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教学内容.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792175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教学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教学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教学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教学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教学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下中学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析汇总精品文档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必备知识点 第一大类 德育与班级管理 一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影响的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二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 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 德育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各科教学 社会实

2、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班会、校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班主任工作 四 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陶冶教育法 实践锻炼法 品德评价法 自我教育法 角色扮演法 合作学习法 五 班级管理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 目标管理法 情境感染法 规范制约法 舆论影响法 心理疏导法 行为训练法 六 班级管理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全面管理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自主参与原则:学生参与管理。 教管结合原则: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全员激励原则:激励每个学生发挥潜能。 平行管理原则: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 七 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应对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班主

3、任偏于 专断 2.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应对策略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八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须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有效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的一面,同时又看到有利的、积极的一面。 可接受原则。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尽力使当事双方从内心深处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意见,不能流于形式

4、。 冷处理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须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后再去处理。 九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沉着冷静 教育机智 公平民主 善于引导 保证教学 十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方法 强化良好行为。 忽略小而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非语言警示,包括忽然停顿、目光交流、手势和动作。 直接的语言干涉,提问,上黑板做题,沟通等。 适度惩罚,课后沟通处理。 第二大类 教学评价类 (根据材料内容灵活选用) 一 新课导入的评价和要求 : 针对性 启发性 趣味性 短小精悍,具有艺术性。二 教师提问的评价和要求:

5、目的明确,和教学目标高度一致。 调动学生思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近发展区) 问题的设计要科学严谨,具有逻辑性。 把握课堂动态。 语言清晰明了。 三 课堂总结的评价和要求: 目的性,升华主题。 引导性,注重反思。 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 拓展性,联系课内外。 简明性,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四 板书设计的评价和要求: 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新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启发性和探究性相结合。五 布置作业的评价和要求: 目的性,巩固旧知,拓展思维。 典型性,精选作业题目,举一反三。 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层次性,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 多样性,作业形式灵活,具

6、有多选性。 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分量适当,难度适宜,规定完成时间。 及时批改反馈。 六 新课改评价观 1、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 2、在评价的主体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在评价的方法上: (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 (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 (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 七 新课改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八 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

7、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九 素质教育的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5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十 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首的

8、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十一 多元智力理论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觉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这九个范畴的内容如下: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十二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应用 1. 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

9、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 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3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

10、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 3. 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 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十三 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重点突出 结构合理 方法得当 学生主体 思维活跃 教学艺术 气氛热烈 十四教学原则 思

11、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 第三大类 教学实施 一 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2、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

1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交往的前提是交往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自由的、独立的关系。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

13、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 教学重结论更应重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

14、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4、教学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 三教学原

15、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 第四类 学生辅导类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成败归因理论: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即能力)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所以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归因到内部的、不稳地和可控制(即努力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或者成功归因到努力程度而不是能力。 三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迁移的分类:正迁

16、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2)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合理选择和安排:精选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四分析学生的人格: 学生的人格特征包含: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权威性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人格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气质包含胆汁质、多血质、粘

17、液质和抑郁质,认知风格有场独立型、场依存性、沉思型和冲动型等,气质和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特点,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五气质类型: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不应刻意改变学生气质,而是帮助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发展积极品质而克服消极品质。 胆汁质:不可遏制型,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暴躁易怒,脾气急。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的批评,可以促使他们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不能激怒他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去锻炼他们的自制力,趁着冷静地对待事物; 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热爱社交,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但是粗枝大叶。对于多血质的学生可交给他们更多的任务,

18、让他们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活动中磨砺他们的意志的坚韧性、情绪的稳定性。粘液质:安静型,安静稳重踏实,自制力强,但反应性低,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死板。对于粘液质的学生需要更耐心地进行教育,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时应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才能使他们逐渐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 抑郁质:抑郁型,行为孤僻,不善交往,多愁善感,适应能力差,性格有明显的内倾性。对于抑郁质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要在能接受的范围内,鼓励他们参加公开活动的勇气。 六 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身心发展的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

19、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自我激励法、自我暗示法、情景迁移法、情绪宣泄法、行为补偿法);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合作建构社会支持网络。 中学生性心理特点: 渴望了解性知识; 对异性充满好奇与爱慕; 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和兴奋; 性冲动和性欲望的出现。 对策: 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更新理念,认知异性交往的意义; 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总之,中学生的异性交往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首先,老师和家长要重视性教育,而且要把握好教育尺度,在传授性知识的时候,用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能被他们接受的方式为宜,而不是简单地把成人的知识教给孩子,或是单纯地迎合孩子的心理。此外,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组织男女学生共同参与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