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重 点 突 破
锁定高考热点 探究规律方法
考点1
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
1.设计思路
2.试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 (2)平安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3.试验设计的方法
(1)明确试验目的、原理。
(2)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
(4)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4.化学试验方案设计的类型
试验设计
5.气体的制备(性质)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
―→
6.性质试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分析物质组成或找出所属种类。
(2)推想物质可能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
(3)设计出合理、具体的试验方案,探究或验证其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4)完成试验、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总结得出试验结论。
7.试验方案设计时的几个操作
(1)试验装置的组装挨次。
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试验→尾气处理。
(2)接口的连接挨次。
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挨次,但对于吸取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粗”进“细”出。
(3)试验操作挨次。
气体发生一般按: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头试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4)加热操作留意事项。
主体试验加热前一般应先用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3N2、CuCl2等。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连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
(5)尾气处理。
有毒气体常接受溶液(或固体)吸取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
题组训练
1.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常用的焰火剂,遇水易发生反应。某爱好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体流向的连接挨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处的字母编号)。
(2)用连接好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试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_________(请按正确的挨次排列下列步骤)。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试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当心加入热水中,观看到有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氢化钠也是一种金属氢化物,常用作缩合剂、烷化剂。请你设计一个试验,用化学方法区分氢化钠与氢化镁,写出简要的试验步骤及观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备氢化镁的原料是镁粉和氢气,氢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即可得到纯洁的氢气。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应在最终加一个干燥管。
(2)试验步骤:制备氢气、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假如氢气已经纯洁,则可开头制备氢化镁。试验结束,还要再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
(3)所生成的气体确定是氢气,另一种产物是氢氧化镁。
(4)最简洁的方法是,观看与水反应时是否有沉淀毁灭。由于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答案 (1)idcghjka(jk可颠倒)
(2)BADC
(3)MgH2+2H2O===Mg(OH)2+2H2↑
(4)将少许固体放入适量水中,假如毁灭浑浊,则为MgH2,假如不毁灭浑浊,则为NaH
2.(2021·北京)某同学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试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ⅰ.液面上方毁灭白雾;
ⅱ.稍后,毁灭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退去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看到白雾。推想现象ⅰ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试验:
a.用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试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试验a、b不能推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缘由:随溶液酸性的增加,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试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试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由pH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可知,漂粉精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3)向水中通入过量SO2不能形成白雾,说明二氧化硫不能形成白雾;用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说明白雾中不含氯气;依据试验a、b不能推断白雾中含有HCl,由于白雾中混有SO2时也能满足试验a、b的现象,最终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有氯气生成,即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为确认这种可能性,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看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5)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O,则沉淀X中含有CaSO4。
答案 (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碱性、漂白性
(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解Cl2干扰 ②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性的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看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CaSO4 ②SO2+Cl2+2H2O===SO+2Cl-+4H+
考点2
化学试验方案的评价
对给出的试验方案做出选择、评价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学问点很多,能考查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1.选择
包括仪器的选择、药品的选择、连接方式的选择等。仪器的选择包括发生装置(几种基本类型)、净扮装置(除杂质的试剂和挨次)、反应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药品的选择,包括种类、浓度、物质的聚集状态等;连接方式的选择,包括仪器的连接挨次、导管接口的连接挨次等。
2.评价
对几个试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精确 与不精确 作出推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3.最佳方案的选择
所谓最佳,无非是装置最简洁、药品简洁取得并价格低廉、现象明显、无干扰物质以及无污染等。
题组训练
3.(2021·四川)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爱好小组设计了如下试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试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________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振荡
________
存在Fe2+
【试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小组争辩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试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试验。
试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试验评价】依据上述试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试验是________(填试验编号)。
【试验结论】依据上述试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________。
