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脚手架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一、本工程采用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体系。
(1) 脚手架的搭设
1) 钢管扣件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如下:
基础准备→安放垫板→安放底座→竖立管并同时安扫地杆→搭设水平杆→搭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挡脚板和栏杆。
2) 脚手架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高出操作层不宜大于一步架。
3) 垫板、底座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面积不宜小于0.1m2,宽度不宜小于220mm,木垫板长度不宜小于2跨,厚度不宜小于40mm。
4) 立管的排距和间距按计算确定。
5) 底部立管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立管的联接必须交错布置,相邻立管的联接不应在同一高度,其错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50mm,并不得在同一步内。
6) 大横杆应水平设置,钢管长度不应小于3跨,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联接,内外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接头应错开一跨,其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水平管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其固定的间距不应少于400mm,相邻扣件中心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7) 每根立管的底座向上200mm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管固定。
8) 20m以下脚手架从转角起,每间隔6跨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20m以上脚手架应在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副剪刀撑跨越立管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与纵向水平杆呈45~60°角。
9) 立管一般应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用刚性固定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固定件布置间距垂直方向不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6m。
(2) 脚手架的拆除
1)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接固定、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及现场情况编制拆除方案并经有并部门批准;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清除脚手架中留存的材料、电线等杂物。
2) 拆除架子的工作地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3) 拆架前,应有现场施工负责人批准手续,拆架子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做到上下呼应,动作协调。
4) 拆除顺序应是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件后拆,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拆除做法。
5) 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至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
6) 拆除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从空中抛掷。
7) 运至地面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清理、保养。根据需要涂刷防锈油漆,并按品种、规格入库堆放。
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体系。
(1) 脚手架的搭设
1) 门式脚手架搭设顺序为:基础准备→安放垫板→安放底座→竖两榀单片门架→安装交叉杆→安装脚手板→以此为基础重复安装门架、交叉杆、脚手板工序。
2) 基础必须夯实,并宜铺100mm厚道渣一层,且应做好排水坡,以防积水。
3) 门式钢管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搭设,上步脚手架应在下步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搭设方向与下步相反。
4) 第步脚手架的搭设,应先在端点底座上插入两榀门架,并随即装上交叉杆固定,锁好锁片,然后搭设以后的门架,每搭一榀,随即装上交叉杆和锁片。
5)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外侧应设置剪刀撑,竖向和纵向均应连续设置。
6) 脚手架必须设置与建筑物可靠的连结,连结件间距横向不得大于3步架,竖向不得大于3步(脚手架高度〈20m时)、2步(脚手架高度〉20m时)。
(2) 脚手架的拆除
1)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接固定、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及现场情况编制拆除方案并经有并部门批准;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清除脚手架中留存的材料、电线等杂物。
2) 拆除架子的工作地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3) 拆架前,应有现场施工负责人批准手续,拆架子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做到上下呼应,动作协调。
4) 拆除顺序应是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件后拆,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拆除做法。
5) 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至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
6) 拆除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从空中抛掷。
7) 运至地面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清理、保养。根据需要涂刷防锈油漆,并按品种、规格入库堆放。
二、本工程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体系。
(1) 脚手架的搭设
1)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基础准备→安放垫板→安放底座→竖立管、安装横杆组成方框→纵向装横杆加立管至需要长度→安装斜撑→铺脚手板→安装挡脚板护拦→设联接节点。
