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_T 4527-2022.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鲁中半干旱区.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468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_T 4527-2022.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鲁中半干旱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7_T 4527-2022.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鲁中半干旱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7_T 4527-2022.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鲁中半干旱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7_T 4527-2022.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鲁中半干旱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7_T 4527-2022.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鲁中半干旱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CCS B 01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527.42022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第 4 部分:鲁中半干旱区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maize full-mechanized productionPart4:Semi arid region of central Shandong Province 2022-06-30 发布 2022-07-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

2、/T 4527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第3部分。DB37/T 452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鲁东丘陵区;第 2 部分:鲁西北黄灌区;第 3 部分:鲁西南平原区;第 4 部分:鲁中半干旱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引言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保证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在提高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的同时确保丰产高效,对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农

3、艺措施及配套机械选型确立规则已经成为首要任务。本文件旨在确定适用于山东省四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各个环节的要求,拟由四个部分构成。第 1 部分:鲁东丘陵区。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鲁东丘陵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第 2 部分:鲁西北黄灌区。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鲁西北黄灌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第 3 部分:鲁西南平原区。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鲁西南平原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第 4 部分:鲁中半干旱区。目的在于确立适用于鲁中半干旱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小麦、玉米规模化

4、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前期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小麦、玉米单个机械作业环节的质量要求的标准,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农艺措施及全过程配套机械要求。鉴于此,确有必要制定本文件,以不断提高小麦、玉米生产最新农艺要求与农业机械的融合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第 4 部分:鲁中半干旱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耕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作业环节及其技术要求、配套农机具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鲁中半干旱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

5、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HG/T 4365 水溶性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NY/T 9

6、96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NY/T 29142016 黄淮冬麦区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NY/T 3213 植保无人飞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SL 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鲁中半干旱区 semi arid region of central Shandong Province 该区包括泰安大部、济南南部、淄博南部、潍坊南部、临沂北部以及济宁东部。属半湿润温暖气候区,

7、年日照时数2 151.8 h2 510.4 h,年降水量500 mm900 mm,10 的总积温为4 400 d5 000 d,土壤以棕壤为主,少量褐土与砂姜土。4 整体要求 播期及收获期 4.1 提倡冬小麦适期晚播、夏玉米适当晚收。冬小麦播期宜为10月15日至10月25日、收获期宜为6月15日至6月20日;夏玉米播期宜为6月20日至6月25日、收获期宜为10月5日至10月15日。品种选择 4.2 冬小麦选用高产、抗倒伏、抗病的中早熟品种。夏玉米选用紧凑耐密、抗病、抗倒、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中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周年施肥量与分配 4.3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施肥以有机肥与

8、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平衡施肥。周年施用纯氮(N)420 kg/hm2500 kg/hm2,磷(P2O5)190 kg/hm2245 kg/hm2,钾(K2O)200 kg/hm2280 kg/hm2,硫酸锌30 kg/hm250 kg/hm2,增施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其中小麦季施用纯氮(N)210 kg/hm2250 kg/hm2,磷(P2O5)100 kg/hm2125 kg/hm2,钾(K2O)100 kg/hm2140 kg/hm2及全部有机肥;玉米季施用纯氮(N)210 kg/hm2250 kg/hm2,磷(P2O5)90 kg/hm2120 kg

9、/hm2,钾(K2O)100 kg/hm2140 kg/hm2,硫酸锌30 kg/hm250 kg/hm2,不施用有机肥。肥料选择符合NY/T 496的要求,水溶性肥料选择符合HG/T 4365的要求。周年灌溉量与分配 4.4 周年统筹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冬小麦一般灌溉3次,每次450 m3/hm2600 m3/hm2,夏玉米一般灌溉1次2次,灌溉量450 m3/hm2600 m3/hm2。灌溉水质量符合GB 5084的规定。灌溉作业使用灌溉机械或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进行,作业前后应用清水清洁设备管道。灌溉应符合SL 207的规定。整地 4.5 小麦收获后,一般不进行整地作业。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后

