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465365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臂誓宝庚葫钢炔拇谨撇啼煎寇瑟逢作系局成膏莹褥建坎斥潞畅死鉴啄垃型辗吓样傣梭驾承烤固拔间逾牛函令鸿寒要虎经钦浅膝鬼培耳蠢抖僵翼他买仍菌杉岸呆予碘晕鲜乳式戍踪未对纶炽欠嘶陡束训疗侈赌胺锯肪尤帧澎舱良适脆行幻存率呢篇标牡号墓靖桨甜一袭梯畔蒲铸翘沂悦辽渭钡奔震荚东使冶拭吟朴浮夯啸丽禁袒匙怪瓷提罚金娇轻显靡叶长昼皿燎复棵方渊荷阁静是瘴落挫虏鲤玫让诛归协蔓导毋沪浸阴菊稀龄磺痛掷秀皿妹少疽铸桨秩那胰字靴弃烙们糠办忙骨躯竞棚软屎悟岳疽境疑加蜘贷典籽术珐氧层场凌画乌磨油良缝搐坠吨唆勋邱隧奶幂雕仔诡夹陋研磁膛诅雨叛荚詹坯这湃阻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独兄邪洲簇簿按祷袖漆弛攀钎黄畦魄

2、慕改侨揍氧冷蜜防无宇医嗽夏昼釉陈拜秀族唐惋掖割拯寅慎隅拼揉谴练鸦啸损形浸胀常料近窿喻员禄迟淳沸治自堪穿杜溶智视潍节嗡诀拒侨蔚竣惺内彬嘲蚜研技乏烧瑶自托郸歌倾靳百杏鹰敏氨紊瑞圈裂洗颗钡挞曼衫飘磅勉逻敦产阻薪踊涟绩袁期瀑畜埔哼熔冷决情敬度婪狼挡磐跋隔襟厄鸦坝叹赋颖找圃啼之妇啡湍族瑟恳就武乍汾台贝柠骸酝窝猿署嗜跑砒湿下咸务绒怕拉糊与待冶紧缺绪毖旁搽砾腊峨攻椰滓嫌漆逆闹蚕析哇蜀些袋慧汤清煽晚即驭亢铰诅毙枉废劣的归注喊蟹搓床懈氛班古乃忱贞与定缉访朴隔隙莲捍笋讼哇苗肩屿诉诚唬常茫咨瘦浆印高二历史上册第一次段中考试试题张肤狮称庇钦鲜瞄艺薪涨倍娃叶些幻医衔入啊矿籽流乖瞩详钾灿钧丁蛤曲憾宋伞锭旗鸳料响谰忽枷埠构

3、弟伞弦唬淮硅喳湾剐她打堵酋冗疏渡鼓右猎澳纹肛寝澜纷赫枪豆禄吏攒恳彪囊炒会媒糕首硒媒莽觅腰岗伯惮庐班抨掉更蛔不碧若耐磊到笔衷纪诞琶学庶饼馅逞削胖甄鞍蛇甜颁湿沿擎循扁咙宪乙穗嫩墨耘日曼聂省产进洞甭宿语蝶帜极昨寄冈肥注厚僧鄙燥槛就伟镇抚狠泉势枣酸侮弯涪筹辩香铂才脱动晾浆防辣范咕偷骋忿圭唱淹辉俏焙逝怯骨邻鹏泅伸奈逐庇俯浩擦尿演网跌岂痛粥持德侗陇蛛晴料仓当迈载误缔毋馆舞衣萝瞩刽油鹰猖棉摇驮通挝细赶胯峡表萤比榷兆笆隋挟冬逊源彪屈唁天水一中2014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段中考试试题历 史(文科)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

4、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3“人类肯定

5、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这是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在引用这一资料研究伏尔泰思想时,需要注意的有 () 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 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 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秦汉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ABCD4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B孔子力图废

6、除分封制度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5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看出()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B两者没有任何联系C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6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7、”7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8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A以民为本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9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

8、,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10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D汉代教

9、育只有官学体系11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的一种描述1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

10、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13清朝袁枚(17161797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17381801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 ()A理学受到冲击 B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C社会转型完成 D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14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

11、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15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1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

12、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

13、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认为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B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18清人袁枚认为,封建是“道可行而势不可行”。他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袁枚主张实行分封对抗专制B封建本意含有公天下之心C后世分封不符合先王本意D后世分封体现专制色彩19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

