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历史3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62422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历史3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新课程历史3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新课程历史3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新课程历史3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新课程历史3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特等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从属中学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从属中学 连建平连建平新 课 改 体 会 与 思 考教学实践与体会.第1页历史必修()政 治 文 明 历 程教 材 分 析(2)第2页单元总述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本单元共有三课内容,包括一条线索三个阶段:一条线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及实践过程;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俄国十月革命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第3页单元概述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不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二要了解

2、一个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同时,又经过各国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本身。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第4页单元概述 三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特殊历史条件、政权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暴发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意义;土地改革。第5页每课要述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诞生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经验教训。第6页知识结

3、构 1 1、空想社会主义 出现背景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国籍国籍主主 张张圣西门圣西门法法国国主张社会实施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预言家 傅立叶傅立叶提出友好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组织“法郎吉”协作社欧欧 文文英国英国“新友好公社”;进行社会主义试验 第7页知识结构 2 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184818481848年)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 主要内容:(5 5点)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

4、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第8页知识结构 3 3、马克思主义实践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革命直接原因 暂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阵地 “公社”性质 第一个工人政权;公社革命办法 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施改革;公社意义 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芒典范。第9页本课重点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必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主动作用,揭示了秘密,宣告了使命,昭示了原则,指明了道路;含有重大意义。认识巴黎公社意义。第10页每课要述第十九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5、历史意义。第11页知识结构 1 1、革命背景 1861年农奴制改革结果: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制度;经济上仍非常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战争加重了人民 痛苦,充分暴露了俄国落后与腐朽。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政权,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性质)四月提要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土地改革,退出战争。第12页知识结构 2、十月革命 197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911月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领导起义取得胜利。3、结果、意义及影响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政府:人民委员会;文件:土地法令和平法令;1918春,

6、苏俄经过宪法;1922年,苏联成立。意义及影响第13页本课重点 知道二月革命、四月提要、“七月流血事件”对十月革命影响。十月革命经过、意义及影响。第14页每课要述第二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标要求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第15页知识结构 1 1、中国共产党成立:成立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思想基础:马列主义传输;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陈独秀;上海)。建立过程:“一大”:党名称、性质、奋斗目标、机构 “二大”:党现阶段奋斗目标(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意义:标志着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工人阶级政党。第16页知识结构 2 2、工人

7、运动与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领导工运最高机构(时间、影响);第一次工运高潮(时间、起讫标志、教训)国民革命兴起 背景及标志:(一主张、一方针、一政策)过程及教训:(一开始、两工运、三军阀、两政变、一教训)。第17页知识结构 3 3、国共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军队开始;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秋收起义(毛泽东);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道路。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道路。第18页知识结构 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王明左倾错误领导);遵义会议(1

8、9351935年):纠正了错误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革命转危为安。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长征结束:建立陕甘宁革命依据地。第19页知识结构 西安事变(19361936年1212月1212日):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 和平处理原因:民族危机严重,中共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逼蒋抗日 和平处理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形成打下了基础。第20页知识结构 4 4、抗日战争(19371937年19451945年):(1 1)日本全方面侵华(七七事

9、变)中华民族全方面抗战开始;日本采取以华制华策略表达殖民统治。(2 2)第二次国共和作实现 标志: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谈话认可中共正当地位(19371937年9 9月)第21页知识结构 (3 3 3 3)国共联合抗战 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三会战一大捷;共产党敌后战场:一胜利、开辟依据地 相持阶段(19381938年1010月):敌后战场逐步成为主战场:“百团大战”意义,反“扫荡”;国民党政策重心转移:蒋介石开始保持实力,消极抗战。(4 4)抗战胜利:意义:第22页知识结构 5 5、两种命运较量(抗战胜利早期):中共七大提出和平民主建国方针;国民党六大提出独裁内战方针;重庆谈判

10、原因:蒋介石为准备内战需要时间;毛泽东为揭穿国民党假和平阴谋,争取和平建国;结果:签定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第23页知识结构 6 6、解放战争(1946194919461949):全方面内战暴发:19461946年6 6月底,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改为重点进攻: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1947.271947.27月 );中共战略反攻:“三军配合,两翼牵制”;进行战略决战:19481948年9 9月至19491949年1 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解放战争胜利:19491949年4 4月2121日渡江战役开始,2323日解放南京。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工作重心转移。

11、第24页历史分期民主革命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时间领导阶级代表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894 地主阶级抵抗派18951919资产阶级康、梁维新变法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第25页单元总述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单元共有三课内容,包括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新中国三个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实立及波折发展;一个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实践。第26页单元概述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我们建立和

12、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政治制度;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我们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在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上,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27页单元概述 二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新中国建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二是“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破坏;三是“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及对处理台湾问题意义。三要了解一个主要观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实立和完善、祖国统一完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第28页每课要述第二十一课新中国政治建设

13、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特色。第29页知识结构1 1、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意义 开开 国国 大大 典典2 2、政治建构 第一部宪法颁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30页知识结构大会议主席台大会议主席台 全体代全体代表经过第一表经过第一部宪法部宪法 毛泽东在毛泽东在开幕式上开幕式上第31页知识结构党 派 名 称成 立全 称简 称时 间地 点中国致公党致公党192510 旧金山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19308上海中国民

14、主同盟民盟194110重庆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194512重庆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194512上海九三学社九三19465重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194711香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481香港第32页知识结构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成立于1947年5月1日,面积118万平方公里,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计有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朝鲜等49个民族。第33页知识结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1955年10月1日成立自治区。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1498.72万,是个多民族地域。第34页知识结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市。面积23万多平方千米。

