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03938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7 7章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可编辑版n感染: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程。传染:传染: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n病原菌或致病菌病原菌或致病菌n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机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2可编辑版第一节第一节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n概念:概念:寄寄居居在在正

2、正常常人人的的体体表表和和与与外外界界相相通通的的腔腔道道粘粘膜膜中中的的不不同同种种类类和和数数量量的的对对人人体体无无害害的微生物称为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n分布:分布: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3可编辑版4可编辑版n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1.生物拮抗生物拮抗 受体竞争作用受体竞争作用 产生有害代谢产物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营养竞争作用营养竞争作用 2.2.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3.3.免疫作用免疫作用 4.4.抗衰老作用抗衰老作用 5.5.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 5可编辑版二、二、机会致病菌机会致病菌致病的常见

3、情况:致病的常见情况:1.1.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2.2.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照射等可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照射等可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3.3.菌群失调菌群失调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宿主某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而产生的病症。菌群失调时,往往可引起菌群失调时,往往可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6可编辑版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三、微生态平衡与

4、失调n微生态学: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即研究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与其即研究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与其宿主、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宿主、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7可编辑版n医学微生态学: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寄居在人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研究寄居在人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以及微生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以及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物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学科,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及的学科,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及生态调整的新兴学科。生态调整的新兴学科。n医学微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医学微生

5、态学的研究对象:寄居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寄居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的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8可编辑版n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正正常常微微生生物物群群与与其其宿宿主主生生态态环环境境在在长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的动态平衡。n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正正常常微微生生物物群群与与宿宿主主之之间间的的平平衡衡在在外外界界环环境境因因素素的的影影响响下下被被破破坏坏,由由生生理理性性组组合转变为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病理性组合状态。9可编辑版第二节第二节细菌的致病作用细菌的致病作用n毒力毒力-细菌的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细

6、菌的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测定毒力的传统方法用半数致死量(测定毒力的传统方法用半数致死量(LD50LD50)或半数感染量表示。或半数感染量表示。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50%实验动物死亡或实验动物死亡或50%50%的组织培养细胞感染的细菌数量或毒素剂量。的组织培养细胞感染的细菌数量或毒素剂量。n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和毒素。n与细菌毒力有关的与细菌毒力有关的DNA序列序列-致病岛致病岛10可编辑版 一、细菌的毒力一、细菌的毒力(一)侵袭力(一)侵袭力v概念: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定居、概念: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定居、繁殖和扩散

7、的能力。繁殖和扩散的能力。v构成:粘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侵袭构成:粘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11可编辑版(1 1)粘附素)粘附素 细菌表面与粘附相关的蛋白质细菌表面与粘附相关的蛋白质 菌毛粘附素菌毛粘附素 菌毛分泌,存在于菌毛顶端菌毛分泌,存在于菌毛顶端 非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 来自细菌表面的其他组分来自细菌表面的其他组分n 粘附素表面受体多为靶细胞表面的糖类或糖蛋白。粘附素表面受体多为靶细胞表面的糖类或糖蛋白。n 细菌的粘附作用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细菌的粘附作用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12可编辑版黏附在尿道微绒毛上皮细胞表面的

8、淋病黏附在尿道微绒毛上皮细胞表面的淋病奈瑟氏球菌奈瑟氏球菌 黏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大肠黏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大肠埃希菌埃希菌13可编辑版(2 2)荚膜)荚膜(3 3)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侵袭素侵袭素蛋白质(由蛋白质(由inv基因编码)基因编码)能介导细菌侵入临近的上皮细胞(粘能介导细菌侵入临近的上皮细胞(粘膜上皮细胞内),并扩散。膜上皮细胞内),并扩散。侵袭性酶类侵袭性酶类细菌释放的,有抗吞噬和扩散作用细菌释放的,有抗吞噬和扩散作用14可编辑版 (4 4)细菌生物被膜)细菌生物被膜概念概念: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后,由细菌及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

