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教学文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850923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教学文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教学文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教学文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教学文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教学文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地缘中缅地缘分析(一)说到中国的西南边境,可以说西有缅甸,东有越南,当然中间老挝也有一小段相连,不过这是个只有几百万人的内陆山地国家,人微言轻,目前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不大,所以分析重点放在缅甸和越南上。缅甸对于中国的印度洋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按照一般的想法,中国应该对缅甸有积极的渗透才对。而1949年以后,中缅关系也的确不错,目前中国也有意在缅甸间接控制一个印度洋上的港口,以缩短海上运输线(其中的战略意义也不言而喻)。在中缅签订正式边境条约之前(1960年),中国对于与缅甸的那些争议领土提出主权要求的理由要比藏南充分的多。(藏南的主权要求算是间

2、接的,即北京控制了西藏,然后通过西藏在藏南的历史存在提出要求。而中缅过境的争议区,当地的部族是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策封的)。之所以没这样做,原因很多。一是政治上的。当时中国需要盟友,而缅甸对于中国突破西方的封锁有着重要的地缘作用;二是法律上的。中缅之间关于边境的法律文书,是由中央政府与缅甸方直接签订的。当时的中国的政治代表是清政府,缅甸方则是英国。现在的政权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与清朝是继承关系。因此不大可能象对于中印边境那样,通过否定西藏政府的合同主体地位来证明合约无效的目的。当然如果实力足够,这些“国际法”或“国际惯例”也可以成为一张废纸。就象中国有能力将外国势力逐出中国境内,那些“租界”合约自

3、然也就可以被认为是前政府订立的不平等合约,而一概不认。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去要求,或者说是放弃了的争议地区,更多的是综合考虑下来不得不放弃的。这其中,地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按行政区划,缅甸被划为“7省7邦”,7省基本位于伊诺瓦底江中下流的平原地区,再加上从泰人手中夺取的马来半岛北部的那条狭长地带。我们知道缅甸的主体民族是缅族,5700万人口中缅族占了2/3。事实上缅族就主要集中在这七个省。这七个省大致等于所谓的“缅甸本部”(英国人入侵缅甸时认定的缅甸核心区)。这有点象依明朝十八省所认定的“中国本部”(在里,称之为“中国核心区”)。既然有了核心区,那当然也就会有边缘地区了。中国的边缘地区在哪里,我

4、们已经做过很多分析了。而缅甸的边缘地区就是那七省以外的七个邦了。当然不管是“核心区”还是“边缘地区”现在都是处在同一个国际政治主体之下。所不同的是,中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两部分的统一和整合的。而缅甸是依靠外力,也就是英国人的力量来完成所谓“统一”的,因此在英国人走后,缅甸本部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两部分的整合工作,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同样的”统一”工作,英国人也帮印度做过。所不同的是,也许英国人对印度的“感情比较深”吧,在他们走之前搞了个印巴分治的方案,将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尽最大可能的分开来了。这样做表面上是为了印度好,实际上是让矛盾永无解决,进而“分而控之”的用心。最起码缅甸本部还是有可能

5、依靠各种手段,融合境内的边缘地区(比如他们在果敢做的事);而印度则需要无休止的面对西北方的巴基斯坦的威协。我并不认为巴基斯坦当初留在印度境内矛盾会少些,但这最起码留下了从内部解决的可能性。而现在印巴关系不得不面对全世界几乎所有主要政治力量的插手(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和中国一样,缅甸的边缘地区也就是那七个邦,基本是围绕在缅甸本部周围的边境地区。不过有一个邦,也就是“孟邦”正好卡在伊诺瓦底江流域那六个省,和马来半岛北部那个突出部之间。相信无论是谁站在缅人的立场上都会视之为眼中钉。事实上孟族人是缅甸本部最早的土著民族,在缅族人的压迫之下,他们已经只剩下西南角的那一点狭长空间了

6、。也许缅人可能给他们一点生存空间,毕竟这剩下的130万人并没有可能真正从缅甸独立出去。不过在缅甸从泰人手中夺取了马来半岛北部的那一条狭长的突出部后,孟人的存在就显得很突兀了。因此有传闻说孟人受到了缅族的残酷对待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孟族人也象其他的邦那样拥有自己的武装,但从地缘和实力的角度来看,并不十分看好。缅甸本部本身可以是一个地理名词,也可以是一个政治名词。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为缅族人。应该说缅甸本部占据了缅甸最为肥沃的土地,包括那条伸入马来半岛的突出部(海权意义重大)。而其他的邦大多数者处于山地高原地区,生存环境远不如在冲击平原上的缅族。注意与中国接壤的两个邦,那将是分析的重点。 缅甸与中国