15、1958年3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计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共4225万人。第35页知识结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地处西北地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66万多平方千米。第36页知识结构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首府拉萨市。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247.9万人。1965年9月成立自治区。第37页知识结构自 治 区 名 称成 立时 间首 府全 称简 称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19475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195510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19583南 宁

16、宁夏回族自治区宁195810银 川西藏自治区藏19659拉 萨第38页本课重点1954年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39页每课要述第二十二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波折发展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主要成就,认识实施依法治国策略主要意义。第40页知识结构 1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民主法制遭践踏民主法制遭践踏 2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3 3、基层民主选举第41页本

17、课重点 本课重点是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成就,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及城市、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改变;要认识实施依法治国主要意义。第42页每课要述第二十三课祖国统一历史时尚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重大历史意义。第43页知识结构 1 1、“一国两制”理论 含义:大陆实施社会主义,港、澳、台实施资本主义 过程:1979年改变提法;1981年发表“九条方针”;80年代以后,“一国两制”理论成熟。宪法确保: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经过。成为国策: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经过,正式成为国策。第44页知识结构

18、2 2、“一国两制”实践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澳门回归交接仪式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第45页知识结构 3 3、海峡两岸关系:两岸统一最正确方式:“一国两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基本立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针对“台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回归意义:将大大加紧中国当代化进程。第46页本课重点 本课重点是“一国两制”思想形成及其含义;香港、澳门回归;处理港、澳回归尤其是台湾统一问题对中华民族复兴重大意义。第47页单元总述第七单元复杂多样当代世界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主要谈两个问题: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发展及解体,世界

19、开始向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所取得成就及影响。第48页单元概述 学习本单元,一要理清一条基本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与瓦解,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及加强。二要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和瓦解过程,主要反抗形式,“冷战”兴起原因及表现;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等,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新中国外交标准和成就。第49页单元概述 三要形成三点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变动,每次新旧格局交替,都有一个迟缓演变过程;多极化格局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

20、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愈加不可逆转;我国和平共处五项标准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越来越发挥着主要作用。第50页每课要述第二十四课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影响。第51页知识结构 1 1、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 1)“冷战”兴起原因:美国称霸世界野心;苏联势力范围扩展;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根本对立。形成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国情咨文”。)(2 2 2 2)“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国白宫第52页知识结构 2 2、两极格局对峙结果 对峙表现:美国: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

21、;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苏联:政治上建立情报局;经济上组织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结果:暴发柏林危机;形成全方面对峙,东西欧分别依附苏美;破坏世界和平;没有暴发世界大战。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第53页本课提醒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原因、标志及表现;“冷战”中有“热战”。美国同苏联全球争霸,重点放在欧洲: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分裂德国。但不放松对亚洲控制:单独占领日本;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发动侵越战争。“冷战”涵义: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除战争以外一切敌对活动和反抗形式。第54页每课要述第二十五课世界多级化趋势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

22、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了解世界多级化趋势在波折中发展。第55页知识结构 1 1、欧共体形成:形成背景:伴随5050年代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美国阴影。过程影响:5050年代形成三个共同体,1967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确立四方面合作;经济上加强竞争;政治上力图独立;美国被迫调整对欧政策。设在布鲁塞尔欧共体总部。第56页知识结构 2 2、日本崛起 崛起原因:民主改革,铲除了残余封建原因;举国上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高度重视教育;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了有利外部条件。结果:成为经济大国;实施以日美关系为轴心全方位外交;资本主

23、义世界经济领域展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第57页知识结构 4 4、不结盟运动兴起:原因:“二战”后,亚非拉地域新独立国家,主动寻求维护本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有效路径。标志:1961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经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以为世界事务局面。第58页不结盟运动发起人埃及总统纳赛尔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第59页本课提醒 世界多极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伴随战后经济发展,独立、平

24、等与安全意识增强,各国纷纷要求脱离美苏控制,走自主发展道路。第60页每课要述第二十六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早期重大外交活动,了解和平共处五项标准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意义。第61页课标要求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正当席位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主要影响。第62页知识结构 1 1、和平共处五项标准:提出背景: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使毛泽东提出外交三大政策;时间内容:19531953年提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结果意义: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

25、会议上取得成功。五项标准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标准。第63页知识结构 2 2、恢复在联合国正当席位 为何是恢复: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创始会员国。恢复原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大,中国内政外交取得成就。时间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经过了恢复中国正当席位议案。重大意义: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外交政策胜利。第64页知识结构 3 3、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背景:70年代,伴随世界局势改变,中美都有改进关系要求。过程:“乒乓球外交”;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日本田中角荣1972

26、年9月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重大意义: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建交热潮。第65页知识结构 4 4、国际交流与合作 交流合作四标准:“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详细内容: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标志);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与大国建立不一样类型“搭档关系”。标志:80年代开始,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重大意义: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主要作用。第66页本课重点 掌握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等每个时期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方针、目标、主要外交活动及取得结果。第67页每课要述第二

27、十七课跨世纪世界格局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历史发展影响。第68页知识结构 1 1、苏联解体:原因:历史原因是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错误;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影响。经过:19911991年,发生“8 8 1919事件”;年底,苏联解体,成立“独联体”。影响:东欧发生剧变,向西方靠拢;苏联在欧洲全部体系全部瓦解;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解,和平成为时代主流;出现新不稳定原因。第69页知识结构 2 2、两极格局解体 消极影响:美国力图推行单边主义;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域冲突和局部战争不停。主动影响:

28、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呼声越来越高;多极化格局越来越受到人们支持,成为不可阻挡历史时尚。美国美国“9 9 1111”事件事件第70页本课重点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实质和教训;(教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独立自主;预防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主动意义。第71页课标总体要求:经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主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相关政治活动方面资料,并能进行初步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角度来对待不一样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与解释;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人生理想。第72页 岳麓书社网址:http:/我邮箱:S第7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