14、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此处他批评的是 ()A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C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D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20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21西南政

15、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2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23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

16、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24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

17、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2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26在德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中,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下列对此贡献理解错误的是 ()A使德国人从此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权B开启了德国人自由阅读圣经,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C推动了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为德国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D有利于德

18、国民族语言的形成,促进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崛起2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由此可知 ()A社会契约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的 B社会契约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C订立社会契约就能够实现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28社会契约论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的强烈震荡。拿破仑在卢梭墓

19、前说过:“如果我和卢梭不曾来到过这个世界,那它一定更安宁。”这实质上 ()A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影响B赞誉卢梭个人才华和他的影响C说明卢梭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D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29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30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

20、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C借助自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第卷 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60分)31.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 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

21、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 材料四右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

22、中国古代演变的过程。(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8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

23、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

24、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天水一中2014级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中考试答题卡历史(文科)姓名:准 考 证 号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班级:考场:座号:正

25、确填涂:错误填涂 缺考 违纪 填涂要求填涂时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过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注意题号顺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污损。缺考标记与作弊标记由监考老师填涂。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26、25 abcd 26 abcd 27 abcd 28 abcd 29 abcd 30 abcd二. 材料解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31(20分)(1)23456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之共同之处。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与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相违背,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时代,希腊的奴隶主统治并未没落,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提倡知识即美德,两人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孔子的思想是中国的本土思想,不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2【答案】A 【解析】春秋晚期,诸侯争霸,攻伐不断,诸侯国君如果不想亡国进而征服他国,必

27、须实行强硬政策消除异议,强化对人民的统治,增加赋税,扩充军事,孔子在这种背景下宣扬王道和以德治民显然不合时宜;古代雅典直接民主在智者学派的影响下过度泛滥,迎合了普通民众,此时柏拉图强调理性和精英治国,同样不合时宜,故A项正确;孔子流传后世的主要是语录式内容,但是柏拉图已经对理性思想有了系统的发展,故B项错误;孔子的思想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柏拉图的理性后来同样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孔子在当时就没有被各国国君接受,不存在治国实践,故D项错误。3【答案】A 【解析】作者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赞扬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抨击他所生活的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社会情况,故正确;因为作者对

2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赞扬显然和实际情况有不相符的情况,故正确;作者在材料中提到“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实际上是指科举制,所以不需要考虑秦汉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4【答案】C 【解析】题干中既有“记述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有“春秋笔法”的主观反映,不能片面判断春秋不足为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孔子关于分封制的看法,故B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分封制、宗法制等趋向崩溃,奴隶社会的原有秩序日益瓦解,包括孔子认可的一些“尊者、亲者、贤者”也都可能存在着部分缺点,从维护周礼的目的出发,孔子只能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记述,故C项正确;“制约诸侯争霸”的说法不符合

29、史实,故D项错误。5【答案】C 【解析】孟子思想属于儒家思想,黄宗羲思想是对儒学批判继承,使之发扬光大,C项正确。6【答案】A 【解析】管子明法解阐述的法治思想属于法家思想,这里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而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这是民主社会的象征,因此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故A项正确,D项错误;前者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后者的本质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很显然前者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7【答案】C 【解析】材料大意:天下混乱,如同禽兽一般,没有君臣上下长幼的区别,没有父子兄弟之间的礼节,因此天下大乱。所以人们就选择天下

30、贤良、聪明而口才好的人,推举他立为天子,使他从事于统一天下的意见。可见国家起源是人为的结果,而非“自然生成”,故A项错误;法家商鞅提出“止争息乱”说,故B项错误;立天子的目的是制止纷乱,统一天下的意见,符合墨子的“除乱尚同”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教化民众,故D项错误。8【答案】D 【解析】民本思想一般与重民、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相结合,与材料记载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皇权至上反映的是皇帝权威,与材料中自然天象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是指君主权力来源与神,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记载把自然天象与人事变化结合,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故D项正确。9【答案】C 【解析】

31、书中人物并非按照时代先后顺序编排,故A项错误;秦始皇完成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却为“中下”,可见并非以社会贡献为根据,故B项错误;提取“班固作汉书”根据所学判断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加之材料中将周公孔子与三皇五帝并列为“上上圣人”、孔子学生孟子与颜渊为“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为诸子百家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以焚书坑儒暴政为“中下”,可见本书的编制遵循的是儒家的标准,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人物都对中国历史做出过杰出贡献,不涉及个人善恶,故D项错误。10【答案】B 【解析】“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表明文翁受重用是因为在儒学上的研究水平较高,而且材料只提及文翁籍贯,并没有说到他的家庭身世

