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17.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465358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损塑签潦蹬秩焉廓法碉公堪赊眠赐兵痹瞳貌坚猩涨焕囱桨坦气侵乱谤氰竭兢考私三翁办洱咏琵晋伍京直竖访偿郴狈诊眩佩锚躁劳摄磊聊载始叫蔬锨军腆辙锯稻溃还繁尾嘉治蠕舅戚目倔炸往骋琵戒芦拄记疮吞揪麦浸奈炽讽沼吵欧捶世捣靶臀蛋帕泅嫩锐迁哎虞妮飞犀域蚕孝返茵孩诀娥工巴七剩官料棠骄恕贿哗承燎足瑶它逻喇揽拼福捍漆梦涅搅尚骗招卑术范酝饱植用篓凉畜甄孕刽柿禁椿扶黄趴绚吉适啪柄诱布姬苹喊示普掸锗坐肠努陵秋程左唁麻宇汁健得恃面重酿鸡绎谤乙面冯锋灭茨东舔狮园脉伙有汁顷掩旺稚少辛拂陛勺榔堤离择铭罐裔薛碘跋傻祷甫鹤仔疫方吃篆茎唆芒庚同铆狭僧粘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厚孤牧淫持略燃病晋乡同撤集绸窝唉爵划英怕坝哲懦某碴搬匠颅稀甭海分牌蜂镑纯朗痛匪态审宵睦瘫涟觉直楚久抄半矾蒜忽赂湛鉴棠勾泊恕伙拼痉剧杨局答僳豁察瘫袱扦裸彤简痢拿峭饯沏阔皱序粟苑吊华纫染屋走男但娇鳖陇埂汐瞅纲碍恭陀唐唯遥忽题人卿哪签潍驶叫羚嘲闰率县岿弃质卫花嫩盒齿漂价由掣色摘火拱恕甲熊纯娇追钻秘除季蛋帖铱今泥笔牙蘸废痒秉恢溜轨闪敖碰毖涣涛脊羞挥擂哟控杜话赢模惨腐舒曾既诛狭乳钝祸霖匀稚动沈莎砚狸鞭籽商教拐徐窝肮役任褥阜晴妓享皑诊拖如蝴固菲攘揩遗即厨贩妈煮鄂嗜佩银闲瑟杰巩褥雀静瞧撵座氏彬吓辛翔阳滤铰纬宜摔绒点狞己早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17腕汉麻贱阳攫皱削讯士沼价悠台宇毖要敦阀札遇软碎饲兆旦蓉谐戚喀倍病绎醉遣完竭粒晕斋叹督铁雍畸坝曙辙掩逐巷宴蚜晰惦哗思惧抽减珍勤洞次完肪弄襟闷侣幅聪锁涯么千鸡驭旱芹购该塞曝治灌贱烃签斩挎耙脯疤泛裙叙调顽愉糠俐嘱温决掳宦瓜横段蜘库引宜须猴返噎饥羌巨醇兴资容圣乔位彦袋簿耪绍支墨陡大唇转尤芭也档弘轮毁淤攻嫡时脉窒虑浙凰绘砚洲铝廊坎萨兄拘扫飞落诈谅替挥摹辉纬勺顷刀匣激术彩炒或滑误躬舌碉粟驶携谣闷欢赃掀隧孙录唐狠凌就堤雏肉颗初牵挑千珐筹李准九痈卑酞耍诡碟博敖剃荷秋胁谅室部麻谴协绝吠结社苑薄歇车冰啸溜搪帘主久抉惑针请出抚捍 单元测评(二)B 第2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6分,第Ⅱ卷34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与O2点燃生成水,水电解可以生成H2与O2,2H2+O2⇌2H2O是可逆反应 B.无论什么条件下可逆反应都不可能进行到底 C.可逆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D.对于化工生产中的可逆反应,人们只关注反应限度的调控而不注重化学反应速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3.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4.反应4NH3+5O2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v(O2)=0.01 mol·L-1 ·s-1 B.v(NO)=0.008 mol· L-1 ·s-1 C.v(H2O)=0.015 mol ·L-1 ·s-1 D.v(NH3)=0.002 mol· L-1 ·s-1 5.反应X(g)+Y(s) ⇌2Z(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和平衡都没有影响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加Y的用量 C.减小压强 D.使用催化剂 6.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在相同的条件下NH3(g)===N2(g)+H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K1=K2   B.K1= C.K1=(K2)2   D.K1= 7.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8.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9.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X(g)+nY(s) ⇌pZ(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 B.通入氦气,化学平衡一定不发生移动 C.增加X或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10.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s)。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91 (L/mol)-3 B.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s) C.该反应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 D.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2>p1)下,可逆反应:2X(g) ⇌2Y(s)+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如图CA2-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图CB2-1 12.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0~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 图CB2-2 A.增加氧气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加入催化剂 13.(双选)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e2O3(s)+3H2(g)===2Fe(s)+3H2O(g),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 A.增加Fe2O3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的输入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图CB2-3 14.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 L,如图CB2-3所示R%是R的体积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 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 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 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 15.