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大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对于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语,人们多关注文句中的“道”“器”两概念,对于道器的分界线“形”则未免有所疏忽。那么这个 “形”应该指什么呢?徐复观先生在心的文化一文中有此观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天道,形在战国中期指的是人的身体,即指人而言。器是指为人所用的物。”依徐先生之言,“形”指的是人的身体、形体。此论大抵是准确的。笔者姑且再提供两则战国时期关于“形”为身体的论证:孟子尽心上有“形色,天性也,惟圣
2、人,然后可以践形”之论,其中“形色”“形”,皆为“身体”义、“人”义;庄子大宗师中“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之“形”,亦指身体,引申为“人”。此用法在先秦文献中颇多,不赘言。其实,若结合易传所述,问题似更明朗。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表明周易为贯通“三才”的天人之学。若以“三才”天、地、人与“道、器、形”相对照,那么,“形”则对应于“人”。如此看来,“形”或曰“人”乃是划分道与器的中界线,高于人者为道,人之下者为器。 古哲又云,“道器不二”。这是说道通过器显现出来:无器,道无从显;无道,则器无成。此为儒家共识
3、,譬如,宋儒陆九渊言“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胡宏在知言中言“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言“非器则道无所寓”,皆如是。质言之,道为体,器为用。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莫若程颐所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倘若如此,问题又来了:既然道器不二,那么,作为道器的中介“形”(或“人”)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 绝非如此,对于“道器不二”,我们当从两层意义上解读。其一,从宽泛意义上,“形”或曰“人”亦是一器(人可视为存储“灵魂”的容器,朱熹的弟子陈淳亦言“心只似个容器一般,里面贮底物便是性”),这是说作为器的人亦不离“道”;其二,更重要的在于,器中之“道”的最终揭示则靠“人”(形)。只
4、有“人(形)”方可将器中之道“带”到光亮处,让“道”真正活动起来;不但儒家持此主张,道家亦有此见,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谓“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即如此。其中,“玄”乃无形之大道;“化”乃成形之器,中介之人则为弘道之关键;否则,大道隐匿器中,难以显现。基于此,儒家方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论,这无疑彰显了“人”(形)的作用。作为肉体的人,终不过是一器耳,焉能弘道?人能弘道、践形的核心,在于人有“仁”之基质,而“仁”之基质最终源于“心”。既然心能“达”道、“通”器,能容万物,如何在“心”上下功夫就成了关键。以儒者立场,须在我心、立心和正心上用功。(节选自郭继民形而中者谓之“心”,有删改)
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复观先生认为,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里的“形”,在战国中期指的是人的身体、形体。B作者引用陆九渊、胡宏、顾炎武、程颐几位古代儒家学者的言论或著作中的观点,证明“道器不二”的观点是儒家共识。C人可视为存储“灵魂”的容器,但是肉体的人终究是器,人有“仁”而后才有“心”的基质,“仁”的基质是人能弘道、践形的关键。D“道器不二”可以从两层意义上理解:作为器的人离不开“道”;更重要的是“器”中之“道”的最终提示则靠“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对周易中“道”和“器”这两个概念关注较多,但对“形”道器的分界线却往往忽
6、视。B根据徐复观先生的分析,周易系辞中所说的“道”指的是天道,而“器”则是指被人所用的物。C在儒家看来,“道”和“器”是相互依存的,“道”通过“器”来显现;没有“器”,“道”不会形成。D黄帝内经中所阐发的“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的观点,与儒家在这方面的主张相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重视在“心”上下功夫,认为只要在践心、立心和正心上用功,心就能“达”道、“通”、“器”,就能容万物。B文章列举了多家学说,印证了把“形而上”中的“形”理解为“人”的观点,作者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C把“阴阳”“柔刚”“仁义”分别作为立天、立地、立人之“道”,这表明周易是贯通“三才”的天人
7、之学。D儒家学说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观点,无疑彰显了“人(形)”的作用,而人可以看作存储“灵魂”的容器。参考答案:1C 2D 3A1试题分析:原文:人能弘道、践形的核心,在于人有“仁”之基质,而“仁”之基质最终源于“心”。应该是“仁”之基质最终源于“心”,选项“有仁而后才有心的基质”关系颠倒,曲解文意。2试题分析:原文“不但儒家持此主张,道家亦有此见”,选项“与儒家在这方面的主张相悖”错误。3试题分析:原文“以儒者立场,须在我心、立心和正心上用功”,选项“只要”“就”绝对。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
8、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
9、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
10、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
11、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
12、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B. “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C. 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D. 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
