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J 239-2005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692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J 239-2005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JTJ 239-2005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JTJ 239-2005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JTJ 239-2005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JTJ 239-2005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娃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I I J2 3 9-2 0 0 5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2 0 0 5 1 2 2 1 发布2 0 0 6 0 6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 T J2 3 9 _ 一2 0 0 5主编单位: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 0 0 6 年6 月1 日厶良之通虫版哼i2 0 0 6 北京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 T J2 3 9-2 0 0 5)的通知交水发1 2 0 0 5 1 6 5 0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上海市港口管

2、理局,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有关企事业单位:由我部组织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等单位修订完成的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 T J2 3 9-2 0 0 5,自2 0 0 6 年6 月1 日起施行。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s r j r2 3 9 9 8)同时废止。本规范的第6 1 6 条和第62 1 4 条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与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建标7 2 7 3 号)具有同等效力。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3、交通部二0 0 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J T】T2 3 9 9 8)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水运工程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成功经验,借鉴了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的相关技术和标准,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而成。主要包括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滤层、加筋垫层、加筋土岸壁、模袋混凝土护坡、充填袋筑堤和软体排护底的设计和施工等内容。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参加单位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原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和长江航道局。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删T2 3 9 9 8)自1 9 9 8年

4、实施以来,对土工织物在水运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成果不断涌现,因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对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r J T2 3 卜9 8)进行了修订。本规范的第6 1 6 条和第6 2 1 4 条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与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建标 2 0 0 2 1 2 7 3 号)具有同等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共分9 章1 8 节和】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1 总则:张敬孙万禾苗中海2 术语:张敬苗中海3

5、基本规定:张敬孙万禾叶国良4 滤层:苗中海刘爱民15 加筋垫层:黄传志叶国良苗中海6 加筋土岸壁:燕太祥张珊张志平7 模袋混凝土护坡:谈泽炜孙万禾8 充填袋筑堤:陈学良张景明戴承礼9 软体排护底:张景明陈学良胡义龙李国祥附录A:张敬本规范于2 0 0 5 年9 月2 8 日通过部审,2 0 0 5 年1 2 月2 1 日发布,自2 0 0 6 年6 月1 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 1 号,交通部水运司工程技术处,邮政编码:1 0 0 7 3 6)和本规范管理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

6、沽南路1 4 7 4 号,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邮政编码:3 0 0 2 2 2),以便再修订时参考。2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滤层4 1 一般规定4 2 设计4 3 施工5 加筋垫层51 一般规定5 2 设计一53 施工-6 加筋土岸壁6 1 一般规定-62 设计63 施工一7 模袋混凝土护坡71 一般规定7 2 设计7 3 施工8 充填袋蕊堤8 1 一般规定8 2 设计“8 3 施工9 软体排护底目次n 幅 op圆圆m汹汹汹,9 1 一般规定-9 2 设 十。,-93 施工-附录A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附条文说明2f

7、 2 9)(2 9)(3 1)(3 3)(3 4)f 3 7)1 总则1 0 1 为统一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 o2 本规范适用于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滤层、加筋垫层、加筋土岸壁、模袋混凝土护坡、充填袋筑堤和软体排护底的设计和施工。1 o3 本规范结构设计采用定值单一安全系数法。1 0 4 重大工程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进行专门的技术经济论证。1 o5 水运工程土T 合成材料应用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 0 1 土工合成材料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和特种土工合成材

8、料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总称。2 0 2 土工织物具有透水性的土工合成材料,按制造方法分为织造土工织物和非织造土工织物。2 O 3 织造土工织物由纤维纱或长丝等按一定方向排列,经机械织成的布状土工织物,按加工工艺分为编织土工织物、机织土工织物和针织土工织物。2 0 4 非织造土工织物由短纤维或长丝按随机或定向排列,经机械缠合、热粘或化粘形成的絮状或布状土工织物。2 0 5 土工膜相对不透水的膜状土工合成材料。2 0 6 土工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卜土工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2 0 7 特种土工合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模袋、土工格栅、土工带和土工网等