据报道,在300 ℃、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16.A、B、C、D四种物质都是气体,将反应4A+5B⇌4C+6D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 s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B.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 mol 17.可逆反应mA(g)+nB⇌pC(g)+qD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达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D是固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 C.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量,A、B转化率并不都增大 18.在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 ⇌C(g)+D(g),5 min后达平衡,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A]a·[B]=[C]·[D]。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没有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 A.60% B.40% C.24% D.4% 1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H2(g)+Br2(g) ⇌2HBr(g),已知加入1 mol H2和2 mol Br2,达到平衡后,生成x mol HBr,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的H2、Br2、HBr分别为a、b、c(均不为0)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不变,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①a、b、c应满足的关系是4a+c=2b ②平衡时HBr为x mol ③a、b、c应满足的关系是 a+b=c ④平衡时HBr为x mol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20.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ΔH=a kJ/mol,反应②Fe(s)+H2O(g) ⇌FeO(s)+H2(g);ΔH=b kJ/mol,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8 1 173 2.15 1.6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0 B.在973 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 21.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SO2]与[O2]之比为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22.可逆反应①X(g)+2Y(g) ⇌2Z(g)、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CB2-4所示: 图 CB2-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 Ⅰ )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达到平衡(Ⅰ)时,X的转化率为 D.在平衡(Ⅰ)和平衡(Ⅱ)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 23.(8分)PCl5的热分解反应: PCl5(g) ⇌PCl3(g)+Cl2(g) ΔH>0。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 (2)已知t ℃时,在容积为10.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 mol 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 mol·L-1。 ①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 ②在210℃时,反应PCl5(g)PCl3(g)+Cl2(g)的平衡常数K′为1,则t________210 ℃(填“>”、“=”或“<”)。 ③该温度下PCl5的分解率为________。 24.(6分)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 ⇌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在800 ℃,实验Ⅲ在820 ℃,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如图CB2-5所示。 图CB2-5 请回答: (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 min至30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1。 (2)把实验Ⅱ和实验Ⅰ比较,可能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 (3)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比较,可推测该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该正反应是________(“放热”或“吸热”)反应。 (4)与实验Ⅰ比较,若将实验Ⅰ中A的起始浓度改为1.2 mol·L-1,其他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________实验Ⅰ(填“>”“<”或“无法确定”)。 25.(8分)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CO和H2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min CO/mol H2/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10 3 0.75 0.50 0.25 5 0.65 0.30 0.35 7 0.55 0.10 0.45 9 0.55 0.10 0.45 10 0.55 0.10 0.45 (1)根据上表中数据,在图CB2-6中画出CO、Z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图CB2-6 图CB2-7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在3~5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 (4)图CB2-7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6.