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大瘟疫时期的国教会焦虑 忧郁的剖析中的写作疗法、清教极端主义与乌托邦想象 语言研究 作者简介:刘正光,男,湖南大学岳麓学者,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刘正光(湖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摘 要:“意象”作为传统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在阐释作品内涵时,体现出释者的主体性,但缺少一份客观性和理据性。认知语言学的原理运用于文学阅读过程的阐释,能有效弥补这种不足。本文聚焦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在文学阅读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展示认知诗学的理论魅力。关键词:意
2、象图式;文学阅读;作用方式 :,:;引言“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集中体现出认知语言学体验认知的哲学主张,在解释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产生与来源方面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对说明人类认知的体验属性和文学阅读过程也具有深刻的阐释意义。英语研究(第十八辑)意象图式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马克约翰逊()关于意象图式的定义一直被人们沿用,几乎成了经典定义,即意象图式是人类感知互动和运动结构()反复出现的动态型式(),赋予人类经验以逻辑与结构(,:)。该定义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经验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意象图式具有的抽象性、结构性与其内在逻辑结构(,:)。下面以“容器”图式来说明,意象图式
3、是怎样产生于人类感知与神经运动()经验的互动之中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无形“容器”的界域中,甚至把自己的身体也看成是一个容器,常常说“脑海里、肚子里、心里、眼中、胸中、嘴里、鼻孔里”,连与身体相关的思维与意识也看成是一个容器,如“记忆中、想象中,感觉中、思想里、感情里、情理之中”等,我们还说“身外之物、分内之事”等。也许最初我们感觉的是物理经验,如“吸入空气、把东西塞到嘴里、把食物吞到肚子里、进出屋子、放进口袋、拿出来”等,然后才慢慢扩展到抽象的认知范畴。从这样的经验当中,人们抽象出了“里”()与“外”()的对立。在抽象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分化、分离、方向、圈定(
4、)”等相关的下位概念。容器图式里所蕴含的反复出现的经验结构反映出人类认知的丰富内涵,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自我保护免遭外部力量的影响,如眼镜放在盒子里,就能免遭外力磨损;容器密封意味着对容器内之物的力量实施某种控制,如把老虎关在笼子里,它就难以跑出来伤人;正因为这种控制,器内之物处于某种稳定的位置或状态,如东西拿在自己手上总是有安全感、踏实感,就像英文谚语“”所言;物品一旦密封在容器内,人们就无法取出,或者因为密封的容器内无光而无法知晓,如“”“”两个习语都有“泄露秘密”的意思;容纳关系具有及物性,如你睡在床上,床在房间里,这就意味着你在房间里。约翰逊罗列了以下主要的基本意象图式:容器(
5、)、平衡()、推力()、阻力()、反作用力()、引力()、路 径()、连 接()、循 环()、中 心边 缘()、远近()、部分整体()、盈亏()等(,:)。这些意象图式反映出人类日常经验的互动关系,具有认知上的原型效应。意象图式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感知经验的抽象,从而将空间性结构投射到概念结构(,)中。“容器”图式就充分说明了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前概念性、整体格式塔性、内在结构性、可变性、独立性等特征(,;,)。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意象图式的认识论价值意象图式强调概念化和推理的各种结构都具有身体的运动感知属性。作为运动感知经验,意象图式既能解释体验认知()的抽象思维功能,说明意义