13、、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B. 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C. 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D. 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B. 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C. 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它文化,那将是
14、灾难性的。D. 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参考答案:1. C 2. C 3. 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文中“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现实背景,并且原文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
15、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动政治文化全球化。B项,“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错误,选项忽略修饰,文章第四段说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文中是“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D项,“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错误,选项混淆关系,原文是“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故选C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
16、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并未运用对比论证。故选C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
17、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错误,选项论述片面,“如果就可以”表述过于绝对化,从最后一段中可知,文中说的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
18、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文中说的是做法,并非是这样做的结果。故选D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
19、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
20、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
21、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3.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易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丁梅芊易经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源头。作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在对生命本源深刻思考和形象概括之上体现出宇宙万物的自然生长之美。易经的美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上,天与人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也是人类所应当遵循的规律。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不是专门为了说明美和艺术,但却是同美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直接相关的实质所在。就艺术范畴论,“天人合一”的文化潜意识使古代艺术家相信,人类所要表达的情感,于宇宙万物中能找到相应的事物、
22、恰当的形式予以寄托,万物是心的外化,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所以,中国古典美学的先哲认为艺术应当“法天贵真”,艺术创作应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比如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盘古死后,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即暗含着人终归要物我合一,归入自然之万物,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先民“天人合一”、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易经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有深刻的阐释:乾为天,为阳,为刚。乾为天,乃纯阳至刚者。乾文言传中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易经中虽没有明确指出“阴柔之美”,却也间接地描绘了阴柔之美的各种现象,如“天地变化,草木蕃”、“山下有风”、“地中生木”、“鸣鹤在阴”之类
23、,都颇能给人以阴柔之美的感受。由于阴、阳二者在不断变易、互相融合与转化过程中可以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所以,“阳刚”与“阴柔”结合的“和谐之美”,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和谐”作为美学思想,最早表现为音乐艺术理论中“和”的观念,乐记在音乐艺术风格上即体现出了对“阳刚”和“阴柔”艺术风格的兼收与并蓄。易经对隐喻象征这种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它所采用的论证、论据及论证方法都是隐喻性的,都是借助自然中具体存在的事物或形态来阐释抽象晦涩的哲学道理。系辞下传即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各卦各爻,是对万物万类的抽象概括和升华结晶,但又以实际存在的卦象符号来表现,即“八
