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验收(二)(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生产力的进展 B争霸战斗频繁C思想文化富强 D社会动荡变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通过“乱井田”可知随着生产力的进展井田制遭到破坏,社会面临着变革的冲击;“百王礼乐散寒烟”指的是旧的体制遭到破坏,战乱不止。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的后果是()A促进了经济的迅猛进展B加剧了农业经济的分散性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
2、田大量开垦,冲击着井田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答案D32006年连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走到了终点,农业税最早始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是最早征收的农业税。答案A4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是()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进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毁灭奴隶制残余解析春秋时期随着私田的开垦,井田渐渐荒废,政府收入削减,为了增加收入,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向国家交税,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仆人对土地的占有,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5下图中的虎符是秦国的()
3、A户籍证明B调兵凭证C赋税收据D重量标准解析图片反映的是秦国调兵用的凭证虎符。答案B6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了战斗的兵源废除了旧贵族特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加强了秦军战斗力“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材料反映的是“军功爵制度”,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取代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使一批军功地主消灭,成为秦国统治的阶级基础。A项正确;保证兵源的政策是“什伍制度”。答案A7“商君遗
4、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乐观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生产乐观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把握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加军队的战斗力解析从材料中的“家贫子壮则出赘”可知有利于户口数的增加,而当时征收赋税是按户征收,故C项正确。答案C8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D进展农业生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规定按户征收赋税,商鞅鼓舞
5、分家立户的目的在于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B9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中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表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民族团结 B民族公平C民族卑视 D民族自决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从材料中的“非我国人”“设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等可知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民族卑视政策。答案C10电视剧北魏冯太后叙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冯太后布满传奇的一生。这部电视剧不行能消灭的镜头是 ()A冯太后研习儒家经典B孝文帝倾听冯太后的教导C冯太后
6、病逝于洛阳D冯太后斥责保守派贵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识记力量。迁都洛阳是孝文帝亲政之后的行为。冯太后病逝时,北魏尚未迁都洛阳,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11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主要缘由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B南北对峙的形势C民族冲突的激化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解析北魏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实际上是学习汉族封建化的经济形态,所以主要缘由是受中原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答案D12“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学问迁移力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
7、洛阳,符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答案D13有人在看到洛阳风貌后大发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面貌的转变是()A东汉建设的结果B曹魏建设的结果C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D隋唐时期经济进展的结果解析通过“自晋宋以来”可排解A、B两项,“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更适合南北朝时期的状况,排解D项。答案C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转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融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分析比较力量。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孝文帝改革则
8、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这是二者最大的相同点。答案B15民族融合的含义是()A各民族间人民杂居相处B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展C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D各民族人民相互通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民族融合概念的理解。民族融合是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展的历程。答案B16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在目的上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条基本全都()A嘉奖军功,按功授爵B废分封,行县制C为田开阡陌封疆D“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分析比较力量。无论是保甲法还是“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都是统治者加强人民间相互监督,加强对人民把握的措施。答案D17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疆百姓“家
9、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憧憬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解读材料猎取信息的力量。“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反映了北宋王朝靠搜刮民脂民膏供奉辽和西夏来求苟安的屈辱行为,正确;从“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可以看出,诗人将国富兵强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与北宋王朝的积弱积贫、边患严峻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比,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18北宋司马光在向神宗皇帝进奏弹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行共器,若寒暑之不行同时。”这主要是由
10、于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B用人不当,消灭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题干材料反映了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冲突,其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这正是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致。答案D19“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针对上述现象,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措施是()A对官僚子弟推行“恩荫”制度B择优录用官员子弟C废除以诗赋词章取士D增加经义策论的考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的“恩荫”制,为转变这一积弊,王安石择优录用官员
