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340989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鲁瑾(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烹饪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其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深度挖掘古典园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并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涵养”和“评价”相结合的角度,积极探索依托专业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98(2024)02-0001-0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文化自信对我国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事关民族兴衰的时代高度。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完成伟大的中国梦的接力者。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所创造、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

3、特色、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财富”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是依然能够与时代接轨,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和最根本的精神基础,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和命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至今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而演进,产生并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是以儒家等思想为基础的,以民族精神、民族观念和民族思想为特征的,符合国家需要、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意蕴丰富、博大精深,

4、是每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血液,也是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大学生的交流中,常引用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典故和诗词,引导大学生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性体现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和嬗变中。文化是在时间的收稿日期:2023-03-23基金项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DJSZ21212)作者简介:鲁瑾(1981),女,湖北鄂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智慧旅游,课程思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an Vocational&Te

5、chnical College第38卷第2期Vol.38No.22024年4月Apr.2024-1传承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而流传下来的,一方面,厚重的历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文化有历史阶段性特点。古典园林的发展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从商周时期园林的萌芽、秦汉时期园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转折、唐宋时期园林的全盛、到明清时期园林的成熟的发展进程,古典园林体现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园林的影响:从仅供帝王享乐的皇家园林,到士大夫阶层寄托自己家国情怀的私家园林,再

6、到普通百姓同游乐的公共园林的不同类型,古典园林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从简单的“高台”“苑”“囿”发展到了极具中华民族智慧的“叠石理水”“斗拱”“彩画”“吻兽”“花窗”等园林构景要素,古典园林更是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体现在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中不断地自我改造和自我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相互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文明到步入新时代,五千年的文化演变,呈现出深远的时代性特点。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的文化虽然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极具时代特点。如魏晋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

7、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另一方面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出世归隐。这时期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古典园林随之转向崇尚自然,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而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造园技术登峰造极,出现了 园冶 长物志 等园林著作。(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主要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文化的凝聚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中国有56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多次经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繁荣与统一。古典园林的民族性既体现在多次民族融合过程中,园林同其他艺术、文化一样得到多元发展,也体现在园林对优秀文化的包容

8、性中。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座极具民族性的园林,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一方面,避暑山庄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造园手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造园手法,成为南北园林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另一方面,避暑山庄是在清朝鼎盛时期建立的,清朝皇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推出“因其教,不易其俗”的措施,在山庄周围建造普宁寺等12座融汉、藏、蒙、维文化艺术于一体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这些寺庙像一座座丰碑,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在社会和个人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自觉

9、不足、文化认同度不高、文化自信缺乏等问题。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大学生一方面普遍对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情绪,另一方面又不具备辨析网络等外界信息的能力。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取材方便,成为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梁漱溟认为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3。优秀传统文化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大学生自发地将其融入自身的精神、社会和物质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接触、认同、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并体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自愿提升文化自信。

10、依托“文化空间”理论,中国古典园林都具备可感知的物质空间,构想或想象的精神空间,开放、自主且有活力的空间。园林除了具有满足物质生活环境需求的基础功能外,也能以充分的艺术化的时空形态为手段,多样性地展示传统文化。以无锡寄畅园为例,作为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六下江南六次临幸的园林,不管是山麓园林得天独厚的山林野趣,还是园林历代主人的家国情怀:不管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还是叠石理水、花木移情的意境,寄畅园无不体现出可感知的园林物质空间、可想象的园林精神空间,并且传承为如今无锡宝贵的“家风家训”。(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4月-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主要体现

11、在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包括传统美德、政治志向、家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等。这些丰富的内涵,能让大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知识储备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从而不断地挖掘其内涵和展现形式,进而内化为文化自信。园冶 里说,园林是“三分工匠,七分主人”。其实表达的就是园林因主人的不同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体现在园林主人独特的个人精神魅力,另一方面体现在依托园林主人情趣而采用的园林构景要素和造景手法上。古典园林造园时讲究“君子比德”,主人造园时往往要充分考虑园林立意,根据立意给园林取名、选择构景要素,以隐喻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如取义“拙者之为政”的拙政园和“

1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沧浪亭:因竹子而得名的扬州个园等等。(三)优秀传统文化取材方便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相对集中,取材方便。不管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课程,不管是校园文化还是职业精神,不管是国际形势还是地方发展,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能自然地融入教学、学生管理和校园氛围中,既能避免学生反感的说教形式,又能及时地帮助学生甄别网络信息。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地域划分包括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遍及全国各地,尤其以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为盛,所以江南地区的高校普遍开设有园林类的课程,不管是校内课程内容还是校外园林资源,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素材。三、中

