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歌形象、语言、形象、语言、表示技巧表示技巧;评价古代诗歌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观点态度。第2页1、整体了解、整体了解表示技巧表示技巧。2、掌握常见、掌握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3页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篇章结构表示方式表示方式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示表示技巧技巧第4页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大、对偶、比喻、借代、夸大、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双关、叠词、互文等;起兴、双关、叠词、互文等;第5页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文艺表文艺表现方法现方法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像、衬托(正衬或
2、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像、衬托(正衬或反衬)衬托、渲染、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反衬)衬托、渲染、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对写法对写法表示表示方式方式记叙记叙描写描写议论议论抒情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物言志)。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细节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细节描写、渲染、白描描写、渲染、白描第6页篇章结构篇章结构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重章叠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重章叠句、卒章显志、抑扬、伏笔铺垫、照应、句、
3、卒章显志、抑扬、伏笔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对比开门见山、首句标目、卒以小见大、对比开门见山、首句标目、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悬念、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全文、首尾呼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全文、首尾呼应、首尾照应等。应、首尾照应等。第7页比喻比喻借代借代夸大对偶对偶比拟比拟排比排比设问设问反问反问起兴起兴双关双关叠词叠词互文互文第8页 用一个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用一个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个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一个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喻、借喻。有突出事物
4、特征,把抽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作用。象事物形象化作用。1 1比喻比喻第9页 江上看山(宋江上看山(宋苏轼)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回绕,上有行人高缥缈。仰看微径斜回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孤帆南去如飞鸟。【析】此诗将江两岸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析】此诗将江两岸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考物,把群山那一静态景物动化,写得形象生参考物,把群山那一静态景物动化,写得形象生动。动。“飞鸟飞鸟”喻喻“孤帆孤帆”,突出了舟行之快
5、。,突出了舟行之快。比喻比喻比喻使诗歌所描绘意象愈加形象生动比喻使诗歌所描绘意象愈加形象生动外,能突出事物特征。外,能突出事物特征。第10页望洞庭望洞庭唐唐-刘禹锡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君山洞庭君山诗歌巧妙地以诗歌巧妙地以“螺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山比作比,将皓月银辉下山比做银盘里青螺,色调淡雅,做银盘里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山水浑然一体。第11页比喻能将抽象化为详细,能将无形化比喻能将抽象化为详细,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为有形。比喻比喻离离愁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停如渐远渐无
6、穷,迢迢不停如春水春水。(欧阳修(欧阳修踏莎行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愁,恰似一江,恰似一江春水春水向东流。向东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离离恨恨恰如恰如春草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李煜清平乐清平乐)第12页近试献张水部近试献张水部朱庆馀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注释 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诗。郎张籍,以试探底细诗。舅姑:公婆。舅姑:公婆。比喻比喻通篇用比喻。通篇用比喻。巧借新妇拜
7、见公婆前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心理,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心理,写自己应试前担心而又希望得到赏识心态。写自己应试前担心而又希望得到赏识心态。第13页 不直接说出要表示事物,而不直接说出要表示事物,而借用借用相相关事物代替。关事物代替。用借代手法能够使语言简练、含蓄,用借代手法能够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特征,引发读者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特征,引发读者联想联想 。2 2、借代、借代第14页 “知否,知否?应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李清(李清照照如梦令如梦令)诗中用诗中用“绿绿”和和“红红”两种颜色分别代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替叶和花,写叶茂盛和花凋零。
8、写叶茂盛和花凋零。李贺李贺南园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书生万户侯?”吴钩吴钩,古代吴地生产一个弯刀。这,古代吴地生产一个弯刀。这里代指精良武器。里代指精良武器。借代借代第15页诗中以诗中以“丝竹丝竹”代音乐;代音乐;诗中诗中“鞍马鞍马”代客人代客人;诗中以诗中以“杜康杜康”代酒。代酒。“终岁不闻丝竹声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曹操短歌行短歌行借代借代第16页“长安长安”原为汉唐都