11、子弟。答案B20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它限制大商人把握操纵市场它能稳定物价和调整市场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A BC D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对市易法的理解。由材料可知市易法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平抑物价,打击不法大商人囤积居奇的行为,同时从“半年出息一分”可知能增加政府收入,D项正确。答案D21提出“宜新弘远之规”、“期与物以更新”,主见以中华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是()A拓跋宏 B耶律阿宝机
12、C成吉思汗 D忽必烈解析从题干中的限定词“在全国范围内”即在统一的中国内进行改革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只有D项符合要求;前三者都未实现全国的统一。答案D22把自己看做是“耿耿于迅飚之中”的“孤焰”,“自知身后必不保”却毫不退缩,反而加快改革步伐,声称“诸公宜及仆在位,做个一了百当”的改革家是()A商鞅 B王安石C李悝 D张居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有名改革家的了解状况。从题干材料的提示中可知D项正确。答案D23张居正被称为“救时宰相”,主要是由于()他在内外交困的危局中挺身而出他实行的措施切中时弊,成效显著他的改革得到了统治者的拥护他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的利益A BC D解析张居正改革触犯了大
13、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不能说得到了统治者的拥护,其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行能是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的利益,排解。答案B24“改革是一场政治革命”,下列改革与变法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商鞅变法庆历新政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A BC D解析政治革命就是革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适合生产力进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转变了社会性质。答案A25下列改革或变法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是()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C吴起改革 D商鞅变法解析管仲改革发生在春秋时期,它是奴隶主贵族为了富国强兵,适应争霸战斗的需要而进行的奴隶主阶级的变法,它没有转变齐国的社
14、会性质。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行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是也。”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正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
15、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缘由何在?(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16、?(3)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凄惨结局的缘由是什么?你从中可得到什么生疏?解析本题以商鞅变法的材料为依托设置三个问题。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题的力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材料,结合教材所学学问及题后的设问综合作答。留意:答案组织要语句流畅,言简意赅。答案(1)法家思想。秦孝公的支持,商鞅赏罚分明,公正无私。(2)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加;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3)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猛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生疏: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改革不行能一帆风顺。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
17、子之慈圣仁俭,得一二明智之臣与而谋之,天下积聚,可如文、景之富;制礼作乐,可如成周之盛;奋勉威烈以耀名誉,可如汉武帝、唐太宗之显赫;论道德,可兴尧、舜之治。然而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行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此甚可叹也。欧阳修集材料二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欧阳修上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王安石提出的基本主见是什么?其真
18、有用意是什么?(3)简要说明两段材料在内容上的相像之处。指出当时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建议都未被接受的主要缘由。解析回答第(1)问时可从材料中列举的古代的明君圣主得知范仲淹是要宋仁宗学习古代帝王,力行改革;回答第(2)问要从材料中概括信息,得出托古改制的用意;回答第(3)问要留意二者的共同之处。答案(1)目的:建议皇帝学习古代帝王,实行得力措施,振兴宋王朝。(2)主见:崇尚先王之道(法先王之道)。用意:托古改制。(3)相像之处:都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北宋王朝存在的严峻社会问题,都提出了改革的建议。缘由:以宋仁宗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拒绝变法;大官僚大地主的阻挠。28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
19、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毁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力之衰兆已见。依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力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
20、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学校本国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二者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生疏的异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学问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化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缘由。解析第(1)问可从两段材料中分析其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异同;第(2)问中的立足点可从材料中得出材料一站在了以汉族为中心的角度看鲜卑族的进展的角度,材料
21、二则站在了中华民族进展的立场上;“缘由”可结合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族观念渐渐形成的历史背景作答。答案(1)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肯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向汉族封建王朝模式的转换(或汉化、封建化都可)。异: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过大于功,改革中蕴含着危机;盲目的汉化的过程中鲜卑族的勇武之风变为汉族的文弱之风,激化了内部冲突,是导致北魏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加速了北魏的衰亡。材料二驳斥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衰败的观点,认为孝文帝是历史上的大改革家;改革功大于过,改革革除了鲜卑陋俗,促使北魏走向文明和强盛,促进了北魏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和北方的民族融合;改革是隋唐制度创新的源头,对中国进展贡献巨大。(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进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进展的角度。缘由: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提倡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公平,这些思想必定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点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