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2-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28800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2-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2-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不包括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C.德意志古典哲学 D.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2.《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由于 A.是第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B.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 C.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最早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3.科学共产主义能够诞生的根本性因素是 A.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人类19世纪的优秀理论成果 C.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进展 4.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①《神圣家族》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 ③《共产党宣言》 ④《新莱茵报》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下列对《资本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系统地阐明白唯物主义历史观 B.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C.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D.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定灭亡和社会主义必定成功 6.下列著作发表的挨次是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第一卷 ③《神圣家族》 ④《法兰西内战》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④③ 7.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唯物主义科学论述的是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基督教的本质》 8.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马克思的辉煌巨著 B.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进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C.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 D.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进展 9.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指导和推动了 A.芝加哥工人运动 B.其次国际成立 C.宪章运动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0.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诞生于德国 ②都是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③两人其次次见面后开头了毕生的友情 ④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1917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 A.二月革命 B.七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一月革命 12.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冲突,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B.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 C.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3.列宁主义诞生于 A.1903年,布尔什维克派的毁灭 B.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 C.1917年,《四月提纲》的发表 D.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 14.下列哪些大事,促使俄国的政体发生转变 ①农奴制改革 ②二月革命 ③十月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5.1921年,俄国开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 B.表明苏俄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设想 C.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倒退 D.证明白生产关系必需要适应生产力的进展水平 16.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究,包括 ①新经济政策 ②现代化大生产 ③民族问题 ④反对官僚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的革命活动或理论创建不包括 A.在遵义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C.开创了井冈山革命依据地 D.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8.毛泽东在抗战时期阐述的理论或发表的理论著作不包括 A.《新民主主义论》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十大关系》 19.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表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后 B.标志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开头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C.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其中的一些思想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毛泽东所犯的“左”倾错误有 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发动“大跃进” ③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下列对邓小平革命生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赴法勤工俭学,走上了革命道路 ②发动百色起义 ③开拓左右江革命依据地 ④领导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其次代领导集体形成于 A.七大后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十五大后 D.十六大后 23.文革后,为彻底订正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邓小平反复强调毛泽东思想精髓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团结全都 D.独立自主 24.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的是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进展生产力 B.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C.方案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分 D.停止阶级斗争为纲 25.邓小平理论包括 ①改革开放 ②初级阶段理论 ③社会主义本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一国两制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共28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由于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 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百年的统治中所制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制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快速改进,由于交通工具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制服野蛮人最坚韧抵制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不想灭亡的话——接受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们依据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制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 (2)材料三中的“文明”指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资本主义的进展会带来什么样的世界局势?这种局势处毁灭的缘由有哪些?(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材料二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头被接受,并且快速获得进一步的进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可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可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可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可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其次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其次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夫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终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3分) (2)材料二中“崭新的斗争方式”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见怎样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实际上怎样夺权?为什么?(7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简答题(第28题10分,第29题12分,共22分) 28.列宁在俄国革命的三个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与进展。请完成下表。(10分) 时间 理论阐述 理论指导的实践 一战期间 二月革命后 七月大事 《国家与革命》 29.恩格斯1893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供应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争辩的动身点和供这种争辩使用的方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问题上是如何制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8分) (2)运用史实说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是如何制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B A B A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A D C A A D B C 21 22 23 24 25 D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共28分) 26.(1)推动生产力的极大进展;推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工厂代替作坊;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并把社会关系转化为两者的对立。 (2)资本主义 (3)局势:资产阶级确立起对全世界的统治 缘由:资本主义用其廉价的商品摧毁殖民地的自然经济,制服殖民地;同时也推动殖民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27.(1)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夺取政权; 暴力方式 (2)利用普选权的合法斗争 (3)特点:“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群众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抱有幻想。 主见和平过渡;实际上是武装夺取;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连续参与一战并镇压人民。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进展完善的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任答一点) 三、 简答题(第28题10分,第29题12分,共22分) 时间 理论阐述 理论指导的实践 一战期间 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一个国家首先取得成功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 《四月提纲》:革命必需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七月大事 七月大事后 《国家与革命》 十月革命 29.(1)中共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动身,生疏到中国革命必需分两步走:先完成民主革命,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在二大上制定了最低革命纲领。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从“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的教训中生疏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走俄国人的路,从而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经过长期的探究,在失败与成功中总结阅历教训,生疏到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情下,必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