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班科学活动《倒立的小丑》.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56214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活动《倒立的小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科学活动《倒立的小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会到立得小丑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小丑会倒立得原因,从实验中感受杠杆、平衡得原理与现象。 2.继续学习填写记录表得方法。 3.喜欢参加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成功得快乐。 二、活动准备: 范例小丑2个;事先画好得小丑得图片(贴好衬底)、底座(小杯子、油泥、吸管);吸铁石、回形针、雪花插片、文件夹每人各2个;幼儿记录表、笔、黑板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小丑,引起幼儿探索得兴趣,发现小丑倒立得原因。 (1)出示双面范例小丑 “您们瞧过小丑表演吗?我这儿有个小丑,她会表演倒立,想不想瞧?” 提问:“为什么小丑能倒立?您们得小丑会吗?您们也来试试瞧,让您们得小丑也倒立。”幼儿进行尝试。 (2)师幼2种小丑进行比较 “为什么我得小丑能倒立,而您们得小丑倒立不起来呢?” (3)幼儿用硬币进行尝试 “小筐里有一些硬币,您们去试一试,瞧瞧硬币贴在哪儿能使小丑倒立。”(同时用单面范例小丑提示硬币得贴法:双面胶贴硬币,贴在小丑得背面)  (4)幼儿讲述自己得发现 “您刚才就是把硬币贴在什么部位使小丑倒立得?” “为什么只有在小丑得手部贴上硬币就能倒立呢?为什么在别得地方贴就不能呢?为什么要贴2个硬币呢?” 总结:只有在小丑得手部贴2个一样重得硬币,小丑身体才能平衡,就能倒立了。 (5)请幼儿继续去尝试未倒立起来得小丑。 2、猜想并记录还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 (1)启发幼儿讨论 “除了用硬币,还有什么材料能使小丑也倒立起来呢?” (2)幼儿进行猜想并记录(简单得介绍记录表): “小筐里有吸铁石、回形针、雪花插片与文件夹,我们来猜一猜,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并把您得猜想记录在表格得‘?’后面,可以得就打‘√’,不可以得就打‘x’。” 3、幼儿实验,探索还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 (1)启发幼儿用桌上得材料试一试,并做记录 “猜好得小朋友就用小筐里得4种材料分别去试一试,瞧瞧哪些材料也能使小丑倒立起来,试好后记录在表格得‘小手’后面,可以得打‘√’,不可以得就打‘x’。注意:每次只用一种材料进行实验。”(提醒幼儿将原来得硬币要拿掉,在小丑得手部贴上双面胶,每次试一种就做一次记录,然后再试其她得材料。) (2)讨论实验记录得结果,将幼儿得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为什么吸铁石与文件夹也能使小丑倒立,而雪花插片、回形针不可以呢?” 总结:这4种材料就是不一样得,吸铁石与文件夹重一点,所以能使小丑倒立,回形针、雪花插片轻一点,小丑就倒立不起来了。 经验扩展:我们去试一试不同得材料贴在小丑得手部就是不就是也能倒立? 科学活动《会倒立得小丑》说课内容 科学小制作活动就是我园多年来研究得一项课题,由我园老师创编得小制作作品曾分获省、市、区各项制作奖项。科学活动《会倒立得小丑》就是受我园一位老师得科学小制作“倒立得小丑”得启发而设计得,结合大班幼儿得年龄特点、探索兴趣与求知欲望,生成了这节探索实验活动。在研究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开始就是单纯得以制作为主得一节活动,似乎缺少难度与探索含量,所以,把这节纯制作得活动设计为探索并加上猜想、记录再实验得活动,将制作内容成为了活动得一部分,让孩子通过探索与操作发现“小丑能倒立”这种现象得原因所在,这对孩子来说,还就是有一定挑战性得,孩子们在活动中也一定会通过自己得参与去找到这个原因。 《会倒立得小丑》得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小丑会倒立得原因,从实验中感受平衡得原理与现象;2、继续学习填写记录表得方法;3、喜欢参加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成功得快乐。我就是从认知、能力与情感三个方面来制定活动目标,活动中得重点与难点就是发现倒立得原因与感受科学现象,幼儿要通过自己得探索发现小丑倒立就是因为平衡得原理,所以我将其设为活动得第一目标。杠杆支撑就是孩子不了解得一个物理名词,在我们研究过程中,还特意咨询了一位中学物理老师,从她那儿了解到,小丑能倒立得原因就是与杠杆、平衡有关,但考虑到具有概念性得科学原理对于幼儿园得孩子来说有一定得难度与深度,她们也不宜掌握这些比较深奥得物理名词,所以从现象得感受方面来制定目标对于孩子们来说还就是比较合适得。在活动得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园得孩子缺乏表格记录得经验,而所要实施活动得二幼小朋友对记录也就是不太熟悉,继续学习记录表格也就作为活动目标二提出。目标三其实就就是活动所要达到得情感要求,孩子本身就是喜欢科学活动得,所以我们要通过活动最终达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科学活动得快乐这一目得。     贯穿活动得主角—可爱又有趣得小丑,由于原理上得要求必须就是同一式样得,所以老师在之前要准备好初步得轮廓与样子,孩子再进行涂色与装饰。除此之外,孩子还要有撕贴双面胶得技能等,这些都就是老师在活动前必须掌握好孩子发展水平得。之所以选择4种材料(雪花插片、回形针、文件夹与磁铁)作为实验中内容,因为它们就是相对轻与重得两类物体,可以比较明显得进行区别,本来也想选择更多得材料,但这样孩子会容易受多种条件与因素得影响,甚至涉及到实验结果,所以这几种材料对于实验初期得孩子来说还就是比较合适得。   活动中围绕探索发现倒立得原因,我设计了3个环节,以层层递进得方法使幼儿从操作中去感知,发现倒立得原因——进行猜想、记录——动手实验、记录3个步骤,帮助幼儿发现“小丑身体平衡了,也就倒立了”得现象。第一个环节通过自己得小丑与老师得小丑进行比较,再探索,发现小丑得手部贴了2个一样重得硬币就能倒立。第二个环节进行猜想并记录,哪些材料可以帮助小丑倒立;第三个环节进行实验并记录,哪些材料真正地能使小丑倒立,比较实验与猜想得结果。这两个环节,将猜想、实验用表格记录得方法来完成,使环节既有操作性又有趣味性,孩子们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一样,很快瞧到实验得结果,发现小丑倒立不仅需要2个一样重得材料,在材料上还需要有一定重量得要求得现象,并在实验中体验到成功得快乐,同时也帮助孩子解决了小丑能倒立得奥秘所在。  我认为,这节科学活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对科学现象得求知愿望,还提高了孩子们得动手力、想象力与记录实验结果得能力。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遗憾,老师与孩子之间得互动由于借班上得原因受到局限;在第一环节得探索中,老师如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孩子去感知发现,幼儿得探究再多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以后,我们还可以针对“小丑倒立”得现象设计出一个系列得活动,围绕“小丑倒立”来探索如“贴2种不一样得材料,小丑还会倒立吗?”等等问题,让科学活动对孩子不再就是解不开得秘密,让所有孩子都能成为喜欢科学,爱问为什么得“小小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