24、卦以象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象”具有“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一切艺术都无法脱离“象”的构成问题,因此,易经关于“象”的理论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美学意义。易经的隐喻象征思维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就诗歌创作而言,易经即开启了一种隐喻、象征的创作传统。中国文学一贯讲究“立象以尽意”,例如“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困于株木”等词语中就包含着丰富的意象。恰如“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成为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的代称,中国古代诗歌大量运用比喻象征从而使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表征。16结合全文,概括易经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17.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
25、段的论述层次(6分)18.运用文本中的理论,结合具体例子,探究我国的书法艺术体现的美学思想。 (6分)参考答案:16. 答:(1)易经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影响了艺术应当“法天贵真”的创作理念;(2)易经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影响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3)易经隐喻象征的抽象之美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创作思维、创作传统、创作风格等。(每点2分)17. 答:首先指出易经对隐喻象征这种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然后举例分析隐喻象征这种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其价值;最后举例分析易经的隐喻象征思维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每点2分)18. 答:例:书法艺术体现了一刚一柔的“和谐”美学思想。线条
26、是书法形象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纵观古今书法,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为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完美的书法作品无不包含诸如曲与直、藏与露、方与圆等刚柔线条的辩证统一。(也可从“师法自然”“隐喻象征”等方面谈,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举例恰当)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哀、平间以儒学显,征试博士,对策陈灾异,以高等擢拜议郎,迁侍中。遇王莽居摄,以病自免,不仕莽朝。 会天下扰乱,茂素与窦融善,因避难归之。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饷给,计口取足而已。后与融俱征,复拜议郎,再迁广汉太守,有政绩称。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吏禁,茂辄纠案,无
27、所回避。会洛阳令董宣举纠湖阳公主,帝始怒收宣,既而赦之。茂喜宣刚正,欲令朝廷禁制贵戚,乃上书曰:“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陛下圣德系兴,再隆大命,即位以来,四海晏然。诚宜夙兴夜寐,虽休勿休。然顷者贵戚椒房之家,数因恩势,干犯吏禁,杀人不死,伤人不论。臣恐绳墨弃而不用,斧斤废而不举。近湖阳公主奴杀人西市,而与主共舆,出入宫省,逋罪积日,冤魂不报。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陛下不先澄审,召欲加箠。当宣受怒之初,京师侧耳;及其蒙宥,天下拭目。今者,外戚骄逸,宾客放滥,宜敕有司案理奸罪,使执平之吏永申其用,以厌远近不缉之情。”光武纳之。建武二十年,代戴涉为司徒,在职清俭匪懈。
28、二十三年薨于位,时年七十二。赐东园梓棺,赙赠甚厚。 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衮职有阙,君其补之。”旬月而茂征焉,乃辟贺为掾。 (节选自后汉书蔡茂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茂辄纠案 案:案件。 B. 后与融俱征 征:被征召。 C.会洛阳令董宣举纠湖阳公主 举:检举,揭发。 D.干犯吏禁 干:触犯,冒犯。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
29、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B. 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C.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D. 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茂凭借儒学在汉哀帝、平帝年间有着显耀的名声,在应对皇帝策问时陈述灾变,以优异的成绩被提升为议郎。 B. 蔡茂为人刚正,不畏
30、权贵。在董宣因为湖阳公主一案被抓又被赦免一事上,他上书进谏,希望光武帝下令责成有关部门审理湖阳公主的罪行,以便让执法公正的官吏永远发挥作用,以平远近不服之情。 C. 蔡茂为官刚正不阿。迁任广汉太守时,阴氏的门客在郡中多有触犯吏禁的,他毫不避讳,进行调查审理。之后还上书光武帝,劝其早起晚睡,要勤于治国。D.蔡茂在代替戴涉担任司徒一职时,在职任之上清廉俭朴,毫不懈怠。建武二十三年死于位上,死后享有皇帝赐予的荣耀东园梓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5分)(2)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陛下不先澄审,召欲加箠。(5分)参
