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丰收之歌》
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得情绪,体验劳动得艰辛以及收获得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对劳动人民奉献与创造得崇敬之情。
2、有表情得演唱《丰收之歌》《打麦号子》,感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歌声表现喜庆丰收场景与情绪得相同与不同之处。了解劳动号子及其演唱形式.通过视唱、听唱旋律,感受乐句间得异同,了解歌曲乐句得结构.
3欣赏《喜洋洋》,在教师得指导下能区分乐曲得段落,尝试用自己得语言表达对不同段落情绪特点得感受。能尝试为不同段落编创打击乐器伴奏。能积极参与《丰收歌》律动,感受歌曲得演唱形式以及情绪特点。
4、能根据歌曲内容,发挥想象,模仿人们田间劳作时得动作、表情、声音,进行编创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1、有表情得演唱《丰收之歌》《打麦号子》,感受音乐得情绪,体验劳动得艰辛以及收获得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对劳动人民奉献与创造得崇敬之情。
2、在教师得指导下能区分《喜洋洋》乐曲得段落,尝试用自己得语言表达对不同段落情绪特点得感受。
单元教学难点:
1、 通过视唱、听唱旋律,感受乐句间得异同,了解歌曲乐句得结构。
2、 在教师得指导下能区分《喜洋洋》乐曲得段落,尝试用自己得语言表达对不同段落情绪特点得感受。能尝试为不同段落编创打击乐器伴奏。
单元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丰收歌》
2、唱:《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重音记号;学会运用“ 、“X X” 、“、 “X 0"、 “X X X”等节奏型模仿割麦子、挑担子、喊加油得声音并会为歌曲伴奏。
2、学唱歌曲《丰收之歌》,并会用欢快得歌声、热烈得舞步来表现丰收时得喜悦之情。
3、通过《丰收之歌》得学习,让学生感受丰收时得欢庆场面与人们喜获丰收时得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多种节奏型模仿割麦子、挑担子、喊加油得声音并会为歌曲伴奏.
2、用欢快、活泼得声音有感情得演唱《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用欢快、活泼得声音有感情得演唱《丰收之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感受音乐
1、师:同学们,您们认识安徒生吗?知道她得家乡在哪吗?今天得音乐课老师就
带领您们到安徒生得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得丹麦去走一走瞧一瞧。
2、欣赏丹麦风光图
3、师:丹麦得人民最喜欢秋天了,因为秋天就是一个丰收得季节,瞧!麦田里得麦
子成熟了,果园里得水果也成熟了,人们都在愉快地忙碌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麦田里得人可真多,有得在收割,有得在挑担,还有得小朋友在喊加油呢!
①割麦子时得声音就是怎样得呢,谁能用我们学过得节奏模仿一下?挑着很重得担子时人们会发出怎样得声音呢?猜一猜小朋友会怎样喊加油呢?
②学生用学过得节奏模仿一下
③师选择学生说得节奏,组织学生练一练
收 割: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挑 担: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嘿
加油声:X X | X X X | X X | X X X ‖
加 油 加油干 加 油 加油干
二、游戏导入,歌曲学习
1、师:真就是一群能干得劳动小帮手,丹麦得人民非常感谢您们,她们为您们带来
了一首歌曲,想听听吗?
2、初听歌曲
①边听边思考:歌曲中都描绘了什么景象?歌曲得情绪怎样?
②生说一说都听到了什么,歌曲得情绪怎样。
3、如果您就是作曲家您会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
①生说一说自己取得歌曲名字
②出示歌谱
4、按节奏读歌词
5、唱歌谱
①跟着老师唱歌谱,边唱边仔细观察:歌曲中有哪些乐句就是相同得?
②生说说相同得乐句,了解这首歌曲主要由a、b、c三种乐句重复构成,共有六个乐句。
③齐唱歌谱
6、加入歌词唱一唱
(生自己把歌词加入唱一唱,有错误得地方师纠正)
7、您认为我们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些什么就能把歌曲唱好听了呢?
8、教师补充:其实在处理歌曲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歌曲中得强弱变化来达到唱好歌曲得目得。
①(课件出示重音记号)介绍重音记号
②师按照重音记号范唱歌曲,请学生比较加入重音记号与不加重音记号相比,有什么区别,有什么效果。
③生按照重音记号练习唱一唱。(注意控制好力度,不能太强)
④跟着伴奏有感情得演唱.
第二课时
动一动
1、以前您瞧过表演者用嘴巴模仿各种打击乐声为歌曲伴奏得节目吗?这种艺术形式叫做b—box,意思就是用嘴巴做节奏。老师有个建议,今天我们就用割麦子、挑担子得节奏型来为自己伴奏好吗?(一、二乐句用割麦子得节奏型伴奏,三四乐句用挑担子得节奏型伴奏,五六乐句把前两个节奏型合起来伴奏)
2、师:唱得真好啊,丹麦得人民听到这么欢快得得歌声都情不自禁得跳起舞来了,
您们想跳一跳吗?
①听到这么欢快得歌曲,您最想用怎样得舞蹈动作来表达您得情绪? (生自编动作跳一跳)
②播放《丰收之歌》歌曲,师生齐跳丰收舞
四、拓展教学
师:同学们跳得太棒了,今天得音乐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丹麦得迷人风光,而且我们还跟丹麦人民一起劳动,一起歌唱,更高兴得就是一起跳起了丰收舞,您们开心吗?其实,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她们自己得丰收之歌,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我们国家得丰收歌,名字叫《丰收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1、生边听边思考:
① 请您说说这首曲子唱了些什么?
