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章末检测 热学(选修3-3)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1)(6分)(多选)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 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 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章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 2.5的主要缘由.下列关于PM 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M 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 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 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 2.5无规章碰撞的不平衡打算的
D.提倡低碳生活,削减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 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 2.5必定有内能
(2)(6分)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汽缸足够长,内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一厚度不计、质量为m=的活塞封住确定量的抱负气体,温度为T0时缸内气体体积为V0.先在活塞上缓慢放上质量为3m的砂子,然后将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上升到2T0,求稳定后缸内气体的体积.
解析:(1)PM 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错误;PM 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错误;PM 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 2.5无规章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打算的,C错误;提倡低碳生活,削减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 2.5在空气中的浓度,PM 2.5必定有内能,D、E正确.
(2)设初态气体压强为p1,放砂后压强为p2,体积为V2,升温后体积为V3,则有
p1=p0+mg/S=1.5p0
p2=p0+4mg/S=3p0
等温过程:由p1V0=p2V2得V2=0.5V0
等压过程:由=
得V3=V0.
答案:(1)DE (2)V0
2.(1)(6分)某校开展探究性课外活动,一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争辩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该同学选用导热良好的汽缸将其开口向下,内有抱负气体,并将汽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把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沙渐渐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
( )
A.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
C.气体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
D.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加
(2)(6分)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上升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27℃时,空气柱长度L1为20 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为10 cm,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为8 cm,大气压强为75 cm水银柱高.
①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报警器会报警?
②假如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当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cm高的水银柱?
③假如大气压增大,则该报警器的报警温度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解析:(1)细沙漏出,汽缸内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汽缸导热良好,细沙渐渐漏出,外部环境温度稳定,气体温度不变,即内能不变,B正确,A、C、D错误.
(2)①依据=,V1=L1S,V2=(L1+L2)S,T1=300 K,
解得:T2=450 K,t=450℃-273℃=177℃
②设应当再往玻璃管内注入x cm高的水银柱,则
V3=(L1+L2-x)S,
依据=,T1=300 K,T3=360 K,V1=L1S,p1=(75+8)cmHg,
p3=(75+8+x)cmHg,
解得:x=8.14 cm.
③假如大气压增大,则该报警器的报警温度会上升.
答案:(1)B (2)①177℃ ②8.14 cm ③上升
3.(2021·高考重庆卷)(1)(6分)某未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 )
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
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
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
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2)(6分)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抱负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解析:(1)由于室内、外相通,内、外压强始终相等,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室内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B正确;室内原有空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密度减小,C、D错误.
(2)由抱负气体状态方程=C(恒量)有
=
解得:ΔV=-
答案:(1)B (2)ΔV=-
4. (1)(6分)如图,确定量的抱负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 )
A.渐渐增大 B.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2)(6分)在一个大气压下,水在沸腾时,1 g水吸取2 263.8 J的热量后由液态变成同温度的气态,其体积由1.043 cm3变成1 676 cm3,求:
①1 g水所含的分子个数;
②体积膨胀时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③气体的内能变化.(大气压强p0=1.0×105 Pa,水的摩尔质量为M=18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
解析:(1)由图象可得,体积V减小,温度T增大,由公式=C得压强p确定增大.故答案选A.
(2)①1 g水所含的分子个数为n=×6×1023=3.3×1022(个).
②气体体积膨胀时对外做的功为W=p0ΔV=105×(1 676-1.043)×10-6 J=167.5 J.
③依据热力学第确定律有:
ΔU=W+Q=(2 263.8-167.5)J=2 096.3 J.
答案:(1)A (2)①3.3×1022个 ②167.5 J ③增加 2 096.3 J
5.(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确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上升时,压强确定增大
B.确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增大时,压强确定减小
C.确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增大,温度上升时,压强确定增大
D.确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减小,温度上升时,压强确定增大
(2)(8分)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确定质量的某种抱负气体先后发生以下两种状态变化过程:第一种变化是从状态A到状态B,外界对该气体做功为6 J;其次种变化是从状态A到状态C,该气体从外界吸取的热量为9 J.图线AC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两状态的温度相同,抱负气体的分子势能为零.求:
①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该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1和其内能的增量ΔU1.
②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该气体内能的增量ΔU2及其从外界吸取的热量Q2.
