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4∕T 024-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嘉兴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8347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4∕T 024-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嘉兴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3304∕T 024-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嘉兴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3304∕T 024-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嘉兴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3304∕T 024-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嘉兴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3304∕T 024-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嘉兴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5.040.01 N 10 DB3304 刀、-、江省=景兰L/、市E抽出TA方标准DB3304/T 024一-2018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2018-05 -10发布2018 - 06 -10实施嘉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83304/T 024-2018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O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嘉兴学院、嘉兴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行业协会、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嘉康电子股

2、份有限公司、嘉兴市迅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嘉兴技师学院。本标准起草人员:张接利、鲍健全、李建业、朱晓峰、胡根林、郑爱武、戴黎明、罩雅芳OI D83304/T 024-2018 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有关术语和定义、要求、企业相关要求、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643-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GB/T 25486-2

3、010网络化制造技术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智能化技术改造intelI igentiz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由自动化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汇集而成的,对现有设施、生产装备及生产工艺进行的技术改造。3. 2 离散型制造discrete manufactur ing 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多个加工任务,由若干个生产制造单元组成。离散制造典型行业有机械、汽配、轻工、家用电器及电子信息等。3.3 流程型制造flowingmanufacturing 在制造型企业中,生产是连续性的,物料是均匀的、连续地按一定工艺)11页序运动

4、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连续性。流程制造典型行业包括化工(塑料、药品等、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等。3.4 5S管理5smanagement DB3304/T 024-2018 企业现场(包括车间、办公室)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包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个项目。3.5 设备预警equipment warning 生产设备具有自诊断功能,可发出预警信号。3.6 工业机器人industrial robot 可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用途的操作机。可对三个或三个以上轴进行编程,可固定或移动,在工业自动化中使用。GB/T 12643-2013,定义2.9J 3. 7 目视化管控visual mana

5、gement 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3.8 看板dashboard 可以显示生产过程信息的电于显示屏。3.9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于段的管理平台。3.10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 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3.

6、 11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 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白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3. 12 设备效率device efficiency 2 D83304/T 024-2018 设备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3.13 生产物流管理production logistic management 生产物流系统的管理,发出实时、具体的物流指令,调度物流资源、驱动物流设备、控制物流状态,按排产计划与调度要求为生产过程各个工位或区域,供应生产作业所需物料,保障车间生产的任务有效完成。3.14 质量追溯qual ity trace

7、abi I ity 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产品的适当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3.15 柔性化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 通过可编程自动化技术使同一生产系统可以同时生产不同的相似产品。注:改写GB/T25486-2010,定义2.9303.16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川ionSystem 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

8、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3.17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I ife-cycle Management 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覆盖了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开放的、互操作的一整套应用方案。3.18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3.19 先进过程控制AdvancedPro

9、cess Control 3 DB3304/T 024-2018 采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以工艺过程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为核心,以工厂控制网络和管理网络为信息载体,使生产过程控制由原来的常规PID控制过渡到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来管理流程中的复杂交互,以减少过程可变性,使制造更接近设计的操作约束。3.20 实时优化RealTime Optimization 过程系统实时优化技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给定变量来预测产品性能或特性,及时调整最佳操作条件,从而保证产品性能或特性达到最佳的工业控制过程。4 要求4. 1 离散型制造评价体系4. 1. 1 评价体系框架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体系由

10、基础与环境、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效果和其他项五大类指标组成。总分100分,其中,基础与环境10分、自动化50分、数字化30分、综合效果10分组成。其他项为加分顶,按照本规范有关规定确定。体系框架图如图l所示。圄圈圈4.1.2 评价表|离散型制造智叫术改造评价体系E-E菌图1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体系框架图E. 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由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评价要求四部分组成。评价表见表l。表1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组织领导(2分)成立项日小组c1分);组织结构明晰,贡任明确,组员必须包括自动化及信息化负击人c1分)项目管理、基础和(4分)正

11、艺流程c1分)正艺流程合理,项目有硫程图并按流程图实施。环境成本和绩效管理C10分)cl分)对项目有成本和绩效核算报告。LT) 设备信息互联互生产设备有通讯网络连接。信息基础通c1分)(4分)数据库平台cl分)配有数据库服务器。4 D83304/T 024-2018 表1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续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数字化设计应用项日产品采用=维设计或仿真优化等先进技术,实现产品数字化信息基础c1分)=维设计与工艺仿真。一、某础和(4 ) 建有信息数据中心,拥有时靠的信息安全技术,确保整个工厂的环填信息安全(1分)信息安全。(10分)LII 车间总体布局设备布局(1分)合理、规

