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关键指标体系研究_胡少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665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9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关键指标体系研究_胡少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关键指标体系研究_胡少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关键指标体系研究_胡少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4Sharing Experience经验研讨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6 期2017 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论述,党的二十大已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上海地铁于 2018 年提出“三个转型”战略,全方位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更为全面、准确和有效地评价和展示上海地铁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现行的各类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规模、运营、安全和企业绩效管理等指标,在一体融合、数字智慧、绿色低碳、财务经营、产城支撑和综合影响等新领域占比较少、重要性不高、或为空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

2、文将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及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与特征的解析为切入点,构建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并通过可对标指标的评价分析,客观反映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一、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纲领、以交通强国建设提出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骨架、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战略与方向为导向、以其它行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为参考、以上海城市与上海地铁的“卓越”发展目标与不断发展的需求为根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关键指标体系研究文:胡少峰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文以上海城市与上海地铁的“卓越”发展目标为根本,全面解

3、析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涵盖安全保障、优质服务、高效运转、绿色集约、经济效益、综合影响六个维度的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研究筛选出核心关键指标,并与国际和国内一流轨道交通标杆对标分析。本,全面解析提出“本质更安全、服务更优质、运转更高效、生态更绿色、效益更优良、影响更广泛”的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内涵,并研究明确其具体特征表现如下:一是本质更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必须具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能力,保障乘客、员工、公众和系统的安全。具体特征为常态运行更稳定、突发应灾更韧性、装备技术更可控。

4、二是服务更优质。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从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两大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功能本质出发,实现为乘客提供更优质运输服务,使乘客获得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乘客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具体特征为出行更便捷、行程更舒适、服务更温馨。三是运转更高效。高效是对供给效率的要求,充分利用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优化升级,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衔接转换效率、管理效率和运输服务的总体效率,发挥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达到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的更好匹配 12,实现运行更顺畅、管理更有序、系统更智慧、运转更高效。具体特征为利用更高效、系统更智慧。四是生态更绿色。绿色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

5、环境的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推动形成更绿色节能的轨道交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集约化水平,实现规划、建设、运维的更低碳、更节能、更集约和更环保。具体特征为能耗更绿色、资源更集约、方式更吸引。五是效益更优良。经济效益是对交通投入产出比率的要求,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模式,实现成本更可控、经营更多元、收支更平衡、效益最大化。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串联国土空间、引导城市发展、升级服务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特征为经营效益更优良、产城支撑更有力。六是影响更广泛。综合影响体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公益属性,始终坚持为人民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输服务。“强品牌”、“树文化”,使城

6、市轨道交通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以卓越引领为导向,始终带领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前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体特征为公益属性更突出、品牌文化更有影响力、综合实力更一流。二、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构建(一)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以“本质更安全、服务更优质、运转更高效、生态更绿色、效益DOI:10.14052/ki.china.metros.2023.06.00845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6 期经验研讨Sharing Experience更优良、影响更广泛”的上海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安全保障维、优质服务维、高效运转维、绿色集约维、经济效益维、综合影

7、响维”六个维度的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图 1)。图 1 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表 1 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序号指标维度特征表现关键指标选取原因1安全保障常态运行更稳定伤亡率反映人员安全水平2责任事故率反映事故水平3列车服务可靠度反映关键设施设备可靠度4突发应灾更韧性多路径多方式连接率反映系统韧性5运营恢复时间反映应急保障能力6装备技术更可控核心装备技术自主化率反映核心装备技术安全可控性7优质服务出行更便捷站点覆盖率反映覆盖便捷性8平均通勤时间反映总体通勤便捷性9多式联运量占比反映不同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便捷性10行程更舒适正点率反映准点舒适度11中心城市高峰小时平均发车间

8、隔反映等候舒适度12平均换乘时间反映换乘舒适度13环境舒适度反映环境舒适度14服务更温馨乘客满意度服务总体服务满意度15无障碍化率反映服务文明程度16高效运转利用更高效平均满载率反映总体运行效率17列车完好率反映关键设施设备效率18司机生产率反映关键岗位人员工作效率19系统更智慧智慧化率反映智慧化水平20绿色集约能耗更绿色车公里能耗反映能耗水平21车公里 CO2 排放量反映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22资源更集约单位增加值能耗反映资源效能23方式更吸引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反映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吸引力24经济效益经营效益更优良成本回收率反映经营效益25产城支撑更有力TOD 指标/指数反映产城支撑水平2

