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基限时练(十一)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单项选择题
甘蔗制糖的比例通常是8吨甘蔗制成1吨糖,每吨糖的市场价是5 000元左右,每千米运费是2元/吨。如图是两种甘蔗制糖厂的区位选择方案。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甘蔗制糖厂厂址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动力 B.市场
C.交通 D.集聚
2.甘蔗制糖厂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动力
1~2.解析 由图示材料可以得出:若制糖厂设在甘蔗产地,则每8吨甘蔗制糖的收益是5 000-100×2=4 800元,若设在消费市场收益是5 000-8×100×2=3 400元,由此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费用成本在甘蔗制糖厂厂址选择中影响较大,所以制糖厂应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答案 1.C 2.A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据此回答3~4题。
3.打算我国服装产业进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市场
C.生产技术 D.劳动力
4.据材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A.廉价劳动力充分的中西部地区
B.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D.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3~4.解析 第3题,从我国加工出口的服装占全球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市场条件打算了我国服装产业进展的规模和产品的种类。第4题,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服装工业实施的是“进口—加工—出口”模式,为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成衣,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答案 3.B 4.D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下图),完成5~6题。
5.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
6.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因大气污染严峻,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5~6.解析 第5题,模式二原料所占比重最大,水果罐头厂要有充分的原料,因此选择D;时装设计是技术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是动力指向型工业,电视机装配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第6题,模式三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的成本对工业生产影响大,东部沿海随经济的进展,劳动力工资低的优势丢失,内陆优势大,故向内陆转移。
答案 5.D 6.C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下图,回答7~8题。
7.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缘由是 ( )
A.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养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8.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7~8.解析 第7题,从学问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进展特点”,从力量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精确 地猎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学问,对题目要求作答”。瓶装水需要靠近水质优良的水源地,但本题条件没有明确表示,故A选项错误;瓶装水厂对技术和高素养劳动力需求不是很猛烈,故B和C选项错误;瓶装水等饮料选址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为市场指向型,目的是靠近市场节省运费,故D选项正确。第8题,杭州的饮料企业授权华北两个新的瓶装水新厂,能够为当地供应新的就业岗位并推动相关企业的进展,故B选项正确。饮料企业对城市人口迁移和城市进展印象影响不大,故A、C、D选项错误。
答案 7.D 8.B
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在于( )
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B.技术水平先进
C.市场宽敞 D.水资源丰富
10.该地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为( )
A.技术水平先进 B.环境质量好
C.能源资源丰富 D.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11.产业集群对该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加剧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C.促进资源开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加快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协作
9~11.解析 第9题,郁南县地处广东与广西的交界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落后,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较小;该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干电池生产对资源的需求。第10题,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较低,是承接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第11题,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上彼此靠近的现象,可以降低各生产工厂和各流程之间的运输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答案 9.A 10.D 11.B
读我国某工业区内工业部门关系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该工业区内各工业部门间主要的工业联系类型是( )
A.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B.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信息沟通的联系 D.生产与销售的联系
13.图中M、N两工厂可能分别是( )
A.肥料厂 化工厂 B.发电厂 化工厂
C.发电厂 肥料厂 D.机械厂 水泥厂
12~13.解析 第12题,示意图中箭头代表了各工业部门间原料和产品的供应关系,虽然相互间以生产废料的供应为主,但也属于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第13题,依据供应物信息,M厂供应应钢铁厂电能,推断M厂应当是发电厂。钢铁厂供应应N厂污泥作为生产原料,所给的选项中,能够把污泥作为生产原料的工厂应当是肥料厂或水泥厂,通过排解确定正确答案。
答案 12.B 13.C
下图为美国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地理现象属于( )
A.工业集聚 B.工业转移
C.工业联系 D.劳动力转移
15.美国某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最主要的缘由是中国( )
A.资金充分 B.技术先进
C.交通便利 D.市场宽敞
14~15.解析 美国某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是为了充分占据中国的宽敞市场。
答案 14.B 15.D
二、综合题
16.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在该城市建设一个微电子工业基地,则最适合布局在A—E地之间的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在B、D、E、F地中选择一处作为钢铁厂的建设用地,________地最抱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化工厂布局在该城市的B地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城市的自来水厂和纺织厂分别适合布局在图中的________地和________地。
解析 第(1)题,对环境要求比较敏感的工业,需布局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第(2)题,工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应从经济、生态、社会多方面去考虑。第(3)题,化工厂布局要考虑对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第(4)题,自来水厂要求水质条件好,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纺织厂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可布局在城区。
答案 (1)C地 微电子工业应当布局在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C地远离城区和主要交通线,且背靠山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2)D地 D地靠近铁矿,又有铁路与煤炭产地相连,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该地又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城镇的环境污染较轻
(3)合理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对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都较轻
(4)E A
17.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消灭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图甲及图上的说明可知,佛山市工、农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邻近广州方向多为工业,佛山市区以西多为农业。第(2)题,改革开放之初,外商在此投资较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位置、交通、政策、劳动力、侨乡等。第(3)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点。第(4)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出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分;接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沟通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