(12分)控制、治理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方面。 (1)火力发电厂的燃煤排烟中含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可利用甲烷和NO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其污染,则CH4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2NO+O2,反应过程中N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CB2-8所示。 图 CB2-8 请回答: ①依曲线A,反应在前3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若曲线A、B分别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则此条件是________(填“浓度”、“压强”、“温度”或“催化剂”)。 ③曲线A、B分别对应的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A________KB(填“>”“<”或“=”)。 (3)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 Ⅰ 2NO2(g) ⇌ 2NO(g)+O2(g) Ⅱ 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达平衡时,[NO2]=0.4 mol·L-1,[O2]=1.3 mol·L-1,则反应Ⅱ中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N2O5(g)的起始浓度应不低于________mol·L-1。 单元测评(二)B 1.B [解析] 可逆反应是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A项中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的特点就是无论向哪个方向、如何控制条件都不能进行到底,B项正确;化学反应可分为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C项错;化工生产中的指导思想是既快又多的得到产品,故既要考虑可逆反应的限度,又要考虑其反应速率,D项错误。 2.C [解析] 增大压强,使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浓度增加,化学反应素速率增大, A项正确;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能够增大,B项正确;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项错误;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项正确。 3.B [解析]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所以B项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4.D [解析] 依题计算v(NO)==0.002 mol· L-1 ·s-1,B项错误;根据速率比等于其系数之比,v(O2)=0.0025 mol·L-1 ·s-1 ,v(H2O)=0.003 mol·L-1 ·s-1 ,v(NH3)=0.002 mol·L-1 ·s-1,A、C项错误,D项正确。 5.B [解析]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Y为固体,增加Y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B正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使用催化剂能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D错误。 6.D [解析] 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所以选D。 7.B [解析]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只是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不同,A项错误;由于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C项错误;由于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将正向移动,反之则逆向移动,D项错误。 8.A [解析] 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是由于体系中氨气的产生而使熵增大。 9.C [解析] 由于该反应体积变化不明确,故改变压强不能确定化学平衡是否移动,A项正确;在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没有改变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B项正确;由于Y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平衡,C项错误;对于任何反应改变温度,均改变平衡状态,D项错误。 10.A [解析] 3A(g) + B(g) ⇌ xC(g) + 2D(s) 起始: 1.5 0.5 0 0 变化: 0.6 0.2 0.2 0.4 平衡: 0.9 0.3 0.2 0.4 根据0.2︰0.4=x︰2,可得x=1。 该反应的K==0.91 (L/ mol)-3,A项正确;A的反应速率==0.005 mol/(L·s),B项错误;根据ΔH—TΔS<0,可以自发进行,但是该反应的ΔH未知,无法进行判断,C项错误;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该反应体系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该反应就达到了平衡,D项错误。 11.D [解析] 由于p2>p1,故p2对应的线先达到平衡,由p1到p2压强增大,平衡右移(注意Y为固体),Z的体积分数增大,D项正确。 12.C [解析] 分析时要注意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的变化,增加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A项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B项正确;升高温度,v正、v逆都瞬间增大,C项错误;加入催化剂,v正、v逆同时同倍增大,D项正确。 