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心理学(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059536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二)社会心理分类系统建立社会心理分类系统,是为了确定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围,明确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关系。社会心理分类系统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如社会知觉、态度、价值观、社会性需要、成就动机、自我概念等等。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如人际沟通、吸引、爱情、人际关系等等。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现象。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个性化、规范形成、领导等等。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等。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

2、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时尚。阶级与民族心理特点、国民性等等.6。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社会心理思想。如哲学、宗教、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等等。(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而社会学、人类学、则侧重于从人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从群体的角度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研究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并以个人为基点,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考察大社会背景与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因此,归根到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社会本身。社会心理学可界定为: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

3、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部分。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一)一般倾向社会心理学起源于美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都强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际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二)GW奥尔波特的定义奥尔波特(GWAllort)1968年的定义: 认为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学科。这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界影响最大、最广泛、最持久的定义之一。三、社会心理学同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学和

4、心理学基础上发展分化而来的。在研究取向和侧重方面,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着眼于社会、群体背景中的个人,注重社会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实验科学,强调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方法的运用,注重行为与社会相互作用之间的因果联系。社会调查法在社会学方法中具有特殊地位。社会学研究较多是描述及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果关系的揭示。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一)客观原则(二)分析与综合原则(三)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四)伦理性原则第一,自愿参加原则。第二,接近真实生活原则第三,有利研究设计原第四,自由终止原则第五,充足补

5、救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设计(一)研究类型1现象描述性研究2相关研究3验证性研究(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1变量自变量即研究假定为原因的变量,一般为影响社会行为或心理表现的外部条件.实验中通常以实验条件为自变量。因变量为研究假定与自变量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一般为有关的各种社会行为与心理,如态度、自尊心、社交倾向、恐惧感或安全感等。干涉变量为可能对因变量也具有影响作用,但在某一特定研究并不关心的变量。但实验研究必须对干涉变量加以控制。被研究者简称被试。2操作操作指变化自变量的状况,因而也称自变量的操作。自变量操作的基本原则,一是要使变量的集中情况之间有足够大的差异,使之能对因变量造成性质不同的影响;二

6、是要尽可能保持每一种实验条件对被试同等地起作用。在因变量方面,有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操作自变量的目标的实现。其一,因变量必须有一个与其是指内涵相一致的操作定义,使得不同的自变量状况在因变量上造成的效应获得反映;其二,每个被试身上发生的作为因变量状况指标的行为或心理变化,必须有同等的被观察、被记录的机会。(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1随机分配随机分配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2实验误差研究者与被试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直接导致实验的结果受到干涉变量的影响.从实验者的角度说,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一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一是研究者对待被试的方式。被试方面引起实验误

7、差的主要途径也有两条,一是实验效应,一是反应的社会赞许倾向。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一)档案法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搜集各种现存资料,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档案法涉猎的资料,包括个人作品、档案记录、报刊文章、电视报道、统计资料等等。(二)调查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测验法和访谈法三种亚型。能同时进行大面积研究是调查法的最大优点.它的主要不足是研究缺乏控制,有时结果中会混进任意作答的资料,影响研究精确性。此外,社会赞许倾向对人们在访谈、问卷和测验作答时的影响,是调查法方法学上的另一严重问题。(三)现场研究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

8、、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其突出优点是能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使研究资料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所获资料真实,现场研究的结果常常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其不足也很显然。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是被动的,无法控制研究情境。同时各种偶发因素也易冲击研究过程,使研究难以系统化。(四)现场实验现场实验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现场实验使研究具有控制的特点,因而可以缩短研究周期,摆脱被动性。同时因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研究,被试行为真实性的优点得到了保持.现场实验的限制是对情境的控制是有限的,研究可能收到干扰。(五)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指在实验室制造一个模拟实际生活条件的环境,并在其中进

9、行有控制的实验的一种方法.模拟与实验室研究的优点是使人们可以在精密控制条件下,对有关问题反复进行研究.可以用以验证理论假设,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且所获研究资料精确、可信。模拟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不足,首先是研究情境的人为特征及被试的被研究意识,另一是单因素分析的特征.方法是为了研究服务的.最能实现研究目标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一)史前准备社会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推动社会心理学诞生的直接原因,是19世纪下半叶欧美大陆的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此外社会学与心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社会心理学最终成

10、为一个专门领域有了知识上的准备.(二)系统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1908年,在北美与欧洲大陆,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部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系统著作。这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三)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兴起1924年, 美国的奥尔波特(FHAllort)出版了较系统以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奥尔波特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迅速.奥尔波特之后,在社会心理学发展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与研究,包括理论、实验研究与技术三个方面。(一)理论发展(二)最主要的实验研究(三)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进展第二章印象与归因印象与归因