9、物表面后,由细菌及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组成的共同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呈膜状的细菌群体。作用作用:细菌的保护性生存方式细菌的保护性生存方式(黏附黏附)增强生物被膜菌的致病力增强生物被膜菌的致病力15可编辑版图图为为定定植植于于静静脉脉导导管管表表面面的的表表皮皮葡葡萄萄球球菌菌生生物物膜膜扫扫描电镜照片(描电镜照片(6000)。)。16可编辑版 因为因为:阻挡抗生素渗入和免疫系统的杀伤阻挡抗生素渗入和免疫系统的杀伤易发生耐药性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捕获及转移易发生耐药性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捕获及转移生物被膜菌脱落后还可扩散到其他的部位引起感染。生物被膜菌脱落后还可扩散到其他的部位引起感染。生物被膜能

10、对多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物被膜能对多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即细菌容易形成多重耐药性。生耐药,即细菌容易形成多重耐药性。17可编辑版(二)毒素(二)毒素n概概念念:细细菌菌生生长长繁繁殖殖中中产产生生和和释释放放的的毒毒性性成分。成分。n作作用用:可可直直接接或或间间接接损损伤伤宿宿主主细细胞胞、组组织织和器官,干扰其生理功能。和器官,干扰其生理功能。n种类种类:两种(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和内毒素)18可编辑版1 1外毒素外毒素nG G+菌菌(主主要要)合合成成并并释释放放到到菌菌体体外外的的毒毒性性蛋蛋白质白质。n多数外毒素由多数外毒素由A A、B B两个亚

11、单位两个亚单位组成。组成。A A亚单位是毒性部分;亚单位是毒性部分;B B亚单位无致病作用,介导外毒素分亚单位无致病作用,介导外毒素分 子与靶细胞结合。子与靶细胞结合。19可编辑版20可编辑版AB型外毒素型外毒素21可编辑版特性:特性:n大多数外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n毒毒性性作作用用强强,具具有有选选择择性性(神神经经毒毒素素、细细胞胞毒毒素素、肠肠毒毒素素)。可可引引起起特特殊殊的的临临床床症症状。状。n理化因素不稳定,一般不耐热。理化因素不稳定,一般不耐热。n抗抗原原性性强强,可可刺刺激激产产生生抗抗毒毒素素,也也可可脱脱毒毒成为类毒素成为类毒素。22可编辑版细

12、胞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肠毒素神经毒素神经毒素23可编辑版2 2内毒素内毒素(1 1)G-G-菌细胞壁的结构组分,毒性脂多糖。菌细胞壁的结构组分,毒性脂多糖。(2 2)毒性作用较弱,且无选择性毒性作用较弱,且无选择性。各各菌菌的的毒毒性性效效应应大大致致相相同同:发发热热、白白细细胞反应、微循环障碍、休克、胞反应、微循环障碍、休克、DICDIC等。等。(3 3)理化性质稳定,耐热。)理化性质稳定,耐热。(4 4)抗原性较弱抗原性较弱,不能脱毒成为类毒素不能脱毒成为类毒素。24可编辑版内毒素毒性作用内毒素毒性作用25可编辑版(三)超抗原(三)超抗原n激活特异性激活特异性TCR TTCR T细胞细胞n

13、不需要不需要APCAPC的加的加工工n同时诱导同时诱导T T细胞细胞和和APCAPC反应反应26可编辑版二、二、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数量三、三、细菌侵入的途径细菌侵入的途径27可编辑版第三节第三节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28可编辑版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遗传获得,人人皆有遗传获得,人人皆有2.作用范围广泛,没有针对性(作用范围广泛,没有针对性(非特异性非特异性)3.包包括括屏屏障障结结构构、吞吞噬噬细细胞胞、正正常常体体液液和和组织的免疫成分组织

14、的免疫成分。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略)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略)29可编辑版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一)屏障结构1.1.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n机械性阻挡和排除作用机械性阻挡和排除作用 n分泌多种杀菌物质分泌多种杀菌物质n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30可编辑版2.2.血脑屏障血脑屏障n 由软脑膜、脉络膜、脑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等组成n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微弱的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微弱的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等从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等从血流进入脑组织血流进入脑组织3