6、的产生方式,同时也能对世界进行抽象或概念化并推理(,:),即能够较好地解释意义理解和推理的实现方式。意象图式的抽象思维功能人类存在于物质(物理)世界和现象世界,人类实现对理性真理()的理解必须通过感知,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来自感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相似性(,:)。不同学术流派对该认识都有相似的论述。生成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论述选择限制时最早区分了物体与关系。名词以其语义特征来定义,如、等。动词表达过程,须经由名词和名词的语义特征来定义。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把世界切分成“事物”()与“关系或过程”()。“事物”不仅仅是物体,关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时间
7、关系(),由动词表达,非时间关系()由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形容词、副词表达。事物在概念上是自主的,关系在概念上是依存的,因为关系的感知必须经由与实体的相互联系才能概念化。哲学家约翰逊认为,现实世界由具有内在特征和各种关系的物体组成(,:)。对比语言学家克里柔史基(,)进行的与兰盖克类似的区分,即区分了物质世界和现象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其中的大多数是概念化的结果,即使是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爱、数学、母爱等都不可能存在于人类经验之外的实体,独立于概念化。本质上,它们都是概念化的结果。篇章语言学家波格然德和德雷斯勒(,:)把文本世界区分为概念与关系。概念是知识(认知内容)的构型()
8、,概念可以在大脑中不同程度地协调与一致性地激活,关系是文本世界中概念之间的联系(),每一种联系都与之相联结的概念所指相关。从以上不同表述都能看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认识抽象化(概念化)的结果。抽象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型式具有图式化的特征。约翰逊(,)引用了康德()对“狗”的意象图式的分析来说明这一过程。“狗”图式,既不是“狗”的概念,也不是某一特定的狗,也不是对你摇尾乞怜的实际的狗,它是一个想象的过程(),以构建某种四只脚的毛茸茸的动物的意象,而且该意象能够把人们对于“狗”这个概念所蕴含的特征都体现出来。英语研究(第十八辑)意象图式阐释想象与理解的体验性意义、想象、推理,这些人类智能的标志,
9、是在与环境的身体经验互动中产生出来的。这样一种认识典型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体验观,抛弃了身心二元对立或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观。相反,人类感知与行为的结构必须相应地形塑理解和认知行为,感知运动能力必须参与抽象思维(,)。体验认知对想象思维的新认识还体现在经验与理解之间的连续体性质和多维性特征上。体验是意义生成、思维和判断的中心(),具有图式化(抽象性)、形式化的功能,不仅仅是理解和推理的过程,而且也是体验性意义构建的过程,是有效利用人类经验结构的过程。想象思维既不完全是主观的个体性思维,既不纯粹是心理的也不仅仅是体验性的,既不仅仅是认知的也不仅仅是情感的,既不仅仅是思维的也不仅仅是感受的(),想象思维
10、是在日常复杂的各种经验的在线流动中发生的。以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经验都与人类与环境互动中的运动感知形式()密不可分,从而为人类的理解与思维提供形式。由此而言,心智与身体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个体,而是互为一体的。意象图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功能就是为了回答认知的体验性这个根本问题(,)。下文节的落叶诗和节的图 能充分说明意象图式与体验之间的互动关系。意象图式自身的逻辑结构用于抽象思维如前所述,意象图式产生于不断反复的感知与身体运动,因而有它自身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可以作为关于抽象思维活动推理的基础。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有些感知运动联结被拟制了,而意象图式结构可以保持在激活状态,适合于抽象思维。这同时