9、材料。2 0 8 土工模袋由双层高强土工织物制成的对灌注的混凝土或砂浆起模板作用的连续或单独的袋状结构材料。2 0 9 土工格栅2由抗拉条带形成的用于加筋的规则网状土工合成材料,其网孔可容周围土、石等穿入。2 0 加土工带经挤压拉伸或再加筋制成的条带状抗拉土工合成材料。2 0 1 1 土工网经挤压或热粘制成的网目结扣的网状土工合成材料。2 0 1 2 土工织物滤层采用土工织物单独或与砂石料共同组成的倒滤结构层。2 0 1 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由起加筋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与砂或砂石共同组成的垫层。2 0 1 4 加筋土岸壁由墙面结构、加筋土工合成材料和填料构成的岸壁结构。2 0 1 5 模袋混

10、凝土护坡将混凝土或砂浆灌注到土工模袋内,固化后形成的模袋混凝土构成的护坡结构。2 0 1 6 充填袋筑堤将砂土充填人土工织物袋内,形成的充填袋叠砌构成的堤坝结构。2 0 1 7 软体排由土工合成材料及压载材料组成的用于护底或护滩的排体结构。2 0 1 8 梯度比水流垂直通过土工织物和2 5 r a m 厚土层的水力梯度与通过上覆5 0 m m 厚土层的水力梯度的比值。33 基本规定3 0 1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根据工程要求、环境特点、施工条件等选用。选用时应考虑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水力学性能、耐久性和产品形态等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 0 1 1 织造土工织物宜应用于加筋垫

11、层、模袋混凝土护坡、充填袋筑堤和软体排护底、护滩工程。3 0 1 2 非织造土工织物宜应用于土工织物滤层。3 0 1 3 土工模袋宜应用于护坡工程。3 0 1 4 土工带宜应用于加筋土岸壁工程。3 0 1 5 土工网宜与土工织物结合应用于加筋垫层和土工织物滤层。3 0 1 6 土工格栅宜应用于加筋挚层和加筋土岸壁工程。3 0 1 7 土工复合材料宜应用于土工织物滤层、软土地基加固和堤坝防渗工程。3 0 2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宜采取掩埋覆盖等防护措施。在暴露使用条件下,应选用具有防老化性能的土工合成材料。3 0 3 长期受力的土工合成材料应考虑其强度随时间的衰减。3 0 4 土工合成材料结构设计的

12、荷载可按水运工程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取值。3 0 5 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应提交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检验报告,并应按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3 0 6 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水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 0 7 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后应存放在通风遮光处,严禁暴露日晒。44 滤层4 1 一般规定4 1 1 码头、航道整治、护岸和围堰等工程的滤层可采用土工织物滤层。4 1 2 土工织物滤层宜采用非织造土工织物或机织土工织物。当采用非织造土工织物时,其单位面积质量宜为3 0 0 5 0 0 9 m 2,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 k N m。设

13、在构件安装缝处的滤层,宜选用抗拉强度较高的机织土工织物。4 2 设计4 2 1 土工织物滤层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土工织物保土性能指标;(2)确定土工织物透水性能指标;(3)确定土工织物防淤堵性能指标;(4)土工织物滤层表面防护措施;(5)土工织物滤层构造设计。4 2 2 土工织物的保土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4 2 2 1 土工织物在静荷载和单向渗流条件下的保土性能,非粘性土应满足式(4 2 2-1)的要求;粘性土应满足式(4 2 2-2)的要求。0 9 5 d 8 5(4 2 2-1)0 0 2 1 m m(4 2 2-2)式中0。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r r n),土工织物中小于该孔径

14、的孔占9 5;Ed g 土的特征粒径(1 F t l D),小于该粒径的土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8 5。4 2 2 2 土工织物在静荷载和双向渗流条件下的保土性能,当d 4 0 0 0 6 m m 时,应满足式(4 2 2-3)的要求;当d 4 0 o0 6 m m 时,应满足式(4 2 2-4)、式(4 2 2-5)或式(4 2 2-6)的要求。0 q 5 1 3 d 9 0(4 2 2-3)0 9 5 2 d l o C。(4 2 2 4)0 9 5 1 3 d 5 0(4 2 2-5)0 9 5 d i s(4 2 3-1)k g 2 pk,(4 2 3-2)式中0 9 0 土工织物的等效孔

15、径(1 n r i l),土工织物中小于该孔径的孔占9 0;d 1 5 土的特征粒径(m m),小于该粒径的土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1 5;。土工织物的渗透系数(n s);A。系数,粘土取1 0 一1 0 0,砂性土取1 1 0;,土的渗透系数(m s)。4 2 4 土工织物的防淤堵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4 2 4 1 当土体级配良好、流态稳定且不易发生淤堵时,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应满足下式要求:60 9 5 3 d 1 5(4 2 4)式中0。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m m),土工织物中小于该孔径的 L 占9 5;d,土的特征粒径(m m),小于该粒径的土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1 5。4 2 4 2 当土体

