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肖慧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裂开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孩子应当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B.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C.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生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静静地凝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日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格外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觉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转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转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二.诗歌鉴赏(共11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6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2分,共20分)
(1)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戴望舒《雨巷》)
(5)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
三.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不以法规,不能成方圆。——《孟子 离娄上》
(2)法规,法规就是用来打破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答案:选B。A句是搭配不当,“生产量”不能供应,供应的应是“无公害蔬菜”,C句结构混乱,可将“都离不开它”删去;D句语序不当,应将“没有”一词调至“把”字前。
2.答案:A。 B.“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C.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D.“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快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方东西突然不见了
3.答案:D
4.(1)描写了早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秋雨霏霏,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5.(1)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2)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3)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4)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5)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