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87412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摘要】长笛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乐器,晚清时期传入我国,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了长笛课程,标志着我国长笛教育的开端,民族化是我国长笛艺术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从贺绿汀创作幽思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净等,均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对长笛教育的开展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均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做了介绍,继而探讨了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如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介绍了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三点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对策,包

2、括教材编写中渗透、课程教学中渗透、长笛创作中渗透、音乐团体中渗透等。【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长笛教育;渗透G427 A音乐是基于人耳的艺术,作为人类共通的艺术,其以美妙的乐音来传情达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不仅是本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便高度重视音乐的作用,乐经尽管已经失传,但作为先秦六经之一,可见音乐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自信的应有之

3、义与必然要求,而音乐教育则是传承的重要手段。长笛教育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提升长笛教育效果的客观需要,更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此对长笛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做了探究。一、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长笛自晚清时期传入我国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而长笛的教育则是其在传入中国数十年后才真正开展起来的。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正式成立,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有长笛课程,是我国长笛教育的真正开端。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所音乐高等学府,学院设立长笛专业,标志着长笛教育进入专业化、正规化的道路。民

4、国时期是我国长笛教育的发轫期,尽管长笛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根本转变,但受时局的动荡及日本入侵等影响,教育整体水平并不高,普及性更是很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高等教育走向正规,长笛教育进入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我国教育界秉承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以长笛为代表的西洋音乐的研究与教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革”期间,长笛教育陷入停顿,大量教育队伍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长笛教育进入到第二个黄金发展期,一来,我国音乐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长笛专业数量也在增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长笛演奏人才;二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大量长笛大师来华,为长笛教育的国际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

5、文化的必要性(一)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长笛教育是音乐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视角下其他专业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长笛教育的目标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长笛教育以教授长笛理论知识、培养长笛演奏技巧、发展长笛创作能力为主要内容。随着教育实践的持续深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长笛教育的内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对此有着突出的作用,一来,民族音乐中有不少器乐和长笛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竹笛、萧等,它们的融入有助于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感受长笛的艺术魅力;二来,民族经典乐曲为数不少,其在

6、长笛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可以拓展长笛教育的内涵,提升长笛教育的实效性。(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审美追求的反映,也是民族精神的凝结,在民族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民族音乐文化诞生与发展的乡土社会日益萎缩,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加上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大量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侵占了年轻人的音乐市场,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中承受了更大的危机,不少民族音乐文化甚至有消失的风险。长笛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有着很好的作用:一来,长笛在传入我国之初,便和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大量长笛

7、作品均改编自民族音乐作品;二来,长笛的演奏方式及音乐精神与民族乐器笛子等有很多相近之处,具有很好的比较价值。(三)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样也肩负着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重目标,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教学条件的日益好转,音乐教育的教学成果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技术化趋势,音乐教育成为纯粹的演奏技巧教学,音乐的人文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这不仅与音乐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完善同样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可以很好地改善此一现象,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

8、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性格与民族色彩的文化,比如追求和谐的音乐审美理念、重视音乐育人的德育思想、倡导多元并蓄的包容心态等,这些都是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三、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原则(一)融合性原则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并非简单地在长笛教育中加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而已,应该是二者的融合,使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精神等成为长笛教育的重要范畴,同时也使长笛教育中带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色彩,如此才能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融合性原则指的是多个层面的融合,既有内容层面的融合,更有體制机制乃至精神层面的融合。(二)多样性原则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如此

9、,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族音乐文化极为多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汉族五声音阶典雅协调,而少数民族音乐则热情洋溢,又如,江浙民歌宛转悠扬,而陕北秦腔则高亢入云。至于器乐,更是种类极为繁复,流传下的古琴曲、古筝曲等各有特点,备受欢迎。因此,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同样需要注意多样性的原则,注重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与长笛教育的融合,而非单一性的民族音乐文化,这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三)发展性原则无论对长笛教育或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来说,固步自封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而,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同样要注意发展性原则。此处所谓的发

10、展指的是双向度的发展,首先,长笛教育需要借助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来拓展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目标,以取得更好地教育成果,为长笛艺术在中国的流行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其次,民族音乐文化要依托于长笛教育得到更好地传承与传播,并且在传承传播中有创新性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虽然形成的历史很早,但必须紧扣时代的发展才能永葆生命力,而长笛教育则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四、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策略(一)教材编写中渗透无论对何种课程教学来说,教材都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依据,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纂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国长笛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各种不同类