12、范、安全,物流顺畅。(2分)车间管理c1分)5S管理。数拉装备的数量除以装备的总数量的百分比。主要生产装备数控数控化率(6分)化率20%以下不得分20%(含20)-40%得2分40%(含40)60%得4分60%(含60)以上得6分。设备预警(6分)生产设备具有白诊断功能,可发山顶警信号。生产加工设备(24分)设备先进水平生产线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工作性能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半(国(6分)际先进6分,国内行业领先4分)。二、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上料、加T,、检测、下料、包装等工序设备实现自动化连线的程(50分)水马jL(6分)度。(按连线程度,分别给予1-6分)Lh 质量控制在线检测(6分)生产线卡

13、主要节点装传感检测装置(3分),可以实时采集和监(6分)控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3分)。原料物流(1分)实现自动化。(按自动化水平,分别给予1-1分)产品物流及搬工序问半成品实现自动化。(按自动化水平,分别给予1-1分)运(12分)物流(4分)成品物流(4分)实现自动化。(按自动化水平,分别给予1-4分)机器人应用工业机器人现有机器人应用自动化工序占可用工序总数的比例D工业机器人应用率在20%以下不得分20%(含20)-40%得2分40%(含(8分)应用率(8分)10) -60%得5分60%(含60)以上得8分。目视化管控车间有看板(2分),牛牛动形象的组织牛产,解决出现的各种问一、数字化车间

14、计划(5分)题,改善现场的牛产秩序,维持牛产作业的持续运行(3分)。(30分)与调度Lh 企业资源管理有生产控制(计剧、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9分)系统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模块,个模块加1分,(4分)最高4分。5 DB3304/T 024-2018 表1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续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产品管理(4分)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2分);功态采集生产线产品的规产品及工艺i执格、型号(1分)及生产人员生产的产品数量规格等数据(1分)。行管理(85) 工艺管理(4分)作业文件、作业程序无纸化管理,实砚自动卡发、数字化管理(2分);生产

15、工艺按照程序执行(2分)。二、数字化设备状态采集(30分)(4分)动态采集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生产相关数据。年间设备管理Lb (7分)设备效率统计(3分)可以动态统计设备运行效率。生产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数字运用条形码管理等系统,进行调度物流资源、调度物流设备、控( 3分)化(3分)制物流状态,有相关数据库。质量控制和质量数据动态采基T动态数据库的指标ll时空、基丁关系数据库的指标l监控、追溯追溯(3分)集与处理(3分)条件较为完善。正向指示人均生产效率捉按人均生产效率提高率*20得分,最高得2.5分。(人均生产效率提高二字二(改造后单位时间人均生产能力/改造前(2.5分)高率(2.5分)单位时

16、间人均生产能力1)*100%)产品不合格率下产品不合格率下降率*20得分,最局得2.5分。(产品不fT格率下降率二(改造前的产品不介格率改造后的产品四、综合效果|每率(2.5分)不fT格率)/改造前的不fT格产品率*100%)。00分)单位产值能耗下按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30得分,最高得2.5分。LT4 逆|句指标(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二(改造前单位产值能耗改造后单位产(7.5分)降半(2.5分)值能耗)/改造前单位产值能耗*100%)。产品成本下降半按产l日l成本下降率*20丰11分,最高得2.5分。产l日!成本下降率二(改造前单位产品成本改造后单位产品成本)/改造前单位产品(2.5分)成本*

17、100%柔性化:牛,设备的加工二仁)、线是否支持多型号、多规格,品的混流!牛j:,转换产品型号(3分)兼容性(3分)力使快捷。五、其他项00 分)制造执行系统建立车间制造执建立并与数据库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计划、排产、生产、检验的LIs (4分)行系统(4分)全过程闭环管理。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全生命周期是否存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流程,号|导产品从概念到生命(3分)管理(3分)结束的整个过程。4. 2 流程型制造评价体系6 D83304/T 024-2018 4.2.1 评价体系框架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体系由基础与环境、自动化、数字化、综合效果四大类指标组成。总分100分,其中,基础与环

18、境10分、自动化35分、数字化45分、综合效果10分组成。体系框架图如图2所示。E噩噩圄4. 2. 2 评价表l流程型制造智时I术改造评价体系I -f.J1t 噩噩噩圄图2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体系框架图E噩噩.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由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评价要求四部分组成。评价表见表20表2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组织领导(2分)成立项目小组(1分),组织结构明晰,责任明确,组员必须包项目管理括自动化及信息化负责人cl分)(4分)成本和绩效管理(2分)对项目有成本和绩效核算报告。一、基础和环境总体工程设计00 分)(2分)工厂/年间的总体

19、工程设计己建立系统模型。工厂/车间设计TIl (1分)工艺流程及布局设计(2分)工厂/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布局己建立系统模理。车间总体布局(2分)车间管理(2分)实现5S管理。白控投用率工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比例。70%以下不得分70%(含70)-80%得2分80%(1分)(含80)-90%导3分90%(含90)以上得4分。设备预警(1分)生产设备具有自诊断功能,可发出预警信号。气、自动化生产过程(35分)08 分)实施APC(3分)关键牛广环节实施先进过程控制APC。Th 实施RTO(3分)关键生产环节实施实时优化盯0。生产线先进水f生产线主要技术参数、i作

