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的定义精品文档文学的定义(狭义)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文学接受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文学接受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接受。文学欣
2、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
3、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共鸣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
4、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分为三种:语象(非描摹性);形象(描摹型);意象(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文学形象的特点: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语象是由各种语言用法所创造的、非描摹性的、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语言形象”。语象是一种因语言修辞激发了人的想象,存在于感受中的形象。狭义的文学形象,专指能够引发视觉联想和想象的描摹性形象,其特点在于通过语言的描绘,使人联想到某种物像。意象 在文学理论中,意象指的是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即表意之象。“象”因“意”生,“象”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 (教材P.33)文学形
5、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要求创作者和接受者都须在语言文字方面具备一定知识。 (2)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还意味着接受者必须具备将概念性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语象的能力。 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是指文学可以借助语言符号,把那些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情绪、情感、思绪、感受等等,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概括性文学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但是又必须包含大于这种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使其具有大于其本身的蕴意,即具有言外之意或象外之象。 形象不仅是文学的
6、表现形态,而且也是文学传情达意的“语言符号”,具有所指性和隐喻性。 文学的主体性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虚构方式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的情感、一直所支配的意识现象。文学艺术中主体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理想引导着虚构的具体进行,从而形成虚构和想象的个人特征,由此所形成的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主体性。 创作动机 动机指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动力,即导致行为发生的主观意图。文学创作的动机是指促使创作欲望和创作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动力。文学的审美性是指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文学审美性表现:语言形式的美;
7、以文为戏的自娱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风格的基本涵义是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独创性。艺术构思指创作主体以想象的方式,对创作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聚成一个体现了创作意图的艺术整体的思维过程。构思的具体目标是孕育形象、酝酿意蕴和安排结构。创作个性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创作个性直接影响和规定着文学创作的个人化程度,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有无创造性
8、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象化“对象化”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最初由黑格尔提出,他用这个术语来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对象化”的唯心主义含义,揭示了社会实践才是主客体关系变化的基础。文学创作的对象化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把握生活材料,将外在于自己的生活材料,成为表现作家人生感受对象的过程。对象化的过程即主体与生活材料发生深刻遇合的过程。母题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说:“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是“能在民间传说中辨认出来的民间故事的最小单元”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份、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等,以及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幻化、离魂、闺怨、复
9、仇等。原型 荣格心理学术语,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文学理论意义上的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比如英雄、大地母亲、魔鬼、月亮、香草、石头等。原型具有整合现实经验和调动接受心理的功能。艺术触发在创作动机的驱使下,现实生活的某种因素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使之进入创作实践的过程。从时间上讲,艺术触发可以分为当下的和长期的。灵感创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导致感悟和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表现形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有着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以及动静相济性
10、等特征。互文性互文性又译为“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的提出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人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摹仿最初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摹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再创造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是指,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身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情感以及艺术形象。于是,读者的接受就有了个人的特点,作家
11、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也因此不再是外在于读者的对象,因为鉴赏融入了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本来是作为欣赏的对象,现在却与读者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阐释所谓阐释,是指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批评的阐释是一种渗透着抽象思维的科学理性活动。它要在仔细阅读、玩味、领会之后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说明、归纳、推导、演绎。这就使批评从感觉的范围转到思想的范围。“惯例”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时候不自觉地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文学惯例”实质上包含着这样一些规范:第一, 文学总是要呈现形象的世界,这种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第二,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三,文学蕴含着
12、独特而又无限的意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学鉴赏的性质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文学鉴赏的再创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对形象的补充和丰富。b、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与增添。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从根本上讲,鉴赏不属于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审美活动。在文学鉴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可以说,情感性是文学鉴赏的最主要特征。文学批评、文学欣赏联系区别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一种认识性的接受活动。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学欣赏是对作品的审美感受,而文学批评则是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科学
13、判断。批评的本质不表现在个人喜好上,不满足感觉和直觉,它要对作品做出理性的判断。文学批评的二重性: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批评的职能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文学鉴赏;创造和鉴赏都是对对象的一种审美把握。文学批评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为前提。不经过审美,没有对形象的审美感受,批评就不能进入文学世界,任何评价与判断,都无从说起。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14、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独创性。文学风格是创作个性相对稳定的表现,显示了一个作家在题材选择、形象创造和主题提炼上的个性特点.当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取得了鲜明而稳固的表现形态时,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风格言意矛盾三种表现“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即“意”丰“言”寡、“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用禅宗的语言来说就是,“才涉唇舌,便落意思,尽是
15、死门,终非活路”。原因在于“在思维中最常使用的元素是词”,“思维和语言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言意矛盾的三种形态,说明文学语言活动必须克服两种困难:克服文学传达过程中的言意矛盾。讲究语言修辞,对日常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强化文学语言的表现性和形象性,都是文学摆脱这一困境经常采用的言说策略言意矛盾发生在感受和思想生成的过程中。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以它所负载的文化蕴涵,以语言本身固有的结构和逻辑,影响、规范和限制着个人意识的发生。只有面对现实,投入生活,坚守、执着于个体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才有可能走出这种困境。影响接受的三个要素期待视野;群体接受;艺术惯例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