15、1可编辑版3.3.胎盘屏障胎盘屏障n由母体的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由母体的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组成。毛膜共同组成。n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保护胎儿。32可编辑版(二)吞噬细胞(二)吞噬细胞 大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小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33可编辑版34可编辑版1.1.吞噬和杀菌过程吞噬和杀菌过程(1 1)趋化)趋化 (2 2)黏附)黏附 (3 3)吞入)吞入 吞噬吞噬 形成吞噬体形成吞噬体 吞饮吞饮 形成吞饮体形成吞饮体(4 4)杀灭与消化)杀灭与消

16、化 分为分为依氧依氧杀菌机制杀菌机制和和非依氧非依氧杀菌机制杀菌机制35可编辑版36可编辑版37可编辑版 3.3.吞噬作用的后果吞噬作用的后果(1 1)完全吞噬)完全吞噬(2 2)不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 (3 3)组织损伤)组织损伤 (伴随)(伴随)38可编辑版GO(2)39可编辑版(三)体液因素(三)体液因素1.1.补体补体2.2.溶菌酶溶菌酶 一种碱性蛋白,作用一种碱性蛋白,作用G G+菌胞壁肽聚糖菌胞壁肽聚糖3.3.防御素防御素 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 主主要要作作用用于于胞胞外外菌菌,杀杀菌菌机机制制是是破破坏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40

17、可编辑版二、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一)体液免疫 主要由主要由B B细胞介导细胞介导 效应分子:效应分子:抗体抗体 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二)细胞免疫(二)细胞免疫 效应细胞:效应细胞:CTLCTL和和CD4CD4+Th1Th1细胞细胞 抗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抗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三)黏膜免疫(三)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系统黏膜免疫系统 产生有局部免疫作用的保护性免疫分子产生有局部免疫作用的保护性免疫分子41可编辑版抗体的效应作用抗体的效应作用抑制病抑制病原体黏原体黏附附外毒素外毒素42可编辑版胞内菌胞内菌CD4+43可编辑版三、三、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

18、点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n胞外菌:胞外菌:寄寄居居在在宿宿主主细细胞胞外外的的血血液液、淋淋巴巴液液和和组组织液中的细菌。织液中的细菌。主要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主要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n胞内菌:胞内菌:主要寄生在细胞内。分为主要寄生在细胞内。分为兼性胞内菌兼性胞内菌专性胞内菌专性胞内菌常致慢性感染(主要免疫病理性损伤)常致慢性感染(主要免疫病理性损伤)44可编辑版(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以体液免疫为主 n吞噬细胞的吞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杀灭细菌噬作用杀灭细菌45可编辑版n抗体和补体的作用抗体和补体的作用46可编辑版(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

19、疫T细胞为主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细胞为主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局部黏膜免疫局部黏膜免疫47可编辑版抗细菌感染免疫抗细菌感染免疫胞外菌胞外菌胞内菌胞内菌吞噬作用(中粒)吞噬作用(中粒)吞噬作用(单核吞噬作用(单核-巨噬)巨噬)抗体和补体(主)抗体和补体(主)细胞免疫(主)细胞免疫(主)细胞免疫(一些)细胞免疫(一些)局部黏膜免疫(辅助)局部黏膜免疫(辅助)48可编辑版第四节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一、感染的来源与传播一、感染的来源与传播v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1.传染源: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病人及带菌者患病及带菌动物患病及带菌动物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呼呼吸

20、吸道道、消消化化道道、皮皮肤肤创创伤伤、经经节节肢肢动物媒介、性传播动物媒介、性传播、多途径感染、多途径感染49可编辑版BACK50可编辑版v内源性内源性感染感染传染源:传染源:宿主机体内正常菌群宿主机体内正常菌群潜伏下的微生物重新感染潜伏下的微生物重新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51可编辑版二、感染的类型二、感染的类型(一)隐性感染(一)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临床症状(二)显性感染(二)显性感染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52可编辑版n按病情的缓急:按病情的缓急: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n按感染的部位不同:按感染的

21、部位不同: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1)毒血症)毒血症(2)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3)菌血症)菌血症(4)败血症)败血症(5)脓毒血症)脓毒血症53可编辑版(三)带菌状态(三)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三、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环境因素:气候、季节、温度、湿度环境因素:气候、季节、温度、湿度和地理条件等。和地理条件等。社会因素对感染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社会因素对感染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影响也很大。行影响也很大。54可编辑版第五节第五节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一、概述一、概述医医院院感感染染(医医院院内内感感染染

