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7_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502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00 大小:10.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7_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高清正版)DB37_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高清正版)DB37_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高清正版)DB37_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高清正版)DB37_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1.040.10 C 6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2020-03-16 发布 2020-04-16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4.1 工作目标.2 4.2 工作原则.2 4.3 成立组织机构.2 4.4 职责.2 4.5 编写体系文件.3 4.6 实施全员培训.4 5 隐患分级与分类.4 5.1 隐患分级.4 5.2 隐患分类.5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2、.6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6 6.2 制定排查计划.6 6.3 隐患排查.6 6.4 隐患治理.8 7 文件管理.9 8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9 9 持续改进.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1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隐患整改通知书.9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隐患整改报告书.93 附录 E(资料性附录)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94 附录 F(资料性附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95 附录 G(资料性附录)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9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

3、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国信上实城市物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国信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安泰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东、张建阳、杨瑞建、薛嵘杰、王德义、祝宏祥、杨雪、徐连国、朱忠强、滕宏伟、张恩、邓肖丽、张利军、王斌、冯守珍、闫宾萍、赵旋、刘家祥。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DB37/T 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

4、东省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依据、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效果、持续改进等。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

5、馆)管理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其他类别企业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79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7第16号)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

6、883、GB 351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37/T 2883、GB 35181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 事故隐患 hidden risk of work safety accident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3.2 隐患排查 screening for hidden risk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

7、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3.3 隐患治理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3.4 隐患信息 hidden risk information 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4 基本要求 4.1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活动,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责任到人、措施到人、管理到人、监督到人、检查到人,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闭环管理,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

8、安全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目标。4.2 工作原则 4.2.1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企业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掌握必要的隐患分级及应急处置方面的技能,积极主动履行安全职责。4.2.2 坚持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企业应对所有管理过程所涉及的操作、设备及设施进行全面梳理,查找事故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不漏项。4.2.3 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 根据隐患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要落实整改及整改期间生产安全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要求。4.2.4 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隐患等级及岗位职责,确定各责任人及责任要求。4.2.5 坚

9、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评审,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过程。4.3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确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包括组长、副组长、组员;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4.4 职责 4.4.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组长应对生产安全事故隐

10、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员、设备、物资、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确定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审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确保全员参与,履行其职责;负责审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工作计划;负责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控制措施。4.4.2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负责组织所分管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其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制定重大隐患

11、治理方案;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隐患治理情况;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协调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4.4.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其职责如下:负责对企业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组织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关制度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制订有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汇总审核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负责体系建设资料的建档管理;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

12、。4.4.4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按照企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度的要求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编制等工作;根据现场变化、新设备的应用、管理流程变更,对体系持续更新,确保与实际相符;负责对分管范围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知本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要求。4.4.5 员工岗位职责 负责本岗位及相关作业过程中日常性的隐患自查、整改及上报工作。4.5 编写体系文件 4.5.1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应提出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保障措施,从组织协调、资

13、金保障、培训交流、督查考核等方面制定措施。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并制定。4.5.2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4.5.3 培训教育制度 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规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投入等的制定原则和标准,明确员工熟知本岗位隐患排查清单的学习义务。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一并制定。4.5.4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企业应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规定各

14、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流程和考核标准,包括排查实施、隐患报告、隐患治理、验收审核和考核奖惩等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4.5.5 记录文件 企业应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整改告知书、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等有关文件。对于重大隐患应编制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的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4.6 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应分阶段、分层级组织全员培

15、训,主要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和隐患排查清单等内容,使员工熟悉和掌握本岗位隐患排查的方法、周期和内容等。企业应根据体系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相关隐患排查清单并组织再培训。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5.1.1 隐患分级标准 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个等级。5.1.2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1.3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违反法律法

16、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其总净宽度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的 80%;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未按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 35181)第 7.3.17.3.9 和 7.5、7.9.3 规定的综合判定要素 3 条以上(含本数);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 35181)第 7 章规定的综合判定要素 4 条以上(含本数);危害

17、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5.2 隐患分类 5.2.1 隐患分类标准 事故隐患类别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质证照;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作业许可;安全生产投入;职业卫生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基础管理其他方面。5.2.3 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以风险点安全管控措施落实为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制冰系统、暖通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升运输系

18、统、辅助维修系统、水处理系统、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等的安全管控措施:消防系统: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视频监控通讯设施、固定消防设施、可移动消防设施、消防驱动设施等;供配电系统:变配电室、变配电柜、开关柜、电缆等;给排水系统:给水设施、地面排水设施、屋面排水设施等;制冰系统:制冰机房、制冰机等;暖通系统:通风设施、制冷设施、采暖设施等;停车管理体系:场地设施、停车控制设施等;提升运输系统:扶梯、客梯、观光梯和货梯;辅助维修系统:维修工具、升降设施等;水处理系统:水过滤设备、水加热设备等;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体育场、游泳馆、滑冰厂、临时舞台(含看台)等。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