11、也意味着,空间身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并没有两种逻辑结构,而是直接使用基于身体的意象图式逻辑来进行抽象思维或推理(,)。意象图式的逻辑结构运用于抽象思维时往往通过概念隐喻来实现。莱科夫和努涅斯(,)在数学从何而来:体验性如何将数学引入存在?()里提供了非常好的例子。比如算术里的加减乘除就借助以下图式通过概念而实现。加减法与“聚集”图式()相关。加法实际上就是把物体加入一群或一堆,减法就是从中拿走。物体添加或拿走与加和减之间的关联就成了概念隐喻的基础,所以莱科夫和努涅斯抽象出了概念隐喻 ,其源域和靶域如图 所示(,:)。图 表明,意象图式(运行于概念隐喻)能够让我们运用感知运动经验的逻辑来实施抽象实体
12、或抽象认知域的高阶认知运算(,)。数学如此,法律(,)、道德(,)、心理学(,)等其他领域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也是如此。节 叶芝()诗中的“中心边缘”的内在结构就体现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思考。图 “算术是物体聚集”映射图(,:)意象图式在文学阅读中的作用文学作品的理解既有宏观层次的主题性思想的提取,又有微观层次的描写所蕴含的文学内涵。意象图式作为抽象的型式,既可以作用于宏观层次的抽象,又可以作用于微观层次的解读。意象图式的整体格式塔特征有利于建立文本的宏观结构,即抽象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或情节结构。宏观结构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故事回忆,二是文本连贯。下面我们首先看宏观结构的故事回忆
13、功能(,)。意象图式充当故事回忆的助记符宏观结构的形成过程,需要把主题抽象为一些警言警句,简明扼要地捕捉矛盾冲突、解决方案等(,:)。这样的警言警句的抽象过程能够压缩推理的结构,从而在事件记忆中具有凸显的地位(,)。抽象出压缩了的宏观抽象结构离不开意象图式的作用,因为这实际上是把故事浓缩到一些经典的场景。安娜卡列尼娜(,),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其中最震撼人的场景就是当安娜卡列尼娜极度痛苦、精神错乱、无处栖身的时候,她买了一张火车票,站在站台上,估摸这火车的行进速度,思考着以死来结束一切的痛苦。于是,她决然地跳下,然后死去。巨大的火车无情地撞击她的头,碾压着她的身躯。这样的场景就成为人生走投无路
14、、无比绝望的意象图式。谈论起童话故事灰姑娘(“”,),人们脑海中就会涌现那双水晶鞋和皇家宫廷舞会。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继母与两位姐姐却不让灰姑娘()出席,使她很伤心。这时,有一位仙女出现了,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并将老鼠与南瓜变成马车,又找了一双水晶鞋穿在了她的脚上。灰姑娘很开心,赶快去参加舞会,但仙女在她出发前提英语研究(第十八辑)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 时后,因为魔法会解除。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并立即邀她共舞。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 时了,灰姑娘只好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到全国
15、探访,查看哪个少女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结果大臣找到了灰姑娘,并识破了继母和她两个姐姐的诡计。灰姑娘终于穿上了那双水晶鞋,王子很开心,便向她求婚,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样的场景塑造的图式为: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地活着,即使极度艰难困苦,只要心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保持善良与积极的心态,最终都会获得幸福生活。该经典场景实际上就是一个故事的梗概或框架,是我们回忆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时的助记符()或挂钩()(,)。意象图式的整体性和内在结构性建立起文本内容的逻辑关联一部作品的丰富内容怎样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高度连贯的故事和内在的逻辑性,有赖于意象图式所形成的概念隐喻网络。概念隐喻网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