32、如何,故A项错误;文翁本人因为“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在成都办学官,其弟子中按照学业水平“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这些都说明了当时儒学的社会地位是重要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文翁担任郡守,也提到学官弟子担任郡县吏,但是无法表明“都可自行任命”,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学中的地方郡县学,但是不能据此判断“只有官学”,故D项错误。11【答案】C 【解析】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史料,但并不能据此一本丛书就判定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说,故A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保存了大量史料,但说史料,并比教材更可信,此种说法是错误的,排除B项;三教是指道教、佛教和儒学,而三教

33、合一是指三者思想相互交融,D项说法错误。12【答案】D 【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B.C项无从反映。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无复男女之嫌”“ 妇学不修”“ 人心世道,大可忧也”等关键句可知,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理学思想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中内容与民主法制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社会转型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新式教育无关,故D项错误。14【答案】D 【解

34、析】材料讲述的是花鸟画,没有体现风俗画,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宋代皇家画院注重绘画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没有体现统治者治国水平,故B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皇家画院实行考试制度,而没有提到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故C项错误;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材料中绘画注重意境相符,故D项正确。1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句话,可知苏格拉底的观点为重视知行合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能体现该观点,故A项错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能够体现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不能体现“知行合一”的观点,故C项错误;“神圣的

35、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不能体现“知行合一”的观点,故D项错误。16【答案】C 【解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故D项错误。17【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等信息可知顾炎武尖锐地批评了理学家

36、们“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弊端,总结了清谈误国的教训,主张经世致用,故D项正确;A项中的“倡导精研心性”,B项中的“否认孔孟学说”,C项中的“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B.C项错误。18【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封建”指的是实行分封制。由材料“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可知B、C、D正确;袁枚认为封建是“道可行而势不可行”,后世“封建行而天下乱”,所以他并不主张实行分封制,A项错误。 19【答案】C 【解析】从材料“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可知,顾炎武并未批判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故A项错误;从材料“读其所谓时文”可知,顾炎武并未批判经

37、文、论、策脱离世务,故B项错误;从材料“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可知顾炎武批判当时的科举考试的弊端,即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即可取得功名,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故D项错误。20【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遭到城邦不公平的对待,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雅典城邦普遍信仰神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城邦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三者皆因“不敬神”被城邦起诉,能够看出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但不能说明材料本质,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等人被控诉不敬神的存在被起诉,说明

38、当时思想家体现的人文精神并不能被雅典民主政治治下的大多数公民所接受,故D项正确。21【答案】C 22【答案】A 【解析】考查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恩格斯的观点是新的学说必须要有思想基础,虽然根源是经济基础。意大利之所以最早发生文艺复兴,就在于它保留了较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故选择A项。23【答案】A 【解析】近代欧洲工商业及资本主义的萌芽是文艺复兴的背景,符合“独特社会”的含义,故A项正确;B项是宗教改革发生后的事情,不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错误;C项在时间上晚于题干,故C项错误;D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D项错误。24【答案】C 【解析】材料与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无关,故A项错

39、误;文艺复兴并非是无组织的,故B项错误;“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可知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体现在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故C项正确;材料与文艺复兴政治领域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25【答案】C 【解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体现了“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获得了心灵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A。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名言,A.D项体现了教会的主张。26【答案】B 【解析】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开启了德国人自由阅读和解释圣经的先河,与题目中的信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不符,故

40、B项错误,符合题意;由题目中的信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可知德国人从此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权,且有利于德国民族语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故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7【答案】B 【解析】关键要把握社会契约中契约的双方分别是个人以及由个人组成的“公共意志”也就是材料中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而这也就是国家,选择B项。社会契约是用一种契约的方式界定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改革,而非激烈的革命,当然一旦国家没有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契约人民可以把它推翻,故D项错误;2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社会契约论论引起法国社会的震荡”可知材料主要是揭示卢梭的启蒙思想对法国的影响,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故D项正确;A.B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A.B项错误;卢梭代表的是中小资产阶级利益,故C项错误。29【答案】C 【解析】培根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地圆学说无关,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在16世纪,其出现的原因是天主教的落后、堕落阻碍了欧洲的发展,与培根和牛顿无关,故B项错误;培根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同时推动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兴起,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