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桥东中学2022-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
出卷人:林伟妹 审核: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0世纪70年月,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 )
A. 个人崇拜盛行 B. 强调阶级斗争
C. 社会秩序混乱 D. 执法公正严明
2.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争辩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郡县制度
3.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开埠通商、入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出超
4.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 品德——考试成果——门第声望 B. 门第声望——品德——考试成果
C. 品德——门第声望——考试成果 D. 考试成果——门第声望——品德
5.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缘由是( )
A. 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 北宋科举考试的进展
C. 北宋强化中心集权 D. 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6、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 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缘由是(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把握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7、《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
8、“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抗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斗。……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斗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制意识的全部丢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公正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世纪30年月,正值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大事。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大事的是 (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新中国成立后,民仆人士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一职,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当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仆人士的乐观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仆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11、1995年美国《财宝》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宝》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宝》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进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12、历史漫画能够真实再现历史场景,认真观看下面20世纪50年月的政治漫画,你认为它与哪一历史大事最符合( )
A.日内瓦会议 B.“文化大革命”
C.亚非万隆会议 D.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13.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心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猛烈要求转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心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着中共从稚嫩走向成熟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14.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大事”,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
A.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5. 1937年9月《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词作者麦新修改了两个多月前为卢沟桥抗战创作的歌词,将“二十九军的将士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一修改的重要背景是( )
A.红军成功到达陕北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在形成
C.敌后抗日依据地的建立 D.抗日战斗相持阶段的到来
16.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 ( )
A. 中国晚清政府 B. 美国邦联政府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 D.德国联邦政府
17.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接受死刑时从容无畏,他说:“假如一个政权不制定法律规章……我不知道,到底还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个政权得以存在下去,虽然也能将其称为政权。”他的话主要体现了( )
A. 国王可怕被处死 B. 期望制定免除其死刑的法律
C. 新政权法律完备 D. 通过法律来确保政权巩固及其合法性
18.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确定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
A. 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格外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进展必定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19. “在那秀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情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大事是( )
A. 1954年中国参与日内瓦会议 B. 1972年尼克松访华
C.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2009年奥巴马访华
20.大型六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究的宏大历程。将其中四集的主题依据历史进展挨次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年巨变 ②中国新生 ③宏大转折 ④世纪跨越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21、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10月14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进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 )
A. 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B. 履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共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主导作用
D. 中国的国家利益.
22.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已经失去了连续存在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其成员都是由进展中国家组成的
B.参与国大多参与了政治军事同盟
C.它是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而建立的
D.没有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
23.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浇灌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为反映宋代手工业的进展状况,某同学写了一篇《梦回宋代》的习作,其内容不行能涉及的是( )
A.“毁灭不少私人作坊” B.“雇用大量人员做工”
C.“装饰以图案的织锦” D.“到龙泉窑进行参观”
25.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制瓷技术进步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拓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进展
2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觉、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拓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间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快速进展。”马克思说的这种状况发生在( )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
27.下列大事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哥伦布远航——西班牙占据巴哈马群岛
B.《航海条例》——英荷殖民战斗
C.美洲劳动力不足——从非洲贩卖黑奴
D.无敌舰队被战胜——英国开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8.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英国有钱人以在泰晤士河上坐轮船巡游伦敦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杆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咆哮而过
2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30.下图是某同学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呈现,据此理解其反映的主题是( )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进展
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与,争辩、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斗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的,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50人组成议员团轮番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材料二
材料三 出名法学家耶林曾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制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其次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逝,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进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制服世界是最为长期的制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4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图中所示人物对法制建设作出的贡献。(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用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制服世界是最为长期的制服”。(4分)(请举出三个例子)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夫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认真做工商……鲁国人宠爱讲儒学,后来风俗转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最终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禁百官置邸贩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 中国古代城市的进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格外吵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富强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2分)
(2)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4分)
(3)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富强有什么影响?(3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富强”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白什么问题?(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和世界航运力气(千吨)
时间(年)
世界
英国
帆船
轮船
帆船
轮船
1820
5800
20
2436
3
1850
11400
800
3397
168
1899
6500
22400
2096
7208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从1783年到1870年这一时期,很多英国人的勃勃雄心是格外明确的。英国是一个担忧于现状的国家。英国人要离开英伦三岛寻求商业机会,并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
材料三 这是否是由于正在快速工业化的英国现在能大规模地调动资源、组织力气和先进的军事技术,没有一个亚洲国家能够抵制,因而印度首先被拿来开刀是活该倒霉?或者是另一种状况被政治动乱弄得四分五裂的印度已病入膏肓,完全无力抵抗任何外来威逼。
材料四 此刻英国政府的权力遵从上帝的旨意,成为在世界宽敞地区维护和平和秩序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从而有助于在数百万人中传播上帝的赐福与文明。
——材料二、三、四均摘录于
(英)P·J·马歇尔《剑桥大英帝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世界航运业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英国在世界航运业所处的地位及其缘由。(6分)
(2)归纳材料二、三、四中关于英国在全球扩张的因素。结合材料一以及相关学问,指出哪一个因素才是英国建立起世界帝国的根本缘由。(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述19世纪英国对世界的影响?(2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桥东中学2022-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答卷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4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图中所示人物对法制建设作出的贡献。(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用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制服世界是最为长期的制服”。(4分) (请举出三个例子)
32、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2分)
(2)材料二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4分)
(3)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富强有什么影响?(3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富强”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白什么问题?(5分)
33、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世界航运业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英国在世界航运业所处的地位及其缘由。(6分)
(2)归纳材料二、三、四中关于英国在全球扩张的因素。结合材料一以及相关学问,指出哪一个因素才是英国建立起世界帝国的根本缘由。(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述19世纪英国对世界的影响?(2分)
桥东中学2022-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32、 (1)现象:战国时期商品经济进展,商人力气增加,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2分)
(2)汉高祖对商人实行压制、卑视政策(或重农抑商政策)。(1分)
缘由:当时经济凋敝,要求进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缓和阶级冲突;同时可怕商人势力强大,操纵政治、经济,危害国家统治。(3分)
(3)缘由:为防止贵族、官僚与民争利。(1分)影响:百姓能安心经商,有利于商业的进展与富强。(2分)
(4)表现:“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在城市中毁灭了“夜市”和消遣场所“瓦肆”;北宋时还毁灭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分)
说明的问题:宋代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进展,大大超过唐代。(1分)
33、 (1)变化:世界航运业飞速进展,使用机器动力的船只远远超过帆船。(2分)地位:英国处于领先地位。(2分)缘由:英国首先开头工业革命,并占据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2分)
(2)因素:英国人担忧分或者野心勃勃;快速工业化的结果;被殖民国家政治动乱;遵从上帝的旨意。(4分)根本缘由:工业化供应了技术基础、组织基础与军事基础,为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奠定了基础。(2分)
(3)英帝国在工业革命基础上通过殖民扩张在全球建立起自己的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给殖民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将先进的技术与自己的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