7、接壤的两个邦分别是“克钦邦”和“掸邦”。掸邦主要是因为那四个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四个“特区”,特别是果敢。当然在此之前,金三角的主人“坤沙”也正是活动于此。在史泰龙重出江湖的第一滴血4 中,克钦邦的武装力量被塑造成为帮助美国人反抗暴政的自由战士。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在后面的分析中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中国和缅甸历史上存在领土的争端,这些领土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江心坡”为代表的缅北地区,位置基本处在“克钦邦”的管辖范围;另一部分则是以“南坎”为代表的掸邦东北部地区,位置自然处在掸邦了。事实上依缅甸的实力,并没有可能从中国占得领土方面的便宜,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还是那个老牌帝国英国。缅甸曾

8、经被并入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因此中缅边境的现状在19世纪末就基本上由英国和清政府定型了。先要清楚中缅边境北段究竟是划在哪里的。现有的边境是划在“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在云南西部的那片呈“人”字形的横断山脉区域里,有两条有“雪线”的山脉由北向南一直延伸到中缅边境。其中西侧的这条就是“高黎贡山”,东侧紧挨着的那条就是“怒山”。这两条山脉位于云南的最西部,也是横断山脉在这一地区走势最清晰,最高的两条山脉。我前面说过,山脉两侧必有水流,而且山脉越高,所汇集的水量越大,所形成的河流也就越大。既然这两条山脉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那么理论上在它们边上应该能够形成三条大江大河了。事实证明,大自然的确

9、是有他的自然规律,这两条山脉的两侧果然形成了三条大河。最西边的那条,也是就“高黎贡山”西侧的那条叫“恩梅开江”。如果你对这条江不熟悉也不要紧,因为大家一般熟悉的是它下流的那个名称伊诺瓦底江。也就是我们刚才一直在讲的,孕育了缅甸本部的那条母亲河。另一条就是夹在“高黎贡山”和“怒山”之间的那条江了。在中国境内它的名字叫“怒江”,进入缅甸以后,它被称之为“萨尔温江”,也就是缅甸两大水系中的另一条。它所滋润的主要区域就是掸邦高原以及高原南部的那些边缘地区了。第三条也就是怒山以东的那条,名气就更响了。它就是流经中南半岛四国(缅甸除外)的“湄公河”,当然在中国境内的那段我们下是习惯称之为“澜沧江”。换句话

10、说,这两条山脉孕育的三条大河为整个中南半岛提供了主要的水资源。也可以说没有它们就没有中南半岛的文明。由于这两条山脉是横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横断山脉对于中南半岛的地位,相当于青藏高原于中国内地的地位并不为过。对于中国来说,有利的是,这一地区目前在中国的掌控之中。横断山脉阻隔了中国的势力从云贵高原向中南半岛北部高原渗入,这一点从人类的大规模迁移角度来看是符合逻辑的。那些山脉在这一地区开始向东南方向呈扇形铺开,的确是造成云贵高原与与中南半岛北部的交通困难。但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的迁移并不代表没有小规模的沟通。事实上根据现在的研究,中南半岛上的很多民族是从中国境内迁移过去的。当然这种迁移是长期的,持

11、续的,最初的规模并不够大。当然由于存在足够的冲击平原,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形成文明后的人口规模已经不小了。在横断山脉两侧都已经形成足够的人口规模和文明时,这种人口单向的以移民为目的的小规模的迁移,逐渐转变成双向的,以贸易为目的的商业交流了。不用怀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事实上无论多么艰难的地区,出于利益的驱动,人类都有可能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在云贵高原和缅甸北部地区就存在这样一条道路。这条穿越了怒山和高黎贡山的道路就是现在开始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缅甸北部的那些原始森林当然不会是这条路线的终点。这和路线的西点被认定为印度的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当然印度人还可以通过开帕尔山口将这些货

12、物输入西亚乃至欧洲。东点被认定为成都平原,这一路线之所以现在被重视很大程度是因为三星堆的发现。这一明显带有异域风格的文明肯定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东西方交流通道。这条通道最终被认定的走向是成都昆明大理腾冲,然后向西进入缅甸,经过密支那地区,向北穿过胡康河谷进入现在印度的“东北地区”,然后向西进入恒河平原。也许你会被这一大堆地名弄得头晕,没关系,这些都在图上标出来了,大家只需关注它的走势就行了。这当中有一个地名必须加以重视,那就是“胡康河谷”。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相信稍微关心一点抗战史的朋友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就是“野人山”。对于南方丝绸之路历史上一直是沟通不断的。当然路

