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应考点一)250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 kJmol1自发进行的缘由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削减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解析:HTS56.76 kJmol1(250273)KS,反应体系的熵增加,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熵变对反应方向起了打算作用,使HTS0。答案:D2(对应考点一)以下自发过程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A硝酸铵固体自发地溶于水B2HI(g)H2(g)I2(g)H9.3 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H74.9 kJmol1D2H2(g)O2(g)=2H2
2、O(l)H571.6 kJmol1解析:解题时明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这一阅历规律就是焓判据。由于A、B、C三个自发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明显不能用焓判据解释。答案:D3(对应考点一)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铵分解是由于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由于外界赐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此反应不应当自发进行,必需借助外力才能进行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解析:(NH4)2CO3分解的过程气体分子数增多,是一个熵值增加的过程,用熵判据。答案:A4(对应考点二)某反应2AB(g) C
3、(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AH0BH0、S0、S0 DH0、S0解析:由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推知:H0,反应在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H0、S0、S0,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H0、S0,高温下自发向右进行,则HTS0,即HTS17 kJmol1,故H17 kJmol1,即H0。答案:A6(对应考点二)往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在木板上滴少量水,一会儿就会发觉瓶内固态物质变成液体,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被烧瓶粘住,这时打开瓶塞,出来的气体有氨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肯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