16、面细化故事内容,彼此阐释,共同说明()。下面以叶芝的第二次降临(“”,)中意象图式与概念隐喻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说明其内在的连贯方式。;,;,;!:,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转引自,)本诗的基本意象图式是“中心边缘”,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中心与边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维度来认识,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感知的等。当我们超越物理维度,从社会、心理、感知等维度来理解中心与边缘的相互关系时,这在认知上就是莱科夫和特纳(,)所说的隐喻扩展()。本诗的第一节从力量控制、社会组织关系、道德政治来说明其主题思想“社会的去中心化”,即一战后西方社会的分崩离析(,)。第一行“”中,“”指围
17、绕一个中心点,但是“”意味着这个中心点的力量在不断缩小,导致逐渐远离中心点。第二行“”则回应了第一行的意思。正常情况下,猎鹰是在猎鹰人的控制范围之内的,即猎鹰人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猎鹰在其控制范围之内。但这里,猎鹰已经听不到猎鹰人的命令,这实际上隐喻猎鹰已经脱离了中心。这两行实际是隐喻 扩展后形成了 的隐喻。第三行“;”和第四行“”则将中心扩展为中心部分,激活一个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意象(,),构成 的隐喻。各部分围绕中心聚合在一起。但当各部分都“”时,它们也是在脱离中心(),所以,作为整体的社会就分崩离析了()。有机体分崩离析是无序状态,社会分崩离析就是无政府状态()。这样前两行与第三和第四行
18、又形成了一种源域和靶域的关系。由此,这四行构成了一个双重隐喻,从不同维度说明“脱离中心”。第五行和第六行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围绕中心与边缘的意象图式。但本质上却依然在表达脱离中心的意义。因为水的本质特征是向四周漫延,没有中心,所以“”(波浪)是向四周扩散的,“”不可能流向一个中心点。这实际是一个 的隐喻,以水的无中心来隐喻社会的无中心,即无政府状态。第七行和第八行中,“”指的是人的感知维度。感知的力量越强,越趋向于中心。但可悲的是,“”实际上意味着非正义的(即边缘的)具有更强的力量,结果自然是脱离中心。第七行中,“”和“”指向的是道德政治维度。诗人以“中心边缘”意象图式的四个不同维度全面、透彻地
19、揭示了当时西方英语研究(第十八辑)社会的各种危机,短短八行既深刻震撼,又构成了一个紧凑的逻辑整体,振聋发聩。上面详细分析了“中心边缘”意象图式所扩展出的概念隐喻形成一个概念隐喻网络,从不同维度说明当时西方社会的无政府、分崩离析的社会乱象。下面简要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中“中心边缘”意象图式的作用方式。第二节和第三节,诗人表面上看是在写重返中心()。“”本意是指耶稣重返人间拯救人类。但前往伯利恒()投胎成为拯救者的却是一头狮身人脑野兽。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力量强大,靠武力统治动物世界;人脑意味着有智慧,没有情怀与情感,重利益;野兽象征着残暴无仁慈。如果未来世界的拯救者充当世界的中心,那些生活在沙漠荒野
20、(边缘地区)因畏惧狮子的力量而愤怒注视着它的鸟(隐喻非正道人士),一旦时机成熟,必将群起攻之。这本质上意味着,如此重构出的中心也潜藏随时的分崩离析。意象图式在文学阅读中的作用方式 意象图式的动态性与开放性意象图式虽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结构性,但文学创作中,意象图式的扩展()或压缩()既体现出意象图式的动态性,同时又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文学效应,因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重新理解动态变化的图式(,:)。图式可以解释语言使用各层次语言组织结构的信息与组织特征。相应地,文学创作中,文学体裁、小说的章节()、人物等都是语篇知识不断协调的结果。其关键之处在于图式知识结构的动态性,图式会根据经验的积淀而不
21、断发展。这就意味着,图式是可以演化的,其方式主要有三种:增容、调整和重构(,:)。增容指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事实或信息;调整指在图式内部修改或调整事实或相互关系;重构指构建新的图式。下面以 卡明斯()的落叶诗“()”来说明这三种演化方式。()()(转引自,)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该诗是卡明斯非常有名的一首,其语言、形式、立意都非常简单,但非常的别出心裁。增容表现为“量”的强化。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极小量”。全诗通过模拟一片树叶孑然飘落的情状抒发挥之不去的极度孤独之感。全诗几乎每一行都蕴含着“极小量”,以突显孤零与孤独之意。例如,第一行用“”表达不定冠词“”的意义,虽然都