13、上并非只是在进行丝绸贸易,只是由于北方那条东西方通道太过于著名了,所以也被套用了。如果说西域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的话,那么在这片高原峡谷区,马就是最好的运输工具了。所以才会有“马帮”一词。“山间铃响马帮来”看起来是很浪漫的,实际上则是艰险无比。这条南方的东西方通道起初并不为中原的华夏族所重视,毕竟这里离文明的中心有些遥远。直到秦人征服了成都平原使得这一通道最终得以进入帝国的视线中。不过秦人的目标始终是在关东地区,及至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成了一个短命王朝。所以对这一通道真正有想法是到了另一个以武功著称的皇帝称霸的时候,他就是与始皇帝齐名的汉武帝。如果说秦皇的主要功绩在

14、于一统华夏的话,那么汉武的武功则表现在对外的扩张上。当然最被的扩张动机是出于应对北方匈奴的军事压力。不过待打通了西域通道后发现,这里面的经济利益亦是十分可观的。这一经济上的动机也成为了汉朝后来经营西域的主要动机。人的欲望有时是无止境的,在西部的商业通道打通后,帝国希望找到其他的通道是在情理之中的。也许西南的这条东西方通道并不会被长安城里的皇帝列为头等大事。但出于地缘上的关系,成都平原上的地方政治家们对西南地区和这条通道会有足够的兴趣。在帝国正处在顶峰的阶段,任何有可能为帝国带来利益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汉朝在羁縻统治了云贵高原上的土著民族后,还继续向西进入怒江地区。当然,和在西

15、域的做法一样,帝国对这一地区并不是以移民消化为主(帝国内部还有很多待开垦的土地),而是以保障交通为主要目的。毕竟相比于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之称,这片“烟瘴之地”暂时还引不起汉族的足够兴趣。对于中缅边境的前世今生,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其实这些边境的划法沿于英国人,那就有必要先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把边境划成现在这样?这里有一个熟悉的名词又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了,它就是麦克马洪线。 有一个误会,即认为麦克马洪线只是划定了中印之间关于藏南那一段的边境(包括百度和维基上都是这样解释的)。实际上那只是麦线的一部分,麦克马洪当时还划定了中国和缅甸北部的那段。我们并不应该为此而感到奇怪,因为

16、缅甸当时是印度的一个省。因此麦线划定的意义在于为从地缘上与中国达成平衡,以保障印度本土与缅甸地区的交通线。在分析藏南的时候,曾经说到过,麦线在那一段基本是沿着喜马拉雅的山脊也就是“分水岭”而划定的。抛开政治因素,将边境线划在高大山脉的分水岭上是最容易为双方所接受的。因为这样双方都能够达感觉到足够的安全。在古典时期的东方,限于国家意识的模糊以及技术条件的不足,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国家并没有明确的国境线。当然象日本这样的岛国倒是可会有比较清楚的国土范围。因此很多的边境线都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动而诞生的,当殖民势力退出之后,这些合理不合理的国境线也就基本被这些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所继承下来了

17、。既然麦线的中印边境是基本按照喜马拉雅山脉的分水岭而划定的,那么同样的原则也就适用于中缅边境了。当然喜马拉雅山脉到中缅边境时已基本走完,因此英国人需要在那些南北向的横断山脉中选择一条合适的山脉分水岭,来做为保持双方战略平衡的边境线。当英国人沿着缅甸北部向东往中国境内眺望时,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那条孕育了两条大江的山脉高黎贡山。这条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大山脉是横断山脉最西侧的一条山脉。从山脊上的雪线大家也可以看出,它足以成为英国人眼中保护缅北地区的天然屏障。因此英国人希望将边境定立在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更多的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在分析中印边境时曾经说到,中印边境的西段,喜马拉雅山甚至喀喇

18、昆仑山两个天然屏障基本都掌握在“印度”手中。而中段不丹和尼泊尔两个建立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附庸国足以为印度提供缓冲。因此英国人迫切的希望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和缅甸地区,也将边境线定格在高大山脉的分水岭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麦线要这样划的技术背景。当喜马拉雅山南坡、高黎贡山的西坡都控制在英国人手中时,英国人可以认为他们已经为“印度”(英属印度,包括缅甸)划出了足够的安全区。“麦克马洪线中缅段”之所以不为大家所熟知,最主要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因为在中缅段我们在1960年的中缅边境协议中事实上已经承认了,不过由于那时候已经确定通过否定麦线的合法性,已争取藏南主权的战术。因此在中缅的协议中特地强调了这段“中缅边

