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8783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兴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要说到宋代。”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多才多艺、长于思辩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

2、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是在应用科学

3、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美国学者都若贝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政”,其核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11世纪前期,

4、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积攒一两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唐代长安城格

5、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舍、勾栏中展现雏形。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2011年9月26目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1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

6、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B对于当时宋朝的政治局面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君主专制独裁,也有人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C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D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其主焦点往往在宋代。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北宋的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意在强调北宋和西北干旱区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都无法将统治触角延升到对方区域。B宋代的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

7、下层百姓的儿子也有机会入学,而宋代的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是官学的补充。C作者认为宋代国力、财政贫乏困窘,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但在科技以及人类文明发展方面贡献巨大。D钱钟书认为,在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等方面都要说到宋代,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宋代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B宋代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C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宋代商人是一

8、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不仅促进了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触角延伸到了农村。D赵宋王朝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这是因为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朝廷事务中倾向于务实。参考答案:2.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把信任留给你吴永群列车缓缓靠站停下。这是陇海线上的一个小站,站台上很乱,到处是卖食物的农民。我对他们篮子里的包子、白吉馍之类的食物不感兴趣,但那一袋袋金黄色的杏实在是让人馋涎欲滴。见很多旅客都在购买,我终于把手伸进了衣兜。这次出差很不顺,在兰州被偷了,现在身上只剩下五十元钱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张五十元的钞票递给了车窗前一个卖杏的老头。老头接过我的

9、钱,把一袋杏递过来,转身就跑去换零钱了。我趴在车窗前焦急地等待着,担心老头不回来。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就在我焦急等待的时候,列车开动了。我的五十元钱就这么没了。这可是我最后的五十元钱啊,没了它,我得挨饿,下了火车还得步行三十里。我越想越气,冲着车窗就骂了起来:“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我憋着一肚子气,骂出去的话当然很不好听。对面一位老大爷听不下去了,就笑着劝我说:“小伙子,别发火!生气对身体不好!我觉得刚才那老头不像是骗子,肯定是没来得及换到零钱车就开了”我知道骂也没用,叹了口气闭上眼睛。饥饿中,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刚进入梦乡,突然被一阵喊叫声惊醒。我睁眼一看,一个漂亮女孩走过来大声问:“哎!刚才谁买

10、杏没有拿到该找的零钱”我赶紧站起来大声说:“我!”女孩虽然年轻,但做事很稳重。她平静地问我:“那你说,买了多少钱的杏?卖杏的是男是女?你给了人家多少钱?该找你多少钱?”我准确回答了女孩的提问。女孩听了我的回答后,就笑着把四十五元钱递到了我手里,并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女孩的座位在后面车厢,正好靠窗。刚才列车开动的时候,一个老头跑到窗口把这四十五元钱递给了女孩,请求她到前面车厢送给一个买杏的小伙子对面的老大爷看着我,笑着说:“怎么样,小伙子?我就说嘛,那老头不像是骗子。社会上有骗子,但毕竟是少数”望着手里的四十五元钱,我有些无地自容。第二天上午,列车到达了终点站。下车出站的时候,又遇上了昨天那个送钱

11、的漂亮女孩。女孩带着两个皮箱,我主动帮她提了一个。出站的时候,女孩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原来,女孩昨天送钱时说的都是假话。这四十五元钱,其实是坐在我对面的老大爷给的。送钱这一幕,也是那位老大爷导演的。他从我的怒骂和抱怨中知道了我的处境,就借上厕所的机会,来到后面一节车厢,找到这位女孩,把我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然后掏出四十五元钱递给女孩,让她谎称这钱是那个卖杏老头托她送给我的女孩说:“那位老大爷真是个好人。他拿出这四十五元钱,不仅是为了让你不挨饿,能安全回到家,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信任和善良啊”(选自故事家)11、小说第二段插入“我”出差被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1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