16、易发生管涌或具分散性、水力梯度高、流态复杂且土的渗透系数大于1 0。7 m s 时,梯度比不应大于3;当土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 0-7 m s 时,土工织物的防淤堵性能应通过试验分析确定。4 2 5 在粘性土表面铺设土工织物滤层时,应在粘性土表面设置砂垫层。4 2 6 块石层面上铺设土工织物滤层时,块石表面应采用二片石或碎石找平。4 2 7 土工织物滤层上有抛石时,应在土工织物表面上设置碎石或砾石保护层,保护层厚度宜为2 0 0 3 0 0 m m。4 2 8 内河航道边坡上的土工织物滤层,表面可采用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预制混凝土板块进行保护。4 2 9 边坡上的土工织物滤层,坡顶的土工织物应与

17、上部结构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0 0 0 m m;坡趾的土工织物外伸保护长度不应小于2 0 0 0 m m。内河航道边坡的土工织物滤层,坡顶应设置锚固措施;坡趾的土工织物外伸保护长度不应小于1 0 0 0 m m,并应采取防冲刷措施。4 2 1 0 沉箱、空心块体、扶壁和圆筒等直立墙安装缝处的土工织物滤层,应对土工织物采取固定措施。4 3 施工4 3 1 土工织物滤层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平,基层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坡趾淤泥应清除。4 3 2 直立墙安装缝处的土工织物滤层安装前,应对安装缝宽度进行检查,当缝宽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相应措施。74 3 3 滤层土工织物铺设块的宽度不宜小于6

18、 m,长度应在设计坡长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富裕量,铺设块拼接尼龙线的强度不得小于1 5 0 N。4 3 4 边坡土工织物滤层相邻土工织物铺设块水下施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 0 0 0 m m,陆上施工搭接宽度不宜小于5 0 0 n m a。4 3 5 滤层土工织物铺设应保持平顺和松紧适度,并应防止破损。4 3 6 滤层土工织物铺设后应及时进行防护层施工和上部回填,并应由坡脚向坡顶方向进行。4 3 7 土工织物滤层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3 7 的规定。土工织物滤层施工允许偏差表4 37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 m)水下2 0 0抛石面陆上1 0 0l平整度水下1 5 0抛砂砾石面陆上1 0 0陆上施工

19、L 1 02搭接长度水下施工L 5注:L 为设计搭接长度,单位为n u n。85 加筋垫层5 1 一般规定5 1 1 防波堤、护岸、堤坝和港口道路堆场等工程的软弱地基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氆层。5 1 2 加筋垫层应选用抗拉强度高、延伸率低的土工合成材料。5 1 3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加荷速率。5 2 设计5 2 1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整体稳定验算;(2)土工合成材料抗拉强度计算;(3)土工合成材料锚固长度计算;(4)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构造设计。5 2 2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工程的整体稳定验算町采用圆弧滑动面

20、法或水平滑动面法。5 2 3 厚层软基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计算(图52 3),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珐=警M r 一;善-+(吼bs+暇)C O S a i t a n 9。M o。善(吣b+矾)s i 岫弛粥92255图523 圆弧滑动面法稳定验算图月i口滑弧圆心;于土条上的附加荷载;导臂强半径;k-以滑弧通过堤顶为起点至加筋垫层处的土条个数峰=慨 蓍(叮;6 t+职)s i n 啦一志善 c 厶+(g t 6 t+职)0 0 s q 啪仇(5 2 3-4)式中K C R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1 1 1 3;M 不计加筋垫层的抗滑力矩(k N m m);4 以加筋垫层产生的

21、抗滑力矩(k N m m);尬l 滑动力矩(k N m m);R 滑弧半径(m);n 土条总个数;口第i 个土条滑动面上土的粘聚力(k P a);L 第i 个土条滑弧的弧长(m);q。第i 个土条上的附加荷载(k P a);6。第i 个土条的宽度(m);矾第i 个土条的重力(k N m),浸润线以下、计算低水位以上滑动力矩计算时取土体饱和重度,抗滑力矩计算时取土体浮重度;a。第i 个土条滑弧中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1 0蛾第i 个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内摩擦角(。);仉经验系数,取O 5 o7 5;以滑弧通过堤顶为起点至加筋垫层处的土条个数。5 2 4 薄层软基可采用水平滑动面法计算(图5 2