2) 搭设工作至少两人配合操作。在平整、夯实的基础上铺设垫木,垫木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得小于50mm。
3) 拉线,安放底座。同一侧底座应在一条直线上,应保持底座在同一水平线上,少量高差用可调支座调整。
4) 立好横向内外侧两根立管,装好两根横向水平杆,其竖向间距至少1.2m,形成一个方框。
5) 一人扶直此方框架,另一个人将纵向水平杆一端插入已立好的立管最下面一个碗扣内,另一端插入第三根立管下碗扣内,装上横向水平杆,形成一个稳定的方格。
6) 继续向纵向搭设直至需要的长度,搭设时注意保证立管成行,水平成线。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应拉线或用水准仪找平。
7) 底部立管应选用长度规格不同的立管间隔搭设,使接头错开。
8) 水平杆叶片插入立管下碗扣时,应检查叶片是否紧贴立管,而后将上碗扣套入所有的叶片,用手锤将上碗扣顺时针方向打击,使上碗扣螺栓台阶在定位销下固定。
9) 脚手架与建筑物联接,一般在立管与纵向水平杆交叉点设置顶墙杆,并在相同位置用两股10号镀锌铁丝与建筑物锚固。
(2) 脚手架的拆除
1) 脚手架拆除按搭设时相反顺序进行,所有杆件严禁抛掷,应用绳索吊下,轻卸、平放,分类堆齐。
2) 部件应每两年刷一次防锈漆,涂刷前杆件应清理干净。水平叶片如有变形可进行翻新。
三、本工程采用附墙升降脚手架体系。
1 材料选用与要求
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3号焊接钢管。其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应用 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3号镇静钢的要求。钢管应涂防锈漆。
扣件:扣件应符合《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制造。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垫圈)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79)中A3的规定;螺纹均地符合《普通螺纹》(GB196-81)的规定;垫圈则要符合《垫圈》(GB96-76)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小于5mm。
手动葫芦:最小起重量: t,具有产品质量保证书。
穿墙螺栓:直径22mm,螺纹清淅,表面无缺陷,无弯曲、裂纹等现象。
竹笆:必须是新竹笆。
安全网:采用密眼安全网,具有产品合格证,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横楞:采用原大模板的冷轧槽钢横楞,不得有变形现象。
爬架:采用原结构施工的现有爬架,爬架不得有变形现象。
2 附墙升降式脚手架的制作
本工程采用的附墙升降式脚手架,首先在地面上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按设计图纸的分段长度进行搭设,搭设要求:
1) 首先必须进行钢管的下料,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脚手架的钢管长度,选择同等长度的钢管,不得采用超长的钢管。
2) 搭设尺寸必须标准,步距、立杆间距应做到尺寸准确,横平竖直,扣件松紧按规定要求。
3) 所有斜杆必须尽量靠近节点处固定,底部架所有斜杆必须与上下弦杆固定。必须设置剪力撑。
节点与横楞的焊接:节点做法按设计图纸要求,焊缝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虚焊、裂纹、夹渣等现象。
3 附墙升降式脚手架的操作程序与施工要点
本工程采用的附墙升降式脚手架通过钢管脚手架与爬架的互爬而达到升降的目的。其爬架利用原结构施工时的大模板爬升架,而脚手架采用新搭设的钢管扣件脚手架。爬架与墙体的固定仍采用原外墙的预留孔,而脚手架与墙体的固定采用原大模板穿墙螺栓孔。穿墙螺栓仍采用原结构施工时的穿墙螺栓。施工顺序如下:
┌──────────────────┐
│ 固定爬架 │
└────────┬─────────┘
↓
┌────────┴─────────┐
│ 吊装脚手架并与墙体固定 │
└────────┬─────────┘
↓
┌────────┴─────────┐
│ 外墙粉刷施工一层高度 │
└────────┬─────────┘
↓
┌────────┴─────────┐
│ 利用爬架降脚手架一层高度,并固定 ├←┐
└────────┬─────────┘ │
↓ │
┌────────┴─────────┐ │
│ 利用脚手架降爬架一层高度,并固定 │ │
└────────┬─────────┘ │
↓ │
┌────────┴─────────┐ │
│ 外墙粉刷施工一层高度 ├→┘
└──────────────────┘
施工要点:
1) 脚手架的吊装
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利用塔吊拆除原大模板体系,保留爬架不动,将在地面上搭设完成的脚手架分单元采用塔吊吊运至原大模板位置,采用穿墙螺栓与砼外墙固定。
2) 脚手架的升降与固定
脚手架升降前,首先必须将脚手架上的所有材料移开,在爬架上挂手动葫芦,钩住脚手架两的吊点,并拉紧倒链,在脚手架两端各站一人,松开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螺栓,脚手架两端的操作人员同时拉动倒链,使脚手架平稳地水平地向下降落,操作人员的操作必须互相协调,下降到原定位置时,逐个穿上所有穿墙螺栓,并拧紧。拆卸掉葫芦。
3) 爬架的升降与固定
首先将手动葫芦悬挂在脚手架设计位置,钩住爬架的吊点处,并拉紧葫芦,再松开爬架与墙体的所有固定螺栓,操作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拉动葫芦,缓缓使爬架下降,至下层固定点时,套上所有穿墙螺栓,并拧紧。
爬架的吊点必须位于爬架中点之上,以防爬架在下降中倾翻。
4) 外墙粉刷时,爬架、脚手架必须均与墙体固定可靠(包括稳定连接点),在爬架与脚手架之间的大于20cm的间隙,必须在施工前补满。外墙大角处的脚手架也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不得出现任何大于20cm以上的空隙。
5) 施工操作中必须控制施工荷载不得超过100kg/m2,并不得在同一个脚手架单元上有2步架以上的同时操作。
6) 操作人员不得聚集在一处聊天闲谈。
7) 脚手架和爬架爬升时,应将脚手架或爬架上的所有材料移开。
4 附墙脚手架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附墙脚手架的安全使用,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1) 对于本工程采用的附墙脚手架,必须先行进行一个单元的试验,由总公司、分公司、上海经理部等有关部门人员进行鉴定,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 现场安全员必须随时对附墙脚手架进行检查,确保脚手架体系正常使用。每次下降完成固定后,现场安全员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的检查,符合要求后,并填写验收单,方可投入使用。
3) 附墙脚手架升降操作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交底,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本脚手架系统的情况与升降操作方法,操作人员中途不得任意调换。
4) 为确保附墙脚手架的安全,增设防坠落装置,采取钢丝绳、卸扣将爬架和脚手架联系在一起,这样可防止升降脚手架或爬架时的坠落事件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