解析 (1)Fe3+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2)B装置起平安瓶作用,可防止装置C中的溶液进入加热的试管中。(3)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可进行试验设计。(4)结合题干信息,氨水能溶解Ag2O,因此a试验可确定产物只含Ag,而b试验只能确定含有Ag,不能推断是否含有Ag2O。
答案 (1)溶液呈红色 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防倒吸
(3)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体为O2
(4)b Ag、NO2、O2
4.(2022·唐山一模)某课外活动小组依据Mg与CO2的反应原理,探究Mg与NO2的反应及固体产物。该小组通过试验确认Mg能在NO2中燃烧,并对固体产物提出三种假设:
Ⅰ.固体产物为MgO。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如图连接好仪器,装药品前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干燥剂可以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浓硫酸 ②无水CaCl2 ③碱石灰 ④五氧化二磷
(3)开头打开活塞K,让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待C中布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活塞K,再点燃C处酒精灯,同时D中碱液盛得很满,这样做的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
(4)E中收集到的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5)试验得到固体残留物的质量是试验前Mg粉质量的1.5倍,则假设________成立。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本试验中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镁和单质碳,则镁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镁或氮化镁或二者的混合物。(1)有气体制备的反应,试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加入药品进行试验。(2)装置B中应盛装固体干燥剂,而NO2与碱石灰反应,所以干燥剂可以是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3)开头打开活塞K,让A中反应一段时间,待C中布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活塞K,再点燃C处酒精灯,同时D中盛满碱液,目的都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干扰试验。(4)E中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则E是N2。(5)试验得到固体残留物的质量是试验前Mg粉质量的1.5倍,假如生成的全是MgO,则大于1.5倍,假如生成的全是Mg3N2,则小于1.5倍,所以生成的是二者的混合物,假设Ⅲ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Mg+2NO24MgO+N2、3Mg+N2Mg3N2。(6)试验的缺陷是活塞K处没有尾气吸取装置、简洁倒吸等。
答案 Ⅱ.固体产物为Mg3N2
Ⅲ.固体产物为MgO和Mg3N2
(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活塞K,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对锥形瓶(或C处反应管)微热,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表示气密性良好
(2)②④
(3)排净装置中空气,防止空气干扰试验
(4)N2
(5)Ⅲ 4Mg+2NO24MgO+N2
3Mg+N2Mg3N2
(6)活塞K处的导气管插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吸取
考点3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化工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
―→―→
1.原料处理常用的方法
(1)加快反应速率。
(2)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3)灼烧、焙烧、煅烧:转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4)把握反应条件的方法。
2.分别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1)调pH值除杂。
①把握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调整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2)试剂除杂。
(3)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假如在制备过程中毁灭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留意对温度的把握。
(4)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5)萃取。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用方法
(1)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削减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2)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4)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5)重结晶。
题组训练
5.(2021·新课标全国Ⅰ)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一般在80 ℃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全部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 (1)因锂在化合物中通常为+1价,故LiCoO2中Co为+3价。(2)由碱浸后经一系列处理可得到Al(OH)3及正极材料中含有铝箔知,碱浸时单质铝与NaOH溶液反应,由此可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3)由流程图知,钴元素最终变成+2价,故酸浸时发生的是LiCoO2氧化H2O2的反应:LiCoO2+H2SO4+H2O2―→Li2SO4+CoSO4+H2O+O2↑,配平即可。另外还存在H2O2受热分解生成水与O2的反应。用盐酸代替硫酸与H2O2的混合液时,会得到有毒的氧化产物Cl2,造成环境污染。(4)由流程图知,加入NH4HCO3后硫酸钴转化为碳酸钴,HCO在转化为CoCO3的过程中,电离出的H+会与另外一部分HCO作用生成CO2与水,NH、SO结合为(NH4)2SO4,由此可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5)由充电时阴极(题目中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知,放电时LixC6是反应物,Li+是生成物,锂的价态上升,故另一反应物中钴的价态降低,由此知该反应物是Li1-xCoO2,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LixC6+Li1-xCoO2===LiCoO2+6C。(6)放电时,负极上的锂失去电子变成Li+,进入溶液后再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相当于在正极上富集了锂。由流程图知,能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三种。
答案 (1)+3
(2)2Al+2OH-+6H2O===2Al(OH)+3H2↑
(或2Al+2OH-+2H2O===2AlO+3H2)
(3)2LiCoO2+3H2SO4+H2O2Li2SO4+2CoSO4+O2↑+4H2O、2H2O22H2O+O2↑ 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
(4)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H2O+CO2↑
(5)Li1-xCoO2+LixC6===LiCoO2+6C
(6)Li+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 Al(OH)3、CoCO3、Li2SO4
6.(2021·新课标全国Ⅱ)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类类型为________,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________。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洁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燥后的滤饼11.2 g,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 g,则x等于________。
解析 第①步酸浸,得到Zn2+、Fe2+、Mn2+、Ni2+;第②步氧化,MnO将Fe2+氧化为Fe3+而易于形成Fe(OH)3沉淀,同时MnO与Mn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2沉淀;第③步加Zn,Zn与滤液中的Ni2+、H+发生置换反应,Ni经过滤而除去;第④步加碳酸钠沉淀Zn2+;第⑤步煅烧ZnCO3。(4)11.2 g ZnCO3·xZn(OH)2煅烧后得到8.1 g ZnO,可求得x=1。
答案 (1)Fe2+和Mn2+ MnO+3Fe2++7H2O===3Fe(OH)3↓+MnO2↓+5H+、2MnO+3Mn2++2H2O===5MnO2↓+4H+ 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
(2)置换反应 镍
(3)取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洁净
(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