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第七章 细菌细菌(xjn)(xjn)的感染与免疫的感染与免疫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第一页,共四十三页。主要主要主要主要(zh(zhyo)yo)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概述概述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感染的种类感染的种类(zhngl(zhngl i)i)和类型和类型第二页,共四十三页。概概概概 述述述述细菌的感染细菌的感染(infection):细菌细菌侵入机体侵入机体(jt),进行,进行生长繁殖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宿主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宿主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致病菌致病菌/病原菌
2、病原菌(pathogen):能引起宿主感:能引起宿主感染的细菌。染的细菌。非致病菌非致病菌/非病原菌非病原菌(nonpathogen):不能造: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细菌。成宿主感染的细菌。第三页,共四十三页。感染感染(gnrn)(gnrn)三要素三要素细菌细菌(xjn)的致病的致病性性宿主宿主(szh)免疫性免疫性(系统应答系统应答)感染感染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环境环境(社会、自然社会、自然)第四页,共四十三页。1 1 1 1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zhngchng)(zhngchng)(zhngchng)(zhngchng)菌群与机会致病菌群与机会致病菌群与机会致病菌群与机会致病菌菌菌菌第五页,共
3、四十三页。一、正常一、正常(zhngchng)菌群菌群 (normalflora)1.1.概念概念:正常人:正常人体表体表和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 中存在中存在(cnzi)(cnzi)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 人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无害,有些时对人体无害,有些 还有利的微生物。还有利的微生物。2.2.生理学意义: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免疫促进免疫促进 ()抗衰老,抗肿瘤抗衰老,抗肿瘤第六页,共四十三页。部位部位 主要菌类主要菌类皮肤皮肤葡葡萄萄球球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杆杆菌菌、绿绿脓脓杆杆菌菌、非
4、非致致病病性性分分枝枝杆杆菌菌、丙丙酸酸杆杆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口腔口腔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类杆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类杆菌、梭杆菌菌、梭杆菌鼻咽腔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乳杆菌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乳杆菌眼结膜眼结膜 葡萄球菌、类自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葡萄球菌、类自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外耳道外耳道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胃胃一般无菌一般无菌肠道肠道大肠埃希氏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粪
5、链大肠埃希氏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真细菌、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真细菌、乳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乳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尿道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阴道阴道乳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乳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人体常见人体常见(chn jin)的正常菌的正常菌群群第七页,共四十三页。鼻咽腔鼻咽腔葡葡萄萄球球菌菌(p(p to to qi qi jn)jn)、甲甲/丙丙型型链链球球菌菌、肺肺炎
6、炎球球菌菌、奈奈氏氏菌菌、类杆菌等类杆菌等外耳道外耳道葡葡萄萄球球菌菌、类类白白喉喉(bihu)(bihu)杆杆菌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等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等口腔口腔表表皮皮(biop)(biop)葡葡萄萄球球菌菌、甲甲/丙丙型型链链球球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杆杆菌菌、肺肺炎炎球球菌菌奈奈氏氏菌菌、乳乳杆杆菌菌、梭梭杆杆菌菌、螺螺旋旋体体、放放线线菌菌、白念珠菌等白念珠菌等肠道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绿脓脓杆杆菌菌、葡葡萄萄球球菌菌、厌厌氧氧性性细细菌菌、真真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乳杆菌,双歧杆菌等阴道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
7、白白念念珠珠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杆杆菌菌、非致病性分枝等非致病性分枝等皮肤皮肤葡葡萄萄球球菌菌、绿绿脓脓杆杆菌菌、白白念念珠珠菌菌、丙丙酸酸杆杆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杆杆菌菌、非非致致病病性性分枝杆菌等分枝杆菌等人人体体内内正正常常菌菌群群的的分分布布眼结膜眼结膜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等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等尿道尿道白白色色葡葡萄萄球球菌菌、类类白白喉喉杆杆菌菌、非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等致病性分枝杆菌等第八页,共四十三页。二、二、机会机会(j hu)致病菌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1.1.概念概念: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及正常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及正常 菌群间的菌群
8、间的平衡平衡,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被打破被打破,使使原来原来不致病的细菌成了致病菌不致病的细菌成了致病菌。2.2.致病条件致病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某种原因使机体某种原因使机体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大幅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大幅度改变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称为菌群失调。度改变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称为菌群失调。由于菌群失调而导致由于菌群失调而导致(dozh)的病症称菌群失调症。的病症称菌群失调症。第九页,共四十三页。2 2 细菌细菌(xjn)(xjn)的致病
9、作的致病作用用致病性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对宿主细菌对宿主(szh)(szh)感染感染的致病能力。的致病能力。细细菌菌(xjn)的的致致病病性性毒毒 力力侵入数量侵入数量侵入侵入门户门户侵袭力侵袭力毒毒 素素第十页,共四十三页。一、毒力一、毒力 (virulence)毒毒 力力 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qin ru)(qin ru)程度程度(量量)。半数半数(bn sh)致死量致死量(LD50)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ID50)在一定时间在一定时间(shjin)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
10、感半数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染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1.1.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概念概念:致病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并在:致病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并在 体内定植、繁殖体内定植、繁殖(fnzh)(fnzh)和扩散的能力。和扩散的能力。物质基础物质基础:(1)(1)荚荚 膜膜:保护、抗吞噬和抗杀菌物质的作用;:保护、抗吞噬和抗杀菌物质的作用;(2)(2)粘附素粘附素:粘附于粘膜细胞,避免被清除:粘附于粘膜细胞,避免被清除(菌毛菌毛);(3)(3)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协助致病菌定植、繁殖与扩散;:协助致病菌定植、繁殖与扩