20、性能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国际(4分)先进4分,国内行业领先2分)。7 DB3304/T 024-2018 表2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表(续内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质量控制(6分)在线检测(6分)关键工艺参数、质量指标采用在线分析仪、智能传感器检测。原料物流(3分)半自动化得1.5分,基木实现自动化得3分。二、自动化产品物流及(35分)搬运(8分)成品物流(5分)实现白动化,得2分:实现智能化,得4分:建立智能仓储,得Th 5分。机器人应用工业机器人现有机器人应时向动化工序占可J+j工序总数的比例。工业机器人应时率在20%以下不得分20%(含20)-40%得1分40%(含(3分)应用

21、率(3分)40) -60%得2分60%(含60)以上得3分。目视化管拧可实时性的ll时丰各指标,生动形象的组织生产,解决山现的各种(5分)问题,改善现场的生产秩序,维持生产作业的持续运行。年间计划与有生产拉制(计划、制造人物流管理(分销、采购、阵存管理)调度06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模块,一个模块加2.5分,(8分)最高8分。SCM系统(3分)在供应链管理SCM中实现原材料和产成品配迭的管理与优化。制造执行系统数据库平台(4分)工厂己经建立实时数据库平台。二、数字化(8分)建MES系统(4分)己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45分)与ERP互通集成所建立的制造执行系

22、统MES己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互通Tb (4分)集成。数据互联互通自动化数据(4分)实时数据库平台与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计划、排02分)产、生产、检验的今过程IJ环管理。制造执行数据(4分)实J数据库平台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互通集成。质量控制和基于1女时数据库的指标监控、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指标监控、质量数据实时采集与处坝,追溯(5分)追溯条件较为完善。信息安全(1分)拥有可靠的信息安全技术,确保智能工厂的信息安伞。正|句指标人均生产效按人均生产效率提高率*20得分,最高得2.5分。率提高率(人均生产效率提高率二(改造后单位时间人均生产能力/改造前单位(2.5分)(2.5分

23、)时间人均牛j、能力1)*100%) 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下降率*20得分,最高得2.5分。四、综合效果率下降率(产品不合格率下降率二(改造前的产品不合格率改造后的产品不合00 分)(2.5分)格率)/改造前的不合格产品率*100%)。TT4 逆向指标单位产值能按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30得分,最高得2.5分。7.5分)耗下降率(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二(改造前单位产值能耗改造后单位产值能(2.5分)耗)/改造前单位产值能耗*100%)。产品成本下按产品成本下降率*20得分,最高得2.5分。产品成本下降率二(改造降率(2.5分)前单位产品成本改造后单位产品成本)/改造前单位产品成本*100%8 D

24、83304/T 024-2018 5 企业相关要求5. 1 企业可根据此标准进行自评;5. 2 企业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智能化技术改造进行评价:5.3 企业对智能化技术改造制造项目的真实性负责,政府部门组织相关评价时,企业应如实提供项目相关资料及实物,如实按计划申报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主动接受项目初审、实地核实、专家评审、中介审计和项目绩效评价等。6 评价方法6. 1 评价模型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的总评价得分按公式(1)计算:LI= LU 式中:LI一一离散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总评价得分:LIl一一基础与环境评价得分:LI2 自动化评价得分:LI1-一数字化评价得分:LI4 综合效果评

25、价得分:LI.,一一其他项评价得分。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的总评价得分(TI)等于基础与环境(TI1)、自动化(TI2)、数字化(TI)、综合效果(TIJ的评价得分之和。按式(2)计算:TI = LTli 式中:TI 流程型制造智能化技术改造总评价得分:TI1一一基础与环境评价得分;TI过自动化评价得分:TI3一一数字化评价得分:TI1 综合效果评价得分。6. 2 新建项目评价本标准也适应新建项目智能化评价,离散型新建项目得分按式(3)计算:9 DB3304/T 024-2018 XLI = LL1i (0.9 . (3) 式中:XLI 离散型制造新建项目智能化评价得分;LIl一一基础与

26、环境评价得分;LI2 自动化评价得分;LI1-一数字化评价得分;LI1 综合效果评价得分:LIfi一一其他项评价得分。流程型制造新建项目得分按式(4)计算:盯1= I Tl/0.9 . (4) 式中:XTI-流程型制造新建项目智能化评价得分:TI1 基础与环境评价得分:TI,一一自动化评价得分:TI3一一数字化评价得分:TIj一一综合效果评价得分。6. 3 等级划分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3个等级。当评价总得分达到85分及以上为优秀:总得分在70分及以上且小于85(不包括85)为良好;总得分不足70分时,评价结果为一般。7 评价程序7. 1 政府部门组织的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应成立专家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7. 2 开展评价前,应声明评价目的。7.3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采用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7.4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根据评价方案确定的综合评价标准和要求,给出评价结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