11、是人对周围世界最初的认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是直接以它们为依据的。第一节印象形成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自然特征上,通常是根据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将人们归类;社会特征上,是根据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社会角色来归类;心理特征上,则按照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们进行归类。(一) 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1社会刻板印象2晕轮效应(二)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三)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三、概化印象的形成安德森发现,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

12、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具体信息综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或概念。不同的印象形成模式:(一)加法模式(二)平均模式(三)加权平均模式(四)中心品质第二节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一、印象的定向作用(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阿希(1946)曾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验。心理学家陆钦斯(1957)运用文字描述材料做研究,都验证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二)首因效应的原因一种解释认为,最初获得的信息及由该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的印象形成过程中作用更大,因为最初接触陌生人时,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此印象也更为鲜明、强烈。而对后继的信息,人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对印象的影响作用下降。对于

13、首因效应的更主要的解释是认为对于后继信息,人们是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的。(三)近因效应的产生近因效应往往是由于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是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产生。二、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一)觉察者的情绪状况觉察者的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因而影响印象的准确性。(二)投射作用投射作用指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其另一效果是使人可以准确评价同他们相类似的人.(三)内隐的人格理论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1955)。

14、他认为,每一个人对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认为人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它品质。第三节印象控制与自我表现策略一、 印象控制的概念印象控也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二、自觉的印象控制自我表现策略(一)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社会心理学家艾根(GEgan)1977年根据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相遇的开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增加别人对于我们的接纳性,使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二

15、)自我表现的原则1角色获得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准确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途径是“角色获得”,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2相互支持(三)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琼斯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等五种.第四节归因一、什么是归因与归因理论(一)归因的概念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二)行为的原因行为的内因指存在于个人内部的原因,包括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能力、努

16、力程度等.相应的,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特征,就称作本性归因.行为的外因指与时间或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各种背景因素、机遇、他人的影响、工作的难度、特异性及其它非人为的因素等。相应的,如果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外部因素,则称作情境归因。(三)行为原因的稳定性心理学家维纳(1974)发现,学生在某项作业或考试上的成功或失败,倾向于将原因归于能力、努力、运气、和工作难度四种原因。这四种原因可以按照内外和稳定不稳定分为四类。维纳还提出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控制点是由罗特于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控制点的思想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有不同倾向的归因,即

17、对生活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见解.相信后果决定于自己在相关事情上的投入,相信自己对于事情发展与后果,称为内控者。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决定自己的状况,而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称为外控者。内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外控者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倾向于把责任推向外部原因,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被认为是不可取的。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内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外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二、归因原则(一)不变性原则海德(1958)认为,人对行为归因时,通常都使用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二)折扣原则折扣原则是凯利(1972年)

18、提出的.他指出:“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上就被折扣了。”(三)协变性原则凯利认为,人们时常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背景。该理论也被称为三维理论。从凯利的三维理论,可以引伸出因果归因时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三、影响归因的因素(一)社会视角(二)观察位置(三)自我价值保护在人的归因的过程中,对于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第三章态度及其测量第一节态度的实质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态度定义较为典型

19、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第二,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反应,起着指导性或能动性的作用.第三,将态度笼统看成是认知、 情感和意动成分的复合体, 它影响人们理解、感受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方式.本书定义是: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二)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成分构成。二、态度的特点(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三)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三、态度的维度(一)指向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指人对于态度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二)强度强度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

20、一指向对象的程度.(三)深度深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四)向中度也称向中性。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态度。(五)外显度也称明显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出的外露程度。四、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一)态度与情感(二)态度与意见(三)态度与价值观第二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二、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佩因罗德1983年,原则性地概括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他提出三个原则包括:(1)总的的态度预言总的行为;(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三、有关态度功能的进一

21、步研究(一)态度对社会理解的影响(二)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三)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四)态度的激励作用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行为与态度选择决定于有关行为和态度对于个人的价值.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一是态度,二是外部情境压力。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一、 学习经验与态度的形成环境刺激的重复,可使人对一定事物产生较为稳定的态度体验。如果新的刺激与既有态度的对象相联系,那么新刺激也可引起同样的态度体验.强化是影响态度学习的重要因素.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过程,同样影响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模仿性的观察学习,也是人们态度获得的一个途径。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社会心理学

22、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四个方面。(一)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二)自我防御功能(三)价值表现功能(四)认识功能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一)经验的情绪后果(二)需要的满足(三)知识(四)家庭(五)参照群体(六)文化因素第四节态度的测量一、瑟斯通量表瑟斯通1928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二、李凯特量表1932年,李凯特为了避免瑟斯通量表编制过程过于复杂,提出一种类似于瑟斯通量表,但更为简便的方法。三、语义差异量表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四、投射测验第四章态度的改变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