11、散;(4)生物被膜生物被膜:粘附、抗免疫、耐药等。:粘附、抗免疫、耐药等。侵袭侵袭(qnx)性酶性酶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毒素毒素(toxin)概念概念:细菌合成的对机体组织细胞有损害的:细菌合成的对机体组织细胞有损害的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种类种类:(1)内毒素内毒素:G-菌的细胞壁成分,当菌的细胞壁成分,当细菌裂解细菌裂解或或 endotoxin 菌体破坏后释放的毒性菌体破坏后释放的毒性脂多糖脂多糖(du tn)物质。物质。(2)外毒素外毒素:G+菌和部分菌和部分G-菌菌在在生长过程中生长过程中合成合成 exotoxin 并分泌到菌体外并分泌到菌体外
12、的毒性物质。的毒性物质。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qbi)种类种类内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外毒素来源来源G-G+及部分及部分G-存在部位存在部位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脂多糖脂多糖蛋白质蛋白质稳定性稳定性好、好、1602-4h被破坏被破坏差、差、60-8030m被破坏被破坏毒性作用毒性作用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相同,引起休克,发热,DIC等等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
13、殊临床表现引起特殊临床表现抗原性抗原性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能形成类毒素(toxoid)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外毒素外毒素蛋白质成分蛋白质成分(chng fn)A:活性亚单位:活性亚单位(dnwi)B:结合亚单位:结合亚单位分子结构分子结构(fn z ji u):A-B模式模式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根据对宿主细胞根据对宿主细胞(xbo)的亲和性及作的亲和性及作用靶点分三类:用靶点分三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
14、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肠毒素。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A)(A)热源热源(ryun)(ryun)性性(pyrogenecity)(B)(pyrogenecity)(B)白细胞数目改变白细胞数目改变 (C)(C)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ndotoxemia)和休克和休克(xik)(xik)(D)DIC内毒素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生物学作用(zuyng):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二、细菌二、细菌(xjn)(xjn)入侵的数量入侵的数量与细菌与细菌(xjn)的毒力成反比例的毒力成反比例毒力越强,引起毒力越强,引起(ynq)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小毒力越弱,引起感染所
15、需的菌量越大毒力越弱,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大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三、细菌三、细菌(xjn)(xjn)入侵的途径入侵的途径 各种各种(zhn)(zhn)细菌侵入机体,须有合适的途径细菌侵入机体,须有合适的途径 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伤口伤口-深而窄、污染严重深而窄、污染严重-感染感染 消化道消化道-不致病不致病 痢疾杆菌痢疾杆菌:消化道感染肠道粘液脓血便消化道感染肠道粘液脓血便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肺结核、肠结核、皮肤结核肺结核、肠结核、皮肤结核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一、感染的来源与传播一、感染的来源与传播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
16、fection):来源于宿主体外:来源于宿主体外的细菌所引起感染。的细菌所引起感染。传染源:病人传染源:病人、带菌者、带菌者、带菌动物、带菌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节肢动物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节肢动物 媒媒介、介、STD、多途径感染(结核)、多途径感染(结核)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体内正常:体内正常(zhngchng)菌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传染源来自自身的感染。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传染源来自自身的感染。4 4 感染感染(gnrn)(gnrn)的发生和发展的发生和发展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1.隐性感染隐性感染(in
17、apparent infection):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少、毒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少、毒力较弱,病原菌力较弱,病原菌感染后感染后对机体的对机体的损害较轻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出现不明显的临床(ln chun)症状症状。二、感染二、感染(gnrn)的类的类型型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2.显性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出现一系列明显临床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
18、度的损害,出现一系列明显临床症状。症状。()根据病情根据病情(bngqng)缓急分:急性感染缓急分: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3W 3W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2M 2M ()根据感染部位分为:局部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全身感染全身感染(systemicinfection)(systemicinfection)毒血症毒血症(toxemia)菌血症菌血症(bacteremia)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脓毒血症脓毒血症(pyemia)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第二十四页,共四十
19、三页。病原菌病原菌血血 流流毒毒 素素毒血症毒血症不繁殖不繁殖(fnzh)菌血症菌血症繁殖繁殖(fnzh)败血症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化脓化脓(hu nng)菌菌多发性脓肿多发性脓肿脓毒血症脓毒血症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3.带菌状态带菌状态: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并未及时病原菌并未及时(jsh)(jsh)消消失,而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并不断向体外排菌,与机体失,而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并不断向体外排菌,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之为带菌状态。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之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carr
20、ier)(carrier)。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三、环境因素三、环境因素气候气候地理地理 社会社会(shhu)(shhu)因素:国家经济状况、战争因素:国家经济状况、战争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一、概念一、概念(ginin)(ginin)及基本特点及基本特点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hospitalinfection)又称又称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或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指包括医院内各类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的其他感