9、城,后世也作原为汉唐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国都代称。为其国都代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辛弃疾 菩萨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借代借代第17页3 3、夸大、夸大 为了表示某种强烈感情为了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突出事,突出事物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述。或缩小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示事物作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示事物作用。用。第18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10、(李白秋浦歌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大手法写白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大手法写白发竟有发竟有“三千丈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那么长,可见愁思深重。深重。夸大夸大 (数词)(数词)第19页陆游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望王师又一年。夸大夸大诗中诗中“三万里三万里”“五千仞五千仞”“上摩天上摩天”“泪尽泪尽”都是夸大,正是这些夸大描写,把诗都是夸大,正是这些夸大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人对祖国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求和派愤懑,以及对遗民
11、遭受苦难深切同情,求和派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苦难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淋漓尽致。第20页 是指把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同、意义相关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列在一起。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4 4、对偶、对偶第21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杜甫登高登高)“无边落木无边落木”对对“不尽长江不尽长江”使诗意境使诗意境显得辽阔深远,显得辽阔深远,“萧萧萧萧”落叶声对落叶声对
12、“滚滚滚滚”水势水势更使人以为气象万千。更主要是,从这更使人以为气象万千。更主要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苦痛。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苦痛。对偶对偶第22页把物看成人来描写叫把物看成人来描写叫拟人拟人,或把,或把人看成物来描写叫人看成物来描写叫拟物拟物。比拟能促使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人、物、事表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现得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表意还可使诗人表意愈加丰富。愈加丰富。5 5、比拟、比拟第23页山园小梅山园小梅1 1 众芳摇落独暄妍众芳摇落独暄妍2 2,占尽风情向小园,占尽风情向小园3 3。疏影横斜水清浅疏影横斜水清浅4 4
13、,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浮动月黄昏5 5。霜禽欲下先偷眼霜禽欲下先偷眼6 6,粉蝶如知合断魂,粉蝶如知合断魂7 7。幸有微吟可相狎幸有微吟可相狎8 8,不须檀板共金尊,不须檀板共金尊9 9。【注释】【注释】2暄妍:明媚鲜丽,形容梅花开得茂盛美好。暄妍:明媚鲜丽,形容梅花开得茂盛美好。4疏影:疏淡梅枝花影。疏影:疏淡梅枝花影。6霜禽:依林逋霜禽:依林逋“梅妻鹤子梅妻鹤子”之情趣,解作之情趣,解作“白鹤白鹤”为为佳佳7合:应。断魂:销魂,形容神往。合:应。断魂:销魂,形容神往。8微吟:低吟。狎:亲近,抚爱。微吟:低吟。狎:亲近,抚爱。9檀板:檀木制成拍板,此处指歌唱。金尊:金樽,精檀板:檀木制成拍板
14、,此处指歌唱。金尊:金樽,精美酒杯,此处指饮酒。美酒杯,此处指饮酒。第24页“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林逋山园小梅山园小梅)这一联采取了拟)这一联采取了拟人手法。人手法。“先偷眼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几眼;“合断魂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大夸大到极点到极点。“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第25页 把物人格化,不但能够使描绘生动把物人
15、格化,不但能够使描绘生动形象,形象,而且表意也愈加丰富。而且表意也愈加丰富。比拟比拟 新新 晴晴 刘颁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诗中将“南风南风”人格化,经过一系人格化,经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心情,以及对南风静恬适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恶作剧”亲亲切喜爱之情切喜爱之情。第26页杜甫杜甫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
16、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手法,写出了夜雨神奇,喜悦并以拟人化手法,写出了夜雨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之情跃然纸上。比拟比拟杜甫杜甫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第27页 清平乐清平乐 黄庭坚黄庭坚黄庭坚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些人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些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去处,唤
17、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该词利用该词利用拟人拟人修辞,赋予抽象修辞,赋予抽象“春春”以详细人特征。经过词人主观感受,反应以详细人特征。经过词人主观感受,反应出春天可爱和春去可惜,爱春惜春之情溢出春天可爱和春去可惜,爱春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给读者以强烈感染。于言表,给读者以强烈感染。比拟比拟第28页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同、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同、语气一致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语气一致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18、马。西风瘦马。”(马致远(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组成经典环境纯用名词组合,组成经典环境6 6、排比(列锦)、排比(列锦)第29页列锦列锦所谓列锦,就是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排列在一起,组成生动,组成生动可感图象,可感图象,用以衬托气氛,创造意境,表用以衬托气氛,创造意境,表示情感示情感一个修辞手法。一个修辞手法。如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座,八九十枝花”,“烟村烟村”、“人家人家”、“亭台亭台”、“鲜花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组既各自
19、独立成景,又共同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意境。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意境。第30页利用此修辞可到达艺术效果是:利用此修辞可到达艺术效果是:凝炼美。凝炼美。如:陆游如:陆游书愤书愤中中“楼船夜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两句,诗人即诗人即使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使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完整表示,语言凝练,意境但并不影响意义完整表示,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开阔。列锦列锦第31页含蓄美。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表示效果。而