22、表达“一”,“”表达的是任意的“一”,弱化了量的概念,但“”表达的是数量的“一”,强化了极小量概念,孤独的画面感凸显。二是“程度大量”。“”是一个终止性动词,动作不能持续,因此一般不能与一般现在时连用。诗中却用一般现在时,说明孤零飘落是一种持久的状态。诗中表达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独立成一行:单数强调极小量,孤独的状态跃然纸上;一般现在时更强化了孤独不是暂时的,而是长久的、挥之不去的状态。“)”和第九行的名词后缀“”前后呼应,强化持续、恒久的状态,恒久的状态强调极大量,意即挥之不去的沉重。调整由“拆分”实现。“”和“”分别被拆分成两行和三行,更强调了孤零零独自飘落之境:“”由一个有机整体
23、一分为二,暗示出分离之后的孤零;“”分为三行,强调了孤叶慢慢飘落的状态。“”拆分为第一行的“”、第七行的“”、第八行的“”、第九行的“”,一方面表达极小量,另一方面象征着挥之不去的孤独从始至终永相随。重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为形容词或副词后缀表达情状或方式,但在诗中变为名词性后缀“”。从句法上来讲,“”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具有描述性,指树叶飘落的过程或短暂的状态。用名词“”在语法上虽是错误的,但从表达效果来讲却胜出了无数倍,也与前面一般现在时体现的持久性孤独状态更吻合。名词“”强调的是存在物或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是稳定的、持久的。这就意味着“孤独”不是暂时的状态而是一种恒定的状态。二是诗的呈
24、现形式由约定俗成的横向排列转换为纵向排列,以模拟树叶飘落之状的过程。三是把树叶飘落的意象图式改变为树叶飘零难落的意象图式。最后三个主要词汇“”“”“”中的长元音或双元音也有助于表达孤独的持久性。意象图式的扩展重构产生陌生化效应由图式的扩展与压缩所产生的动态性,会带来认知上的图形背景逆反,从而产生文学上的陌生化效应。图 通过在常规中突显的方式增加标记性的、额外的意义。中国书法中,书写者通过笔触和线条的力度传达“平衡”图式的视觉力量,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图 使用了两种标记方式:一是画圈,如图中红色圈起来的字(,);二是使笔触比其他字更深、更粗,如图中的“痛”表达了痛之深、痛之切。书写者把所有的痛苦全
25、部压缩在了这两种表达式中。英语研究(第十八辑)图 书法笔触中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的开放性提供人物刻画的动态框架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体现了意象图式的重要性(,)。例如,挪威王国被看作一个容器:“”(:)。麦克德夫夫人()被包围在这个容器中:“,”(:)。苏格兰国王邓肯的尸体里盛有“那么多血”:“”(:)。剧中最印象深刻的是女巫们的大坩埚,女巫们用它把麦克白的雄心炖成了残忍与罪恶。下面简要分析“容器”图式在刻画剧中最重要人物麦克白()性格时的作用。在第一场第五幕,麦克白夫人是这样评价麦克白的:,;:;(:)麦克白是一个多么善良正直的人,心中装满的是“仁慈的
26、牛奶”()。他的妻子麦克白夫人的精神容器里首先装的也是仁慈(),和麦克白一样善良,但麦克白夫人为了自己的野心和权力之梦,既要抽干自己仁慈的液体,更要以她自己更换了的精神液体替换麦克白的“仁慈的牛奶”,以实现改造麦克白的目的。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麦克白夫人既要改造自己的容器(),也要将自己体内“柔弱、温柔与仁慈”更换为最可怕的残忍():,;,!,!,(:)在麦克白犹豫的时候,麦克白夫人继续蛊惑道:“来吸吮我的乳汁,喂养你的厚颜无耻(,)”。这段台词说明,麦克白夫人的容器里已经从装满养分与仁慈转变成了装满毒汁与残忍,并以此去“喂养”麦克白。当麦克白谋杀了班戈(),他 自
27、 己 和 平 的 容 器 里 装 满 的 是 仇 视():,;(:)麦克白在杀害班戈后,对以后还未实现的目标非常地担忧,满脑子装的都是蝎英语研究(第十八辑)子(),麦克白夫人说的这句话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因此,当弗里斯()逃走以后,麦克白更害怕了,认为自己被装进了一个更大的容器里,不过这个容器是一个装满恐惧的容器:;,;:,?(:)在剧的结尾,麦克白深感血债累累,罪恶深重:,(:)!(:)麦克白原本是个受人尊敬、战无不胜、深受国王信任的将军。但三个女巫的预言激化了人性的欲望,麦克白对获取至高权力的欲望开始催化,慢慢膨胀。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夫人蛊惑并推动着麦克白一步一步疯狂地