31、考答案:4.(3分)A 动词,追究,查办。5.(3分)B6.(3分)B(错在“审理湖阳公主的罪行”,是审理骄逸的外戚和放纵的门客的罪行。)7.(10分)翻译:(1)(5分)我听说必须经过进善言才能达到振兴教化的目的;要想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宁,没有比治理恶人恶事更重要的了。(采分点“兴化”,振兴教化;“善”、“恶”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译为“善言”、“恶人恶事”;“康”、“宁”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富强(安康)”、“使安宁(安定)”。以上每点1分,句意信达2分)(2)(5分)洛阳令董宣,按正道办案不顾得罪权贵,触犯湖阳公主而讨除奸凶。陛下不先澄清审明案件,就把他召来想对他施行杖刑。
32、(采分点:“直道不顾”为省略句,省略宾语“权贵”;讨奸,讨除奸凶。箠,刑杖,杖刑。以上每点1分,句意信达2分)【参考译文】蔡茂字子礼,是河内怀人。汉哀帝、平帝年间因儒学闻名,被征试博士,在皇帝策问时陈述灾变,以优异成绩被提升为议郎,又迁为侍中。后来遇到王莽居位摄政,蔡茂便告病辞官,不肯在王莽朝中任职。恰逢天下动乱,蔡茂素来与窦融关系很好,便到他那里去避难。窦融想让他担任张掖太守,蔡茂坚决推辞。窦融每次给他粮饷,蔡茂仅取家人所需而已。后来蔡茂与窦融一起被征召,又被拜为议郎,再迁为广汉太守,颇有政绩。当时阴氏宾客在郡中多犯官禁,蔡茂总是纠举查办,无所回避。恰逢洛阳令董宣揭发、检举湖阳公主,光武帝开
33、始时发怒逮捕了董宣,后来又赦免了他。蔡茂喜爱董宣刚正,想让朝廷禁止、制约贵戚的非法行为,就上书说“: 我听说,必须经过进善言才能达到振兴教化的目的;要想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宁,没有比治理恶人恶事更重要的了。陛下圣德隆兴,再承大命,即位以来,四海安定。也应当早起迟睡,该休息时也不休息。然而近来贵戚帝室之家,多次倚仗皇恩帝势,触犯吏禁,杀了人不处死刑,伤了人不予论处。我恐怕这样会导致法律失效,刑戮废而不举。最近湖阳公主的奴仆在西市杀了人,却与公主共乘马车,出入宫廷,多日逍遥法外,受害者含冤不得报仇。洛阳令董宣,按正道办案不顾得罪权贵,触犯湖阳公主而讨除奸凶。陛下不先澄清审明案件,就把他召来想对他施行杖
34、刑。当董宣开始受您怒责时,京师之人都非常关心此事;到后来董宣承蒙您宽宥,天下人都拭目观看。现在外戚骄逸,宾客放纵,应命令有关部门审理他们的奸罪,让执法公平的官吏永远发挥作用,以平远近不服之情。”光武采纳了此议。建武二十年(44),代替戴涉担任司徒,在职任上清明俭朴毫无懈怠。二十三年(47)在职位上去世,时年七十二岁。光武帝赐其东园梓棺,丧金赠赐很厚。当初蔡茂在广汉时,梦见自己坐在大殿中,见殿内梁上有一株三个穗的禾苗。蔡茂去取它,得到正中的一个穗,接着又丢失了。他拿这个梦去询问主簿郭贺,郭贺说:“大殿,是宫府的象征;屋梁上有禾苗,这代表着人臣中的上等俸禄。取得正中的一个穗,象征着取得中台之位。从
35、字来看,禾字与失字合起来是秩字,虽说有失字,还是表示俸禄官职的意思。皇帝有未尽职的地方,你可以去弥补它。”一个月后,蔡茂得到任命。于是征召郭贺为掾吏。5.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 者 誉 此 诋 彼 各 师 所 嗜 譬 犹 行 者 埋 轮 一 乡 而 欲 观 九 州 之 大 必 无 至 矣。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端矣。(节选自高启序)21. 用斜线“/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
36、学 者 誉 此 诋 彼 各 师 所 嗜 譬 犹 行 者 埋 轮 一 乡 而 欲 观 九 州 之 大 必 无 至 矣。22. 高启与_和_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3.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求学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方”之家。参考答案:21. 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 22. (1). 宋濂 (2). 刘基 23. (1)博采众长(2)融会贯通【2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
37、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各师所嗜”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学者,前面要断开;“譬”,意思是犹如,是对前句行为的整体比喻,因此前面要断开;“而”表转折,前面要断开;“必无至矣”,省略的主语是前面的行为,前面要断开。故,断句如下:学者誉此诋彼/ /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2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
38、三进行记忆。高启与宋濂和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写过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写有郁离子卖柑者言等。【2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文言要点归纳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概括的内容方向,然后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确定答题区间,理解后加以归纳,分点概括。概括的时侯注意用词要准确。从“故必兼师众长”一句,可以推测出要博采众长。从“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一句可以推测出要融会贯通。【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
39、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自汉、魏、晋、唐以来,除杜甫外,众多写作的人都各有所长,自成一家,却不能兼容他人。求学的人赞誉这个诋毁那个,各自学习自己喜欢的,犹如出行的人固守一乡,却想看尽阔大的
40、天下,肯定是无法实现的。我曾经说过:陶渊明的诗文擅长表达旷达的情感,却不能用来歌颂朝廷的圣明;李贺的诗文精通奇特的技巧,却不能吟咏丘园的雅致,都是因为没有能够全面地学习。所以一定要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因事临摹拟写,等到所写之文和内心融为一体之时,浑然天成,才可以成为大方之家,从而去除偏执带来的弊病。6.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萧何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示威。”其言鄙矣,而亦未尝非人情也。游士之屦,集于公卿之门,非必其能贵之也;蔬果之馈,集于千金之室,非必其能富之也。释、老之宫,饰金碧而奏笙钟,媚者匍伏以请命,非必服膺于其教也,庄丽动之耳。愚愚民以其荣观,心折魂戢而荧其异
