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滨州质检)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安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下列属于英国“变革”内容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1832年的议会改革
解析:选C。据“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题干内容存在的时间为法国大革命期间,即1789年前后,此时英国安静而深刻的变革应是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同法国大革命时段不全都,故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中期,故B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时间同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 (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检测)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挡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这主要说明( )
A.英国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B.圈地运动转变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C.传统道德观念对英国社会束缚较少
D.工场手工业在英国获得不断进展
解析:选A。据“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挡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可知材料的主题围绕工业进展的条件开放,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圈地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争辩的中心不是英国社会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具体叙述当时英国手工业的具体经营形态,故D项错误。
3.(2022·天津南开区检测)1830年,曼彻斯特已进展为英国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中心,其主导产业是( )
A.畜牧业 B.棉纺业
C.毛纺业 D.种植业
解析:选B。畜牧业、毛纺业、种植业是传统行业,依据“新兴经济中心”,故A、C、D三项错误;依据史实,当时的曼彻斯特棉纺织业是支柱产业,故B项正确。
4.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举例说:“美国西北部的农夫其居住地离优良的机械商店或许有几百里之遥,放心使用简洁的机械,由于他们知道,用电报告知机械的号码和所损害的机械上的部件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件,他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这一举例主要是说明( )
A.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B.标准化生产的优越性
C.火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
D.电报便利人们沟通联系
解析:选B。 从材料看,尽管农夫离机械商店较远,但由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他们不必担忧机械的损害,由于各地的机器零部件都能与机械配套的,故B符合题意。材料并非突出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说明火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也并非侧重人们之间的“沟通”,故A、C、D都不正确,均排解。
5.(2022·杭州检测)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单位:%)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美国
0.1
0.8
2.4
7.2
14.7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A.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进展的共同缘由
B.独立战斗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进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峻落后
D.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解析:选D。当时的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制度创新落后于英国和美国,故A项错误;独立战斗导致美国社会的动荡,不会促进美国工业的迅猛进展,故B项错误;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但直到1860年前中国照旧领先英国和美国,故C项错误;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使英国在1860—1880年工业超过中国和美国,领跑世界,故D项正确。
6.(2022·福建龙岩质检)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间,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 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舍命讲排场”。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英国社会( )
A.生产力进展了,社会道德却日益沦丧
B.追求物质享受,政治腐败不堪
C.贫困阶层日益扩大
D.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动
解析:选A。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进展,制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宝,贵族酗酒、下院官员贪污、新兴的工厂主阶层追求铺张享受,反映出整个社会道德的日益沦丧,故A项正确;追求物质享受、政治腐败不堪只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贫困民众的生活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故D项错误。
7.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分,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A.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和与新大陆的关系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拓对西欧进展的重要性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转变了西欧
D.工业革命开展和市场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解析:选D。材料中学者认为,中国与西欧毁灭差距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欧洲殖民扩张引起,正由于这些才使西欧领先世界,而中国开头落伍。A项说法不成立;B项错误,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而非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拓;C项未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本题选D项。
8.某论文把巴拿马水道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集中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选D。从材料内容看,材料涉及交通运输、商品输出、劳务输出、资本输出等内容,涉及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等,A、B、C三项的说法都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只有D项可包含全部内容,可作为论文的主题,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由于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靠于整个世界,由于它毁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头?……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最终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由于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头)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2)依据材料三,分析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乐观影响?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历史的进展。第(1)问,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提出的看法,主要结合两则材料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前两小问结合殖民主义及其乐观作用来归纳,后一小问主要通过对比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差异来分析;第(3)问,结合新航路开拓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等相关历史学问来归纳分析。
答案:(1)材料一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头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
(2)冲突: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
乐观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缘由:领先开头走向全球扩张,全面开放科技革命,较早地建立起成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工业快速进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渐渐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习思考
1.请思考这一变化对英国阶级关系的影响。(教材P95)
提示: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自耕农在英国渐渐消逝;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请思考:英国出口贸易有什么特点?(教材P96)
提示: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材料进口占的比例大。
3.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经济快速进展的缘由是什么?(教材P97)
提示: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英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进展经济的措施;英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4.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教材P97)
提示:有道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为本国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原料、市场,进行了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造成贫困,是由于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财宝被掠夺、经济结构单一、国际贸易的不公正,同时,还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残暴的殖民统治。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转变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二、自我测评(教材P98)
1.提示:D
2.英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请结合史实对上述说法予以说明。
提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99)
1.史丹莱·杰温斯的描述,体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特征?
提示:英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世界各地为英国供应了生产和生活原料;英国将从国外掠夺的财宝转化为资本。
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局面是英国通过哪些手段实现的?
提示: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供应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扩大世界市场;进行经济扩张和海外殖民活动,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劳动效率,一方面工人队伍扩大,新部门毁灭,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导致手工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分工人失业。你认为生产技术进步、失业、再就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这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可从以下要点来分析: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密度,也导致了手工业者失业。只有提高技术和技能,适应生产力的进展,才可再就业。适应社会进展,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是社会进展的必定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