23、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第一节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一、 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一)依从依从指人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二)认同认同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个人情感存在与别人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三)内化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二、认知不协调理论(一)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假设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

24、廷杰于1957年完成的.该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二)认知不协调的条件与强度: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层次的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三)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三、平衡理论平衡理论是海德于1946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很相近。海德认为,相互

25、联系的事物组成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的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OX模型,来解释OX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第二节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一、 态度改变情境模型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二、 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一)既有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倾向研究发现,至少三个方面的心理倾向会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1。抗拒反应。2.心理惯性。3.“保留面子”。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我防卫策略主要有:1

26、笼统拒绝2贬损来源3歪曲信息4论点辩驳5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二)既有态度系统本身的特征1高强度态度难于改变2高向中态度不易变化3有强烈情绪基础的态度不易转变4与个人需要关联密切的态度不易变化(三)个人的个性因素1智力的影响2性格特征的作用3自我防卫倾向(四)个人同群体的关系第一,个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影响态度改变.第二,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影响态度变化。第三,个人对群体的看法或评价影响态度改变。三、传达者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传达者威信(二)传达者立场(三)传达者的目的指向(四)传达者的吸引力四、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信息的差异博克纳等人1966年研究发现,对于高权威的传达者,发

27、出的信息与个人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而对于低权威的传达者,则发出的信息与人们原有态度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二)信息对情绪的唤起(三)信息的倾向性(四)信息提供方式五、沟通背景方面的影响因素(一) 注意分散(二) 情境的强化因素第三节态度改变的方法一、沟通影响规律的利用(一)态度改变影响因素向方法的引申(二)“睡眠者效应”凯尔曼与霍夫兰(1953)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从长远眼光看,没有任何态度改变的努力是无效的。事实上,更多的时候,人们都是从普通人那里获得信息,并为其所影响。高威信与一般信息源所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减少。但低威信信息源所引发的态

28、度变化,反而随时间推移增加。实验证明三周以后,低威信沟通者引发的态度变化已与其它沟通者没有显着差别。这种低威信来源信息一段时间后态度改变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即称为“睡眠者效应”。)(三)信息的适当重复较为复杂的事物,重复可以增加人们好感。而对于较为简单的事物,重复则没有积极的效应。二、参照群体引导研究证明,群体的规范会对其成员上造成明显的参照效应,使人们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三、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不存在长期不一致的关系。因此,一种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

29、一)暂时性行为改变与过度理由效应研究证明,即便暂时性的行为改变,也会引起人的态度变化.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如果人的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给予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即额外增加了更多的理由,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过度理由效应”。(二)长期行为变化与新态度的形成通过建立新的行为去改变态度,是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四、角色扮演与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一)角色扮演(二)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增加主体与一定客体相互作用的水平,是诱发主体态度改变的一种有效方

30、法.五、自我防御回避原则与渐近策略(一)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回避原则自我防御回避的一个方法,是对人们既有的态度不要采取简单的否定立场,以防止提醒人们自己正遭到否定,激发其自我价值保护意识.(二)二步式渐近策略1“登门槛”效应与技术“登门槛效应”一词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2“低球技术”“低球技术”的具体做法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这两个技术的作用原理,在于接受一个要求之后,增加了人们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投入,使人们增加了责任意识,从而增加了人们对更大要求

31、的接受性。3“留面子效应”“留面子效应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三)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逆反心理”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心理技能。1超限逆反超限逆反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对外界劝导或影响所作的反向反应。3禁果逆反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心理学的大量经典研究表明,探究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类普通的行为反应,是人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生物适应意义的稳定需要.对一件事物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

32、物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将更多的注意转移到这件事物之上.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对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时,人就找不到充分理由来扼制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心理的平衡会朝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使人倾向于做出偷食禁果的行为.第五章人际沟通第一节沟通的意义与结构一、 沟通的概念(一)什么是沟通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二)语言与沟通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以实现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最有效和最精确的形式。1语言的沟通功能2言外之意3理解和误解二、沟通的意义(一)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二)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

33、维持相互联系1沟通是观念、思想、情感的交换过程2沟通是人与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方式(三)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就是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以及明天的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2自我概念的形成儿童通常将成人对于自己的态度、表情和反应当作镜子,从中看到自己是否可爱、是否漂亮、是否聪明、是不是好孩子等.心理学家库利称这种途径形成起来的自我概念为镜像自我。3预言的自动实现罗森塔尔(1968)曾经做过一个著名实验,揭示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存在着特殊

34、的“预言自动实现”效应。三、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的七个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等。(一)信息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二)信息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或情感等。(三)通道通道指沟通信息时采取的传达方式和途径。(四)信息接受人信息接受人指对信息源信息的接受人。(五)反馈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每一方都在不断地将信息回送给另一方。这种回馈过程称为反馈。(六)障碍沟通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七)背景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四、沟通的背景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一)心理背景心理背景指