41、志,抑何为而不然哉!特古帝王用之之怀异耳。古之帝王,昭德威以柔天下,亦既灼见民情之所自戢,而纳之于信顺已。奏九成于圜丘,因以使之知天;崇宗庙于七世,因以使之知孝;建两观以县法,因以使之知治;营灵台以候气,因以使之知时;立两阶于九级,因以使之知让。即其歆动之心,迪之于至德之域,视之有以燿其目,听之有以盈其耳,登之、降之、进之、退之、有以诒其安。然后人知大美之集,集于仁义礼乐之中,退而有以自惬。非权以诱天下也;至德之荣观,本有如是之洋溢也。贤者得其精意,愚不肖者矜其声容,壮丽之威至矣哉!而特不如何者徒以宫室相夸而已。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注释:荣盛的景象。戢:收敛。荧:迷亂,迷惑。忠信而顺从。
42、圜丘: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九成:犹九重,言极高。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称“县法”。灵台: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的建筑。22.根据文意,第段中加点词“壮丽”在文中指的是 。(2分)23.下列对“特古帝王用之之怀异耳”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特别是古代帝王使用它的胸怀不同罢了B.不同的是古代帝王使用它觉得奇异罢了C.但是古代帝王在使用它时心态不同罢了D.只是古代帝王在使用它时用意不同罢了24.第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3分)25.第段中,作者对“壮丽之威”看法与萧何“徒以宫室相夸”不同,其不同处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26.第段中的画线句在
43、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参考答案:22.建筑(宫室)高大、辉煌、华丽、奢华(2分,至少写出2个形容词)23.D24.作者通过“游士之屦”、“蔬果之馈”、“释、老之宫”这些具体的例子(写出例子1分),说明华丽的形式是必要的,进而得出“愚愚民以其荣观”,能够使他们“心折魂戢”且“荧其异志”,“抑何为而不然哉”的观点(1分),从而证明了萧何的话虽然言语粗俗,但也有合理成分(1分)。25.萧何所谓的“壮丽”,徒以宫室相夸,注重从物质层面的壮丽奢华来提升自己的影响(1分);而作者所谓的“壮丽”是统治者注重从仁义礼乐教化来感染百姓(1分),使百姓在精神层面上服从君主,进而统治天下。(1
44、分)26.作者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整句),增强了语势(使文章更有气势)(1分),这些具体事例,强调了君王的“壮丽之威”对仁义礼乐教化的作用(1分),为下文提出辉煌建筑中蕴含道德等因素的观点做铺垫(1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网点运营问题凸显的快递企业而言,应该摒弃早期打价格战的思维,对外提升质量、品牌和服务,对内及时解决人员待遇等问题。B北京中关村机器人开放空间吸引了众多体验者到场,参与观看机器人、参加主题沙龙、体能用3D打印笔绘制悬空画等活动。C即使学校严格进行教育部门的减负令,减少考试、作业,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下,放学离开校园的学生还
45、是会扎进校外培训班。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依法扶危济困全新“善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析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病句的常见类型。A搭配不当,提升的不能是品牌、服务。B选项,暗换主语,应该在并列句前加上“他们”。C选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把即使放在学校的后面。8. 下面文字阐述了人们在雾霾天气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请简要概括成四点,要求每一点不超过7个字。(5分)雾霾天气里,粉尘颗粒多,因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需要通风也要等到太阳出来再开窗。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心脏病发作,引起生
46、命危险。因为起雾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如果需要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为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并且易清洗。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各种营养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参考答案:太阳出来再开窗 不适宜外出晨练 外出戴棉质口罩 饮食应清淡健康9. 下列对“走吧
47、,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这句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是告诫我们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曾经的伤痛。B、走吧,是说我们要追寻,要不断的追寻。表现诗人果敢和不甘沉沦的求索精神。C、“湖”并不是河也不是海,湖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不象河流一般长年奔流不息,也不像海变幻莫测,湖是水的汇集,它只是安定平静的,让人感到安定安全。D、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即追寻我们的人生终极。诗人要寻找自己的归宿要寻找自身的安定之所要寻觅生命的根。参考答案:A10. 下图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注册流程,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标点占格,不超过140个字。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