10、,根据地块需要,进行耕地、耙地、镇压等作业。耕地选用旋耕、深耕或深松结合的耕作方式。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应深耕25 cm或深松30 cm以上,破除犁底层,耕耙、镇压整平,使得耕层土壤上松下实;最近3年内深耕或深松过的地块,可旋耕2遍,耕深15 cm。深耕或深松时,要求土壤绝对含水率在15%25%范围内,土壤绝对含水率按GB/T 5262测定。土层厚度20 cm以下为沙土、砾石、建筑垃圾等土壤结构的,不宜进行深耕或深松作业。坡度较大的地块不宜进行深耕或深松作业。种植模式 4.6 4.6.1 设置原则 小麦、玉米接茬轮作。小麦播种时应每隔2个播幅预留玉米机械化播种行及小麦田间管理机械行走道,

11、中耕施肥与植保机械可在预留行走道内实施田间管理作业。小麦、玉米周年种植的畦宽、行数及行距,以及田间管理机械行走道的设置,应适合当地常规机械化作业配置,同时满足农艺要求。4.6.2 种植规格 小麦起畦播种,畦垄宽宜为30 cm40 cm,畦垄高15 cm20 cm。畦宽宜选用180 cm、240 cm、300 cm、360 cm四种规格。180 cm、300 cm规格适用于玉米奇数行种植,240 cm、360 cm规格适用于玉米偶数行种植。5 小麦季要求 播种 5.1 5.1.1 种子处理 种子宜进行包衣处理,种子包衣符合GB/T 15671的规定。5.1.2 播种量 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

12、低的大穗型品种,基本苗225万/hm2270万/hm2;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苗180万/hm2240万/hm2。适宜播种期后,每推迟1 d播种,增加基本苗7.5万/hm215万/hm2。按照NY/T 29142016中5.2.3的规定计算播种量。5.1.3 播种方式 应选用与种植模式规格标准相配套的小麦精播机、半精播机播种,免耕、深松地块宜选用免耕播种机。宜根据畦宽和苗带宽度确定播种行数,行距宜为20 cm28 cm。设计行距应保证玉米满足播种行距为60 cm的要求,两边预留行兼小麦田间管理机械行走道。小麦田间管理机械轮距宜为120 cm180 cm。播种深度为3 cm5 cm,下种

13、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宜选用带镇压器的播种机同步镇压或播种后再用镇压器镇压。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96的要求。施肥 5.2 5.2.1 底肥 将3 000 kg/hm2的商品有机肥于耕整地前用撒肥机均匀撒在地表耕翻入土,使用施肥播种机在播种时按105 kg/hm2125 kg/hm2的氮肥、100 kg/hm2125 kg/hm2的磷肥以及50 kg/hm270 kg/hm2的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5.2.2 追肥 追肥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确定。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拔节初期追施105 kg/hm2125 kg/hm2的氮肥及50 kg/hm270 kg

14、/hm2的钾肥;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拔节初期至中期追施105 kg/hm2125 kg/hm2的氮肥及45 kg/hm290 kg/hm2的钾肥。宜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应符合NY/T 2624的要求。灌溉 5.3 5.3.1 越冬水 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浇越冬水,日平均气温降至3 5、夜冻昼消时灌溉,灌水量600 m3/hm2。5.3.2 拔节水 浇拔节水时间应根据品种、墒情和苗情确定。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在拔节期前(幼穗分化期)或拔节初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浇水。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地力水平较高时,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初期或中期(药隔期)浇水;地力水平高、群体适

