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课后撷珍素材:4.16-过秦论-Word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23075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课后撷珍素材:4.16-过秦论-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四课后撷珍素材:4.16-过秦论-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余撷珍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教 材 悟 读 施仁政,得民心,治天下——《过秦论》 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纵览历代王朝成败兴衰,得天下者无不从施仁政,得民心始;而失天下者,无不自施暴政,失民心始。2000多年前的贾谊纵论强秦灭亡之缘由,下一断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一语中的,影响深远,而今,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我们国家鲜亮地提出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治国方略可谓是顺应历史潮流,深得民心拥护。 【素材运用】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秦始皇就犹如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绚丽而短暂。他威名远播,带领秦兵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心集权的强大国家。他如此功绩赫赫,理应受到万民仰慕,受到后人垂青,可恰恰相反,秦末大起义的爆发,快速推翻了他一手创立的秦朝。这就在于他的残暴——繁重的徭役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严峻刑法让老百姓活在阴霾下,担惊受怕,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试问,人民怎能容忍这样的暴君?嬴政啊嬴政,你怎么就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呢?! 【相关话题】 1.以民为本 2.仁爱 3.民心向背 美 文 品 读 贾谊的性格 2022年7月22日《大公报》 萧飞 去长沙出差的次日,便去了位于太平街十九号的贾谊故居。贾谊是洛阳人,因在京城遭权臣不容,才在公元前177年贬任长沙王太傅,被后人称为“贾长沙”。故居免票,这让我意外,可见长沙人格外崇拜这位性格很“长沙”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两千多年来,长沙人始终细心爱护着故居,像是在爱护着一种思想和精神。 故居历代毁建相继,均以贾谊井为中心。据说井为贾谊所凿,站在井边,阵阵古风袭来,思绪在穿越。院内有一株老柑树,传奇也是贾谊手植。除此,大约再没有贾谊生前的遗迹了。从明朝成化元年始,故居形成祠宅合一的格局。1938年一场大火,仅剩下太傅殿。1996年,长沙市重修故居,形成了如今的格局,主要景点有门楼、贾谊井、贾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古碑亭、碑廊等。 在不大的故居里,我发觉人们看得都格外认真,这和国人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巡游完全不同。贾谊仅活33年,且非位极人臣,历朝历代却有很多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前来凭吊,这种现象实属少有,我努力地想从贾谊的生平陈设里找到答案。 贾谊18岁就精通儒家经典,诵诗属文无所不精,经河南郡守吴公推举,22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这是备皇帝询问的文官,虽无实权,却能用自己的观点影响皇帝。同年升为太中大夫,这是更高级别的议政官员,可以和周勃、灌婴等一批重臣同朝,在庙堂之上纵横捭阖。放在今日,22岁还是个“嫩头青”,乳臭未干,而在遥远的西汉,贾谊一步登天却无人质疑,可见,贾谊的才气令朝野叹服。 或许由于进展得太顺,造就了贾谊敢说敢做、自信天真的性格,从今日看来好像很缺少城府,不够含蓄。每当文帝议事,博士们大多语塞,唯贾谊对答如流,这给沉闷的朝廷带来一股清爽之风。23岁,贾谊写下《论积贮疏》,主见重农抑商,安百姓治天下。同年,又写下《过秦论》这一千古名文,全方位分析秦朝过失,作为巩固统治的借鉴。鲁迅评价文章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贾谊的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方略,极为文帝赏识,数度欲让贾任公卿高位,但终因群臣嫉妒而不用,反倒被贬至长沙。 可贾谊并未因遭弃而心灰意冷,由于当官之于他并不是人生的目标,他只是要通过这个平台为国家做事。当他南行途经湘江时,望着滔滔江水,写下名赋《吊屈原赋》,抒发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在长沙,贾谊仍以国事为己任,一遇机会便上疏文帝,提出建议。这期间,他撰写的《治安策》闪烁着思想的光辉,贾谊也因此被称为帝王之师。居江湖之远,贾谊仍不改其天真性格,这在古今的为官者中还是不多的。 公元前173年,文帝惦念贾谊,不久便被召回长安,文帝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了他。不过,文帝此次没有问他有关治国的方略,只是问了一些鬼神之事。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写诗反讽说:“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次,贾谊未得重任,只是被分派到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那里去当太傅。后来,梁王堕马摔死,贾谊格外自责,整日郁郁寡欢,33岁时便愁闷地死去。在生命的最终岁月,贾谊仍不忘国事,他冷静分析当时严峻的形势,上《请封建子弟疏》,并被接受,为国家作出了最终一次贡献。 一位具有着经天纬世之才的思想家就这么殒落了,在故居二楼正厅的墙上,悬挂着毛泽东手书七绝一首,“贾生才调世绝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痛付一生”。或许,梁怀王不死,贾谊同样会早早地死去,他是由于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施而死。坦率地说,在中国古代,像贾谊这样性格的人是很不适合为官的,不知变通,不会观色,太过直率。但不能为官,又如何做事,这是一个解不开的结。结不解,沉积在胸,死期也就不远。不过,正由于贾谊不改性格,才博得后人仰慕,不断地来到长沙的“太傅井”前凭吊这位永不成熟的政治家。 【品读】 贾谊为人亢直,不假虚饰,具有法家薄情真朴的性格。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但由于他的改革主见损害了王公大臣的利益,往往不能付诸实施。处逆境而自失,处顺境而张扬,也充分体现了其为人的不成熟。可是,贾谊的散文,不愧是我国古代散文进展长河中的一颗明珠。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久放射着绚烂的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