13、国古典园林蕴含的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除了具有满足基本生活环境需求的基础功能之外,它更多和更高的目的在于以充分艺术化的时空形态为手段,造就出人们身与心的最佳居所。而这种身心居所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一)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儒家认为“敬天爱地与天地参”,将人类和宇宙万物整体综合为天、地、人三才,而人为宇宙世界的一部分。儒家对人生观的态度是不以物质生活为基本的追求,不关注事物的实质作用或纯粹的表面效应,而注重于事物本身的意义与内涵。儒家思想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造园准则上。

14、“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准则。在这个造园准则之下,虽然是人工对园林的各种物质性构件进行造园,但造园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物质构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模拟自然万物,将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统一,融入一体,从而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园林场景。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就是这种造园准则的产物。“八音”是传统中国对音乐的概括性称谓,在园林中建构出能够使流水在山涧之间曲折穿行、同时发出潺潺音乐声响的假山和水系,这不仅说明造园中叠山和理水技巧所达到的艺术水平,更鲜明表现出中国园林对“自然”“天籁”美学境界的全力追求。另一方面体现在园林的审美情趣上。历来对古典园林的赏析评价依据从来

15、不是所有者或营建者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财富拥有的多少,而是遵从儒家思想体现在园林的审美情趣,进而发展出来的园林艺术风格、艺术成就。正因为这个审美情趣,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最高权力中心的皇家园林中诸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也在建园时学习和借鉴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和艺术,将南方私家园林的秀丽和北方皇家园林的雄厚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园林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苏州环秀山庄因假山堆叠奇巧而著称,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环秀山庄假山之间沟壑奇伟、高下纵横,峰峦、涧谷、洞壑、危径、飞梁、悬崖等无一不备,一幅咫尺万仞的气象。环秀山庄虽小,但假山、池水、树木、亭桥、回廊等园林景观造型各异,

16、品类丰富,它们在质感、色调、形态上的开阖、高下、向背、迎避、错落、婉曲等复杂变化,和谐为一体并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了丰富的曲线美。(二)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的道家思想道家认为“道本无为而能自然生化万物”,追求虚静之心、人与宇宙合一。具体到中国古典园林则体现园林的造园意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中的叠石掇山,营池理水,不故弄姿态,矫揉造作,泯却人工建造的各种痕迹,以自然天成的美为极境。寄畅园中的锦汇漪在设计时做了巧妙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第38卷第2期-3水面南端有一个开阔深远的前景,到中段时,深入水面的知鱼槛将最宽处突然收缩,在水塘的最宽处,七块石板铺成的七星桥横卧水面,不但

17、分割了水面,还造成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意境,廊桥遮住了东北角水塘的尽头,使人感到池水穿过廊桥向东北流去,水塘的西岸,假山延伸到池边,形成和锦汇漪相连的两个小水面,水流好像从山上源源不断流入池中,整个水面有分有聚,有收有放,显得格外生动有致,水的来龙去脉,遮掩得丝毫不露痕迹,给人以深邃无尽的感觉。庄子 秋水 中认为“真”是用以形容保持着天质自然而未被人为规范所束缚的生命状态。这种效法于“天”,把“自然”“如真”奉为最高标准的精神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调。苏舜钦在 沧浪亭记中说:自己在沧浪亭中“洒然忘其归,觞而浩哥,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乃是一种充满“真趣”的生活和审美方式。苏州狮子林的“真趣

18、亭”、拙政园的“得真亭”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三)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的禅宗思想禅宗的思想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禅宗认为“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非常小的芥子与可容纳深广无边的须弥于其中。二是禅宗认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人心是宇宙万物的出发点,内心的体验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禅宗思想作用于古典园林主要体现在对古典园林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构成以及园林空间对禅宗思想的体验和悟境,归纳起来就是“芥纳须弥”。如李渔的芥子园“地只一丘,故名芥子”、杜甫的“咫尺应须论万里”、汪燕庭的“名园妙构参画禅,大千界现一粒粟。”都是这一思想反映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造园行动中的体现。现存保护完好的苏州

19、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极则,即所谓的“少而精、以少胜多”。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得名于宋代邵雍“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亭子所在的景区之所以是网师园最富有魅力的主景,是因为它通过引导人们内心体验,由心所生,把握宇宙生机、体悟人性内涵,而不仅仅是直观地观赏到的四季景致。四、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从文化的展现形式来看,中国古典园林在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三个方面都极尽体现传统文化,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给了传统文化展现的载体。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能够为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和提升文化自信提供真实具体的实例。课程在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实践中,变身为弘扬传统文化、