19、境”的划定,依据的是传统习惯线,而非麦克马洪线。为此北京方面与常规作法相反,即不去极力证明中国在高黎贡山以西地区的历史存在,反而愿意承认高黎贡山本身的确为双方的传统习惯线。也许是1949年以后中国领导层都是打过仗的原因,在划定与他国的边境问题上,更多的是从军事和政治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当对于一块土地有军事、政治价值时,才会去寻找相应的历史、民族因此做为佐证。反之则有可能会特意谈化这些因素,并影响舆论导向。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这些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尽管这种做法很多时候会被认为无视“民族感情”。基于这种务实的想法,将边境线定在高大山脉的分水岭上的做法是可以被北京的政治家们所接受的。除非中国对分水岭

20、另一侧的土地有其他重要的因素足以证明中国的主权,才会尽力去争取(比如达旺地区)。不过很可惜,由于中国历史上对于边缘地区,很多时候是采用册封当地部族首领的羁縻手段来控制的,很难确定明确的实际控制线。因为这些部族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会时叛时附,甚至同时接受两边的册封。因此尽管我们可以在网上以某块地方曾经接受过中央帝国的册封来申请主权,周边的国家也同样可以找出类似的理由,缅北大部分地区就是属于这部情况。当然我们一般会无视这些对中国不利的“证据”。在这里说这些,可能会被一些朋友认为是没有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有卖国的嫌疑。但事实上只是告诉大家,如果想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边境问题,证明这种历史上

21、的羁縻控制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不过这并不妨碍当我们确定需要某一块战略要地时,抛出类似的理由来引导“民意”。不过对于缅北地区,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国并没有坚持寻找相关证据来申请对于缅甸的主权。而是倾向于认可将边境划在地缘平衡线高黎贡山上。当然出于政治的需要,这条线就不是“麦克马洪线”,而是“传统习惯线”了。对于中缅边境的划定,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缅甸因为中印战争所造成的压力,因此急于与中国签订协议(因为有说法是缅甸希望将国境线延伸至高黎贡山东侧的怒江流域);另一种是中国出于与缅甸建立战略同盟关系,而放弃了对大部分争议地区的主权诉求。前一种说法从逻辑上来讲有些问题,因为中缅是在1960年定约。而中

22、印战争爆发在两年后,因此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不过为什么做出“让步”的对象是缅甸,还需要具体分析。前面中印边境时分析过了,中国之所以打中印战争归根结底是为了“阿克赛钦”。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度在战争爆发前在西藏部分地区仍有部分驻军,特别是在那个伸入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亚东”地区,彻底清除印度在西藏的势力也是原因之一。不过如果单为了这个原因,通过政治手段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毕竟中印两国当时是刚取得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的精神领袖,在对方境内驻军是会被视为帝国主义的行为。军事家们出身的新中国第一代政治家们在考虑一块土地的归属时,一定会优先考虑它的军事价值。从这一点考虑,藏南是一块“死地”。因此对“藏南

23、”的主权诉求一开始就是为了最后同阿克赛钦进行交换。这一观点曾经为很多民族主义者所不齿,不过“以东线换西线”的确不是现在才定出来的方案。最起码从目前所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中国要求对藏南地区的主权所出示证据,远远低于中国在缅北地区政治存在的相关证据(更低于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很多领土问题)。之所以抓住藏南问题不放,只是将它定位为一个筹码罢了。当然“达旺”问题比较特别,是因为他的政治因素。可以想象一下,当被前西藏政府丢失的六世达赖的出生地,被北京的汉人政府所取回后,政治影响究竟对谁有利(现任达赖已经承认了印度对这一地区的所有权)。既然中国已经决定和印度决裂,已取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阿克赛钦”地区。那么

24、在进行战争之前,必须做好足够的政治准备。基于印度与西方的渊源及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中国不得不考虑到正式决裂后将要面临的封锁。这个时候缅甸对于中国来说就至关重要了。如果中国通过否定麦线而与印度决裂,势必会让同样与中国有着麦线问题的缅甸彻底倒向印度,那样中国在印度洋的东侧将失去立足点。因此中国放弃对于缅北地区有可能的主权要求,以将中缅关系正常化就变得迫在眉睫了。无论是中印边境还是中缅边境,有一个情况必须说明,那就是中国并没有放弃已经控制的土地。而是有选择性的要求了所谓“被占土地”的主权。对于中缅边境,大致也还是选择了按照麦线,也就是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不过对位于山脉西麓的“片马”等几个地区,缅