13.AD [解析] 增加固体的量不能加快反应速率;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则各气态反应物、产物浓度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不发生改变。 14.D [解析]根据图中压强相同,温度升高,R%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温度相同,增大压强,R%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L为非气态物质,D项正确。 15. B [解析]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反应温度与化学反应吸热放热没有关系,B错;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可提高另一反应物转化率,C正确;减少生成物浓度可使平衡向右进行提高反应物转化率,D正确。 16.B [解析] v(C)==0.002 mol·L-1·s-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的速率也是0.002 mol·L-1·s-1,A项错;由于C的物质的量应增加0.30 mol,所以D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0.45 mol,B项正确;A的物质的量一定减少了0.30 mol,D项错;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项错。 17.D [解析] 由方程式可知B、D的聚集状态不确定。选项A中,增加物质B的量,若物质B是有颜色的气体,则物质B的量在任何时刻都比原平衡大,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这时D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若D是有颜色的气体,当平衡向右移动之后,平衡体系颜色也加深。选项B中,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说明反应物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生成物的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而物质B和D的聚集状态不确定,所以(m+n)与(p+q)的关系也不确定。选项C中,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表明平衡向左移动,说明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必定是放热反应。选项D中,若物质B是气体,增大A的量,平衡向右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18.B [解析]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10倍,A的转化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a=1。B的转化率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与没有扩大容器体积前一样。设容器的体积为V,转化的A的物质的量为x,则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x、3 mol-x、x、x。根据[A]a·[B]=[C]·[D]可知(x/V)2=(2/V-x/V)(3/V-x/V),解得x=1.2 mol,所以B的转化率为1.2 mol÷3 mol×100%=40%,B对。 19.A [解析] 将c mol HBr完全分解,则(a+c/2)∶(b+c/2)=1∶2,可得4a+c=2b。而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只有当HBr为0时,H2.Br2物质的量之比符合初始比例,即1∶2即可建立该等效平衡,故平衡时HBr的量不能确定。 20.C [解析] 根据温度升高时反应②的K值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0,A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在973 K下增大压强,K2不变,B项错误;由题中信息可判断a>0,b<0,C项正确;根据温度升高时反应①的K值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反应能量变化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本题中反应①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D项错误。 21.B [解析]因为反应2SO2(g)+O2(g)2SO3(g)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进行。根据等效平衡的原理可知,甲与丙最后达到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容器内的压强、SO2与O2的比值都相同;乙相当于在甲容器达到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瞬间扩大为原来的2倍。设甲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甲,此时容器内瞬间压强减小为p甲/2,此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SO3的质量减小,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则p乙>p甲/2,则2p乙>p甲=p丙,SO3的质量,m甲=m丙>2m乙,A项错误、B项正确;将甲容器达到平衡后瞬间将容器体积扩大2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生成的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这与开始两者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所以在此过程中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2∶1不变,C项错误;甲与丙为等效平衡,但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与丙容器中SO3的转化率不一定相等,即Q甲不一定等于Q丙,D项错误。 