12、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6分)我赶紧站起来大声说:“我!”女孩说:“那位老大爷真是个好人。他拿出这四十五元钱,不仅是为了让你不挨饿,能安全回到家,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份信任和善良啊”13、小说中的“老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1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把信任留给你”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参考答案:1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2分)为下文写“我”买杏被“骗”后出言不逊(破口大骂)做铺垫。(2分)12、 动作和语言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刻画了“我”被“骗”钱财后情况有所转机时的兴奋激动心理。(2分)语言描写。(或:侧面描写)(1分)从侧面表现了老大爷的高贵

13、品质,揭示了小说的主题。(2分)13、心地善良,富有智慧,乐于助人,对世人充满信任,为社会的进步传递正能量。(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14、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写出了老大爷通过自己的行为,使“我”增强了对世人的信任。点明了小说的主题。信任,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风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信任”留下。言简意丰,耐人回味。题目中的“你”既指小说中的“我”,也指小说的读者。引发读者对“信任”这一话题的思考。(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14、。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

15、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

16、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这下老范明

17、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

18、;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老范:“为啥?”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老季:“不为老汪。”老范:“为啥?”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

19、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B. 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C. 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D. 本文以白话口语为

20、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E. 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5. 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DC 5. 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

21、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误;从文中来看,开头写人与老汪的对话,后来写到老范、老季与老汪的对话,可见本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另外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也不能说明老汪迂腐无能。E项,“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不正确,文中主要是塑造了老汪和老范这两位人物形象。B项,并没有暴露内心的秘密,文中说“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老范并没有问下去,老汪也没有说出来,他只是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

22、为这个找,我差点丢了命”。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对文中人物性格和人际关系的分析。首先找出文中写到“有朋自远方来”这个句子,然后圈出老汪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有朋自远方来”这个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老汪的理解和别人不一样,他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主人会高兴,是因为身边没有朋友,这正反映了主人的孤独寂寞与可怜的处境。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正是他自身际遇的反映。他没有朋友,孤独、寂寞,自认有才华却无人理解,心中有思念的人却不能去寻找,只能靠乱走来发泄,而当他得知老范宽容地对待银瓶,深深地体会到老范对他的理

23、解和尊重,认定老范就是他的朋友,真正感受到了“有朋自远方来”。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24、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炮先生。蓝炮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

25、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炮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

26、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

27、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相关链接: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

28、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及其评论)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6.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 后来则成为他创

29、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B. 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 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D. 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E. 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7. 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6. DA 7. 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

30、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他认为自己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解析】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先从整体上感知传记内容,然后将选项的表述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C 项“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错误,E 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判断错误,B 项前半句“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对,后半句“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原文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 出版”才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

31、家的重要转折”。所以选DA。【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易错警示】解答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多项选择题,首先要了解5个选项涉及传主的主要事迹、生活细节、性格特点以及传文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宜将5个选项的“分析和概括”分别与原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比照作答。要牢记解答要领:材料事迹内容符,概括分析不虚无。品质精神有升华,情感褒贬显意图。例如本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主旨错误,也有细节错误。7. 试题分析:此

32、题考查理解传记文本中重要文意和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探究题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性理解的能力。文章中认为,陈忠实走后,属于他的句子永留人间。这里的“句子”便有了我们所说的深层含义,由倒数第二段“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可知,这里指的应该是文学创作独特发现与方法。由此题目

33、便可以浅化成对于陈忠实所沉淀出的永留人间。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本探究题,由题干可知,此题主要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和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第一问可根据“剥离”“寻找”在文本中的意思,从传主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才想要“剥离”的角度概括。 第二问“哪些”可以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为文学营养、时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点是阐述剥离什么与寻找什么的关系。作为探究题,答案可以不唯一,但是一定要以文本为基础,有观点,更要有分析,不能脱离文本,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34、。【名师点睛】探究题题型开放,但观点必须紧扣文本要求,并与现实结合起来。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例如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本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因此第一步我们需要定位本文中提及“寻找”“剥离”的位置。从这篇传记文本内容来看,答案的分布是分散的,所以并没有具体能够直接摘抄的句子,寻找到剥离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期间饱含的各个阶段,剔除无关部分,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

35、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

36、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节选自晋书?陶潜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B.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

37、/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C.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D.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B.古代有人任邑令时用弦歌教化百姓,后人就以弦歌借代任邑令之职。C.古代有人当官时在官邸开辟了三径,后人就以三径借代官员的住处。D.