28、追逐权力与地位,利令智昏。他不惜一切代价获得了王位,既患得又患失。欲望并不能泯灭人尚存的良知。当他谋杀了国王、班戈将军以后,他生活在失去王位及杀人的恐惧之中,恐惧使他更为疯狂暴戾,最终他的结局也更为悲惨。麦克白的心路变化历程,莎士比亚用容器隐喻刻画得淋漓尽致、极其深刻。意象图式搭建读者、文本与经验之间互动的桥梁意象图式在理解思索世界过程中起构成性和建构性()作用,将我们的经验区划为一些基本的经验轮廓()。意象图式的产生取决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于大脑工作的方式、生理的结构、生存的环境等因素,从而把身体与理智、思想与情感联结起来(,)。作者写作时也许不会刻意想到使用意象图式,但其作
29、品内容(文本)必定与身体感知与运动之类的经验相关。意象图式既然产生于反复出现的经验型式,那么,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也就必然有意象图式的作用。读者在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时,脑中会即时涌现出相关的意象图式,从而影响阅读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动态识解,情景模拟读者既积累了世界经验反复出现的型式(意象图式),又要不断地构建经验型式在文本中的互动关系,因而意象图式就从静态转换为了动态的型式。因此,当读者阅读和理解作品时,读者可能会在心中想象或模拟故事发生的情景,这实际是读者依据所阅读内容在线构建意象图式(,)。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所识解的内容与原有图式结合产生动态的新图式,从而产生各自不同的解读
30、。如对同一文学经典,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总能读出新的意义与内涵,即人们常说的一百个人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形象。同样,节的落叶诗能够很好地帮助读者模拟树叶独自飘落的情景,使其更好地理解其孤独之意。连带激活,产生社会文化意义意象图式有其内在结构性。在人类认知当中,一个意象图式一旦被激活,其相关的图式或其他下位图式也会被连带激活。这就有利于读者从不同的维度和深度建立起个人经验与文本之间的关联。如 节阐述第二次降临中“中心边缘”图式时能够让读者联想起“远近”的下位图式,以及 和 的概念隐喻。这实际就是一个连带激活的过程。连带激活的文本功能在于能够帮助读者将看似各不相关的人物事件或情形构建出内在
31、的逻辑关联,从而使文本在更广阔的画面上呈现出要表达的主题。提供多维理解的可能意象图式有其相互交织性和连带激活性。一方面意象图式包含世界经验的结构、价值与目的,另一方面意象图式也为读者的多维理解和思索提供了不同的可能,因为意象图式都内嵌于文化、语言、惯习()、历史传统之中(,:)。如“梅花”意象图式,陆游以其傲然不屈来暗喻自己虽终身坎坷却坚贞不屈的品格;毛主席则称赞其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今天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像山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吸收营养,拒绝躺平,做强自己,成就美好。结语本文的论述表明,意象图式理论是对传统文论中“意象”理论的有力补充。它英语研究(第十八辑)能够有效避免文本解读过程中主观性有余、理据性不足的缺陷。同时,本文也阐明了认知语言学原理运用于文学阅读、文学研究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语言学与文学交叉互补,推动学科在交叉中快速发展。注释 本节所引台词均引自网购的 (:)年版麦克白。以下仅标注场(大写罗马字母)、幕(小写罗马字母)和页码。黑体为本文作者所加,下同。参考文献 ,:,:,():,“”,():,:,“”:,():,():,:,:,:,():,:,“”:,():,:,文学阅读中意象图式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刘正光,李雨晨认知语言学十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 辑:郭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