19、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 基本要求 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应包含但不限于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及责任单位等要素。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示例参见附录A。6.1.3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范围(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示例参见附录B。6.2 制定排查计划 企

20、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6.3 隐患排查 6.3.1 排查类型 6.3.1.1 日常隐患排查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作业班组、作业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安全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6.3.1.2 综合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由各相关专业人员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6.3.1.3 专项隐患排查 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针对危险性较大设施进行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应制定工作方案,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中应明确排查的

21、要求,如:组织人员、排查方式方法、排查范围、工作程序等。6.3.1.4 季节性隐患排查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隐患排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风、防触电、防解冻坍塌、防高处坠落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防风、防洪、防暑降温、防高处坠落等为重点;秋、冬季以防火、防雪、防冻、防滑、防风、防高处坠落等为重点。6.3.1.5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大型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在大型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设施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卫、消防、机械设备、用电安全、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带班值班、备品

22、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6.3.2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6.3.3 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以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排查要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隐患排查的结果要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6.3.4 组织级别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应包括企业、项目(部门)、班组(包括外包单位)、作业人员四个级别。各组织级

23、别隐患排查按下列规定执行:企业级隐患排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具体组织,根据排查的类型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项目(部门)级隐患排查由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排查,根据排查类型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班组骨干参加;作业人员级隐患排查由作业人员在进行本岗位作业时实施。6.3.5 排查周期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运营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业或专项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日常隐患排查:企业安全员应针对风险较大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进行现场不定期巡检;设备管理员应针对现场设备管理要求定期进行排查;班组应在交接班前后组织一次隐患排查,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依据

24、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应由企业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针对风险较大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部门至少每季度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企业应根据季节性特点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隐患排查。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企业应在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进行一次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查、节假日前隐患排查可结合实际进行合并。大型活动前隐患排查:企业应在大型活动前结合活动实际,对举办活动场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进行一次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当获知其他企业发生较大事故时,企业应举

25、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6.3.6 确定排查项目 隐患排查可分为现场类隐患排查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6.4 隐患治理 6.4.1 隐患治理要求 DB37/T 28832016中7.4.1、7.4.2、7.4.3、7.4.4内容适用于本标准。6.4.2 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隐患排查结束后,应将隐患情况向下一级进行反馈,可以通过召开会议以图片讲解的形式通报,让从业人员掌握隐患信息;企业、部门在隐患排查中发现隐患,应向隐患存在单位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排查部门和隐患存在单位的负责人应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上签字确认,隐患整改通知书参见附录 C;隐患存在单

26、位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针对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隐患治理措施,并组织人员进行治理;部门、班组在隐患治理结束后,应向隐患排查部门提交书面的隐患整改报告,隐患整改报告应根据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逐条将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复,隐患整改报告书可参照附录 D;隐患排查部门在接到隐患整改报告书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验收,并在隐患整改报告上对复查情况进行记录确认,对未消除的隐患应要求继续整改。6.4.3 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根据DB37/T 28832016“7.4.3 一般隐患治理”的要求进行整改。6.4.4 重大隐患治理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根据DB37/

27、T 28832016“7.4.4 重大般隐患治理”的要求进行整改。重大隐患应由企业组织人员按照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止使用的相关设施设备、作业活动,应当制定可靠的措施,并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上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工治理的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由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交 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参见附录 E

28、),申请恢复使用;经现场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销号后方可恢复使用。6.4.5 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根据DB37/T 28832016“7.4.5 隐患治理验收”的要求进行隐患整治理验收,实现闭环管理。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般事故隐患整改效果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F);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作业班组长进行验收,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将整改情况记录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G),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7 文件管理 城市功能设施(

29、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有关组织机构及职责的文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单独建档管理。8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9条的要求,同时应包括: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各类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编制完整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制定完整的可

30、执行的排查计划并有效落实,形成完整的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隐患治理及时,保证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编制评估报告书及治理方案并实施治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按规定上报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9 持续改进 应按DB37/T 28832016第10条的规定执行。当企业发生变更或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更新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应及时更新。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见表A.1。表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

31、标准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季度/企业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1 资质证照 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书齐全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符合行业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各类证照不得超期使用 2 安全目标 逐级制定年度安全目标,将双体系建设相关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安全目标 企业与部门、部门与班组、班组与个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及奖惩兑现办法 制定完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岗位员工等各级、各岗位安全职责,已制定的岗位职责中应落实“党