22、或或医医院院内内获获得得性性感染):感染):医医院院内内各各类类人人群群所所获得的感染。获得的感染。55可编辑版一、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基本特点1.1.感染感染对象对象 为为一一切切在在医医院院内内活活动动的的人人群群,但但主主要要为为住住院患者。院患者。2.2.感染发生感染发生地点地点 必须必须在医院内在医院内3.3.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 内源性感染为主,多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内源性感染为主,多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4.4.分离的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分离的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56可编辑版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的分类 1.1.内源性医院感染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感染自身感染)患

23、者在医院内由患者在医院内由于某种原因使于某种原因使自身自身寄居的正常菌群寄居的正常菌群转转变成机会性致病菌变成机会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的大量繁殖而导致的感染。感染。57可编辑版2.2.外源性医院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 患患者者遭遭受受医医院院内内非非自自身身存存在在的的微微生生物物侵袭而发生的感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1 1)交叉感染)交叉感染 由患者之间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感染,或由患者之间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感染,或通过生活用品等物质而发生的间接感染。通过生活用品等物质而发生的间接感染。(2 2)环境感染)环境感染 因使用消毒不严或污染的医护用品、诊疗设备,因使用消毒不严或污染的医护用品

24、、诊疗设备,以及通过外环境而获得的感染以及通过外环境而获得的感染。58可编辑版59可编辑版二、二、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征(略)医院感染的微生态特征(略)(一)微生物的特点(一)微生物的特点1.主要为机会主要为机会机会致病性微生物机会致病性微生物2.常具有耐药性。常具有耐药性。3.常发生种类的变迁。常发生种类的变迁。4.适应性强。适应性强。(二)常见的微生物(二)常见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衣原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衣原体等。体等。60可编辑版三、医院感染的流行病特征三、医院感染的流行病特征(一)传染源(一)传染源 病人、病原携带者、环境传染贮源和动病人、病原携带者、环境传染

25、贮源和动物传染源物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媒介物和昆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媒介物和昆虫传播(三)易感者(三)易感者 宿主的易感性由病原体的定植部位和宿主宿主的易感性由病原体的定植部位和宿主的防御机能所决定。的防御机能所决定。61可编辑版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一)易感对象:(一)易感对象:1.老年人和婴幼儿老年人和婴幼儿2.患患有有免免疫疫功功能能缺缺陷陷和和免免疫疫功功能能紊紊乱乱原原发病或基础疾病的患者易感。发病或基础疾病的患者易感。62可编辑版(二)诊疗技术及侵入性检查与治疗(二)诊疗技术及侵入性检查与治疗1.诊诊疗疗技技术术器器

26、官官移移植植、血血液液透透析析和和腹腹膜膜透透析析2.侵入性(介入性)检查与治疗侵入性(介入性)检查与治疗侵侵入入性性检检查查:支支气气管管镜镜、膀膀胱胱镜镜和和胃胃镜等镜等侵侵入入性性治治疗疗:气气管管切切口口或或气气管管插插管管、导尿管、大静脉插管及人工心脏瓣膜等导尿管、大静脉插管及人工心脏瓣膜等63可编辑版3损害免疫系统的因素损害免疫系统的因素放疗、化疗和激素的应用放疗、化疗和激素的应用4其他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抗生素滥用等抗生素滥用等64可编辑版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n消毒灭菌消毒灭菌n隔离预防隔离预防n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5可编辑版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正常菌群的概念及生理作用。正常菌群的概念及生理作用。2 2条件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条件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3 3细菌侵袭力的构成细菌侵袭力的构成4 4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5 5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6.6.试述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分类试述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分类7 7感染、菌群失调症、毒力、半数致死量、侵袭感染、菌群失调症、毒力、半数致死量、侵袭力、细菌生物被膜、毒血症、败血症、内源性力、细菌生物被膜、毒血症、败血症、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感染和外源性感染、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66可编辑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