22、 4),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锵(5 2 4)式中K e n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1 1 1 3;P。被动土压力(k N m);n 软土层底部抗滑力(k N m);咒土工合成材料设计抗拉强度(k N m);P。加筋垫层以上堤体主动土压力(k N m)尸。软土层主动土压力(k N m)。剧5 2 4 水乎艚动稳定i,算剧疥P。功口筋垫层以上堤体主动土压力;L 一土工合成材料敬计抗拉强度;凡墩土层主动上压力;只一被动土压力;凡-软土层底部抗滑力5 2 5 土工合成材料的没计抗拉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咒=硌(5 2 5)式中咒土工合成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k N m);经验系数,取o7 5;P。

23、土工合成材料以上堤体主动土压力(m)。5 2 6 土工合成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应按下式确定:咒=咒(5 26)】1式中r。土工合成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k N m);综合强度折减安全系数,宜取3,当考虑长期作用及蠕变时,可取4,当有经验时,可适当减小;L 土工合成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k N m)。5 2 7 土工合成材料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式计算:FrL=2 W 业&a n一(5 2 7)g式中L。土工合成材料的锚固长度(m);K。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拔安全系数,砂性土取1 5,粘性土取2 0;L 一一土工合成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k N m);形,作用于土工合成材料表面上的垂直应力(k P a);p。土工

24、合成材料与填料的视摩擦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取填料内摩擦角的O6 0 8倍。5 2 8 软土上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宜设置砂垫层,陆上施工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2 0 0 r a m;水上施工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5 0 0 r m n。砂垫层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宜大于5。5 3 施工5 3 1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铺设前,应对砂垫层进行整平。砂垫层顶面高差,水下施工不应大于1 5 0 r a m,陆上施工不应大于l O O n-a n o5 3 2 加筋垫层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块的宽度不宜小于8 m,长度应在设计长度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富裕量,水下施工富裕量不宜小于1 5 0 0 m

25、m,陆上施工富裕量不宜小于5 0 0 m m。5 3 3 加筋垫层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块的拼接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 3 4 加筋垫层相邻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块的搭接宽度,水下施工1 2不应小于1 0 0 0 m m;陆上施工不宜小于5 0 0 r a m,土工格栅搭接宽度不宜小于3 个孔格并应扎紧。5 3 5 加筋垫层土工合成材料应拉紧铺平,水下施工时应及时抛填压载材料;陆上施工时应及时覆盖。5 3 6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的上部抛填施工,应按先两侧后中央的顺序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和加荷速率应满足设计要求。5 3 7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 3 7的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施工

26、允许偏差表53 7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 1 1 1 1 1)水下L 51搭接长度陆卜1 0 0水下1 5 0 02轴线偏移陆上5 0 0注:L 为、堤计搭接长度,单位为m m。1 36 加筋土岸壁6 1 一般规定6 1 1内河航道护岸和中小型码头岸壁可采用加筋土岸壁。6 1 2 加筋土岸壁墙面板块安砌、加筋材料铺设和填料压实,应采用干地施工。6 1 3 对施工周期较长且可能遭受洪水冲刷的加筋土岸壁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度汛措施。6 1 4 加筋土岸壁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设置定数量的观测点,定期进行施工期和使用期的沉降、位移和外观观测。6 1 5 加筋土岸壁应采用强度高、延伸率低和耐久性好的加

27、筋材料,加筋材料宜采用土工格栅或土工带。6 1 6 加筋土体填料应选择水稳定性好、易压实的填料,严禁采用腐殖土和生活垃圾。6 2 设计6 2 1 加筋土岸壁的断面形式应根据岸壁高度、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用矩形、倒梯形、梯形或锯齿形等。6 2 2 加筋土岸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6 2 2 1 加筋土岸壁的墙面板块底部,应设置条形基础,基础宽度应大于墙面板块厚度且不应小于5 0 0 r m n,基础厚度不应小于4 0 0 m m,埋深应满足冲刷要求。6 2 2 2 墙面板块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2 0。6 2 2 3 墙面板块的长度宜为8 0 0 2 0 0 0 m m,宽度宜为5

