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力气测试(A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16页,共300分。
考生留意: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全都。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关于物理学争辩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学中引入了点电荷的概念,突出了带电体的带电量,忽视了带电体的质量,这里运 用了抱负化模型的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 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容 ,加速度 都是接受比值法定义的
D.依据速度定义式 ,当格外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15. 一质点位于x=-2 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
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 s时,质点在x=l m处
B.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第3s内和第4s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
D.O~2 s内和0~4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16.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 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L,忽视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C.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
则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
D.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
17.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条细线一端与斜面上的物体B相连, 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 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成a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增大A的质量,B对C的摩擦力确定减小
B.若仅增大A的质量,地面对C的摩擦力确定增大
C.若仅增大B的质量,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可
能等于A的重力
D.若仅将C向左缓慢移动一点,a角将增大
18.如图所示为小型旋转电枢式沟通发电机,电阻r=l 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
路连接,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6,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距下端处,定值电
阻R1=2,其他电阻不计,线圈匀速转动的周期T=0.02s。闭合开关S,从线圈平面与磁场
方向平行时开头计时,线圈转动过程中抱负电压表示数
是5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W
B.0.02 s时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C.线圈产生的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D.线圈从开头计时到s的过程中,通过R1的电荷量为
19.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为零,
ND段中C点电势最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1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
B.
C.C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将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20.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O.l kg的木块A 相连,质量也为0.1 kg的木块B叠放在A上,A、B都静止。在B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
力F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力F大小与移动距离x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木块下移0.1 m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2.5 J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C.木块下移0.l m时,若撤去F,则此后B能达到的最大
速度为5 m/s
D.木块下移0.1 m时,若撤去F,则A、B分别时的速度为5 m/s
21.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平行金属导轨宽度L,电阻不计,底端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
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m,长也为L的导
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的电阻为r,它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让导体棒从导轨底部以平行斜面的速度v0向上滑行,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滑回底端
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运动导体棒视为电源,其最大输出功率为
B.导体棒从开头到滑到最大高度的过程所用时间为
C.导体棒从开头到回到底端产生的焦耳热为
D.导体棒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相等
2021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力气测试(A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留意事项:
第Ⅱ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需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试验中,小车牵引纸带打下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A、B、C、D、E、F、G、H、I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f=50Hz的沟通电源。
分析纸带可知,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_______后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v=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如图甲所示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的原理图,R1是电阻箱(0—99.9 ),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12V,内阻忽视不计)。
在保证平安和满足要求的状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S,调整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使A2示数I2=0.20A,登记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1的示数I1;
②重复步骤①且使A2示数仍为I2=0.20A,测量多组R1和I1值;
③将试验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
依据试验回答以下问题:
(1)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
A.电流表(0—3 mA,内阻为2.0 ) B.电流表(0—3 mA,内阻未知)
C.电流表(0—0.3 A,内阻为l0) D.电流表(0—0.3 A,内阻未知)
请依据试验过程推断A1应选用_______,A2应选用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2)在图乙中的坐标纸上画出R1与的关系图。
(3)依据以上试验数据得出=_______。
24.(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75kg的小球在距地面高h=lOm处由静止释放,落到地面后反弹,碰撞时无能量损失。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大小恒为2.5 N,
g=l0。求:
(1)小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
(2)小球从静止开头运动到与地面发生第五次碰撞时通
过的总路程。
25.(19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以O为圆心、R0为半径的圆形区域I内有垂直纸面对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A(R0,0)点沿x轴负方向射人 区域I,经过P(0,R0)点,沿y轴正方向进入同心环形区域Ⅱ,为使粒子经过区域Ⅱ后能从Q点回到区域I,需在区域Ⅱ内加一垂直于纸面对里的匀强磁场。已知OQ与x轴负方向成30角,不计粒子重力。求:
(1)区域I中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
(2)环形区域Ⅱ的外圆半径R至少为多大;