25、甸最终还是将之交给了中国。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那几个突出部。之所以中国坚持取得这几个位于分水岭以西的地区的主权,一方面是希望获得战略突出部;另一方面则是这几个地区的土著居民都曾经强烈反抗过英国人的统治,这为中国的主权诉求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大家可以查找“片马事件”的相关材料)。中方取回的“片马”等被缅甸控制的地区由于太小,这里并没有在图上标出(包括片马、古浪、岗房、班洪、班老部落村寨,共计342平方公里),大概位置就在中缅北部边境上向西的突出部上,如果手边有中国地图可以看到“片马”的位置。当然由于中国并不打算用武力解决中缅之间的边境问题,因此在取得了缅甸实际占有的那几个高黎贡山西麓

26、的地区后,北京方面也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于是中国选择放弃了中缅甸边境南端的“南坎”地区的主权要求,这块地方在1897年被英国人以“永租”的名义取得。具体情况在分析南段的边境时解读。仅从地缘的角度看,在高黎贡山的西侧获得战略突出部的意义要高过控制南坎地区。后者的面积略少于前者,约为250平方公里。对于“江心坡”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清楚它的具体范围的。仅从名字上看,它应该是“一块划至江中心的山坡地带”,尽管这一解释并没有相关的资料提供佐证,不过在研究当地的地缘结构后,这种解释最起码是符合中国人以地缘特点命名的习惯的。我们知道,每一座高山的分水岭两侧都会有河流,做为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高

27、黎贡山来说也不例外。它的西侧是恩梅开江,东侧则是怒江。以江河山川做为分界线是比较常用的划界方法,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二江一山都有可能做为国境线。当然依常规,划在山上的分界线位于分水岭上,江河中的分界线而为主航道,一般也就是所谓“江心”。在英国提出与清政府正式划定中缅北部边境时,清政府已经对高黎贡山西坡的一些地点加强了直接控制。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并不排除中国在将横断山脉的部族改土归流后,继续对缅北地区继续渗透,并最终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缅甸对于这一区域的控制至今仍然是最弱的,目前为克钦独立军全面控制)。一个国家的土地扩张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因,或是因为人口的压力需要新的耕地;或是因为经济的利益;或

28、是因为战略的需要。由于清朝政府并不愿意放弃已经在山脉西侧获得的突出部,因此最终双方并未对此段边境达成最终的协议。只是划定了尖高山以南的边境。不过在清政府倒台后仅一年,即1912年,英国就实际占领了这一地区。由于随后的民国政府也未与英国对尖高山以北的边境线达成正式协议,因此从高黎贡山分水岭向西一直到恩梅开江的这块地区,就被称之为“江心坡”地区而成为争议区域。需要说明的是麦克马洪线的正式提法是在1914年,不过在此之前英国早已确定了将边境线划在喜马拉山脉和高黎贡山的方案。这所以延至1914年提出来,无非是需要取得具体的测量数据罢了。对于缅北地区,中国倒是有足够的动机。一方面是中国通往印度的南方通道

29、是从此区域通过(中缅边境争议图上有标);另外随着明清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上层社会对于硬木及翡翠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一区域正是这两样奢侈品的主产地。这些资源也正是目前占据这一地区的克钦族能够长期与缅甸本部对抗的基础。不过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使得中国已经没有时间进一步渗透及消化缅北地区了。更为现实的想法是将边境线定在恩梅开江上,以保有已经渗透进去的高黎贡山西侧地区。清政府为此在恩梅开江与高黎贡山分水岭之间依实际控制区,划出过四条分界线。不过英国人的刻板是出了名的,既然认定了分水岭才是最佳的战略平衡线,就不会放弃他们的要求。当然这一切都是要以实力为后盾的,否则把当时英中的实力倒过来,诺开山脉也是一条不错

30、的中印分界线(英属印度)。 事实上在随后的国统时期,中国并非没有机会重建对于缅北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在中国派驻远征军进入缅甸之后。尽管第一次远征由于英国人的败退,而使得十万远征军将士不得不穿过野人山退入印度。但客观上也让中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对这一通道的战略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之后于1944年开通的中印公路也正是沿着这一路线前进的。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新的路线,千百年来已经有了无数的马帮穿行此处。由于中国在二战以后的军力达到了高峰,并且由于在缅甸的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英国人不得不考虑中国有可能对于缅甸地区的威协了。事实上英国人的这种担心从远征军入缅那天起就有,因此在赶走了日本人之后,英国人急于让中国

