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结业考试
学科名称:小学综合实践
姓名:
工作单位: "
1 按照国家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是 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 C 附属课程 D 可有可无课程
2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立的 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可有可无课程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主体上实行 A 统一化 B 标准化 C 公式化 D 多元化
4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的、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这说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具有 A 开放性 B 自主性 C 实践性 D 整体性
5 学校统一组织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开发的具体主体是 A 年级 B 学校 C 班级 D 学生
6 课程实行所要达成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和标准就是 A 教学目的 B 育人目的 C 课程目的 D 课堂目的
7 综合实践活动以何为核心 A 知识传授 B 技能学习 C 情感培养 D 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
8 以学生所感爱好的体验性知识学习为对象,通过体验性的学习而丰富学生的感性和社会性,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A 生活体验性 B 社会综合性 C 内容发展性 D 学科统整性
9 小学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是以 A 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为主 B 社会综合课题为主 C 生活体验知识为主 D 游戏和娱乐为主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 A 实践性课程 B 理论性课程 C 艺术性课程 D 辅助性课程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学习环境是 A 封闭的 B 开放的 C 半封闭的 D 半开放的
12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因此具有 A 开放性 B 实践性 C 自主性 D 生成性
13 目前,我国将以往的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拟定为综合实践活动的 A 必修领域 B 选修领域 C 非指定领域 D 指定领域
14 通过接触实际的对象从而获得知识就是 A 体验性知识 B 方法性知识 C 理性知识 D 跨学科知识
15 跨学科知识的最基本特性是 A 知识的丰富性 B 知识的复杂性 C 学科的交叉性 D 组织的严谨性
16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法是 A 探究学习 B 合作学习 C 自主学习 D 授受学习
17 研究性学习规定“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这是表白了学习 A 基本内容 B 基本形式 C 师生关系 D 环境
18 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结合各学科内容构成课程的方法,这是综合课程跨学科知识目的实现中的 A 问题中心法 B 学问中心法 C 言语和文学方法 D 主题中心法
19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 A 一成不变的 B 封闭的 C 开放的 D 单一的
20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核心是 A 学会人际交往 B 掌握生存技能 C 自主而富有发明性的活动,并由此而产生深刻体验 D 把学生困在书本里,锁在课堂内
21 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的涉及 A 国家 B 地方 C 学校 D 学生
22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A 整体性 B 实践性 C 开放性 D 生成性
23 我国实行的三级课程经营体制具体涉及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家庭课程
2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的三项重要拟定依据涉及 A 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D 教师课程依据
2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涉及哪三点 A 系统知识的传授 B 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 C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D 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
26 从国内外总的趋势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与编制重要体现了哪三方面的特点 A 生活体验性 B 社会综合性 C 学科统整性 D 内容一致性
27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论述对的的涉及 A 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 B 可认为其他学科课程所替代 C 有相对独立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D 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
28 研究性学习重要是以学生哪两种学习方式为基础 A 被动学习 B 灌输学习 C 自主性学习 D 探索性学习
2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 A 课程目的具有开放性 B 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C 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D 评价标准的虚无性
30 下列哪些地方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A 校内的图书馆 B 学校计算机室 C 社区中的自然公园 D 水族馆、科学馆、天文台等
31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 A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B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C 学生与别人和社会的关系 D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32 我国“三维一体”的教学目的具体涉及 A 情商和智商 B 知识和技能 C 过程和方法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3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基本特点表现在 A 自主性•探究性 B 综合性•整合性 C 体验性•实践性 D 开放性•生成性
34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是 A 更重视直接经验和感受 B 全体学生面对同一课题,采用同样的方法 C 寻求教师所认同的惟一对的的答案 D 不限于一种问题的答案
35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 A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B 学生与别人和社会的关系 C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D 学生与家庭的关系
3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我国中小学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实行载体和操作平台。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37 活动课程不仅是一种课程形态,更代表了一种教育理论主张。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3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限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独立性的课程。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39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0 综合实践活动只能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1 采用问题解决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是当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的基本方式。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2 综合实践活动也是要培养“研究者”或“科学家”。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3 研究性学习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5 教师的因材施教和班级学习的形式是绝对矛盾的,无法兼顾。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6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具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目的和特点,两者之间的独立性特性决定了互相之间的不可替代性。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7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部分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复杂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指导的合作性、个别性的特点。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4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习时间上具有灵活性特点。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50 综合实践课程仅仅涉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部分。 A 毫无疑问 B 不也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