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故事曹冲称象 大李庄中心小学:大李庄中心小学:张佳丽张佳丽第一课时第1页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后建立魏国。曹冲:曹操小儿子,相传是一位天才儿童。他聪明才智深得曹操喜爱。不幸是,在曹冲十三岁时身染重病不治而亡。介绍曹操和曹冲第2页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第3页词语我最棒v曹操、秤杆、宰割,一艘船,船舷、柱子v冲(冲动)(冲击)v议论、谈话,说话、讨论。v杆、柱。v造(创造)(制造)官 岁v chng(称重)v多音字:称 chn(称心)第4页第5页 称称 象象第二课时第6页我们惯用秤天平秤天平秤杆秤杆秤体体重重秤秤电电子子称称机机械械秤秤地地磅磅第7页v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
2、课文中几个称象方法,体会曹冲聪明。(重点)2.体会“直”“才”“到底”在文中作用。3.了解曹冲想出称象方法及过程。(难点)第8页v流程流程一:品读课文,了解故事。一:品读课文,了解故事。v和你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读后找出下面问题。和你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流利。读后找出下面问题。1.大象是什么样子、哪儿来?(结合文中图画和相关段落读一读、说一说。)2.为了知道大象有多重,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法?3.官员们方法好吗?为何?曹操同意了他们方法吗?第9页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第10页一堵墙一堵墙第11页 zh四根柱子四根柱子第12
3、页谁有方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方法倒有一个,就是把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第13页 曹冲想出了什么方法?自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把写曹冲称象方法句子画出来。读完之后填空:先把大象赶到()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在船舷上()。再把大象(),往船上(),装到船下沉到()地方为止。然后,()船上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流程二:重点品读,细心思索流程二:重点品读,细心思索第14页先把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线。然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然后,称一称
4、船上石头。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地方为止。第15页 石头重量石头重量就等于大就等于大象重量象重量v利用了等量代换数学原理:两个相等量能够相互代换。第16页v流程三流程三:合作交流合作交流1.动动小脑筋,曹冲称象方法你读懂了么?结合课文中图画看看,想想他方法能够分成几步,在书上标出序号。2.你能用第一步是、第二步是这么句式说说么?3.用曹冲方法称出大象重量了么?从文中哪儿看出来?4.向你同伴请教一下,你还有哪些段落写内容你读不明白?第17页先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5、。再再把大象赶上岸,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地方为止。到画线地方为止。然后然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称一称船上石头。这么多石头,该怎样更加快地算出石头重量呢这么多石头,该怎样更加快地算出石头重量呢?流程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你能用上表示先后次序词语“先、再、然后、”说一说曹冲称象过程么?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第18页读一读,比一比v1、曹操听了摇摇头。v曹操听了直摇头。v2、曹操儿子曹冲七岁。v曹操儿子曹冲才七岁。v3、大象有多重呢?v大象到底有多重呢?v表示情感愈加强烈,让文章更生动。第19页我以为曹冲是一我以为曹冲是一个个人。人。我长大了,要做一个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人。人。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