31、军队撤出这一地区。英国人的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南京政府也的确意识到了这一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因为尽管中印边境存在着漫长的边境线,但西藏与印度的边境线只有有限的几个口岸而已。而且那些口岸最多只能让印度扩大对西藏的影响力,并不能让中国的核心区与印度建立直接的通道。因此尽管迫于美英的压力,中国军队不得不退回高黎贡山以东。但这并不妨碍南京方面保留对这一地区的渴望。正如前面所说,如果战略上确定了对一个区域的需求,剩下的找寻相关历史证据,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南京政府最迟在1947年将江心坡地区,以及以西直到野人山胡康河谷的地区全部划入中国地图。以至于后来的北京政府一开始也是依据这一地图而初步认定中缅边境的。

32、中缅地缘分析(二)下面是地图,注意看关于中缅边境的划法,说明国军当时已经意识到了这条中印通道的战略意义了。关于缅北的战略意义,说穿了缅北只是一座桥,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沟通中印。这一区域如果在印度手上,最多可以保证印度的安全,由于地势的关系,并不会对中国的西南地区造成地面威协。但如果被中国控制,则印度的东北地区,及缅甸本部都将受到极大的威协。这也就是英国人当时软硬兼施,一定要将麦克马洪线划在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的原因。有了这两条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脉做为天然屏障,英国人,包括他的后继者印度和缅甸才会感到安全。先全景式的观察一下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地缘位置。在分析中印边境时曾经说过,即使中

33、国占有地缘优势,并在战争中重复1962年的胜利,中国同样无法在藏南立足。印度在经受住第一波攻势后,可以依托东北部地区所积蓄的人力和资源,对进入藏南地区的中国军队进行反攻。当然从军事的角度,中国可以从亚东向南攻击,快速通过锡金,占领印度东北地区与恒河平原之间的那个脆弱的连接点(前提是中国通过政治手段使孟加拉保持中立)。这样似乎可以将整个印度东北地区与印度本部分离,并以此为基地与印度长期对抗。这个军事上的假设十分诱人,印度东北部地区的这种“亚飞地”状态也似乎表明这并非痴人说梦。但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战争初期,中国需要从内地调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才有可能消化印度东北地区,亚东、达

34、旺这两条青藏高原上的通道,很难承担起这个重任。而在印度东北地区已经有上百万人口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有可能遇到的麻烦远比在阿克赛钦无人区要多的多,因此中国并无可能在没有稳固后防的情况下和印度本部进行对抗。当然,你也可以想象印度东北部及藏南的那些黄种人的部族会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到来。不过如果中国控制了缅北(不一定是直接划入国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从云南经密支那进入印度的路线只有数百公里,后勤保障要快速很多。而经过多年的经营,云贵高原有足够的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以应付有可能到来的持久战(如果从青藏高原发起攻击,所有的物资要从内地先行调入)。当然做上述分析并非认为中印之间一定要再通过一场战争来解决之间的

35、矛盾,更多的是在谈一种战略威慑力。由于在英属时期,印度东北地区缅甸的主体民族,都与印度的主体民族有所不同(黄种人)。应该说印度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大都是从中南半岛上通过那条“南方丝绸之路”逐步渗透进去的,因此英国人在边境上获得了战略平衡点后并不能感到完全放心。英国人有理由担心中国通过对缅甸地区的渗透,同化当地的部族,并由此而影响印度东北地区。尽管由于横断山脉的阻隔,中国人长期以来未能对高黎贡山以西地区进行成功的渗透(只在清朝末年在片马地等几个西坡地区做了尝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穿越横断山脉在工程上已经不是大问题,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多,中国对缅北的影响势必会加大。因此英国人试图在文化上同化缅北的部

36、族,以让中国有力量对缅北进行主动渗透时,发现这一地区的文化已经西化了。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同化缅北的部族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派出那些“上帝的仆人”从精神上控制那些略带原始的部族是西方殖民者不二的法门。因此你会看到,占据缅北地区的“克钦族”会以基督教而不是佛教做为主要信仰。这种渗透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国境内与之相近的民族了。英国人的我种做法当然不会只为了对抗中国,更多的也是用来牵制缅甸本部。分而治之永远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手段。当然缅人本身亦对中国及周边国家抱有很强的戒意,不过缅人的文化并不比周边的民族高多少(更别说跟华夏比了)。因此英国人的做法并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做法,给

