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 3(粤教版)
16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诗三首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赏析: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朴实、直白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元稹深厚的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为解春愁饮酒作乐以及席间的豪兴,重复使用“花”字与“醉”字,使两句彼此相映成趣,诗人好像乐在其中。然而第三句突然转写思念故人,波澜陡生,打破了饮酒的欢快。通过“天际去”写出故人行程遥远,也侧面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诗的最终一句并没有进行空泛地抒情,而是推算好友此时或许到达了何处。通过这样的描写,完善地表达出了诗人对元稹深厚的感情,给读者带来了格外真实和亲切的感觉。而这种于浅处见深,于平处见奇的艺术感染力的产生,靠的正是诗人自然流露的真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幺(yāo) 慢捻(niǎn)
B.铮铮然(zhēnɡ) 贾人(jiǎ)
荻花(dí) 转徙(xǐ)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幽咽(yè)
D.江浸月(jìn) 呕哑(yǎ)
嘲哳(zhā) 裂帛(bó)
解析:A项,憔qiáo。B项,贾ɡǔ。D项,哑y。
答案:C
2.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临时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③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轻声
④琵琶声停欲语迟 迟:迟疑
⑤转轴拨弦三两声 拨:弹拨弦乐的工具
⑥为君翻作《琵琶行》 翻:依据旧曲谱制作新词
A.②③⑤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
解析:①暂:突然,一下子;⑤拨:调,拨动。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B.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C.暮去朝来颜色故
去来江口守空船
D.忽闻水上琵琶声
其间旦暮闻何物
解析:A项,动词,弹奏/介词,给。B项,副词,临时/副词,突然,一下子。C项,动词,到来/助词,语气词,无实义。D项,都是“动词,听”。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凄凄不似向前声
解析:A项,突出:古义,突然出击;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项,颜色:古义,容颜;今义,由物体放射、反射或透地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D项,向前:古义,刚才;今义,对着前方。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诗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老屋的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埋怨说:“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安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解析:A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指夕阳纵好,惋惜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B项,“门前冷落鞍马稀”指物是人非,门可罗雀的感觉。C项,“相逢何必曾相识”指命运如此相像,虽不相识,却像伴侣一样相知,此处与语境不符。D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静静无声却比有声更感人。
答案:C
6.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毁灭的先后挨次为( )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解析:由①中“始出来”可知①应在最首,③承上启下,指弹奏刚开头,⑤紧承③表示弹奏的高潮。由句意可知,②是对④的感慨,故②应在④后。所以先后挨次应为①③⑤④②。
答案:A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3)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4)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5)绕船月明江水寒 梦啼妆泪红阑干
(6)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一、基础学问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赝品/梦魇 哽咽/咽喉 濒临/海滨
B.辟谣/复辟 荟萃/市侩 临时/崭新
C.追溯/塑胶 效仿/酵母 机械/告诫
D.贮藏/伫立 歼击/阡陌 刊载/载体
解析:A项,yàn/yǎn,yè/yān,bīn;B项,pì/bì,huì/kuài,zàn/zhǎn;C项,sù,xiào/jiào,xiè/jiè;D项,zhù,jiān/qiān,zǎi/zài。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坐落 松弛 协赛曲 融会贯穿
B.扫描 诙谐 自然 气 振耳欲聋
C.博弈 巨挚 殊不知 毋容置疑
D.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
解析:B项,振—震;C项,挚—擘;D项,吓—下。
答案:A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掀起的“幸福”冲击波余波未了,《幸福生活在招手》《谁比谁幸福》《80媳妇50妈》等“幸福剧”又将依次登台亮相,可谓蔚为大观。“幸福”二字俨然成了2011年电视剧关键热词。民众对“幸福”的召唤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和跟风从众,貌似偶然间引发的“幸福热”背后抑或潜藏着诸多的必定性。
A.余波未了 B.蔚为大观
C.俨然 D.心血来潮
解析:A项,余波未了:影响还没有消逝。B项,蔚为大观:荟萃众美,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文段中无法体现出“荟萃众美”来。C项,俨然:已经。D项,心血来潮: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竞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竞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B.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22年申遗的“中国大水道”,由京杭大水道、隋唐大水道以及浙东水道组成。
