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_T 843-2022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9587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_T 843-2022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4_T 843-2022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4_T 843-2022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4_T 843-2022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4_T 843-2022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65 CCS B 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8432022代替 DB34/T 8432008 泥鳅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Operation procedure for breeding technology of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2022-03-29 发布 2022-04-29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4/T 843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34/T 843-2008泥鳅繁育技术操作规程。与 DB34/T

2、 843-200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见 2008 版第 1 章);b)增加了“环境条件”(见第 4 章);c)更改了“环境和底质应符合 GB/T 18407.4 的规定”为“环境和底质应符合 NY 5361 的规定”(见 4.2,2008 版 3.3.2);d)增加了“繁育设施”(见第 5 章);e)更改了“流水水泥池中设置产卵网箱”为“产卵池为水泥池,面积 40 m250 m2。”(见 5.2,2008 版 4.1.4);f)增加了“水泥池或土池均可”(见 5.4);g)更改了“3d

3、5d 后注水”为“7d10d 后注水”(见 6.1,2008 版 3.3.3);h)增加了“亲鳅来源”(见 6.2);i)更改了“亲鳅选择”(见 6.3,2008 版 3.1);j)删除了“雌雄鉴别”(见 2008 版 3.2);k)删除了“3 月下旬,要投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35的全价配合饲料,强化性腺发育。”(见2008 版 3.3.5);l)删除了“开春培育初期,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池水的 1/41/3”和“水质保持肥、活、嫩、爽”(见 2008 版 3.3.6);m)更改了“投放量为(6 l0)组/m2”为“投放量为 20 尾/m230 尾/m2”(见 6.4,2008 版3.3.4)

4、;n)删除了“马来酸地欧酮(DOM)和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合剂。用量为每 Kg 泥鳅用马来酸地欧酮 10mg,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 10ug 配制成药液,每尾雌鳅注射 0.2 ml,雄鱼用量减半。”(见 2008 版 4.1.2);o)删除了“鳅苗破膜 3d 后,原池暂养”(见 2008 版 4.2);p)删除了“暂养”(见 2008 版 4.3);q)更改了“苗种培育”为“鳅苗培育”(见第 9 章,2008 版第 5 章);r)删除了“及时投喂熟蛋黄、豆浆、鱼粉和”(见 2008 版 5.4.1);s)删除了“每隔 1 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 15cm 左右”(见 2008 版 5

5、.4.2);t)更改了“施入腐熟发酵的鸡鸭粪作基肥培育水质,用量(100200)kg/667m2”为“培肥水质”(见 9.1,2008 版 5.2);u)更改了“保持池水透明度在 20 cm30 cm”为“持池水透明度在 30 cm”(见 9.3.2,2008版 5.4.2);v)删除了“防止鸟害”,更改了“清除蛇、蛙、水蜈蚣等敌害生物”为“清除敌害生物”(见9.3.3,2008 版 5.4.3)。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DB34/T 8432022 II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

6、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宣城市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芜湖市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六安市渔业发展中心、宣城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郎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宿州市水产站、宁国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安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星宇、张桂芝、刘归定、王志莹、李凌、章晓红、鲍鸣、王美娟、金家红、王庆、李秀丽、严鹏、朱孝彦。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8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8432008。2022 年第一次修订。D

7、B34/T 8432022 1 泥鳅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繁育的环境条件、繁育设施、亲鳅培育、人工催产、孵化、鳅苗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泥鳅苗种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 11

8、04 泥鳅 SC/T 1125 泥鳅 亲鱼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环境条件 4.1 池塘环境 环境和底质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4.2 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5 繁育设施 5.1 亲鳅池 水泥池或土池均可。面积 300 m2600 m2,池底淤泥厚 15 cm 左右,水深 50 cm 60 cm。池中移植水生植物,占池塘面积的 1/4。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网目为 0.15 mm(20目)。5.2 产卵池 DB34/T 8432022 2 产卵池为水泥池,面积 40 m250 m2。产卵池中设置产卵