32、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 3 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安全会议、安全检查、安全教育、隐患整改、其他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规章制度 制度建立符合相关的国家、行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要求 制度建设配备齐全,查阅渠道明确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标准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季度/企业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4 安全规程 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修订完善 开展岗位操作规程培训教育、考核,确保全员全岗位培训合格 5

33、 教育培训 企业、部门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覆盖全部员工,内容全面,培训学时合规,按月进行分解并实施 开展日常教育、“三级”教育、“四新”教育、转岗、重新上岗等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教育规定时间或内容符合要求,各级人员按培训计划接受安全所需的教育培训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台账,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 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教育 6 作业许可 建立高风险作业清单(进入有限空间、高空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及相关作业许可证 明确签发许可证授权人及其它人

34、员(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资格和职责 7 安全投入 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台账、使用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或称安全费用),应当专项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以及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 8 应急管理 按规定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并按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通报相关应急协作单位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标准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季度/企业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

35、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8 应急管理 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进行评估总结,根据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等工作进行修订改进 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按要求和标准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开展救援队伍训练和演练 9 职业健康 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管理的制度,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定期更新 存在职业危害场所,按相关规定要求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环境监测,落实问题整改 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窒息的房间

36、、受限空间内设置通风措施,工作时采取可靠的安全、检测专项措施 10 相关方管理 发(承)包工程项目、租赁项目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外包工程应签定正式的工程、劳务承包合同 定期对承包公司、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进行资质审查 工程开工前对承包队伍、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以及售后服务、厂家技术指导、安装调试、试验人员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入场告知、考试合格和技术交底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标准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季度/企业级)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37、/组织级别 10 相关方管理 协调同一作业区域内的两个及以上的相关方作业(交叉作业),组织制定并监督落实交叉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承包队伍施工人员、劳务派遣工及外来人员持证上岗,日常安全管理、教育与正式员工同等对待,如参加班会、安全活动等 11 档案管理 企业各级应建立并定期完善教育培训记录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档案、危险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记录档案;危险作业管理记录档案(如动火证审批)、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事故管理记录档案、变配电室值班记录、检查及巡查记录、职业危害申报档案、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档案、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安全费用台帐等生产

38、安全管理档案 有专人进行管理,并定期更新档案数据 具有详细的档案数据清单及档案数据收、发记录 12 其它 不属于上述十一种隐患分类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类的不符合项,属于其他基础管理类隐患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见表B.1。表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项排查 节假日 大型活动 风险点编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类型 风险点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部门 检查项目/作业步骤 标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39、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1 高压电工作业 作业活动类 3 班组级 作 业 前 准备 酒后上岗;不具备上岗资格;作业前未佩戴电工绝缘用品。1.严禁酒后上岗。2.电工持证上岗。3.定期检测绝缘用品。4.作业前检查绝缘性。5.定 期 对电 工 进 行岗位培训。6.按要求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及绝缘用品。7.立即断开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脱离触电者,移至通风处急救。/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停、送电 停、送电未向相关单位告知;停电未上锁、挂牌;操作高压开关时未使用绝缘棒。8.停、送电告知用电单位。9.停电时在总开关处上锁并挂牌。10.操作高压开关时使用绝缘棒。/公司级 月检查

40、部门级 作业时/表 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续)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项排查 节假日 大型活动 风险点编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类型 风险点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部门 检查项目/作业步骤 标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1 高压电工作业 作业活动类 3 班组级 倒闸 倒闸作业未经许可;发生故障强行倒闸;倒闸后未上锁;倒闸时未实行双人作业。11.倒闸作业取得供电单位批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12.倒闸时先合空闲的一路,再断开原

41、来的一路。13.倒闸过程中发生故障先排除,严禁强行倒闸。14.倒闸结束后上锁挂牌。15 倒闸作业实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电气施工及维修 作业前未先验电;布线时未从电缆沟和穿线孔接线,穿线孔未使用防火材料封堵;配电柜、进出线柜等电气设备上安装开关、接线时,未断开电源总开关,并上锁挂“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采用搭接、绕接等方式接线;电缆未从配电箱接线孔出线;与其他设备共用一个开关接线。16.作业前先验电,确保无电。17.安装开关或接线时先断开上级总电源开关,并挂牌。18.接线时将线头完全插入接线孔内,并将螺丝拧紧,严禁搭接或绕接的方式接线。19.固定用电线路