20、是委婉地道出真意,从而收到良好表示效果。北宋柳永名篇北宋柳永名篇雨霖铃雨霖铃中名句:中名句:“今宵酒醒何今宵酒醒何处?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抒写是恋人之间离诗篇抒写是恋人之间离愁别恨。诗人选择了愁别恨。诗人选择了“杨柳岸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场景,再把思场景,再把“晓风晓风”、“残月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艺术境界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艺术境界。仔细品味,诗人很多。仔细品味,诗人很多无法直言表示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画面中
21、,无法直言表示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画面中,使人能够使人能够“心领神会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以为情致缠绵、,而且越咀嚼越以为情致缠绵、余韵深长了。余韵深长了。列锦列锦第32页意境美。意境美。马致远马致远天沙净天沙净秋思秋思前三句,前三句,“枯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经典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名词,写出九种经典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是“枯、老、昏、小、古、瘦枯、老、昏、小、古、瘦”等词利
22、用,有力地渲染等词利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久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凄戚怅惆、出游子那种长久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凄戚怅惆、郁闷悲苦思想感情。郁闷悲苦思想感情。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艺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沧茫、深沉隽永意境,给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沧茫、深沉隽永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印象。留下强烈而深刻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列锦列锦第33页 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去思
23、索体会。作用: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深化主题,令人回味。7 7、设问、设问第34页“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以设问开篇开篇,点明题旨,点明题旨,领起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英雄业绩。物英雄业绩。设问设问第35页 如杜甫如杜甫蜀相蜀相:“丞相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4、开头一句,以问引发。开头一句,以问引发。祠堂何处?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非凡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非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问一答,自开自合。设问设问第36页南乡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年少
25、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第37页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第38页 金陵酒肆留别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第39页用疑问形式表示确定意
26、思。用疑问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强烈感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强烈感情。情。8 8、反问、反问第40页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王安石题乌江亭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定。调了历史之必定。反问反问附:杜牧附:杜牧乌江亭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未可知。第41页 起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辞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辞。如如“锦瑟无故五
27、十弦,一弦一柱思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李商隐李商隐锦瑟锦瑟),首联用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华年”。9 9、起兴、起兴第42页 再如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开头这句既是起兴,又是作比。诗人这句既是起兴,又是作比。诗人因物起兴,以孔雀漂亮喻兰芝。因物起兴,以孔雀漂亮喻兰芝。“五里五里”表示大致地段。表示大致地段。“徘徊徘徊”犹豫不前,心怀悱恻,这一句犹豫不前,心怀悱恻,这一句既写了兰芝心情,又表明全诗主既写了兰芝心情,又表明全
28、诗主题,画龙点睛。题,画龙点睛。第43页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示出一个委婉含蓄情作者为了表示出一个委婉含蓄情感,往往采取隐语、双关修辞手感,往往采取隐语、双关修辞手法。法。1010、双关、双关第44页 竹枝词(唐竹枝词(唐刘禹锡)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析】这是作者摹仿民歌体写恋歌。它写是一位沉醉在初这是作者摹仿民歌体写恋歌。它写是一位沉醉在初恋中少女微妙复杂心理:她爱上了一位小伙子,可还没有恋中少女微妙复杂心理:她爱上了一位小伙子,可还没
29、有确实知道对方态度,所以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确实知道对方态度,所以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喜,又担忧。“晴晴”与与“情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同音,是双关隐语,“道是道是无晴却有晴无晴却有晴”,也就是,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双关双关第45页雾露隐芙蓉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见莲不分明第46页“莲莲”暗指暗指“怜怜”(即即“爱爱”)。水中芙蓉被一层轻纱般薄雾遮掩着,水中芙蓉被一层轻纱般薄雾遮掩着,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恰似他那暧昧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恰似他那暧昧不明态度。明态度。既形象地描绘出对方神情意态既形象地描绘出对方神情意态,也揭示出自己又爱又怨心理。诗