9、网箱,产卵网箱网目大小以亲鳅不能钻出、鳅卵能漏出为宜。产卵池底平铺棕榈皮。5.3 孵化池 孵化池为水泥池,面积 5 m2左右,池深 0.8 m,池底平整,呈长方形,设注排水管道。使用前 15 d,用水浸泡,多次冲刷,除去池中碱性,曝晒待用。5.4 苗种池 水泥池或土池均可,面积 300 m2667 m2,池深 40 cm60 cm,池底淤泥厚 15 cm20 cm,池中投放浮萍或栽植水草,占池塘面积的 1/4。6 亲鳅培育 6.1 清塘消毒 水深 7 cm10 cm,用生石灰 150 gm2200 gm2 化浆全池泼洒,7 d10 d 后注水,即可放入亲鳅。6.2 亲鳅来源 6.2.1 从江河

10、、水库和湖泊等未经人工放养的天然水域中捕捞的亲鳅,或从上述水域采集的苗种经人工培育后获得的亲鳅。6.2.2 由省级及省级以上的原(良)种场提供的亲鳅。6.3 亲鳅选择 种质应符合 SC 1104 的要求,质量应符合 SC/T 1125 的要求。6.4 放养密度 3月份投放亲鳅,雌雄比 12,投放量为 20 尾/m230 尾/m2。亲鳅入池前用 13的食盐水浸洗 5 min10 min。6.5 饲料投喂 6.5.1 饲料要求 投喂泥鳅专用配合颗粒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6.5.2 投喂方法 池中设置饲料台,饲料台置水面下 40 cm 左右,每天上午 9时和下午 6时各喂一次,日

11、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 58,上午、下午各占 30和 70,每次投喂量以 1 h-2 h 吃完为宜。6.6 水质管理 催产前 1 个月,每隔 3 d 冲水一次。透明度保持在 30 cm 为宜。DB34/T 8432022 3 7 人工催产 7.1 催产时间 在 4月底至 5月中旬,水温稳定在 22以上时进行。7.2 催产药物 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 500 IU7OO IU,雄鳅用量减半。7.3 注射方法 采用一次注射,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或背鳍前下方两侧,用 4号针头,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针头露出 1 cm1.5 cm,注射时可用纱布包住泥鳅,针头朝头部方向与鳅体成 4

12、5角,进针深度 0.4 cm。7.4 产卵 将注射后的亲鳅按雌雄 12 的比例配组后放入产卵网箱中,微流水刺激。水温 25时,经 12 h左右便发情产卵。卵漏入集卵箱棕榈皮之上。待产完卵后,将带卵的棕榈皮取出置于孵化池孵化。8 孵化 8.1 孵化前 6 d7 d,孵化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待药效消失,注水 30 cm 后放入鳅卵,密度按 1 万粒/m2。8.2 孵化池中水流速度保持为 0.2 m/s,溶解氧为 6 mg/L。8.3 如静水池则要充气。8.4 当水温在 25左右时,受精卵约经 30 h 孵化出鳅苗。9 鳅苗培育 9.1 清塘肥水 鳅苗下池前 10 d15 d,进行清塘消毒。方法同

13、6.1。鳅苗下池前 6 d7 d,培肥水质。9.2 放养密度 800 尾/m2 1000 尾/m2。9.3 饲养管理 9.3.1 投喂饵料 投喂粉状配合饵料,投喂量以 1 h 吃完为宜,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上午喂 30、下午喂70。水温 25以下时,饲料的日投量为鱼体重的 25;2530为 510。9.3.2 水质管理 鳅苗下塘时,水深以 50 cm 为宜。后期水位保持 60 cm80 cm,透明度在 30 cm。DB34/T 8432022 4 9.3.3 日常管理 坚持巡塘,清除杂草,查看鳅苗是否缺氧,检查水质,清除敌害生物,预防病害。鳅苗体长达 3 cm4 cm 时应及时分池转入鳅种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