C.今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训练、慈善和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福利院部分参与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解析:A项,语序不当,后两分句应为“博尔特因抢跑被取消竞赛资格,而罗伯斯则因在竞赛中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C项,语意重复,“至少”“超过”应删去一个;D项,规律不当,“训练、慈善和公益事业”不能并举,应改为“训练、慈善等公益事业”。
答案:B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雅思考生的写作考试成果是全球最低的。
②功利性阅读败坏了中国孩子的阅读品尝和胃口,甚至导致他们怨恨读经典作品。
③阅读方面的偏差必定导致中国同学写作力气的欠缺。
④这一令人尴尬的现实令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
⑤孩子们手中放不下来的书籍,多半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动漫作品、恐怖小说等。
A.②⑤①④③ B.⑤②①③④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解析:②⑤是讲阅读的问题,③①谈写作的问题,④中“这一尴尬的现实”明显是指①而非⑤,所以④应当放在①后面。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这一段可分为几层?都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邀琵琶女相见时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超群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三层:“寻声暗问弹者谁……犹抱琵琶半遮面”为第一层,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以“转轴拨弦三两声……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其次层,写弹奏前的预备,为后文具体描写乐声作铺垫;“大弦嘈嘈如急雨……唯见江心秋月白”为第三层,具体描写琵琶乐声。
(2)用“寻”“问”“移”“邀”“添”“回”“开”“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和急欲相见的心情。诗人惟恐唐突了弹者而高度敬重弹者,严峻 邀请相见,恳切恳求献艺。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请分析“紫袖红弦明月中”一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哪几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紫袖红弦”不但示意出弹筝者乐妓的身份,也描写出其衣饰的奇怪,女子弹筝的形象犹如画出。
(2)有丰富的示意性,不仅引导读者发觉奇异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示意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
这一句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句诗的化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秋 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1)本诗的前两联全是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气味”是怎样的情味?它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主要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和外形两方面,描绘出一幅晴空落照、云奇月朗的秋日图景,给人一种绚烂多姿、清爽旷远的感觉。
(2)“秋气味”指的是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人生未老却前途萧条的伤感之情。诗人触景生情:看雁飞、听砧声而惦念家乡。虽是秋爽景明,而自己却感到满目萧条肃杀之气。
三、语言运用
9.下面这幅图片是白居易《琵琶行》的插图,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的情景。要求:表述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浔阳江头,月光如水,琵琶女一袭素衣端坐船头。她怀抱琵琶,纤纤玉手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和清风明月相应和。
10.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内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让校内永久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
弦上的月光
——解读《琵琶行》
流年的风沙湮没了历史的辙印,岁月的密网却捞起只只斑斓的海贝。穿过千年的沧桑,秋风中瑟瑟的芦苇仿佛是只哀痛的眼睛,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浔阳江边弦上的泪光。
那怀抱琵琶半遮面的清愁女子,就坐在那只空空的画船上。船很大,大得仿佛能摆得下世上全部的珍宝;船很小,小得却盛不下一颗落寞的心。船本可以划得很远,但却没能划出这个港湾。这无风又无浪的港湾就是她的家,而家的温馨和欢快永久都是远方最温存的召唤。琵琶声夜夜从这不大不小的画船上轻轻地幽幽地滑过江面,与空旷江水上的月低语。
就是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月夜,幽咽的琵琶羁绊了离者的脚步,打湿了失意漂泊的江州司马的青衫。
繁华吵闹的京都、朱红的琉璃和玉盘珍馐记录了短暂易逝的笑语。无论这位佳人,还是这个才子,春风中的秀丽终成过往,如缤纷的春花,一场风雨,即是落英狼藉。
当孤独的琵琶弹痛乐天不乐天的心弦,同是天际沦落人的伤痛,瞬间攻击了两颗沦落天际的心。于是一曲悲唱歌了千年,一弯秋月凝视了千年,一江荻花苍白了千年。
乐天不幸来到浔阳,浔阳有幸收留了乐天。
轻视“嘲风雪,弄花草”的文士,一心抱定“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抱负,乐天的笔锋刺透黑暗,百姓的疾苦是他心中最深刻的痛楚。
然而权臣动一下唇齿,乐天便远配江西浔阳。黑暗的时代是凶狠的魔鬼惯于制造悲剧,于是乐天就像一片秋叶被风打落回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失意的才子选择了“吏隐”,然而心系国计民生的乐天,却抹不去内心深深的失意与伤痛。
于是在那个秋天的月夜,乐天的心弦被那双纤纤细手有力地弹拨,同病相怜的感慨化成了如泣如诉的名篇,在很多天际沦落人的心上震颤。
那小小的浔阳自此再也走不出那个月光惨淡的夜晚,而哀怨的琵琶至今仍在江上月下凄美的回旋,还有那个低眉落寞轻弹琵琶年长色衰的女子也成了千古秀丽的绝唱。
一次秀丽的邂逅,就这样分散成了弦上永恒的月光。
历史制造了很多悲剧,而并非全部悲剧都因悲剧的主角而演绎成永恒的绝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