解析:(1)确定质量的气体,其分子总数确定,当温度上升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有引起压强增大的可能,但不知道分子的密度如何变化,故不能断定压强确定增大,A项错误,当体积增大时,气体分子的密度减小,有使压强减小的可能,但不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如何变化,同样不能断定气体压强确定减小,B项错误,体积增大有使压强减小的趋势,温度上升有使压强增大的趋势,这两种使压强向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不知谁占主导地位,不能断定压强如何变化,故C项错误;体积减小有使压缩增大的趋势,温度上升也有使压强增大的趋势,这两种趋势都使压强增大,故压强确定增大,D项正确.
(2)①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该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1=0
依据热力学第确定律有ΔU1=W1+Q1
内能的增量ΔU1=Q1=9 J.
②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体积减小,温度上升
该气体内能的增量ΔU2=ΔU1=9 J
依据热力学第确定律有ΔU2=W2+Q2
从外界吸取的热量Q2=ΔU2-W2=3 J.
答案:(1)D (2)①0 9 J ②9 J 3 J
6.(1)(4分)(多选)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气体假如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由
C.对于确定量的抱负气体,假如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的内能确定增大
D.假如气体温度上升,分子平均动能会增加,但并不是全部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2)(4分)确定质量的抱负气体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B段与t轴平行,已知在状态A时气体的体积为10 L,那么变到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变到状态C时气体的压强是0℃时气体压强的________倍.
(3)(4分)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横截面积为2×10-3m2,确定质量的气体被质量为3.0 kg的活塞封闭在汽缸内,活塞和汽缸可无摩擦滑动,现用外力推动活塞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600 J,同时缸内气体温度上升,向外界放热150 J,求初状态的压强和压缩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大气压强取1.01×105 Pa,g取10 m/s2)
解析:(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气体分子散开的缘由在于分子间间距大,相互间没有作用力;对于确定量的抱负气体,在压强不变的状况下,体积增大,温度上升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抱负气体分子势能为零,所以内能增大.
(2)由图可知状态A到状态B是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TA=273 K,TB=(273+273)K=546 K.得VB=20 L.状态B到状态C是等容过程,由查理定律=,得pC=2pB=2pA.
(3)初状态p=p0+=1.16×105 Pa
由热力学第确定律W+Q=ΔU得,内能的变化量
ΔU=600+(-150)=450(J).
答案:(1)CD (2)20 2 (3)1.16×105 Pa 450 J
7.(1)(4分)(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确定质量的抱负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温度上升,体积确定增大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运动
C.其次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D.液晶在光学和电学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同性
(2)(4分)若确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对外做了3 000 J的功,其内能增加了500 J,表现该过程中,气体应________(填“吸取”或“放出”)热量________J.
(3)(4分)已知水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水的摩尔质量为M,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V.求相同体积的水和可视为抱负气体的水蒸气中所含的分子数之比?
解析:(1)由气体试验定律可知A正确,布朗运动是微粒的运动,是由微粒四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引起的,B错误,其次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热力学其次定律,它是制造不出来的,C正确;液晶在光学和电学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D错误.
(2)由ΔU=W+Q代入数据得Q=3 500 J,即吸取热量3 500 J.
(3)设二者的体积均为V′,则水的质量为m=ρV′,分子个数为N=NA=NA,水蒸气的个数N′=NA
故二者的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1)AC (2)吸取 3 500 (3)
8.(1)(6分)某同学利用DIS试验系统争辩确定量抱负气体的状态变化,试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右图的p-t图象.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为VB=3 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状态A到状态B气体的体积越来越大
B.状态B到状态C气体内能增加
C.状态A的压强是0.5 atm
D.状态C体积是2 L
(2)(8分)某高速大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强为2.5 atm,温度为27 ℃,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轮胎中的空气可看作抱负气体.
①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②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压强变化的缘由;
③爆胎后气体快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推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何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状态A到状态B是等容变化,故体积不变,A错;状态B到状态C是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B错;从图中可知,pB=1.0 atm,TB=(273+91)K=364 K,TA=273 K,依据查理定律,有=,即=,解得pA=0.75 atm,C错;pB=1.0 atm,VB=3 L,pC=1.5 atm;依据玻意耳定律,有pBVB=pCVC,解得,VC=2 L,D对.
(2)气体作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①
T1=t1+273 ②
T2=t2+273 ③
p1=2.5 atm t1=27℃ t2=87 ℃
由①②③得:p2=3 atm.
答案:(1)D (2)①3 atm ②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上升,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气体压强增大.③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没有吸取或放出热量,据热力学第确定律 ΔU=W+Q得ΔU<0,内能削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