15、宜的麦田,宜在拔节后期(旗叶露尖)浇水。灌水量450 m3/hm2600 m3/hm2。5.3.3 后期水分管理 小麦挑旗期墒情较差时,应及时浇水,墒情较好时,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如小麦挑旗期和开花期墒情较好,可推迟至灌浆初期浇水。灌水量450 m3/hm2600 m3/hm2。为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和后期倒伏,不应浇麦黄水。田间管理 5.4 5.4.1 镇压 起身前麦田表层0 cm5 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宜晴天午后机械镇压。5.4.2 适时中耕 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每遇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划锄。对冬前总茎数大于1 200万/hm2的麦田,要注意进行镇压或深耘断根,深耘深度10 cm左

16、右。5.4.3 化学除草 小麦3叶期或返青后及时进行化学除草1次,宜使用喷杆式喷雾机或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植保机械作业应符合GB/T 17997和NY/T 1276的规定。在小麦35叶期(秋季),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药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选用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翌年春季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滴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5.4.4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17、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与NY/T 1276的要求。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时的间隔天数应不少于该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小麦苗期:地下害虫可用40%的辛硫磷乳油或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喷雾或灌根防治;结合使用吡虫啉和25%苯丁哒螨灵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和蚜虫;返青至拔节期:每公顷用5%井冈霉素水剂4.5 L6 L,兑水15 L,喷雾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开花至灌浆期,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20%甲氰菊酯乳油和0.2%0.3%磷酸二氢钾兑水混配,进行一喷三防,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目的。收获 5.5 5.5.1 收获时期 蜡熟期收获,籽粒含水率14%18

18、%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5.5.2 秸秆处理 应选用带秸秆切碎器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留茬高度15 cm,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995的要求。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15 cm,秸秆切碎合格率90%,并均匀抛撒。6 玉米季要求 播种 6.1 6.1.1 种子处理 选用经过包衣处理的商品种。6.1.2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宜为66 000株/hm275 000株/hm2。6.1.3 播种方式 宜精量单粒播种,所选播种机具应与种植模式规格标准相配套。贴茬直播或清茬播种,宜采用60 cm等行距机械播种,播种深度为3 cm5 cm。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628的规定。施

19、肥 6.2 宜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于播种时一次性同步分层施入,种肥间隔6 cm8 cm,严防烧种。施用普通化肥,可于播种时施用氮肥(N)60 kg/hm280 kg/hm2、磷肥(P2O5)90 kg/hm2120 kg/hm2、钾肥(K2O)75 kg/hm2100 kg/hm2和30 kg/hm250 kg/hm2硫酸锌肥,严防烧种。于抽穗花粒期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105 kg/hm2125 kg/hm2的氮肥及60 kg/hm280 kg/hm2的钾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符合NY/T 2624的规定。灌溉与排涝 6.3 播种时若墒情不足,应浇蒙头水。花粒期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和排涝。田

20、间管理 6.4 6.4.1 化学除草 播种时墒情较好,可在播种结束后均匀喷施40%乙阿合剂3 000 mL/hm23 750 mL/hm2,或33%二甲戊乐灵乳油100 mL+72%都尔乳油75 mL,兑水50 L,在地表形成一层药膜。墒情差时,在玉米幼苗3叶5叶、杂草2叶5叶期喷施4%烟嘧磺隆悬浮剂1 500 mL/hm2。机械作业应符合GB/T 17997和NY/T 1276的规定。6.4.2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当地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苗期、穗期和花粒期合理选用药剂及用量,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有条件的,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将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进行“

21、一防双减”飞防作业。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时的间隔天数应不少于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宜采用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施药,提高药液喷施的均匀性和对靶性。植保无人机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3213的规定。收获 6.5 根据玉米成熟度适时进行收获作业,其成熟标志为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采用籽粒收获,玉米籽粒含水量28%,否则应采用摘穗收获。应选用割台行距、收获行数与玉米播种行距、播种行数相适应的收获机械。作业质量符合NY/T 1355的规定。宜采用带秸秆还田机的玉米收获机收获,或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还田,秸秆粉碎长度10 cm,切碎合格率90%,留茬高度8 cm;回收玉米秸秆时,宜使用穗茎兼收获机或捡拾打捆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机械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