11、型的长笛教材也数量颇丰,但真正与民族音乐文化做到紧密融合的则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百无一见。从我国当前长笛教育的现状来看,长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基本功练习型,主要负责长笛技巧的训练,比如崔佛怀的长笛实用手册等;第二,练习曲,包括各个时期的长笛练习曲目,比如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代,比如16首长笛现代练习曲;第三,乐曲,包括中外民歌、民曲,旨在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表现力,比如邵伟民的长笛中外名曲集等。目前,我国长笛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音乐院系的长笛专业教育更是如此,因此,音乐院系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教材的基础上,需要从民族化的角度出发,加强新型长笛教材的

12、编写工作,在坚持审美性、技巧性并重的同时增加民族性的内容,从民族音乐理论介绍、民族音乐文化普及以及经典民族长笛作品等多个角度来丰富长笛教材的内容,使其更好地满足长笛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二)课程教学中渗透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长笛课程的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课程教学是长笛教育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长笛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首先,在长笛作品分析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世界经典长笛作品为数不少,我国长笛创作历史虽然不长,但在不同的阶段均涌现出一批民族色彩浓厚的长笛作品,比如文革期间的阳

13、光灿烂照天山,该作品虽然创作于特殊时期,但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作者借助欢快的旋律,热情地展现了春天到来之际,回疆大地生意盎然的景象,尽管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该曲目仍然是我国长笛艺术表演以及比赛中最为常见的曲目之一,有着跨越时代的影响力,此外,赵季平2000年创作的大净,将京剧艺术与长笛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均流露出了鲜明的民族化色彩,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其实就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其次,在中外器乐对比中渗透。长笛来自西方,但我国同样有类似的器乐:竹笛。在长笛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将长笛的音色、演奏技巧、审美风格等展开对比,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了

14、解长笛,也有助于实现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的目标。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长笛教育中要注重民族音乐理念、民族音乐精神的渗透,这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三)长笛创作中渗透长笛创作是长笛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长笛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尽管长笛属于舶来的乐器,但其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刻开始,便开启了长笛民族化的发展道路。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长笛作品幽思,无论在主题选择上或在表现手法上,都受到了传统民族音乐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笛作品创作更是直接从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中寻找适合长笛创作的旋律与曲调,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的作曲技巧进行谱曲,可见民族音乐对长笛创作的影响至深。改革开放后,长笛音乐的本体性得到

15、了凸显,但音乐家在创作中并没有完全割裂民族音乐文化与长笛创作之间的联系,反而,在二者之间寻找有力的平衡点,比较成功的有谭密子先生的夕阳箫鼓。夕阳箫鼓本为我国经典的琵琶曲,谭密子在古典乐曲中融入了新的元素,将击键、呵气、泛音等现代长笛最为常见的演奏技巧运用到了古曲之中,使古曲换发出了新的生命。因此,在当前的长笛创作教育中,教师同样要引导学习中突破创作中的条条框框,广泛地从民族古典乐曲比如十面埋伏彩云追月高山流水等中寻求灵感,将长笛创作与民族音乐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独具中国民族风格的长笛作品,这对于我国民族化长笛教育之路的深入推进与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四)音乐团体中渗透随着长笛在我国的

16、日益流行,长笛爱好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并形成了数以万计的长笛团体,其中学校的长笛团体数量最多。不仅专业的音乐院校或者高校的音乐院系学生大量组建长笛团体,普通高校学生乃至中学长笛爱好者均组建了不少了长笛团体,比如上海师范大学长笛乐团,至于其他以音乐协会命名兼有长笛小组的学校社团更是不计其数。长笛音乐团体是长笛演奏者及爱好者组建而成的具有共同兴趣的团体,不仅是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开展长笛表演的重要单位,也是学校开展长笛教育的有效依托。因此,在音乐团体中渗透长笛教育自然也就成为当前长笛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的重要路径。对此,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着手,比如在长笛学会章程的建设中加入“传承与保护民族音乐文化

17、”,以此作为协会的重要目标,这样有助于培养协会成员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又如积极广泛开展具有民族音乐文化性质的长笛讲座、长笛表演、长笛比赛活动,最为典型的便是邀请国内著名的长笛音乐家来开展有关长笛民族化的讲座。举例而言,上海师范大学长笛乐团可以利用地缘优势邀请民族长笛大师谭密子前来讲座长笛创作中的民族养分与民族精神,这也是长笛教育民族化的重要方式。五、结语我国长笛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程,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不仅是提升长笛教育有效性的切实需要,也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在长笛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其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以此为

18、契机提升教育的层次与质量。参考文献: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4.2陈建华.管乐器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3铁笛.浪漫主义长笛音乐的形成与发展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4顾林景.何声奇长笛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5张思琪.中国长笛音乐历史特征及作品发展趋势探讨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6候晓东.长笛练习曲的历史与沿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1).7于鑫平.浅析改善长笛教学质量的对策J.音乐大观,2014(3):143.8高武.长笛乐团探析与教学辅助作用J.音乐创作,2014(3):190-191.9李晨光.我国长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的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15(6):21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