9、6综合影响公益属性更突出票价支出占居民收入比反映公益性27品牌文化更有影响品牌价值(行业)反映品牌价值28综合实力更一流国际/行业组织内排名反映综合实力(二)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依据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的维度设定、特征表现及关键指标选取原则,从“安全保障、优质服务、高效运转、绿色集约、经济效益、综合影响”六大维度中遴选出 28 个关键指标,如表 1 所示:三、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对标评价本次研究中设定的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可以采取国际、国内一流轨道交通标杆对标来计算指标值。标杆值选择方面,选择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相对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当年或较近年度的均值作为标杆值。

10、基于 2021 年 COMET 数据及部分 2022 年数据,对可对标的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标分析,呈现上海地铁相关关键指标的国际水平:伤亡率指标为 40 次/亿人次,国际排名46Sharing Experience经验研讨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6 期第 7;列车服务可靠度指标为 877万车公里/件,国际排名第 7;正点率指标为99.98%,国际排名第4;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指标,上海地铁 10 号线达到 100 秒,同制式国际排名第 4;平均满载率指标为22.3%,国际排名第 7;完好率指标为 91.03%,国际排名第 11;全员生产率指标为 24.88 人次/人工时(运营服务人员),

11、国际排名第6;司机生产率指标为 0.573 列小时/人工时(非 UTO 线路),国际排名第 3;车公里能耗指标为 3.51 度/车公里,国际排名第 11;成本回收率指标为 49%,国际排名 12。另外,站点覆盖率、乘客满意度、行车责任事故率、车公里碳排放量、票价占居民收入比、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和 TOD 指数等关键指标由于统计口径不统一、边界条件不明确或仅部分城市地铁统计指标数据等因素,目前暂不作为国内外主要对标项,但可参考城市、行业或企业自评情况进行自比对标,反映上海地铁自身在这些指标上一定时间段内的总体趋势水平:站点覆盖率,上海中心城区 2021 年站点 800m 覆盖率达 59.22%,

12、站点覆盖水平较高,但与国际标杆城市地铁如东京(站点 800m 覆盖率 88.33%)还有一定差距;乘客满意度,上海地铁总体处于满意与较满意之间,指标从 2012 年的 85.58%上升至 2022 年的 88.35%,其中最高值达 89.09%(2019 年),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行车责任事故数和事故率,两项指标上海地铁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碳排放量指标,上海地铁从 2011 年的 1838g CO2/车公里持续下降至 2021 年的1540g CO2/车公里,凸显了上海地铁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票价占居民收入比,目前国内外城市地铁均不直接统计该指标值,但可从票价水

13、平和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上进行分析。通过对2013-2022 年上海地铁平均票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对比,十年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4.22 万元增长到了 7.96 万元,达到了近 90%的增长。而上海地铁平均票价仍保持在 4 元附近,几乎无增长,体现了上海地铁一贯公益至上理念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地铁运营成本回收的压力与挑战;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上海地铁从 2012 年的 36.6%逐年上升至 2022 年的 73.2%,已成为上海市最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TOD 指数,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轨 TOD 指数报告(2022),在成网城市排名中,上海排名

14、第二。通过对可对标关键指标的综合分析,上海地铁在基础规模上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安全保障、优质服务、绿色集约、综合影响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国际标杆地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效运转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列车服务可靠度、运能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效率指标方面还需要持续改善;在经济效益上表现不佳,主要受较低票价水平及经营范围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还需继续加强增收节支、降本增效等措施,保证上海地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思考本文研究在现行各类城市轨道交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从新维度切入,构建了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体系,首创研究了智慧化、一体化、品牌影响等新指标,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行业

15、发展的空白。但正如高质量发展没有最终时,只有进行时一样,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和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关键指标的研究上,还需国家、行业和企业各方协力,持续优化完善。为此,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与思考:一是建议动态调整关键指标体系架构和具体关键指标的设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不同阶段与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需求和内容不尽相同。建议在关键指标体系的架构、具体指标的选定和权重分配方面始终贯彻引领性、代表性、时效性等原则,动态调整,以适应行业和上海地铁发展的形势。以本研究为例,关键指标体系就舍弃了规模维度的具体指标,以响应国家和行业对城市轨道交通由做大到做强的战略转向。在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

16、标体系国家综合指标“便捷”特征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为内涵更丰富的“优质服务”维度进行指标设定。二是建议持续深化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指标研究。多路径多方式连接率、(地铁)平均乘行时间、多式联运量占比、换乘时间/效率、环境舒适度、无障碍化率、智慧化率等指标,目前在国标或COMET 指标中暂无明确定义,但却强相关交通强国建设、行业发展方向及上海地铁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领域和重点突破点,如网络韧性、自主安全、一体融合、数字智慧、创新发展、绿色低碳、精细化服务和综合影响等,需要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研究,重点研究创设可采集、可对标的新指标。建议针对这些类型的指标开展继续深化指标研究,有效解决部分关键指标缺失或难以统计测算的现实问题,更好地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