20、提升文化自信的阵地。(一)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园林中的传统文化贯穿于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依托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园林现场教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深入感知园林文化。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艺术特点、造园手法,以及精神境界的讲解,使学生感知文化、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文化自信认识的偏差,结合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破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感大幅提升,比如:创设情境、小组探究完成具体旅游接待任务时,学生对园林有了审美体验:角色扮演、故事讲述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园林蕴含的

21、人文精神:拍摄园林照片、小视频,发现生活中的园林美学,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园林造景之妙:校园模拟讲解增强学生实践意识,感受将文化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收获感。(二)依托课程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古典园林不仅是一个由物质构建的场所,也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是一种生活方式。依托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复原古人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园林插花活动、园林茶会、园林诗词大会、园林人物COSPLAY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活动中,寓教于乐,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感受、体验传统文化,传播、推广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自觉、自信。另一方面,依托课程,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通

22、过园林赏析,增强学生审美意识、理论修养和职业素养:通过讲解古典园林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自豪感:通过讲解中国古典园林体现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讲解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树立学生工匠精神和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保护,培养学生生态旅游观。(三)课程内容助力学生实训实习和各类竞赛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4月-4教学过程将古典园林构景要素和造景手法的知识点归并为园林艺术,综合成品赏园林艺术的任务,在园林赏析内容基础上,结合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落实传承园林文化任务,满足旅游新业

23、态对旅游活动策划人才的需求。学生实训和实习就业的企业普遍反映我院学生在园林的导游讲解和活动策划中,能更深刻地理解园林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园林讲解和活动策划中,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通过课程的熏陶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能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传统文化,并助力他们参与中华礼仪大赛、诵读经典大赛、传统文化微课比赛和旅游策划大赛等。(四)精准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三全育人”在考核评价指标上,结合教学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讲解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学生素养目标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重视过程考核,教师将课前检测、课中提问、课后综测的评价结果

24、公布在平台,并总结学情,实施分层辅导:在考核主体上,发挥教师、学校、企业、学生多主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落实三全育人。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纷纷表示不仅知识和能力得以实现提升,在职业素养的养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五、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中国的文化自信有三个层次:一是认可。即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自信且自豪,认可中华优秀文化对社会稳定、进步,对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二是包容,即对外来文化要坚持开放、包容、理性的观念,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三是发展,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优秀文化,与时俱进,继续开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25、这三个层次是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出发点。(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认可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都是非常宏观的研究范畴,从宏观上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但当前大学生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并不能完全自觉自愿地内化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地域特点、成长环境,依托他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微观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正是基于此考虑。地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培养文化自信的良好土壤。5江南地区的高职学生,古典园林是他们从小熟悉且为之自豪的场所。

26、通过深度挖掘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园林古典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之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动人之处6,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高校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中,需要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既要在宏观上进行方向引领,也要在微观上落实到具体课程中,不仅要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也要挖掘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要素,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大学生包容古今中外文化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2年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文化自信作出重要论述以来,学术理论界就对它的主要内容、思想表达和语义内容、产生背景与生成逻辑等进行了多方

27、面的解读或阐释,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用实践检验理论,才能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基于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实例研究的研究方法。虽然样本数据需要长期积累,但通过定性分析和校园观察,学生的文明养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可、自豪感得到明显增强。高校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理论之下,结合地域特色、校园文化和学生特点,深度挖掘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切入点,传播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三)“涵养”和“评

28、价”相结合,内化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必然会增强和提高,但只有将“涵养”和“评价”相结合,(下转第32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第38卷第2期-5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4 李功连,刘莹.课程思政:意蕴、价值及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7):24-28.5殷哲浩.“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76-80.6何润,陈理宣.试析高

29、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进路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63-65.7张宏.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的困境、要素与路径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31-36.责任编辑:孙付杰(上接第5页)才能内化大学生传承文化的动力。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特征、意义、路径等方面研究解决它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能够解决“做得如何”的问题。根据“做得如何”继续深入挖掘和改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的闭环。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不仅考核学生对园林包含的传统文化

30、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从学生职业素养、美育、行为规范礼仪等多方面考核学生传统文化的内化和文化自信的提升程度。高校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性质,研究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反哺“涵养”的路径,进而不断优化评价指标。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评价和考核需要一个长期而科学的周期,研究过程中要将具体路径和规划路径相结合,将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学校可将课程思政目标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中,并将文化自信考核指标和结果纳入毕业资格审核、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学生管理中,从而内化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动力。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6.3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4-12-20)2021-5-13.http:/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5.5李莹莹,赵慧.高职院校汲取优秀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J.教育与职业,2019(15):102-106.6宋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J.中国高等教育,2021(5):57-58.责任编辑:孙付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4月-3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