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同
B.支持力和重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C.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假如考虑空气浮力作用,重力将变小
解析:选BC.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体不同,是不同的两个力,但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受力物体相同,选项A错误,B正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与受不受其他力无关,选项C正确,D错误.
2.如图所示,木块在斜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墙上,木块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析:选AB.木块可能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可能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也可能没有运动的趋势,故木块可能受3个力,也可能受4个力.
3.物体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将物体a挤在竖直s墙壁上,如图所示,a、b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B.a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b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a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选AD.以整体为争辩对象,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重力、水平推力F、墙对物体水平向右的弹力N1、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f1.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f1=Gab不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D正确;隔离b为争辩对象,如图乙所示,b受到重力Gb、水平推力F、a对b水平向右的弹力N2、a对b向上的摩擦力f2,共四个力的作用,C错误;再隔离a,如图丙所示,a受重力Ga、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弹力N1和N2′,b对a向下的摩擦力f2′,墙壁对a向上的摩擦力f1,共五个力的作用,故A正确,B错误.
4.画出图甲中物体A、乙中汽车、丙中结点A的受力图.
甲 乙 丙
答案: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
1.(2022·郑州高一质检)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解析:选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是无关的,但又不能将重力与物体所受的地球引力相混淆,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已;重心是从重力作用效果来定义的,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能理解为是最重的点.故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
B.物体受两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
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
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解析:选B.若没有墙壁,物体仍将静止,所以墙壁对物体没有弹力作用.
3.如图所示,给物体m一个初速度后,物体沿粗糙斜面对上滑动.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物体m受到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沿斜面对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受重力、沿斜面对上的冲力、沿斜面对下的滑动摩擦力
C.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对下的滑动摩擦力
D.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对上的冲力、沿斜面对下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对下的下滑力
解析:选C.有质量的物体必定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要压紧斜面,故斜面和物体之间必定产生弹力作用,斜面不光滑,所以物体还受到斜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对上运动时不受向上的冲力作用,由于找不到冲力的施力物体,同理,也找不到下滑力的施力物体,故下滑力不存在.
4.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N和静摩擦力f的作用,该物体的受力正确的是( )
解析:选D.分清争辩对象和物体所受各力特点是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关键.选取斜面上的物体为争辩对象,物体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方向垂直接触面——斜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相对斜面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相切,沿斜面对上.
5.(2022·厦门一中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即相对传送带静止)向右运动,则( )
A.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受水平向右摩擦力作用
B.传送带加速运动时,物体受水平向左摩擦力作用
C.传送带减速运动时,物体受水平向右摩擦力作用
D.以上三种状况都不对
解析:选D.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无相对滑动趋势,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传送带加速向右运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传送带减速向右运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此,A、B、C均错误,D项正确.
6.(2022·浙江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力F1=12 N、F2=4 N的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该物体所受力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解析:选D.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水平力F1、F2和向左的静摩擦力5个力的作用.
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选C.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两对平衡力,C选项正确.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解析:选A.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A对地面没有压力,因此物体A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物体A受到重力、推力、B对A的弹力共三个力作用.
9.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都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四块砖都悬在空中静止不动,则其次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mg
C.2mg D.mg/2
解析:选A.
将四块砖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结合对称性得f1=f4=2mg,方向竖直向上.再用隔离法将3和4作为争辩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见3和4所受重力的合力与f4已经平衡,所以竖直方向不再受其他外力,即2和3之间没有摩擦力,选项A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如图所示,三个木块A、B、C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木块A受到________个力作用;木块B受到________个力作用;木块C受到________个力作用.
解析:此题应接受隔离法,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分析物体施给其他物体的力,留意不要漏了力.
答案:4 2 6
1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长木板AB,A端靠在光滑墙壁上,长木板AB上又放置一木块m,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长木板AB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1)明确争辩的对象是长木板AB,把长木板AB从图中隔离出来,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画出长木板AB的重力示意图G.
(3)环绕AB一周,找出其他物体与AB的接触处:长木板与墙在A处相接触、与地面在B处相接触、与物体m在C处相接触,一共有三处与外界接触.
(4)在A处,由于墙面是光滑的,那么长木板AB在A处只受水平向右的(支持力)弹力N1;在B处,受地面竖直向上的弹力N2(支持力);长木板AB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所以地面给长木板B端一个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1;在C处,m对长木板有一个垂直木板表面对下的弹力N3(压力),又由于m静止在长木板AB上,木块m要受到长木板AB沿斜面对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所以木板受到m施加沿斜面对下的静摩擦力f2.
答案:见解析
12.画出图中物体A受力示意图,并写出力的名称及施力物体.
解析:(a)A受重力G、推力F、支持力N,墙壁对A向左的弹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推A的物体、水平接触面、竖直接触面.
(b)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对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对下的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斜面、斜面.
(c)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
(d)A受重力G、拉力T、弹力N、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绳子、竖直接触面.
答案:见解析
1.推断物体受力与否的依据
判据
思路
条件判据
不同性质的力的产生条件是不同的,在推断物体是否受到某种性质的力时,最基本的推断是依据这种力的产生条件进行的,也就是说:这种力的产生条件如得到满足,则物体必受这种力的作用,否则,物体就不会受这种力的作用(同学们要生疏重力、弹力、摩擦力,以后还要把握电场力、洛伦兹力以及安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大小、方向的确定)
效果判据
有时候依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被满足是很难推断物体受力状况的,比如,静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的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很微妙,在具体的问题中有时就很难说清物体间到底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到底有什么样的相对运动趋势.这种状况下往往需要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受力物体外形发生变化;力能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来推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特征判据
在有些受力状况较为简洁的状况下,如依据力的产生条件和力的作用效果都很难推断物体的受力状况时,我们还可以依据力的基本特征(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从争辩对象是否施出某种力来间接地推断物体是否受到某种力的作用.
2.受力分析的原则
原则
思路
例证
每个力都能找到施力物体
一个力有受力物体,就确定存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把握了这个原则,就可以避开多画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在分析时,同学们往往认为在空中飞行的篮球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个“推力”,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个施力物体是无法找到的
物体的受力状况必需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转变的缘由,把握了这个原则,不但可以检查出多画的力,也可以检查出少画的力
如图甲,A、B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受到一个外力F作用后A、B整体做匀加速运动,A、B保持相对静止,分析物体A的受力状况.
同学们往往只考虑A受到重力GA和B对A的支持力N,而漏画了B对A的静摩擦力f.由于A、B整体在外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而A物体做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是什么力作用的结果?这水平力只能是B对A的静摩擦力f(如图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