30、意境优也揭示出自己又爱又怨心理。诗意境优美,含蓄。美,含蓄。晋晋子夜歌四十二首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之3535:我念欢,子行由豫情。我念欢,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第47页春思(唐春思(唐李白)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析】李白有相当数量诗作描摹思妇心理,李白有相当数量诗作描摹思妇心理,春思春思是其中著名一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其中著名一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春”字往往语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春天,又能够比喻青年男女之间带
31、双关。它既指自然界春天,又能够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爱情。诗题爱情。诗题“春思春思”之之“春春”,就包含着这么两层意思。,就包含着这么两层意思。开头两句: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丝丝”谐谐“思思”,“枝枝”谐谐“知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音乐美与含蓄美。相关合,增强了诗句音乐美与含蓄美。双关双关第48页 叠字叠词叠句叠字叠词叠句 作用:作用:增强语言音乐美(韵律感);增强语言音乐美(韵律感);起起强强调调作作用用,使使描描述述对对象象更更 加加生生动动形形象象,使使思思想想感感情情表表示示更更 为绵密波折。为绵密波折
32、。1111、叠词、叠词第49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个残秋和孤独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晚年孤苦无依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凄凉。凄凉。第50页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词,作用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寒。-浪淘沙浪淘沙李煜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
33、,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登高杜甫杜甫第51页1212、互文、互文 出于字数约束、格律限制或表示艺术需要,出于字数约束、格律限制或表示艺术需要,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词语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词语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互文见义”。第52页互文见义常见诗句:互文见义常见诗句:1、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出塞其中其中“秦秦”与
34、与“汉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明月,关仍是秦汉时关,以此来映衬是秦汉时明月,关仍是秦汉时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开我西阁门”。两句表示意思是:打开东阁。两句表示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示回到家中欢喜之情。不然既开是东阁门,怎示回到家中欢喜之情。不然既开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么会坐西阁床呢?)互
35、文互文第53页3、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其中)(其中“见见”与与“闻闻”互补见义。即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歌声九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歌声”,并非在岐,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歌而不见人。)互文互文第54页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琵琶行6、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泊
36、秦淮泊秦淮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杜甫客至客至怎样了解以下诗句怎样了解以下诗句互文互文第55页1、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以为铁衣太严寒都以为铁衣太严寒,难以穿上难以穿上.2、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客人下了马主人、客人下了马,上上了船了船3、“烟烟”和和“月月”笼着笼着“寒水寒水”和和“沙沙”,并并非非“烟烟”笼着笼着“寒水寒水”,“月月”笼着笼着“沙沙.4、花径不曾缘客扫、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蓬门不曾为客开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今始为君开第56页顶真顶真第57页顶真顶真v顶针原为刺绣
37、或缝衣时中指所戴之金顶针原为刺绣或缝衣时中指所戴之金属指环,环上满是小凹点,方便推针穿布。属指环,环上满是小凹点,方便推针穿布。在修辞学上,意指后句首字用前句末字,在修辞学上,意指后句首字用前句末字,如顶针之顶针然。早期修辞学书,如顶针之顶针然。早期修辞学书,字多做顶真,盖假借真字为针字多做顶真,盖假借真字为针字。字。第58页交响梦交响梦午后时分睡得很沉午后时分睡得很沉嘈杂鸟儿也全都充耳不闻嘈杂鸟儿也全都充耳不闻行板如歌行板如歌歌里在等歌里在等等你来和等你来和和一篇雨季解渴和一篇雨季解渴雷声铺陈雷声铺陈嘹亮地哼嘹亮地哼大地与河大地与河万物屏息这一刻万物屏息这一刻蛰睡了一世纪下午被你惊醒蛰睡了一
38、世纪下午被你惊醒迷雾从身后穿起扣成水滴迷雾从身后穿起扣成水滴透明伤口漂亮残忍藏到土壤里透明伤口漂亮残忍藏到土壤里雨铿锵临盆比梦合奏还静雨铿锵临盆比梦合奏还静阡陌牧车阡陌牧车因你饶舌因你饶舌雷声如灯敲开了一年兴奋雷声如灯敲开了一年兴奋急板成歌急板成歌歌落成河歌落成河河在狂奔河在狂奔奔击了干涸混沌奔击了干涸混沌蛰睡了一世纪下午被你惊醒蛰睡了一世纪下午被你惊醒第59页木兰辞v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爷名。v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天子坐明堂。v出门看火伴,火伴皆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惊忙。第60页精彩对联精彩对联 v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39、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v空中腾雾,雾成云,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云开见日。v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天;v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难。v木兰诗木兰诗v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v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v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v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歇。(琵琶行白居易)白居易)第61页顶真表示效果顶真表示效果v1.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v2.状物叙事,
40、条理清楚。状物叙事,条理清楚。v3.抒情写意,格调清新。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第62页回环v定义:又称回文,是一个经过字或词特定定义:又称回文,是一个经过字或词特定组配以自序或次序顺读倒读,在表示特定组配以自序或次序顺读倒读,在表示特定情意同时着重展现一个情意同时着重展现一个回环往复回环往复形式美修形式美修辞文本模式。辞文本模式。第63页分类分类v结结构构上上:严严式式回回环环和和宽宽式式回回环环v严严式式回回环环:只只组组成成回回环环两两句句或或两两段段文文字字“刻刻意意追追求求字字数数回回绕绕,使使同同一一语语句句或或同同一一段段文文字字既既可可顺顺读读也也可可倒倒读读。第64页严式回环严式