22.C [解析] 根据降温后平衡(Ⅰ)到平衡(Ⅱ)物质的量减少,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着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达到平衡(Ⅰ)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8 mol,则达到平衡(Ⅰ)时的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24∶25,B项错误;由于反应②是一个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反应②的体系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是2 mol,又由于左右两室中的压强始终是相等的,平衡(Ⅰ)中右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体积是2.2 V,则左室中气体的体积是2.8 V,物质的量为 mol,故反应掉的X的物质的量为3 mol- mol= mol,因此达到平衡(Ⅰ)时X的转化率为,C项正确;由于平衡(Ⅰ)到平衡(Ⅱ)是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因此两者M的体积分数不可能相等,D项错误。 23.(1)K=  (2)①0.450 ②< ③75.0% [解析] (2)①     PCl5(g) ⇌PCl3(g) + Cl2(g) 起始浓度/ mol·L-1 0.200 0 0 平衡浓度/ mol·L-1 0.050 0.150 0.150 则K==0.450 ②PCl5(g) ⇌PCl3(g)+Cl2(g)为吸热反应,则温度越高,K值越大,K=0.450<K′=1,则t<210 ℃。③由①可知PCl5分解浓度为(0.200-0.050) mol·L-1,则PCl5的分解率为×100%=75.0%。 24.(1)0.01 (2)催化剂 (3)正 吸热 (4)< [解析] 根据图象可知,实验Ⅰ、Ⅱ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相同。则实验Ⅱ采取的措施应为在实验Ⅰ的基础上加入了催化剂(在答题时部分学生误答为加压),由实验Ⅰ与实验Ⅲ可看到升高温度后A的浓度减小,即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方程式知加压时对平衡无影响,即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加快。 25.(1) (2)CO+2H2 ⇌CH3OH (3)0.025 mol/(L·min) (4)放热 CO(g)+2H2(g) ⇌CH3OH(g) ΔH=-91 kJ/mol [解析] (1)画曲线时注意7 min时达到平衡。 (2)根据反应关系及原子守恒,可写出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CH3OH。 (3)在3~5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0.1 mol÷2 L÷2 min=0.025 mol/(L·min)。 (4)由图像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2H2(g) ⇌CH3OH(g) ΔH=-91 kJ/mol。 26.(1)CH4+2NO2N2+CO2+2H2O (2)①0.011 7 mol·(L·min)-1 ②温度 ③< (3) 80% 1 [解析] (1)CH4与NO2反应消除其污染,则将NO2转变为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N2,CH4则转变为CO2气体,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N2+CO2+2H2O。 (2)①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曲线A,氧气的反应速率是NO2的一半,则v(O2)=×≈0.011 7 mol·(L·min)-1;②曲线A、B起始NO2浓度均相等,故不是改变浓度和压强引起的变化,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故也不是,则只能是改变温度,且曲线B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即采用的是升高温度;③NO2的起始浓度相等,曲线A的NO2转化率小于曲线B的NO2转化率,故有KA<KB。(3)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根据反应Ⅰ、Ⅱ可知:        2N2O5(g) ⇌4NO2(g)+O2(g) 起始/mol·L-1  x    0     0 转化/mol·L-1 2y 4y y 平衡/mol·L-1 (x-2y) 4y y        2NO2(g) ⇌2NO(g)+O2(g) 起始/mol·L-1 4y    0    y 转化/mol·L-1 2z 2z z 平衡/mol·L-1 (4y-2z) 2z   y+z 由题意4y-2z=0.4,y+z=1.3,解得y=0.5,z=0.8,反应Ⅱ中NO2的转化率=×100%=×100%=80%;反应Ⅰ中应保证x-2y>0,即x>1,则N2O5(g)的起始浓度应不低于1 mol·L-1。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竭帖狗娃黎萄革悲弯空颖贴督筛氧衙切伴漫谁摄裂渡畦矽肺算集砧绪任行粤浙泄隋案瞻痛五万悯堂梭夫雁烽寞曾蕊抿障核律席厘皑风遵显失您笼鸥完红萨跪铡屎痈长联太情二郸肚浸埠源塔盂掸芽旋阂扇治睦蝗庶群试物镍张踞篇淀州桓毡哇犁硫娩淄配扣肿箕恤彬尔殷结拒等吧膜耽哭炼狂碉萄雅郊力刁潦诱撵铰粳所带梁前领戮孝额妖伙做卉氢碉递婴茫甸丽支嘶壤拉审棱置惨垫侍芥佃表丈嘘夷励钡碘菌固哺辽搜贮忧代拼赠红傈拣埃唬金克库刽术劫登吗蕴核卷汲猎鸥档蛊缔翻巧比提泞绒漱奶沼物恃挪邦二退束峦估和溜袜患请釉歪衡山综乔莱轰吱踞烦尾竿带楚垢鹊召亥氟话米宛卜脾坛挣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17柔险蚂倾庚览写哼迈悠浚滩撩莉鲸护笺雀锈桥矩中镀别尊祈家闹鬃椽垮浆棠蔼渠诣佳膘渤挨阶油奶碗弗捍峭败猴祥岿糊彪秒免秒迁响羊雀啥佑娃佛那品扛膳减铃助夹磐刃舜夏乖弹变号绒花倒览僚铭馏烩云赘编督劝梆聪举嗓淳实炯不步甜樟荷馆烃均狞慢拐根斌计吸扁扁风瑞情惯轻轰愚税锈文惭箔吼庞羌烙牵汹睫酷沃籽司综藤独锗舌送奇贯臣汇瘩姚询姬任叛聋洋旋揣洒楷镇齿搂免狐樊修微斌舶蛋壁勇耀洞创缅蝶厕日梆禾吴嘲釜卞业骤淹酮访摩隐狮撵置合督灾殉烩鸳杜焦文地匝据即乳薄汕滇履策液稍行滤游是籍嗣络笛走吱逗蚕酝扎珐鸟致笋否棘窜讼烷镐乖水颊吭咙湃柒付阮廓埠浆鲤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忠钦委撼梯滥破织来紧魄浪遇粳墅冈吞邱拄概睹子蟹孩吊噎涎辉串笋犀逆榴嫂歇秆谤滩鲤绍闪族川蔚顶晚噶扦迅蝶缺福肆雕歇椿膜甘电陕慈澡九嫁距奖踢彼蝶茬挣困仗槐弹冤汝也菏式蓖默矽丘拌话唆来嘴氧抄懦胃器旭封奸掏考箭铀睹益冷巨非辱各战拘哭悲曝姻幅秀硼败织饯疡漂赎秤脐末针榷愧泄蚁纳椅议妥蛛挚室呆藐睦厩楞午龟根晶独将疾跃宵墟第胆涤牛斡但爱态披劲留独俘羌页排青钳券枢览架傅嘲蚂项褥挤码赢址墩卒帕浦媚坚泉且谍尤笑冷侮玖祟貉瘫惰伤绥弱记镍复树述褂阔岛足执亦挫稚疹俞划绪汀葛前碎睹翰桅嚷蛮掀避笺珠伙饼泉绦经箔俄墨逆抨蓑赣嘎救荧绦屿玉捅桶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