42、或临时用电线路均从配电箱接线孔出线,并做好电缆防护。20.每个用电设备均使用独立的供电开关,严禁共用配电开关。21 布线时电缆在电缆沟、电缆槽内敷设,穿墙敷设时从穿墙孔洞内穿过,穿墙孔洞使用防火材料进行严密封堵。22.高处电工 作 业 应佩 戴 安 全带。/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表 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续)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项排查 节假日 大型活动 风险点编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类型 风险点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部门 检查项目/作业步骤 标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级别 周

43、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1 高压电工作业 作业活动类 3 班组级 接地 未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23.定期对避雷器和接地网的电阻进行检测。/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作业结束 作业结束后未清理电气施工产生的杂物,未将电缆沟盖板、配电柜后盖恢复原位。24.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电气施工产生的杂物,并将电缆沟盖板、配电柜后盖恢复原位。/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2 低压电工作业 作业活动类 4 岗位级 作业前准备 不具备上岗资格;作业前未佩戴电工绝缘工具;未断电 1.电工持证上岗。2.作业前检查绝缘用品的绝缘性。3.作业前应先切断电源。4.定 期对

44、 电 工进 行 岗位培训。5.按 要求 佩 戴绝 缘 手套等。6.立即断开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触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通风地带进行急救。/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作业中 采用绕接、搭接的方式接线或接线端子未压紧;从开关进线端接线;一个开关接多台设备;零线、地线混接。7.接线时采用接线端子或螺栓压接且接线紧固,严禁采用绕接、搭接方式接线。8.严禁从开关进线端接线。9.落实一机一闸,严禁一个开关控制多台设备。10.严禁零线、地线混接。/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表 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续)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项排查 节假日 大型

45、活动 风险点编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类型 风险点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部门 检查项目/作业步骤 标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2 低压电工作业 作业活动类 4 岗位级 作业结束 作业后未清理电气施工产生的杂物。11.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电气施工产生的杂物,并将配电柜、动力柜、配电箱、开关箱等清理干净,盖板恢复原位。/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3 设备检维修作业 作业活动类 4 岗位级 设备检维修作业 存在转动部位设备误启动;机、泵等设备异常带电;不小心碰

46、触到高温设备表面;高温介质泄漏。1.存在转动部位设备测试时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归位。2.检维修时关注设备接地。3.对高温部位检维修时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4.遇高温介质泄漏时先关闭阀门,消除隐患后方可作业,严格遵守检维修操作规程。5.定期对检维修人员岗位培训;遇复杂项目时应进行风险分析和技术交底。6.按照风险分析结果按要求佩戴个体 防 护 用品。7.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拨打 120 送医,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表 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续)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项

47、排查 节假日 大型活动 风险点编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类型 风险点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部门 检查项目/作业步骤 标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4 水处理作业 作业活动类 4 岗位级 次氯酸钠添加 作业前未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安全防护眼镜等个体防护用品;地面湿滑;操作失误。1.保持作业环境清洁,地面无积水、无渗漏液。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3.定 期 对水 处 理 作业 人 员 进行 岗 位 培训。4.作业前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安全防护眼镜,做

48、 好 个 体 防护。5.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 次氯酸钠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送医,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5 高处作业 作业活动类 3 班组级 作业前准备 未建立高处作业许可制度;不具备上岗资格;未开展作业前安全分析和安全交底;现场应设置现场监护人员。1.建立高处作业许可制度,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2.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对作业人员开展作业前安全分析和安全交底。4.现场设置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监护人员。/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表 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续)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项排查 节假日 大型活动 风

49、险点编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类型 风险点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部门 检查项目/作业步骤 标准/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组织级别 周期 5 高处作业 作业活动类 3 班组级 登高作业 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现场作业交流不畅、通讯设施故障、指挥失误等;现场作业区域无监护人员;人字梯、登高梯、登高车摆放不稳固;手拿工具攀爬人字梯;安全带未挂在可靠悬挂点。5.个体防护用品安全有效。6.现场指挥准确、交流通畅,保持通讯设施完好。7.作业现场设置经培训合格的监护人员。8

50、.人字梯安放稳固,在斜坡上安放时,采取平衡措施及防滑措施;作业人员攀爬人字梯时将工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手拿工件攀爬。9.作业时将安全带挂在可靠的悬挂点。10.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防护用品。11.立即切断或隔离危险源,启动高处坠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报警并上报上级部门领导。同时组织抢救伤者,进行临时处理,必要时送往医院。/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作业结束 人字梯、登高梯、登高车未及时收起。12.作业完毕后,将人字梯、登高梯、登高车放在指定位置。/公司级 月检查 部门级 作业时/表 B.1 体育场馆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续)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综合排查 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