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邯郸模拟)美国将玫瑰花定为国花,认为它是爱情、和平、友情、士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他们憧憬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说明文化具有 ( )
①多样性 ②时代性
③创新性 ④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为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鲜亮的民族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
③敬重文化多样,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进展
④敬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年3月3日,“四海同春”艺术团在珀斯会展中心的演出圆满成功。“四海同春”这次大洋洲之行在弘扬中华文化、慰问侨胞并促进侨社和谐进展、增进中国与澳大利亚等国人民友情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一次文化之旅、和谐之旅和友情之旅。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进展的根本动力
③节庆民俗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1·哈尔滨模拟)由国家汉办主办的“汉语桥”世界高校生中文竞赛活动创办十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15万名外国同学踊跃参与,有1亿多海内外观众收看了竞赛节目。“汉语桥”节目( )
①有利于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谐进展
②有利于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推销我们的价值观
③有利于各国文化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富强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打击文化霸权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边漫画中的“和而不同”告知我们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敬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沟通、借鉴,最终走向同一
③文化应具有包涵性,在文化交往中应吸取借鉴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在文化沟通中需要敬重差异,理解共性,和谐相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21·太原模拟)“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这段话表达了(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富强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沟通与融合
④敬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2022年6月29日至7月10日,国家大剧院版京剧《赤壁》赴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欧洲国家巡演,为欧洲观众带去了布满中国韵味的文化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全都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8.(2021·洛阳模拟)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呈现英国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宠爱,这同时也让英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文化促进经济的进展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沟通与传播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确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近年来,我国乐观开展与非洲国家的文化沟通活动,共同打造中非“文化聚焦”品牌。逢双年在中国举办“非洲文化聚焦”活动,逢单年在非洲举办“中国文化聚焦”活动。中非“文化聚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推动文化沟通互鉴,促进中非文化走向融合并不断趋同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进非洲,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非洲文化的进展,增进中非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情
④敬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借鉴吸取各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1949年前后的大迁徙,从中国大陆给中国台湾带去了传统文化,从大陆带来的宗教、民间信仰、宗教礼俗、生活习惯等,都已经深化当地生活,成为中国台湾文化最重要的根基。这说明( )
①文化在沟通中传播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大陆文化是先进文化,台湾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句话表明( )
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不了解本国文化就不能生疏西方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2.“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将来几十年内的机会和财宝。”这是贴在法国巴黎街头的一则海报。“汉语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气席卷世界。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4 000万,共有100多个国家的3 000多所高校开设有汉语课程。汉语的对外沟通与推广有利于( )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成为世界核心文化
②加强中外文化沟通,促进中华文化的进展和进步
③使世界各国认同中华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中国已有几十处世界遗产。但正如漫画所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疼惜照旧任重而道远。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漫画中这种状况毁灭的缘由。(10分)
(2)对此我们应实行怎样的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16分)
14.(26分)2022年11月30日,“中欧文化对话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闭幕。自“中欧文化对话年”在布鲁塞尔开幕以来,中欧双方以思想文化对话与文化艺术沟通为主线,一共完成了近300个合作项目,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语言、体育、新闻出版、青年沟通、旅游等领域,掩盖包括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在内的22个中国省市、特区及27个欧盟成员国。2022年“中欧文化对话年”是第一次以中国为一方、以欧盟27国为另一方的大型多边文化沟通活动,也是迄今为止中欧合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为构筑中欧间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鉴的奇怪将来贡献出不行替代的文化之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学问,说明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的意义。(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学问,说明中欧之间开展文化沟通应留意的问题。(1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不同国家国花不同,体现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与题意不符。
2.【解析】选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化不会日益趋同,②错误。题干不涉及不同文化共同进步,④与题意不符。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3.【解析】选B。②错误,社会进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冲突,不是先进文化;④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但不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学问拓展】文化中国·四海同春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活动于2009年春节期间正式启动,是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沟通协会为满足海外侨胞精神需求,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增加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而倾力打造的有全球影响的春节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每年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组派国内高水平艺术团组到海外侨胞聚居国家开展慰侨演出和举办图片展等活动,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4.【解析】选C。“汉语桥”节目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①③是对其意义的正确理解。②“推销”说法错误,违反各民族文化一律公正的原则;材料未提及文化霸权主义,④与题意不符。
5.【解析】选A。“和而不同”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应当相互敬重、理解共性,①④正确。②“同一”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借鉴吸取的是优秀文化成果,③“一切”观点错误。
6.【解析】选A。从文化视角看,材料中的话阐明白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强调了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形成世界文化的百花园,①②正确。③强调的是文化传播,④强调如何敬重文化多样性,皆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7.【解析】选B。中国戏剧受到欧洲观众的好评,说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B项正确。A项只强调文化的民族性,C项只强调世界文化具有全都性,都不能说明材料中欧洲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宠爱,与题意不符;文化既有通俗的,又有高雅的,D项错误。
【变式备选】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也是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节日,但庆祝节日的习俗各有差异。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传统习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中、韩、日等国都庆祝中秋节但又有所不同,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②正确。③④皆与题意不符,不选。
8.【解析】选B。英国体育纪念品的热卖使英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沟通与传播,同时说明文化传承离不开确定的物质载体,
③④正确。优秀文化起促进作用,①观点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项。
9.【解析】选D。文化沟通不行能实现文化融合并不断趋同,①错误;文化进展要借鉴吸取各国有益的文化成果,而不是全盘吸取,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10.【解析】选A。台湾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色,③说法错误,各种区域性文化都有进步的内容和落后的内容。④说法不符合事实。故选A。
11.【解析】选B。对本民族文化了解深刻,才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B项正确。A、C两项观点太确定,不选;D项与题意不符。
12.【解析】选C。对外推广汉语,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进展,又有利于增加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华文化的进展,②④正确。
①说法违反各民族文化一律公正的原则,观点错误;了解不等于认同,③观点错误。
13.【解析】第(1)问,漫画显示某些地方在开发世界文化遗产为经济服务,这是由于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能促进经济的进展。但是漫画显示这种开发往往是过度开发,忽视了对文化的疼惜。第(2)问,对文化遗产的申请照旧要进行。由于这样可以传播文化,进展经济,维护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富强。但是同时必需实行有效措施疼惜好文化遗产。由于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疼惜文化遗产有重大意义。
答案:(1)①确定的经济打算确定的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
②一些地方政府把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在文化产业进展中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忽视了疼惜文化的重要性。
(2)①要进展。世界遗产的申报带动当地经济进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进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需要,是富强进展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要求。
②要疼惜。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文化遗产的疼惜不仅对于争辩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
14.【解析】第(1)问实际考查中外文化沟通的意义,结合材料,应从文化进展本身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方面综合回答。第(2)问考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与外来文化的问题,应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及反对的错误观点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有利于中欧优秀文化相互传播,富强中欧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富强与进展。②有利于促进中欧间政治互信、经济互利。
(2)①要敬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公正的原则,共同促进人类文化富强进步。②要充分吸取欧洲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③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必需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