28、0 0 6 0 0 m m,厚度应按结构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2 0 0 n u n。1 46 2 2 4 墙面板块背水面预设的穿筋孔位置在水平方向宜相互错开。6 2 2 5 当加筋材料采用土工格栅时,土工格栅应与墙面板块可靠连接,可采用预埋土工格栅连接段或特制嵌固板块等连接方式。6 2 2 6 墙面板块安砌应上下错缝,上下相邻板块宜采用企口连接,也可采用平口插销连接。6 2 2 7 加筋土岸壁应根据地基条件设置垂直沉降通缝,沉降缝的间距宜为1 5 2 0 m,缝宽宜为2 0 3 0 m m。6 2 2 8 加筋土岸壁应设置排水缝。排水缝的纵向间距宜为4 6 m。排水缝处应设置土工织物滤

29、层,滤层碎石或砾石层厚度不应小于3 0 0 m m。6 2 3 加筋土岸壁设计应进行加筋材料抗拉强度和锚固长度计算、岸壁稳定计算、沉降量计算、墙面板块构件计算。6 2 4 加筋土岸壁稳定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基底及变截面处的抗滑稳定计算;(2)抗倾稳定计算;(3)地基承载力计算;(4)整体稳定计算。6 2 5 加筋材料抗拉强度和锚固长度计算的荷载可按水运工程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取值。6 2 6 加筋土体土工带所受拉力可按下式计算:r,i=K i 职S y(6 2 6)式中。第i 层一个结点土工带所受拉力(k N);K 第i 层结点处的土压力系数(图6 2 6),当h;6 m时,五=K

30、o(1 。6)+托h;6;当h;6 m 时,K=如。其中;为墙顶至第i 层土工带结点的距离(m);K o为静止土压力系数,K o=1 一s h w;K o为主动土压力系数,疋=k 一(4 Y 一驴2);为加筋体填料的有效内摩擦角(。);妒为加筋体填料的内摩擦角(。);1 5瞩第i 层土工带所受的垂直应力(k P a),暇=7 h。+q,其中7 为土的重度(k N m 3),q 为墙顶换算均布荷载(k P a);瓯、s,分别为第i 层土工带结点的水平、竖向间距(m)。图626 土压力系数措椿腰分布不葸图岛一静止土压力系数;R 一主动土压力系数6 2 7 加筋土体一个结点所需土工带的根数可按下式计

31、算:Tn。=彳1s i(62 7)1d式中n。第i 层一个结点土工带的根数;t。第i 层一个结点土工带所受拉力(k N);乃土工带的设计拉力(k N),取单根土工带在延伸率为1 5 2 时的拉力,且不大于土工带极限拉力的1 4 1 5。6 2 8 加筋土体土工格栅所受拉力可按下式计算:=K S y(6 2 8)式中第i 层土工格栅每延米所受拉力(k N m);K。第i 层结点处的土压力系数(图6 26),当h。6 m 时,墨=岛(1 一h i 6)+K+h:6;当h。缸时,K=K,其】6中h。为墙顶至第i 层土工带结点的距离(m);K o为静止土压力系数,K o=1 一s i l l;亿为主动

32、土压力系数,砭=t a i l 2(4 y 一妒2);为加筋体填料的有效内摩擦角(。);为加筋体填料的内摩擦角(。);畎。第i 层土工格栅所受的垂直应力(k P a),驿k=7 h。+q;其中y 为土的重度(k N m 3),q 为墙顶换算均布荷载(k P a);s,土工格栅的竖向间距(m)。6 2 9 土工格栅的极限抗拉强度应按下式确定:=k t(6 2 9)式中L。土工格栅的极限抗拉强度(k N m);综合强度折减安全系数,宜取3,当考虑长期作用及蠕变时,可取4,当有经验时,可适当减小;L 土工格栅每延米所受拉力(k N m)。6 2 1 0 加筋材料锚固长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6 2 1

33、 0 1 锚固长度可采用简化破裂面进行计算,见图6 2 1 0。卜里_陶621 0 简化破裂面示意图厚加筋士体的高度;H。破裂面垂直段高度;妒_ 力口筋体填料的内摩擦角1 7丌H儿lL6 2 1 0 2 土工带的锚固长度可按式(6 2 1 0 1)确定,且不应小于2 0 0 0 r oa n。个岛t=g”2 n;m 1s。i 面瓦(6 2 1 0-1)式中厶。第i 层土工带的锚固长度(m);k 一一土工带抗拔安全系数,宜取2;t。第i 层一个结点土工带所受拉力(k N);n i 一个结点所需土工带根数的设计采用值,且不小于2 根;6 单根土工带的宽度(m);y 土的重度(k N m 3);一一