(3)粒子从A点动身到再次经过A点所用的最短时间。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框涂黑。留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需与所涂题目的题号全都,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假如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甲图中,两个分子从很远处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
作用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
B.乙图中,在测量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膜厚度视为分子直径
C.丙图中,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确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丁图中,猛推木质推杆,密闭的气体温度上升,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
E.戊图中,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2)气缸高为h=lm(气缸厚度可忽视不计),固定在水平面上,气缸中有质量m=6kg、横截面积为S=10 cm的光滑活塞封闭了确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p0=l×l0 Pa,当温度为t=27℃时,气柱长为:L0=0.4 m。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缓
慢拉动活塞,求:
①若拉动活塞过程中温度保持为27℃,活塞到达缸口时
拉力F的大小;
②若活塞到达缸口时拉力大小为80 N,此时缸内气体的
温度。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l m处的质 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如图乙所示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t=0.1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
B.t=0.15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t=0.25 s时,质点P的动能在削减
D.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轴轴负方向传播了6m
E.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5 cm
(2)如图甲所示是由透亮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一束细光束由真空沿着径向与AB成角射人,对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强度随角的变化进行记录,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如图丙所示是这种材料制成的器具,左侧是半径为R的半圆,右侧是长为8R,高为2R的长方体,一束单色光从左侧A'点沿半径方向与长边成37角射入器具。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该透亮材料的折射率;
②光线穿过器具的时间。
35.【物理——选修3-5】(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甲中,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照射到锌板上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箔有张角,证明光
具有粒子性。
B.如图乙所示为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 象,当入射光的频率为2v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C.图丙中,用n,=2能级跃迁到n,=l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D.丁图中由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可知,若D和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确定会释放能量
E.图戊是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示意图,射线c是粒子流,它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2)如图所示,甲车质量为M,装满海绵的乙车总质量也为M,两车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甲乙两车高度差为h,甲车右侧到乙车上O点的
水平距离为s。现甲车上质量也为M的运动员从甲车边
缘水平向右跳出,刚好落到乙车的O点并相对乙车静
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甲车最终速度的大小;
②运动员与乙车相互作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021届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力气测试物理部分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卷
D
A
C
B
D
BD
BC
AC
B卷
D
C
A
B
D
AC
BC
BD
22. (6分) 3.0(3分) 1.4(3分)
23. (9分)
(1)D (2分) C(2分)(2)见图所示(2分)(3)40 (3分)
24.(13分)方法一:牛顿其次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1)(5分)小球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1,依据牛顿其次定律
(1分)
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
设小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高度为h2,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a2,
(1分)(1分)
联立解得:h2==5m(1分)
(2)(8分)小球其次次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2,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
设小球与地面其次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距离h3(1分)
联立解得:h3=(2分)
同理得hn=(2分)
物块从静止开头运动到与挡板发生第五次碰撞时走过的总路程。
s==28.75m(2分)
方法二:动能定理
(1)(5分)设小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高度为h2,从开头静止释放到第一次碰撞后运动的高度h2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4分)
解得:h2==5m(1分)
(2)(8分)设小球与地面其次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距离h3,从第一次碰撞后运动的高度h2处静止下落到其次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距离h3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3分)
解得:h3=(1分)同理得hn=(2分)
物块从静止开头运动到与挡板发生第五次碰撞时走过的总路程。
s==28.75m(2分)
25. (19分)解:(1)(4分)设在区域Ⅰ内轨迹圆半径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R0(2分)
由牛顿其次定律可得: (1分) 解得:(1分)
(2)(4分)设粒子在区域Ⅱ中的轨迹圆半径为,部分轨迹如图所示,有几何关系知: (1分),
由几何关系得,(2分) 即(1分)
(3)(11分)
25(3)(11分)当粒子由内测劣弧经过A点时,应满足
1500n+900=3600m ( 3分)
当m=4时,n=9时间最短 (2分)
(2分)
(2分)
(2分)
33.(15分)
(1)BCE (6分)
(2)(9分)
解:①初态静止时,对活塞受力分析可得:
Pa(1分)
活塞刚到缸口时,L2=1 m,由抱负气体方程可得:p1SL0=p2SL2(2分),
得p2=0.64×105 Pa(1分)
对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N(1分)
②温度上升活塞刚到缸口时,L3=1 m
对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Pa(1分)
由抱负气体方程可得:T3(p3L3S)=T1(p1L0S)(2分),
T3=p1L0(p3L3T1)=1.6×105×0.4(0.8×105×1×300) K=375K(1分)
34.(15分)
(1)BCE (6分)
(2)(9分)
解:①由图乙可知,θ=37°时,折射光线开头毁灭,说明此时对应的入射角应是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即C=90°-37°=53°(1分),折射率n=sin C(1)=。(2分)
②由于临界角是53°,光线在玻璃砖中刚好发生3次全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光程L=11R(2分)
光在器具中的传播速度v=n(c)=(2分)
光在器具中的传播时间t=v(L)=(2分)
35.(15分)
(1)ABD (6分)
(2)(9分)
解:①运动员在甲车上跳离的过程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设运动员的速度为v0,甲车的速度为v甲,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2分)
运动员跳离后做平抛运动,可得:
(1分),
(1分),
联立可得:(1分)
②运动员与乙车相互作用过程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落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则
(2分)
运动员与乙车相互作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