16、“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群体接受:群体接受是在一定社会心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推动下,在一定时代文学风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下形成的。和个体接受相比,群体接受具有公共性和沟通性等特点。个体接受:是指读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所接受到的内容受读者的接受需要、生活阅历、文素养以及接受心境的影响和制约。艺术惯例:惯例是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
17、成的规范。艺术惯例体现为每一个艺术门类系统都是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品来呈现的一种结构形式。所有不同的艺术门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惯例。创作个性形成和两个因素有关:创作实践;作家的个性。创作个性表现: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上的个性化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作家的艺术表现和形式创造文学批评标准所谓美学标准,是指在评价文学作品时,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原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所谓历史标准,评价文学作品时要看其是否体现历史的真实风貌,是否反映了历史进步要求,是否体现历史的进步趋势;作为批评家,是否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历史视野和科学的
18、历史眼光。思想标准是衡量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采取艺术标准的批评包括:文体批评。艺术形象的批评。意蕴批评。艺术真实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三种要素相互渗透,交融统一,体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亦体现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文学这种意识现象和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定。艺术真实因此可以概括为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上述三种要素的统一;而文学的真实性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文学欣赏的特点即“积极性”的体现读者与文本是审美
19、关系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丰富形象。实现了接受活动的再创造。文学的接受过程文学的接受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审美期待预设;审美格局调整;审美空白填补;审美意象生成.审美期待预设:读者持一种“在半路上迎接作家”的积极的姿态,求得与欣赏对象相近的心境。期待预设的动机:a、补偿性动机b、求知性动机c、审美创造动机 审美格局调整:调整读者的审美心理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和矛盾。调整趣味上的“偏食”。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审美空白填补:文学作品是一个“召唤结构”,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将这些空白填补起来。“召唤结构”虽然给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相当的自由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20、读者可以任意想象。审美意象生成:进入真正的阅读则要促成读者的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意象的生成要经历审美的感知、体验和判断的过程,即读者使语言形象“活化”的过程。审美意象的生成大致说来要经历三个阶段:A审美感知。B审美体验。C审美判断。语言艺术的特点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的心理生活。一方面,文学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形象符号传情达意,使那些难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情绪、感受获得一种具象化的表现。另一方面,文学又可以直接展示思维活动特别是理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传达那些只能用语言才能确切表达的思想认识。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
21、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形象语言的特点“形象大于思想”。文学形象蕴意的丰富、复杂、多义、含蓄,不是用几个抽象的概念就可以说清楚的.因为文学形象在表现思想感情上有模糊性的特点,读者可能也可以在接受形象的过程中,补充、发挥和丰富文学形象的内涵,获得与作家本意不尽一致的思想认识。文学批评基本特点 以文学欣赏为基础;运用某种文学理论;具有阐释性 文学批评意义评价作品,引导读者;批评对文学创作具有调节作用;批评活动能够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进行文学鉴赏的条件鉴赏客体的“召唤结构”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
22、与空白。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他已有的各种经验、知识、趣味、能力,都会影响他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使读者的鉴赏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对应关系。文学欣赏关系的确立,要求鉴赏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即“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之间,应该有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隐在的读者。隐在的读者:是指作者设想的能够按照作者创作意图、理解作者本意,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实现的读者,即作品问世后,可能出现或应该出现的读者。写作动机决定作品中“隐在的读者”存在,作品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存在,作家的选材和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存在。广义的文学观中外古代曾把一切用文字
23、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所以又称为文化的文学观狭义的文学观是指通过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即审美的文学观心理个性与创作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个性,区别仅在于个性的外露与隐蔽。创作个性的形成则取决于创作实践。政治对文学影响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政治是评价文学的维度,而非文学本身.政治是文学活动的思想维度之一;政治影响作家审美理想的建构;政治影响读者的文学接受。艺术构思中的想象的特点艺术构思的想象需要以现实生活的经验和材料作为想象的基础。艺术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与限制,它可以穿梭于古今之间,可以在瞬间之
24、中把握。想象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活动。想象具有推动构思深化的功能,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都是在丰富多彩的想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情感推动、引导着想象的展开情感影响着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情感也是文学创作理解人生、判断价值的尺度。 灵感:创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导致感悟和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表现形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有着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以及动静相济性等特征。“文变染乎世情”从积极的一面说,社会心理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消费-生产:艺术生产与文学接受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彼此渗透的关系,实际上成为调节文学创
25、作与社会文学需求关系的杠杆,促使文学必须始终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消极的一面来说,社会心理对文学的需求包含着多种动机,其要求与选择有许多未必与文学的审美特点相一致。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以持久、深刻和内在见长。 哲学思潮的演变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面貌。 伟大的作家都会自觉地从哲学中汲取思想营养。 文学对具体事物的表现必须要有超越描述对象的哲学意识。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1)政治要求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必须有利于社会的运作。 (2)在政治影响下,文学对生活的表现与评价都融含了政治的和经济的测度,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审美。 一般来说,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然而它
26、对文学活动却有根本的制约性 :经济基础的变更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宏观面貌和基本属性 文学的发展演变不会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不平衡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某些艺术样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而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逐渐式微甚至消亡。 在同一时代,某些物质生产水平较低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成就,超过了物质生产水平更高的国家或民族。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审美性: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义,关注人的价值的特点。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特点和表现领域来说。从审美关系来表现和理解和表现人和人生,使文学展现一个唯有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领域。 审美性使文学具
27、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一个感性的、形象的世界。第二个层面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文学是人学”的两个含义: a.表现人生的意义和人的价值,是文学的深层蕴含 从形象到意蕴之间 文学表现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b.文学表现了概念语言难以表现的人生体验唯有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世界, “说不可言之理,述不可述之事”。* 教材P.13 康德区分的“内感官”和“内部经验”言意矛盾(1)在文学言意传达过程中,“意”如何实现向“言”的转化讲究语言修辞,对日常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强化文学语言的表现性。“陌生化”。(2)在感受和思想生成的过程中,语言成为横亘在人与世界、感官与实在之间的一道屏障面对现实,投入生活,坚守、执着于个体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和感受。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又译“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话语是指在言语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形态,其特点在于将特定的文化知识转化成语言形式,以其意识形态内涵成为对人们的思想交流具有支配和规范作用的语言单位或文化代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