34、墙顶至第i 层土工带结点的距离(m);吼,土工带与填料的视摩擦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取填料内摩擦角的0 6 08 倍。6 2 1 0 3 土工格栅的锚固长度可按下式确定:T-2k j 蒜赢(6 2 1 0-2)式中L。;第i 层土工格栅的锚固长度(m);K。-土I g h 栅抗拔安全系数,宜取2;第i 层土工格栅每延米所受拉力(k N m);7 土的重度(k N m 3);h i 墙顶至第i 层土工格栅的距离(m);土工格栅与填料的视摩擦角(。),宜通过试验确定。6 2 1 1 加筋材料的设计长度可按式(6 2 1 1)确定,并应满足稳定要求,且不应小于3 0 0 0 r

35、a m。L。=L。+厶。(6 2 1 1)式中。第i 层加筋材料的设计长度(m);k 第i 层加筋材料的主动区内的长度(m)(图6 2 1 0),当h。H l 时,k=0 3 H;当h;H 1 时L=(日一1 8h i)t a n(4 5。一9 2),其中。为墙顶至第i 层加筋材料的距离(m);H 1 为破裂面垂直段高度(m),H,=日一0 3 H t a n(4 5 0+妒2);H 为加筋土体的高度(m);为加筋体填料的内摩擦角(o);。第i 层加筋材料的锚固长度(m)。6 2 1 2 加筋土岸壁稳定计算和沉降量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 T J2 9 0)和港口工程地

36、基规范(J T J2 5 0)的有关规定执行,计算时可将加筋体视作重力式刚性墙。6 2 1 3 墙面板块的构件计算,可假定每个板块单独受力,按点支承板块进行计算。船舶挤靠力对墙面板块的作用,可假定墙面板块为弹性地基上的板块进行计算。6 2 1 4 加筋土岸壁上的系缆设施应根据水位变化和系缆要求单独设置。6 3 施工6 3 1 加筋土岸壁的地基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 3 1 1 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压实、整平,压实、整平的范围应在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各边加宽3 0 0 r a m。6 3 1 2 当岩面纵向高差较大时,基底应开挖成阶梯形,每一台阶的长度不宜小于3 0 0 0 m m。6 3 1

37、 3 水下基础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n r2 9 0)的有关规定执行。6 3 2 墙面板块的安砌应符合下列规定。6 3 2 1 第一层墙面板块的安砌应准确定位。每层板块宜从沉降缝处开始,向两边安砌。6 3 2 2 采用企口连接的墙面板块,一次宜安砌一层;采用平口插销连接的墙面板块,一次安砌层数不宜超过两层。6 3 2 3 墙面板块的安砌缝宽不宜大于1 0 r a m。除排水缝外的砌缝应坐满砂浆,所用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 1 0 06 3 2 4 墙面板块安砌严禁外倾,内倾坡度宜为1 1 1 3 0。】96 3 3 加筋材料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6 3 3 1 土工带应呈扇形

38、辐射状水平铺设,并应均匀分布,距墙面板块的加筋带长度1 3 以后不得重叠。6 3 3 2 土工带应平铺和拉紧,不得卷曲和扭结。土工带拉紧定位后,应立即填铺填料。6 3 3 3 岸壁内转角处交叉的加筋材料间应采用填料上下隔开,填料厚度宜大于5 0 r a m。6 3 3 4 土工格栅应垂直于岸壁前沿线平铺、拉紧,并应立即填铺填料。6 3 4 加筋体的回填及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6 3 4 1 填料的种类及颗粒粒径应满足设计要求。填料中不应含有尖锐棱角等有损于加筋材料的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填料压实分层厚度的2 3,且不应大于1 5 0 n m a。6 3 4 2 填料必须分层回填及碾压,分层

39、厚度宜为2 0 0 3 0 0 r a m。6 3 4 3 当采用机械卸料或摊铺时,加筋材料的填料覆盖厚度不应小于2 0 0 m m。施工机械严禁在未覆盖填料的加筋材料上行驶。6 3 4 4 墙面板块后8 0 0 r a m 范围内的回填,应进行人工摊铺,并宜采用轻型机械压实。6 3 4 5 加筋土填料的压实度应满足表6 3 4 的规定。加筋体填料压实度表6 3 4压实范围压实度距面板08 m 以外 9 3 距面板0 8 m 及以内9 0 6 3 5 加筋土岸壁排水缝滤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 3 5 1 排水缝滤层的土工织物应自下而上贴墙铺设。6 3 5 2 排水缝滤层的碎石层、砂砾层和排

