Zn2++2Br-。以下各反响①Zn-2e-====Zn2+②Br2+2e-====2Br-③2Br--2e-====Br2 ④Zn2++2e-====Zn,其中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负极的反响分别是 ( )A.①② B.③① C.④② D.③②
6.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一—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响如下:2Na+xS Na2Sx,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放电时,钠作正极,硫作负极
B.放电时,钠极发生复原反响
C.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硫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响是Sx2--2e-= Sx7.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稀硫酸。放电时该电池总反响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2〕放电时,正极反响为
〔3〕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极
〔5〕放电时电流方向从极流向极
〔6〕铅蓄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响:
阳极:+2 H2O-2e-=PbO2+4H++SO42-〔〕
阴极:PbSO4+2e-=Pb+SO42-〔〕
充电时总反响:2 PbSO4+2 H2O=
可把上述反响写成一个可逆反响方程式:
放电
充电
Pb+PbO2+2 H2SO4====2 PbSO4+2 H2O
8.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目前常用的镍镉电〔Ni-Cd〕电池,其电池总反响可以表示为:
充电
放电
Cd+2NiO(OH)+2 H2O======2Ni(OH)2+Cd(OH)2
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以上反响是可逆反响 ②以上反响不是可逆反响
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以下列图是废弃镍镉电池中的重金属渗入水体后,进入人体的一条途径:
A
B
人
D
C
生物体D中重金属浓度〔“大于〞“等于〞“小于〞〕生物体A中重金属浓度,这是通过食物链作用所引起的。除上述途径外,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可以直接通过〔途径〕进入人体。
第二节 化学电源(2)
1B 2CD 3A 4D 5B 6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