37、这些处在边缘地区的民族换名称。换什么样的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跟周边国家里的兄弟民族取同样的名字。于是中缅边境的汉人变成了“果敢族”;掸邦高原上的泰族变成了“掸族”;而刚才提到的“克钦族”则一直坚称自己是“景颇人”(和他们在中国的兄弟一样)。当然这并不能阻止缅甸叫他们克钦人,并将他们的领地叫做“克钦邦”。缅北的“克钦人”之所以会变成基督徒,很大程度是由于高黎贡山怒山这两在山系的阻隔,使得华夏文化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向西进行自然渗透。古典时期的政治家们,对怒江两侧的地区更多的是采用羁縻控制的手段。一纸钦命,就能换取地方的安宁,对于习惯于无为而治的华夏文明来说是最佳的选择。不过顺着横断的山谷向南

38、渗透显然要容易许多,横断山脉在这一地区已经显得舒缓了很多(西侧除外)。因为尽管难度依然不小,华夏文明最终还是对掸邦高原进行了有效的渗透。最初的有组织的渗透有史可查是在明朝末年。部分忠于明朝的军民逃到了当下中缅南部边境的缅方一侧,也就是现在的果敢一带。他们的后代至今还生活在那一地区,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果敢族”。由于前段时间果敢事件的爆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一段历史已经很熟悉了。明朝的遗民当时之所以能够在这一地区安定下来,反而说明之前中央帝国对这一地区并没有直接控制。当然这也不代表缅人控制了这一区域。事实上直到现在,他们也仍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当然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介入,亚洲地区正式有了国界的概

39、念。既然不能象以前那样处在两不管的地位,出于文化上的原因,已经成为当地土著的汉人(除明遗民外,还有后来陆续迁来的汉人)在面临英国人的压力时,从内心里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划入中国。只可惜最终英国人似乎只认“标识清晰和易于辨认的天然地理特征”。最终横断山脉地区被划入了中国,而那些处在山脉边缘地区的汉人(包括汉化的民族)部分被划入了缅甸。在中缅边境主要分为两大区域:一是高黎贡山以西的“克钦邦”;二是南部的掸邦。由于中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避免的在边境地区引发了一些政治事件(由于中国的强势地们,这些政治事件的发生地当然是在缅甸一方了)。当然由于前面说过,华夏文明的渗透方向主要为南部,因此掸邦高原上所发

40、生的政治悲喜剧远比其他地区要多。在中缅南部边境的掸邦高原上,从高黎贡山直到缅老边境,一线排开有三个“特区”。从政治的角度看,这三个特区似乎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即是缅共遗留下来的根据地所演变的。但如果仔细分析了这三个特区的民族成分,就知道事情远非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三个特区的民族文化特点:第一特区果敢,这一区域代表的是在古典时期不断迁入的汉族。第二特区佤邦,这一生活在横断山脉西南部的山地民族,一直所接受的影响是由北而至的华夏文明的影响。由于和缅族之间还隔着掸族,因此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多少缅甸本部对他们的文化影响。尽管由于地形的原因,中央政府对于横断山脉的改土归流时期较晚,佤族整体上并不能算完全汉化

41、的民族。但最起码他们的上层,或知识阶层已经融入了华夏文化。可以提供佐证的是佤邦领导人那一口地道的云南普通话(其实对于边境的少数民族来说,很多时候并没有国境线的概念。佤邦的很多领导人其实都是从中国境内过去的)。第四特区这个特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现代政治的产物。前两个特区的形成更多的是基于人口的自然渗入。而这个特区的形成则带有强烈的主动输出的影子。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大可能用政治的手段向缅甸输入大量的人口。不过最起码可以利用知青的文化素质自上而下的对当地的文化做一些改变。以上是对这三个中缅边境的特区民族、文化上所做的一些分析。至于具体的人物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对这些情况做过分析后,再结合这三

42、个特区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中缅边境之所以形成现状,根本原因还是华夏文明在向南进行渗透。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的介入,这种自然的渗透被一定程度的加速了。(所以缅共只是一个符号,决定性因素还是文化)在图上可以看出,这三个特区是贴着中缅边境一字排开的。事实上没有中国做为靠山,无论是“缅共”时期,还是现在的特区时期。这些地区都不可能在缅甸军政府的压力下独立生存。在图上还可以看到佤邦在缅泰边境理论上还有一块“南佤”地区。不过在地缘上与中国分离,让他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拼压。更为不幸的是它位于金三角的核心区,这其中的利益使得这一地区充斥着各种力量。对于这紧挨着中国的三个特区来说,中国固然能够提供地缘