40、水盲沟应与回填协调施工,并应灌水振捣密实。6 3 6 加筋土岸壁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3 6 的规定。2 0加筋土岸壁的施工允许偏差表6 3 6序号项目允许偏差(u 血)l前沿线2 0内倾盎且 1 0 02墙面垂直度或坡度外倾03砌缝平直度1 0(每l O T l l)+L 2 04加赣枕料长鹱O注:日为墙高,L 为加筋材料设计长度,单位均为n a n。2 17 模袋混凝土护坡7 1 一般规定7 1 1 护岸、堤坝和内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可采用模袋混凝土护坡。7 1 2 模袋混凝土护坡应设置在稳定的边坡上。7 1 3 模袋宜选用机织土工织物。模袋混凝土厚度,充填混凝土时不宜小于1 5 0 r

41、a m,充填砂浆时不宜小于l O O m 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 2 0,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 1 5。7 2 设计7 2 1 模袋混凝土护坡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7 2 1 1 坡顶宜采用浆砌块石保护或填土覆盖。有地面径流的坡顶,应设鼍截水沟或其他防止地表水侵蚀模袋下部基土的措施。7 2 1 2 斜坡式护岸模袋混凝土的坡底和坡趾应设置压脚棱体或护脚块体,有冲刷的岸坡应采取护底等防冲措施。7 2 1 3 模袋混凝土护坡宜设置埋人侧翼模袋混凝土的沟槽。7 2 1 4 模袋混凝土接缝处的底部应设置土工织物滤层,模袋混凝土与土工织物滤层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 0 0 r a m。7 2 2

42、 模袋混凝土护坡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岸坡整体稳定验算;(2)模袋类型及充填厚度确定;(3)抗滑稳定验算。7 2 3 岸坡整体稳定验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地基规2 2范(,玎2 5 0)的有关规定执行,验算时可不考虑模袋混凝土的抗滑作用。7 2 4 模袋类型及充填厚度应根据工程要求、土质、地形、水文、波浪和施工条件等参照表7 2 4 确定。模袋类型及充填厚度表7 2 4模袋类型充填厚度(a r e a)适用范嗣1 5 0 2 5 0内河护岸和堤坝的护坡充填混凝土3 0 0 7 0 0沿海护岸和堤坝的护坡充填砂浆1 0 0 1 5 0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护坡7 2 5 模袋混凝土护坡应

43、进行沿坡向抗滑稳定验算,模袋混凝土厚度应进行抗浮和抗冰推移稳定验算。7 2 6 模袋混凝土护坡应根据坡面渗流量采取排水措施、确定滤层类型和模袋滤水点分布数量。当选用无滤水点模袋混凝土时,应设置渗水滤管。7 3 施工7 3 1 模袋混凝土的模袋加工尺寸廊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地形等确定,并应预留收缩量,收缩量宜通过试验确定。7 3 2 模袋混凝土护坡应对坡面进行处理。坡面平整度水下不应大于1 5 0 r a m,陆上不应大于l O O m m。7 3 3 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时应考虑内外水头差的影响。7 3 4 模袋铺设前应设置定位桩及拉紧装置。7 3 5 模袋铺设时应随铺随压。7 3 6 模袋铺设后

44、应拉紧上缘固定绳索,并应及时充填混凝土或砂浆。7 3 7 模袋混凝土充填料的制备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 T J2 6 8)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7 3 7 1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符合表7 3 7 的规定。2 3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表73 7模袋混凝土厚度(“蚰)骨料最大粒径(t 啪)1 5 0 2 5 02 02 5 0加7 3 7 2 混凝土塌落度不宜小于2 0 0 m m。7 3 8 模袋混凝土的充填应符合下列规定。7 3 8 1 陆上部分的模袋充填前应保持润湿。7 3 8 2 模袋充填应从已充填的相邻的模袋混凝土块处开始,由下而上依次进行。7 3 8 3