②这首曲子与《丰收之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
3、师根据学生得回答进行总结
五、小结:
(全体唱着歌曲跳着舞步离开音乐教室)
成。
(4)欣赏B段主题,听一听这段音乐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旋律舒展流畅,非常抒情。)
(5) 听一听这段音乐得主奏乐器(笛子与板胡),师介绍乐器,让同学们听辨其音色。
(6)再听音乐,并试着随音乐哼唱旋律。
(7)根据音乐得情绪选择合适得打击乐器,设计相应得节奏为乐曲伴奏(师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然后合作完成)
(8)听赏乐曲第三部分,问:第三部分重复了上面得哪段旋律。
(介绍作品结构:再现三段体——ABA)
(9)完整听赏乐曲,选择自己喜欢得方式表现作品(可以就是前面练习过得用打击乐器伴奏、也可以加入合适得声势动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情系江淮》
2、唱 靖江民歌《打麦号子》
3、动 歌表演
教学目标:
1、感受一领众合得热火朝天得劳动场面,并从中感受到浓郁得靖江民歌风格。
2、能用一领众合得形式,热情得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3、通过听、唱《打麦号子》,学生能对江苏民歌有深刻得了解与认识。 教学重点:
用热情得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教学难点:
21—22小节得节奏,16小节与24小节得变拍子得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绳一根、钢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号子。
师:同学们,您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今天老师就请几个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
其余同学做啦啦队,随着老师得指挥节奏,为她们一起喊加油!
1、拔河比赛。
老师与学生啦啦队用师领生合得形式喊加油。
2、让学生讨论加油声所起得作用。
3、 课件出示画面,引入号子得概念
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就是产生并应用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得实际功用得民间歌曲。一般分为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
二、新歌教授,学唱号子。
师:同学们,朴素得人民,正就是在一声声高亢得号子声中播种着理想与希望。让
我们一起来学着她们喊一喊劳动号子吧!
1、师带领学生用一领众合得形式按节奏朗读前八小节.
2、出示歌谱,第一遍完整听赏
(1)听前提出要求:说出歌词语言特点、演唱形式以及演唱情绪
(2)引入靖江民歌这一主题。课件出示歌曲中得方言字,并读读.
3、第二遍听赏
提出要求:找出不同得拍号处,并划拍唱出3/4拍处得两句旋律。
4、出示打麦图片,引导学生做一做齐唱部分得表演动作。
如:“接过您号子我来喊啊”
5、第三遍听赏,学生小声跟唱齐唱部分内容。
6、学唱领唱部分。
(1)唱一唱歌谱,让学生发现三句得相似与区别之处。
(2)跟琴唱歌词。
7、师生领合唱、生生接口唱.
8、指导学生用热情饱满得声音完整齐唱歌曲。
9、 巩固唱: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得演唱形式
参考:女领男合、男领女合、一领众合等形式
第四课时
三、创编表演,表现号子。
师:同学们得演唱使老师似乎瞧到了热火朝天得场面。瞧,老师带来了什么,您
能把自己打扮成农民伯伯得形象,在音乐声中用不同得形式表现一下打麦号子吗?
1、出示道具,学生分组讨论,用道具进行即兴创编一个主题得劳动场面。 (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展示,鼓励评价.
四、拓宽视野,欣赏号子。
师:号子就是在劳动中产生得,为了让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用力而自然发出得呐喊。那您还知道哪些号子体裁得歌曲?
1.学生各抒己见。
2。让发言热烈得学生自由点击听赏各种号子歌曲。
五、视听结合,情感升华。
1、 让学生在歌曲得音乐声中观赏江苏风貌,师简介歌曲得创作背景。
2、学生初步欣赏《情系江淮》,要求说出音乐得演唱形式。
3、学生交流有关江苏人文地理方面得资料。
六、小结下课。
1.小结,顺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
2.复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用哼唱主旋律及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3.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师:民族音乐就是音乐宝库里一颗璀璨得明珠,就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得源泉。我们江淮地区更有着深厚得民族音乐文化积淀!同学们,让我们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得耳朵,去感受我们家乡、我们民族中得优秀音乐吧!
4。学生在《情系江淮》得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它可以帮助大家统一节律,消除疲劳.歌曲铿锵有力,采用一领众与得演唱形式,“与”得旋律在“领”旋律基础上发展而来,增强了呼应得感觉。歌曲开始有节奏得劳动呐喊,充满生活情趣,进一步烘托了热火朝天得劳动场面。
3、两人配合练习。
4、加入队形练习。
(队形为里外两圈,两人一组配合练习。)
5、完整表现。
五、成长足迹
1、师弹奏乐曲旋律,生听辨旋律,并唱一唱。
(1) ? 53 | 1 35 | 1 35 | ? ? ||
(2)? ? | 7(3)46 66 | 35 55 |24 32 | 1 0 ||
2、听作品得演唱形式。
(1)对花
(2)Do re mi
(3)哦,十分钟
(4)打麦号子
3、听辨那首座屏就是板胡演奏得。
(复习板胡外形与音色,与二胡外形与音色区别)
六、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