35、沟通参与者的情绪或态度。(二)物理背景物理背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三)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一方面指 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另一方面指沟通情境中对沟通发生影响但并不直接参与沟通的其他人.(四)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指沟通者出生后所依赖的长期积淀起来的文化经验。第二节沟通的特点与类型一、沟通的特点(一)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三)沟通是一个过程二、沟通的类型(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语词沟通是指以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而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接触及非语词的声音及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叫做非语词沟通.语词沟通是沟通可能性最大的一种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

36、面沟通口语沟通指借助于口头语言实现的沟通。通常指面对面的口语沟通。而通过广播、电视等实现的口语沟通往往称作大众沟通。(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五)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个人自身内部发生的沟通过程称个人内沟通或自我沟通。自言自语是最明显的自觉的个人内沟通过程。广义的人际沟通包括一切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的沟通。狭义的人际沟通特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六)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以小群体为背景的沟通就是小群体沟通。小群体通常指具有某种特殊职能,3人以上、9至13人以下的群体,如班组、家庭、最高决策集团等称小群体.大众沟通也称大众传播,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实

37、现的信息交流。第三节身体语言沟通一、 身体语言的特点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称为身体语言沟通.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即人际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具有如下特点:(一)广泛性(二)连续性(三)不受环境的限制(四)跨文化沟通(五)简约性二、目光与表情(一)目光(二)表情三、身体运动与接触触摸被认为是人际交往最有力的方式.每一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四、姿势与装饰(一)姿势(二)装饰第四节人际空间与沟通一、人际空间需要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直接反

38、映着彼此相互接纳的水平。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二、人际距离与沟通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的近范围是身体的充分接近或直接接触,只限在情感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个人距离是朋友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社交距离则用于正式社交场合.沟通中保持的距离变成社交距离,意味着沟通不带有任何个人情感联系的色彩。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47英尺。公共距离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15

39、英尺。三、个人空间位置与沟通随着沟通过程中所保持的距离不同,沟通也会有不同的气氛背景。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直接导致沟通者具有不同的沟通影响力。第六章人际交往与人际吸引第一节人际交往的概念一、什么是人际交往(一)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亦简称交往。 从动态的角度说, 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社会角色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社会角色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合作而履行社会角色,执行个人的社会职能。由于这种过程所产生的情感联系尽管

40、是这一过程自然的结果,但它仅仅是过程的副产品。人际情感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相互接纳和支持的友好情感。二、交往的意义(一)交往与个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与其照看者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所形成的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其心理乃至身体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最新的科学研究还揭示(TMoore,1968;AMurray,1975), 不只父亲可以代替母亲的作用,成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有效的情感支持力量。其他的照看者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二)交往与心理健康(三)交往与幸福三、交往需要的有限性人际交往需要有限。(一)独处需要人身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需要。一方面,人需要获得

41、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需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二)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最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多的社会接触所造成的独处经验的缺乏,也同样会使人产生焦虑情绪。第二节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他们分别是印刻、本能需要和条件作用(学习).一、印刻印刻现象最初是由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洛伦兹(KLorentz,1935)发现的。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

42、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做印刻。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阶段的特有学习方式。二、本能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它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三、条件作用条件作用是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最主要途径.四、不同交往需要形成途径的协同第三节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自我价值肯定需要(一)自我价值感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二)社会比较1意义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评价,以及对人、对事、对物所持有的看法,常常是不确定的。人

43、们要想在这些方面作出明确的判断,必须通过将自身的状况与他人的状况进行比较,亦即通过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2对象与过程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二、安全感确立需要(一)生物安全感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二)社会安全感三、自我的超越(一)社会比较的危机社会比较也可能给人带来危机,即人只倾向于关注与维持既有的状态,而不能将注意力投注于发展.以致使每一个人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危机。人们的社会比较有明显的维护自尊的倾向.(二)社会比较的扩展社会比较范围最为直接的扩展,是不仅进行自己所属的小群体的比

44、较,同时还实行不同水平的跨群体的比较。另一个扩展社会比较的途径是扩展交往的范围.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社交上的姿态越是退缩,他的社会比较范围也越是可能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自我比较的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人永远不会失去进取的目标。第四节人际吸引的条件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一、熟悉(一)熟悉引起喜欢(二)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二、个人特征(一)才能1才能与人际吸引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2犯错误效应才能出众但是有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二)外貌吸引力1外貌与交往2外貌的晕轮效应(三)个性品质1安德森的研究2真诚原则三、相似与互补(一)相似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二)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三)相似与互补的关系1相似与互补的协同2相似与互补的不同作用四、爱情(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喜欢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一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爱情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构成。1依恋;2关怀与奉献;3亲密(二)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第七章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策略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