41、回环v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子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v 苏轼苏轼菩萨蛮菩萨蛮.冬冬第65页宽式回环宽式回环v定义:指组成回环两句或两段文字定义:指组成回环两句或两段文字“上句上句末尾,用作下句开头,下句末尾有叠用上末尾,用作下句开头,下句末尾有叠用上句开头句开头。”v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徐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徐志摩志摩我所知道康桥我所知道康桥)第66页v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静思伊v静思伊久阻归期,静
42、思伊久阻归期,v久阻归期忆别离;久阻归期忆别离;v忆别离时闻漏转,忆别离时闻漏转,v时闻漏转静思伊。时闻漏转静思伊。,第67页v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赏花归。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赏花归。v赏花归去马如飞,赏花归去马如飞,v去马如飞酒力微;去马如飞酒力微;v酒力微醒时已暮,酒力微醒时已暮,v醒时已暮赏花归。醒时已暮赏花归。第68页表示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练出高分第69页一、全方面掌握13种修辞手法请说出以下诗句所用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终岁不闻丝竹声。()(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
4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拟人拟物、夸大借代比喻、夸大比喻、夸大第70页(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主人下马客在船。()设问、借代对偶、双关互文第71页12345678910一、基础题组1.判断以下诗句所用表示技巧。(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虚写(想象)、夸大设问、借代对偶、对比拟人象征第72页12345678910(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44、楚天阔。(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9)遥知弟兄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语虚写(想象)象征、比喻对写法侧面描写对偶、反衬衬托第73页12345678910(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对比、借代反问、用典
45、互文用典用典、虚实对比动静结合、反衬借古讽今反衬第74页(重庆卷)(重庆卷)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列问题。(6分分)惜牡丹花惜牡丹花(唐唐)白居易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夜惜衰红把火看。海棠海棠(宋宋)苏轼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故烧高烛照红妆。注注崇光:美艳光彩。崇光:美艳光彩。(1)苏轼苏轼海棠海棠诗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哪些特点诗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
46、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分)(2)苏轼苏轼海棠海棠与白居易与白居易惜牡丹花惜牡丹花一样写夜一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感情有何不一样里赏花,二者所抒发感情有何不一样?(2分分)(1)苏轼苏轼海棠海棠诗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诗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哪些特点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么手法?(4分分)(1)(1)前二句描写了光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海棠彩正艳、香气正浓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朦花在春风中、月色下朦胧美;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
47、花之将谢。惜花之将谢。第75页(天津卷天津卷)16.)16.阅读下面诗,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诗,回答下列问题。(5 5分)分)黄氏延绿轩黄氏延绿轩 明明 高启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 注注 湿。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注 芜,丛生草。芜,丛生草。(1 1)“葱葱葱葱”、“靡靡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情景?表现了怎样情景?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示效果。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示效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 2
48、)表现了春光浓重,扑)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欣喜之情。面而来,以及作者欣喜之情。第76页(山东卷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分)出关出关 徐兰徐兰徐兰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注关,指居庸关。关,指居庸关。旆(旆(pi),旌旗。),旌旗。(1)诗前两句,有版本作)诗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简明说明理由。哪一个?请简明说明理
49、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明分析。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明分析。(2)将馆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将馆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对比比鲜明。鲜明。“桃花桃花”与与“雪雪”分别分别指代指代故乡温馨与塞外故乡温馨与塞外清冷生活,在诗中含有清冷生活,在诗中含有象征意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蕴含了思乡情感。情感。第77页高考语文全国卷(一)高考语文全国卷(一)12阅读下面一首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分)春行即兴春行即兴 李华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三、四两句利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详细这首诗三、四两句利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详细说明。说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作诗不过情、景二端。二端。”请从请从“景景”和和“情情”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这首诗三、四两句利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首诗三、四两句利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详细说明。?请详细说明。答:修辞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