38、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与“升斗之禄”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潜学识广博,性格率真。他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写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此文被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B.陶潜外出做官,以谋生路。迫于生计,他多次出仕,在任彭泽县令时,为了长期有酒喝,下令公田全都种上秫谷,遭到家人的反对。C.陶潜隐居不仕,纵情山水。隐居家乡后,他不再接受官府的征召,广泛地交接朋友,与他们饮酒作乐,而且游遍了庐山等风景名胜。D.陶潜志趣高雅,超然物外。他虽不精通音律,但家中备有一张弦徽不具的素琴,每 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应和,享受其中乐趣。参考答案:

39、(1)D(2)C(3)C【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解答】(1)D“未尝有愠喜之色”的主语不能是“仆”排除AB;“雅咏不辍”的意思是“不停止写诗咏叹”,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C;故选:D.译文为: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2)C“后人就以三径借代官员的住处”错

40、误,三径,亦作“ 三迳 ”。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3)C“广泛地交接朋友”、“游遍了庐山等风景名胜”错误,他不曾拜访别人,只是去一些农田家舍或者附近庐山游玩罢了。原文为“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被乡邻所称赞。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因为双亲年迈,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不能忍受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后来担任镇

41、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平时简朴清高,不私自去巴结上级官员。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因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诚心地去侍奉乡里的小人!”义熙二年,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不久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

42、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他不曾去拜访过谁,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文集流传于人世。5.

4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檄诸将王治道等追击至义院口,大捷。进右副都御史。学曾乃易置将吏,厘屯田二千余顷,数破敌,被赏赉。以疾去。起兵部右侍郎,提督神枢营。旋改吏部,转左侍郎。穆宗崩,大学士高拱欲去冯保,属言官论劾。学曾遗书大学士张居正曰:“外人皆言公与保有谋,遗诏亦出公手。今日之事,不宜复护此阁。”居正怒。及拱被逐,举朝失色,学曾独大言曰:“上践阼伊始,辄逐顾命大臣,且诏出何人,不可不明示百官。”要诸大

44、臣诣居正邸争之。诸大臣多不往,居正亦辞以疾。自是益忤。出为南京右都御史。未上,给事中宗弘暹希居正指劾之。诏以故官候调,学曾遂归。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万历十九年春,阁臣王锡爵荐学曾。起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明年,哱拜反,遂煽诸部为乱。全陕皆震动。学曾檄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吴显趋灵州,别遣游击赵武趋鸣沙州,沿河扼贼南渡。翼日,贼胁庆王上东城,乞暂罢兵,诡言愿献首恶。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六月复攻城,连战不下。初,学曾欲招东旸、朝,令杀拜父子赎罪。东旸射书城外,约内应,夜半举火。外兵不至,贼杀其党五十人。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

45、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朝命以梦熊代,梦熊遂成功。学曾任事劳勚。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如松言:“学曾被逮时,三军雨泣。”梦熊亦推功学曾。帝不听,居家数年卒。 (摘编自明史)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B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C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D八月/河决堤坏

46、/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登基”“登庸”“御极”。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

47、、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穆宗皇帝去世后,高拱想排挤冯保,嘱咐御史弹劾他。魏学曾写信给张居正道,朝廷官吏都说他与冯保有图谋,先帝遗诏也是出自他手。他不应该庇护冯保。B魏学曾被贬为南京右都御史。还没有上任的时候,给事中宗弘暹受张居正指使弹劾他。但是朝廷下诏让他以过去的官职等候调遣,魏学曾于是回到家乡。C魏学曾想招降刘东旸、许朝,命令他们杀死哱拜父子。刘东旸用箭将一信射到城外,相约为内应,半夜点火为信号。但是点火后,城外的官军未到,结果他们的同谋都被叛贼杀死了。D魏学曾任事勤劳。灌城招降的计策,本来就是魏学曾先提出的建议。等到宣报大捷之后,多数官员说魏学曾无罪。但是皇帝没有听从,魏学曾最终还是在家乡死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5分)译文:_ _(2)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5分)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