21、染。生的其他感染。5 医院医院(yyun)感染感染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一)(一)基本特点基本特点1.感染的感染的对象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但但易感对象为免疫易感对象为免疫(miny)功能低下的患者;功能低下的患者;2.感染的感染的地点地点、时间时间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包括出院不久发生的感染出院不久发生的感染;3.感染来源感染来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是机会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是机会致病性微生物;致病性微生物;4.传播方式以接触为主;传播方式以接触为主;5.病原体常为病原体常为耐药菌耐药菌。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二)分类(
22、二)分类1.内源性医院感染内源性医院感染(gnrn)(end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2.外源性医院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ex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交叉感染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环境感染环境感染(environmental infection)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二、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征二、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征(一一)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 1.主要为机会致病菌致病,主要为机会致病菌致病,90%以上毒力较弱以上毒力较弱或无毒,多为内源性感染;或无毒,多为内源性感染;2.大多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大多为耐药
23、菌或多重耐药菌;3.常发生种类的变迁;常发生种类的变迁;4.适应性强。适应性强。(二二)常见常见(chn jin)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既有致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既有致病性微生物,也有机会性致病微生物。病性微生物,也有机会性致病微生物。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感染部位感染部位常见的微生物常见的微生物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呼吸道病毒肺炎链球菌、呼吸道病毒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肠球菌、铜
24、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假白假丝酵母菌、克雷伯菌、丝酵母菌、克雷伯菌、沙雷菌、变形杆菌沙雷菌、变形杆菌切口感染切口感染肠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肠杆、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无芽胞厌氧菌菌属、变形杆菌、无芽胞厌氧菌胃肠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沙门菌、志贺菌、病毒沙门菌、志贺菌、病毒医院感染医院感染(gnrn)中常见的微生物中常见的微生物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三、流行病学特征三、流行病学特征(一一)感染源:感染源:病人病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carrier)、环境感、环境感染贮源染贮源(re
25、servior)、动物感染源。、动物感染源。(二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媒介、空气传播、媒介(miji)传传 播、昆虫传播。播、昆虫传播。(三三)易感者: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宿主的易易感者: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宿主的易 感性。感性。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四、现状及危害性四、现状及危害性 全球感染率为全球感染率为320%,我国发生,我国发生(fshng)医院感染约为医院感染约为500万例,感染率约为万例,感染率约为4.6%,其中,其中医院死亡病人中,约医院死亡病人中,约1/31/4直接死于医院感染。直接死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与医院相依并存。随着免疫容忍性宿主的增医院
26、感染与医院相依并存。随着免疫容忍性宿主的增加,现代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加,现代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侵袭性操作侵袭性操作和和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世,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界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胃插管术胃插管术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气管气管(qgun)插管术插管术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五、医院感染的预防(yfng)(yfng)和控制和控制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手、室内空气、器械物品、手、室内空
27、气、器械物品、环境环境(hunjng)(hunjng)消毒消毒隔离预防:隔离预防:传染源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源隔离和保护性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重点监测科室重点监测科室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房(ICUICU)新生儿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科室周围环境常有血液污染,血液透析室:科室周围环境常有血液污染,医护人员和透析患者有较大感染危险医护人员和透析患者有较大感染危险中心供应室中心供应室血库血库(xuk)(xuk)临床注射治疗室和临床实验室临床注射治疗室和临床实验室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三页。G菌入血引起菌入血引起(ynq)中毒
28、症状,称为中毒症状,称为 A、败血症、败血症B、毒血症、毒血症C、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D、脓毒血症、脓毒血症E、菌血症、菌血症 第四十页,共四十三页。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三页。三、微生态平衡三、微生态平衡(shngtipnghng)与失调与失调 微生态学微生态学(microecology):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与宿主、: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寄居在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微生物与微生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寄居在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以及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物、
29、微生物与人体以及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学科。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shngtipnghng)(microeubiosis):正常微生物群与: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态。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症:正常微生物的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变化所引:正常微生物的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变化所引起的疾病。起的疾病。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三页。内容(nirng)总结第七章。非致病菌/非病原菌(non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细菌。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无害,有些。由于菌群失调而导致(dozh)的病症称菌群失调症。G+及部分G-。根据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靶点分三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痢疾杆菌:消化道感染肠道粘液脓血便。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临床注射治疗室和临床实验室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