45、 模袋充填时,泵管与充填口应扎牢。当泵管垂直插入充填口内时,应在泵管口设置减冲挡板。充填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模袋上缘张紧装置。7 3 8 4 模袋充填速度宜为1 0 1 5 m 3 h,充填压力宜为0 2 0 3 M P a。7 3 8 5 每一充填口的充填应连续,充填应饱满。7 3 9 模袋铺设和充填宜按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水后浅水、先标准断面后异形断面的次序进行。7 3 1 0 铺设模袋时,宜预留一定富裕量,充填后的模袋混凝土应挤严。7 3 1 1 模袋混凝土充填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模袋表面和滤点孔内的灰渣,并进行养护。7 3 1 2 充填后的模袋混凝土坡脚庇及时进行沟槽回填覆盖和压脚棱体施工。7

46、 3 1 3 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 3 1 3 的规定。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允许偏差表731 3序号项目允许偏差+8 1模袋混凝土厚度一5 2相邻块缝宽3 0 3表面平整度1 0 0 8 充填袋筑堤8 1 一般规定8 1 1 围堤、防波堤、护岸和航道整治等工程可采用充填袋筑堤。8 1 2 充填袋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透水性和保土性好的织造土工织物或复合土工织物。8 1 3 充填袋的充填料宜采用排水性能较好的砂性土。8 1 4 充填袋筑堤施工中应及时覆盖充填袋。8 1 5 对风浪大、水流冲刷严重的工程,施工期和使用期应采取防护措施。8 2 设计8 2 1 充填袋筑堤应根据工

47、程要求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选用双棱体、单棱体或全棱体等断面形式,见图8 2 1。当堤身高度小于4 m时,宜采用全棱体断面形式;当堤身高度大于4 m 时,宜采用双棱体断面形式。对吹填造陆的工程,宜采用单棱体断面形式。8 2 2 充填袋筑堤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8 2 2 1充填袋棱体顶宽宜取3 5 m。外棱体外坡坡度宜取1:2 1:3,内坡坡度宜取1:l 1:2;内棱体边坡坡度宜取1:1 1:2。8 2 2 2 充填袋筑堤护面可采用抛石、模袋混凝土或人工护面块体等,护底宜采用软体排或抛石等。8 2 2 3 充填袋筑堤的坡肩和坡趾应设置防浪和防冲设施。8 2 2 4 充填袋筑堤的外坡应设置滤层和保护层,

48、滤层和保护层的厚度迎水坡不宜小于3 0 0 r a m,背水坡不宜小于1 5 0 m m。8 2 2 5 充填袋层与层问应交错排列,不得形成垂直通缝。每2 5层充填袋的厚度宜为5 0 0 m m。(8)双棱体堤断面示意图m)单棱体堤断面示意图牝全棱体堤断面示意图图821 克填袋筑堤断血形式不意图1 充填袋;2 一软体排;3 一充填料;4-吹填砂8 2 3 充填袋筑堤的断面尺寸应根据堤身稳定、材料特性和使用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确定。8 2 4 充填袋筑堤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整体稳定验算;(2)充填袋层问抗滑稳定验算;(3)地基沉降计算;(4)土工织物的水力学、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确定;(5)充

49、填料的物理指标确定;(6)护面与护底设计。8 2 5 整体稳定验算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8 2 6 充填袋层间抗滑稳定验算可按式(8 26)进行,在风浪或水流较大条件下的顶层充填袋的稳定性,可通过试验确定。W:fk=孑(8 2 6)”r d式中K。充填袋层间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 3;矾计算层以上总垂直荷载(k N m);f 一充填袋袋问摩擦系数,由试验确定;P。计算层以上袋体受到的总水平荷载(k N m)。8 2 7 充填袋筑堤地基沉降计算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 T J2 5 0)的有关规定执行。8 2 8 充填袋土工织物的水力学、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第4 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50、。8 2 9 充填料宜选用砂性土,粒径大于0 0 7 5 r a m 的颗粒含量应大于5 0,粘粒含量应控制在1 0 以内。充填袋充填饱满度宜为8 0,充填料干重度不应小于1 4 5 k N m 3。8 2 1 0 充填袋筑堤的护面和护底设计可参照水运工程现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8 3 施工8 3 1 充填袋土工织物缝接处强度不宜低于土工织物拉伸强度的7 0。8 3 2 充填袋的充填t 3 应布置在袋体表面,充填口数量应根据袋体的尺寸、充填料粒径和充填压力确定,充填时应确保袋体的充填饱满度和平整度。8 3 3 当充填料取料位置位于堤体附近时,取料坑应与堤体的坡趾具有足够的距离。8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材料/保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