43、上的支持,使之无后顾之忧(当然肯定不只这一点)。但在西面,他们仍要直接面对缅甸军队的压力。那就看看有没有天然的屏障来保障这些“特区”的安全吧。在图上可以看到,为这三个特区提供安全保障的正是缅甸二大河流之一的萨尔温江。如果说伊诺瓦底江中下游孕育了缅甸本部的文明的话,萨尔温江则是掸邦高原及东部边缘地区的保护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族群或政治力量最容易达成平衡的地点仍然是那些天然的障碍物。在掸邦高原上,萨尔温江就是这样一条平衡线。无论是高原上的主体民族掸族的武装力量,还是缅共、国民党残军,他们都曾经活跃在整个掸邦高原上。不过最终在缅甸军政府的压力之下,这些武装力量基本都退守到萨尔温江以西的地区了。缅

44、甸军政府之所以把“首都”迁至高原边缘的“内比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受到西方势力的影响(仰光为缅甸最大港口,由于地缘关系,受西方自由思想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大对掸邦高原的军事压力。这和中国古代将首都定在北部边缘的道理是一样的。当然这一带部有重兵,也让那些军头们感到更加安全。为了更清晰的认清这三个特区的地缘意义,需要为他们加上一个统一的称呼。鉴于他们都曾经是缅共的一部分,不妨称之为“缅共三角区”吧。“缅共三角区”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对缅甸地缘渗透的结果。只是随着国际及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似乎要有所调整了。从这几个区域的位置和民族构成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在这其中并未直到决定性的作

45、用。萨尔温江和中国才是他们的地缘保护者。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只提出掸邦高原上的三个特区,而忽略了位于克钦邦的第三特区。现在就会看到这个“缅共”中的异类的出场。对于这个“第三特区”,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前三个特区都是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部边境上。换句话说,都是华夏文明经过长期渗透而已经汉化了的区域。这种民族文化上的基础,使得他们很自然的成为上世纪6、7时年代输出革命的不二地点。也正是由于这一地区的特殊地缘位置,以至于中国至今仍能对他们保持足够的影响力。而高黎贡山以西的缅北地区(克钦邦),情况就不一样了。华夏文明在这里由于高山的阻隔,当地的少数民族并未开始汉化。尽管在历史上中央帝国也曾多次册封过当地部族首

46、领,但直到西方殖民者开始打破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平衡时,做为封建王朝最后的代表清,也仅仅来得急将横断山脉地区大部改土归流,纳入帝国的核心区。如果东亚的古典文明能够再持续500年,也许缅北地区有可能会初步汉化。可惜历史并没有再给中央帝国这个机会了。事实上在英国人进入中南半岛的时候,缅北地区基本是保持一个独立的状态,东南的华夏文明固然未能成功渗入这一地区,南边位于伊诺瓦底江中下流的缅甸本部事实上也未能控制这一地区。由于未能与周边更高一级的文明相融合,因此当已经现代化了的英国人强势进入这一区域时,这些生活在山地森林中的部族很容易接受了他们的影响。最终在文化上的表现是,当地的部族大都接受了基督教,这其中最

47、为重要的就是“克钦族”了。“缅共三角区”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缘于地缘上的原因(包括因为地缘而形成的文化共通性)。这块区域在意识形态占优的时代,固然可以成为政治家们炫耀的资本。但事实上,它对于整个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地缘战略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即使将这一三角地区完全纳入中国国土,也无非是让中国的国境线再向南推进了一些,政治上的意义更多的是适合种罂粟的地区又少了一块。让“缅共三角区”独立,成为中缅之间的缓冲国也是一个看似不错的选择,正如俄国人对外蒙地区所做的那样。我们并不用怀疑中国有这样的能力,但问题是这样做究竟有没有必要。事实上无论这一区域是完全为缅甸本部所占,还是完全为西方势力所渗透,缅甸本身都不可

48、能发生象中俄之间那样的对抗。也就是说缅甸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不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大的威协。为这样一个国家设立缓冲国,并没有战略上的必要。当然如果中国最终能够通过这一区域获得印度洋上的出海口,那就另当别论了。要想做到这一点,中国必须对掸邦高原南部的克伦尼邦克伦邦孟邦有足够的把握。不过由于地缘上的原因,中央帝国一直对那一区域没有什么影响。由于这几个邦位于缅甸的边缘地区,又靠近印度洋,美英联盟也一直试图加深在这几个边缘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在在这一区域与海洋国家展开竞争的话,并没有地缘上的优势。之前曾经把第一滴血4里面帮助史泰龙的民族,误认为北部的克钦族了,其实上他们是克伦族。尽管在殖民时期,英国人成功的用宗教对克钦邦进行了渗透。但就目前的政治格局来说,能够对这一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